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教練式溝通:直達人心的銷售口才技巧作者名: 黃利君本章字數: 1607字更新時間: 2020-07-31 16:14:37
4.引導說服VS強力勸說
“你聽我說,你聽我說啊”“這個對身體真的很好,您不買的話,很虧的……”“您買一個吧,過了這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這是傳統式銷售溝通慣常使用的話語,銷售員會強力勸說客戶購買,也不顧客戶是否需要、是否有購買的意愿,強行推銷。這種強力勸說的推銷方式,只會讓客戶不厭其煩。即便客戶有購買欲望,也立刻打消購買的念頭。
相反,在教練式銷售溝通中,銷售員會使用引導說服,一步步引導客戶主動去了解產品的更多信息,最終明確地意識到自己確實需要此款產品,并實現購買。引導說服比強力勸說更尊重客戶的意愿和想法,并且在引導中向客戶傳遞產品利益和價值,讓客戶自己做出決定,更容易讓客戶心服口服。
舉個簡單的例子。看見客戶正站在李子攤位前,你會選擇如何推銷?
A:“您要不要買點,這李子很好吃的!”
B:“您喜歡吃酸的李子,還是甜的李子?”
顯然,B的提問方式會引導客戶做出選擇。客戶可能會順著銷售員的思路回答說:“我喜歡吃酸的李子。”接著銷售員就可以向客戶介紹:“酸李子健胃,還能清肝火,保護心臟和大腦,對身體很好的。這是今天早上新到的,很新鮮,您嘗嘗。”
客戶本身就有買李子的欲望,經過銷售員再度解說,于是很快就敲定了:“那好,給我來兩斤。”
引導說服是讓客戶自己給出答案,而不是銷售員去告訴客戶答案。如果一開始銷售員就強力勸說:“這李子很好吃的,您來兩斤吧”“這李子對身體特別好”“您要不要買點”,客戶可能不厭其煩,干脆從水果攤位走開。
在銷售中,引導說服比強力勸說要有用得多,銷售員將客戶引導到對自己有利的場景中去,讓客戶自己權衡利弊,并讓客戶覺得銷售員的引導其實是在幫助他解決問題。
具體來說,銷售員可以參照以下兩種方法:
(1)引導客戶關注產品利益而不是產品優勢
銷售員如果在銷售過程中,強力勸說客戶,“我們這款產品來自國外”“質量非常好”“價格多么實惠”等。客戶可能還會無動于衷,內心暗自揣測:“你想把它賣出去,當然說它好了。你說的這些好處也是我能夠想到的,我對這并沒什么感覺。”
教練式銷售員會引導客戶關注產品利益,實現說服。產品利益是指客戶使用此產品后,該產品的優勢和功能能夠給他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利益,從而讓客戶明確知道此產品能夠為他們帶來什么,提高產品本身的價值。
(2)引導客戶關注產品價值而不是價格
銷售員在向客戶推銷的時候,客戶往往不愿意購買,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客戶覺得產品的價格太貴了,一時間覺得購買不劃算。
這時銷售員不要向客戶強力勸說此產品值這個價錢,或產品定價其實并不高諸如此類理由。因為就算產品值這個價,客戶可能還是舍不得購買。銷售員需要引導客戶關注產品價值而不是價格。
銷售員要學會跟客戶“算賬”。當客戶覺得價格過高時,銷售員需要轉變思路,將總價格除以使用的天數,就能減輕客戶的心理負擔,讓客戶覺得劃算。將價格貴變為價格值。
當銷售員將客戶的思維引導到這一層面時,就會松動客戶的想法,進而實現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