法則5 結果導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目標管理工具
目標管理的方法有很多,最早關于目標管理的提出者是彼得·德魯克。他在1954年提出我們要做MBO,即通過目標的方式來管理。這是最早在商業的組織當中,用一種方法或者工具來管理我們的目標體系。
早前人們說目標管理的時候,只是考慮短期的目標或者財務的目標,這很不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所以1992年的時候,人們對目標體系做了改變,也就是既要考慮內部的目標,也要考慮外部的目標;既要考慮財務目標,也要考慮非財務目標;既要考慮短期目標,也要考慮長期目標。
所以就出現了另外一個目標管理工具,也是戰略執行工具,叫作平衡記分卡(Balance Scorecard)。20世紀90年代,甚至在2000年前后,這是一個很盛行的工具。
后來,一些公司的高層覺得過去的目標太多了,需要抓住那些關鍵的目標。于是就出現了我們今天一直在用的所謂的KPI。一直到1999年,也就是谷歌成立的第二年,谷歌的投資人約翰·杜爾把OKR引進谷歌,但其實OKR并不是在1999年產生的,它早在1978年就已經誕生,最早是英特爾首席執行官格魯夫發明的目標管理工具。
OKR的作用是把一個團隊更好地組合起來,讓每個人都表現得優異,讓他們去履行各自的責任,完成團隊的共同目標和任務。我們來看一下OKR的具體做法。
OKR工作法是什么
OKR工作法應用案例
目前,OKR已經被全球范圍內眾多公司使用。不僅有很多美國的公司,中國的很多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或者一些新興的創業公司也在使用。
【案例】共享單車
如何設定有效的OKR目標
OKR關鍵任務的設置要注意的原則,是每一個關鍵任務都可以量化,可量化指標可以為后期工作完成情況的考評奠定好的基礎。
關鍵任務還要有時間限制。如果這個指標不能量化,等到期末考評的時候,大家就誰也搞不清楚到底如何判斷目標是否達成。員工會認為自己的目標已經完成,但是團隊的負責人可能會認為員工并沒有完成。如果存在著非量化的指標,或不能完全用客觀的標準來決定的指標,或需要主觀因素介入才能完成的指標,就會讓后期考評的過程產生問題。
OKR的目標設定需要注意三點:
OKR應用中的“三三”原則
OKR應用中最佳的原則是“三三”原則,這個原則是許多應用OKR的美國硅谷的公司經過長期實踐摸索得到的經驗?!叭痹瓌t指:在一個時間周期里,針對一個員工,某個時間周期目標的數量應該設定為三個,同時實現這個目標的每一個KR關鍵任務的數量也最好是三個,這樣在執行的過程中會收獲比較好的效果。所以這個原則被命名為“三三”原則。
有時候我在一些公司看到針對員工的指標超過十個,這樣沒有聚焦的目標體系,員工將不知所措。在執行OKR的過程中,對于目標的溝通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比如,到了一個季度末要制訂下一個季度的OKR目標的時候,首先要詢問員工作為團隊成員,他們認為最應該做的事情、他們的目標和關鍵任務是什么。然后團隊的負責人和團隊的領導者再跟員工溝通,從領導的角度,依據整個團隊的目標,委婉指出員工下一個季度應該做的事情是什么,最終形成一個OKR。
如此制定OKR的好處是,第一,可以堅定整個團隊的目標。第二,可以使員工對這個目標有更深的理解。第三,可以使目標的完成成為一個自發的過程。如此員工便不會覺得這個目標是主管強硬地指派給他的,而是融合了他個人的自由意志和想法。這樣整個OKR的執行過程就會非常通暢,因為一旦員工認為這是自己制訂的目標,就會認為由自己高效完成是非常合理的。
如何評估OKR的結果
在OKR的管理中,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OKR的全員公開。Google和其他公司在執行OKR的過程中,每一個員工的OKR的內容都是向全員公開的。不管你的角色是什么,你都可以看到公司任何一個人OKR的內容,你甚至可以看到這個公司CEO的OKR內容,這就是所謂的全員公開。全員公開可以避免我們在團隊的管理過程中,大家對目標的認同出現差異,或者成員間的協同出現問題。
因為如果我們不知道其他的團隊成員到底在做什么,很可能會出現重復勞動的現象,或者本該互相配合的工作我們卻不知道對方的實際需求。OKR在Google的評分原則是這樣的:一般來說,分值是從0分到1分,1分為滿分。一般成員達到0.75分,就算OKR考核合格了。
谷歌在執行OKR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OKR的考核結果不與薪酬掛鉤。這是非常有特點的,不像KPI的結果是跟薪酬嚴格掛鉤的。
關于OKR的制定時間,一般來說,建議在一個季度的末期準備起草下一個季度的OKR,比如在一季度的最后一周制定下一季度的OKR,在第二季度的第一周再來回顧上個季度的OKR的完成情況。
OKR執行時效果不好有哪些原因
在使用任何一種管理工具和方法的時候,請一定要記住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情境。情境是指,你所處的組織的環境、你所處的團隊成員的環境到底是怎樣的。這樣你才能知道這個工具的使用到底有沒有效。谷歌在使用OKR的時候,其評分為什么跟薪酬和績效不掛鉤呢?
第一,這是行業使然。因為對科技行業來說,最重要的是不斷去嘗試新鮮的事物,敢于去試錯,因為一旦錯過了某些科技的機會,可能就失去了一個時代。所以對于谷歌來說,對員工最重要的要求是去大膽地創新和嘗試,在創新和嘗試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失敗,一定會有犯錯,不能因此就跟員工的薪酬掛鉤。所以谷歌在執行OKR的過程中,員工的OKR評分是多少沒有關系,不會影響員工的飯碗,這在科技公司是很重要的一點。
第二,谷歌公司的每一個工程師都是充滿夢想的人,他們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整個世界。因此,不管你的薪酬、績效和他的OKR是否掛鉤,他都會拼全力去做出一些創新和改造,而不會偷懶。因為如果他偷懶,他就一定不是谷歌合格的員工了。這兩點決定了谷歌的OKR的評分和薪酬可以不掛鉤,但是你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公司是否可以如此。如果你公司的員工是那種需要給明確的指令的,那么,OKR這種方式就不一定適合你;或者你的員工能偷懶就偷懶,OKR這種方式也不適合你。
由此可以看出,在使用目標管理工具的時候,一定要找到這件事情背后的根源是什么。為什么要用OKR?并不是為了抄襲和效仿而使用,而是因為你的團隊需要一種好的目標管理方法,讓團隊的目標和團隊的行為能夠牢牢地綁定起來。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的時候,可以根據公司的文化做一些改良。
在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含義之后,你就可以靈活地進行調整,將工具真正為你所用。又比如,有人經常糾結到底是用KPI好還是OKR好。我的觀念是,其實叫什么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核心是什么。你的核心是一個目標管理的工具,能夠通過這個工具去驅動你的員工的行為,從而達成你的目標。在這個過程當中,全部是OKR的內容還是全部是KPI的內容,抑或既有OKR的內容又有KPI的內容,哪個更有價值呢?要綜合考量,關鍵是能為你所用的內容,這是你需要思考的。
綜上所述,我們的團隊之所以缺乏自主的執行力,往往是因為我們缺乏目標或者缺乏達成目標的方法。OKR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O就是給予我們正確的目標,KR就是告訴我們完成這些目標所應該做的重要工作。如果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去哪里,并知道該如何去,那就會自主地執行和行動。這時候的執行不是來自管理者的推動,而是來自由內而外的自發的驅動,這樣的執行力才是有價值的。
本節思考
1.你所在的組織在貫徹OKR工作法嗎?
2.你認為如果使用OKR,可以為你的工作帶來什么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