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二十四節氣全鑒
  • 東籬子
  • 5596字
  • 2020-07-24 18:43:39

第三章 驚蟄: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

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大忙時節,鋤頭不停歇。

驚蟄與氣象農事

〇驚蟄時節的氣象特色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一般從每年公歷的3月6日前后開始,此時地球已經達到太陽黃經345度。

驚蟄的意思是春雷乍響,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它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從這一節氣開始,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而華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為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雷暴開始最晚的地區。

由于南北跨度大,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一般來說,云南南部在每年1月底前后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每年的4月下旬,因此“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相吻合。另外,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所謂“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

※驚蟄三候

我國古代將驚蟄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〇驚蟄時節的農事活動

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到了驚蟄,我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

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多數年份驚蟄期間氣溫穩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種,其余地區則常有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12℃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不可盲目早播。

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華南中部和西北部驚蟄期間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繼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開始露頭。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于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麥產量的重要因素。

“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會導致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開,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視了。

了解驚蟄傳統民俗

我國民間很多地區的老百姓把驚蟄稱為“二月節”,這個節氣的習俗十分有趣。

〇祭白虎

在我國民間傳說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興風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尋求順利,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〇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個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由此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

〇打小人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也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〇避百蟲

驚蟄期間,百蟲驚而出走,影響人們生活,因此除蟲成為這個時間段的民俗活動。

有些地方的人在驚蟄時聽到第一聲春雷時,會趕快使勁抖衣服,認為這樣不但可以抖掉身上的虱子、跳蚤,而且一年都將免受這些寄生蟲的騷擾。

有些地方會將石灰灑在門檻外,因為石灰原本具有殺蟲的功效,這樣人們便會認為蟲蟻一年內都不敢上門,這和聞雷抖衣一樣,都是在百蟲出蟄時給它一個下馬威,希望害蟲不要來騷擾自己。

魯東南一帶,主婦以炊棍敲鍋臺,謂之“震蟲”;河南南陽農家主婦,此日要在門窗、炕沿處插香薰蟲,并剪制雞形圖案懸于房中以避百蟲。

〇吃炒豆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整死了害蟲。在陜西,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后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啪”之聲,象征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

〇吃炒蟲

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后,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義。

〇吃梨

民間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它有好幾種說法。一是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吃梨可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御病菌的侵襲;二是古代很多傳染病沒有100%的特效藥,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蘇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預防;三是“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驚蟄時節的養生保健

〇驚蟄養生知識

驚蟄應注意養肝。中醫認為,春季人體肝氣旺,是肝臟機能活動的旺盛時節,所以春季養生,就要重視對肝臟的保養,使肝臟機能正常,以適應春季氣候的變比,減少疾病發生。如果春季調理不當或肝氣郁結,導致肝木偏亢,不僅可能“乘脾”(即木乘土),還易于上逆犯肺。

隨著驚蟄的到來,溫暖的氣候將會使人的活動量不斷增加,新陳代謝日漸旺盛。人體血液循環加快,而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也隨之增多,以適應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需要。血液循環的加快主要在于血量的調節,營養供給的增加則重在消化、吸收。這些生理功能的變化在中醫看來,均與肝臟有密切的關系。

“肝藏血”,意思就是肝臟具有儲藏血液、調節血量之功能,肝的另一功能是輸運脾土,協助脾胃等臟腑器官共同完成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人體的新陳代謝與肝臟有很大關系。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就必須保持肝臟旺盛的生理機能。如肝臟運作失常,適應不了此時的氣候變化,就有可能出現一些病癥,肝病患者尤其容易在春季發病,所謂“春應在肝”就是這個道理。

春季養肝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要重視精神調養,應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恬靜、愉悅的心態,以順應肝的調達之性;其次是飲食上,適當吃些辛溫升散的食品,如蔥、香菜等。這類食物溫而發散,與春季氣候相適應,對人體有益,而生冷黏雜之物則應當少食,以免傷害脾胃。

〇驚蟄時節的疾病預防

驚蟄時節天氣仍然是忽冷忽熱,由于人體呼吸系統防御功能下降,這時候就極易受到病原體侵襲,容易導致感冒(包括流感),因此應少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如果參加運動,出汗后立即擦干,室內可用酸醋加熱熏。另外多注意氣象變化,特別是在“倒春寒”時注意保暖,這對生活、工作以及防病都會有所幫助。

驚蟄時節“吃”的學問

〇驚蟄飲食宜忌:宜清淡甘甜,忌生冷酸辣

驚蟄時期總的來說是明顯變暖,所以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增強體質抵御病菌的侵襲。再者,這個時期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可以多多食用。除了梨子,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這個時候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也應少吃。

驚蟄時節,應適當增加甜味食物的攝入。古代養生名著《攝生消息論》指出:“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醋酸益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系肝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多吃點甜食,能加強脾的功能,以助抗御肝氣侵犯的能力。相反,驚蟄時節食酸過甚,則易傷脾。因為多食酸味,酸味入肝,會加強肝氣的食亢。因而,驚蟄時節的飲食應“減酸益甘”,少食酸味食物,多食甜味食物。不可過食大熱、大辛之品,以免耗氣傷陰。

宜食: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梨、胡蘿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洋蔥等。

忌食:羊肉、狗肉、參、茸、附子等。

下面幾種不同體質的人應注意不同的飲食調養:

陰虛體質者,飲食調養要保陰潛陽,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有條件的可食用一些海參、龜肉、蟹肉、銀耳、雄鴨、冬蟲夏草等,應少吃燥烈辛辣之品。

陽虛體質者,飲食調養應多食壯陽食品,如羊肉、狗肉、雞肉、鹿肉等。

血瘀體質者,飲食調養宜常吃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可煮食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選用一些活血養血的藥品(當歸、川芎、丹參、地黃、地榆、五加皮)和肉類煲湯飲用。

痰濕體質者,飲食調養應多吃健脾利濕、化痰祛濕的食物,如白蘿卜、扁豆、包菜、蠶豆、洋蔥、紫菜、海蜇、荸薺、大棗、薏米等,少食肥甘厚味之食,且每餐不宜過飽。

〇驚蟄食譜攻略

燒黃鱔

用料:

黃鱔500克,食用油50克,醬油5克,大蒜10克,生姜10克,味精、胡椒、鹽各2克,濕淀粉30克,麻油10克。

做法:

①黃鱔洗凈切絲或者薄片,用鹽、味精、胡椒、濕淀粉調成芡汁;姜、蒜切成片。

②鍋置火上,放食用油燒至七成熱,下黃鱔爆炒,快速劃散,隨即下姜、蒜、醬油炒勻;倒入芡汁,淋上麻油即成。畏腥氣者可于起鍋前放入適量酒、蔥或者芹菜。

功效:虛損,強筋骨,補血、止血。

禁忌:病屬熱癥或熱癥初愈者不宜食用。

香酥鵪鶉

用料:

鵪鶉8只,生姜、蔥各10克,料酒10克,精鹽2克,花椒2克,八角10克,官桂3克,濕淀粉150克,食用油750毫升(實耗150毫升),味精1克。

做法:

①鵪鶉殺后去凈毛,刮腹去內臟,剁去頭,爪洗凈;八角打成顆粒。

②將鵪鶉放入大碗內,用料酒、精鹽、花椒、八角、官桂、生姜腌2~3小時,上籠用大火蒸20分鐘,取出鵪鶉,晾涼后切成塊,滾一層濕淀粉待用。

③凈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八成熱,放入小鵪鶉塊炸透裝盤,將蒸鵪鶉的原汁倒入鍋內,放入味精,用濕淀粉調成芡,淋在鵪鶉塊上即成。

功效:補脾胃,利消化。

禁忌:外感咽痛及便秘者忌用。

針對梨在這一時期的重要作用,下面簡要介紹一些相關的食用方法:

1.榨汁食用:取生梨,去核,去皮,榨汁后取1杯約400毫升,加入冰糖10克、胖大海1枚,煮后服用,有潤肺生津、利咽開音的功效;將生梨、蓮藕一同榨汁后兌蜂蜜飲用,有健脾、清心、潤肺的功效。

2.蒸熟后食用:生梨1個,川貝母3克,冰糖10克。梨去核后,把川貝母3克研成細粉及冰糖10克放入梨中,放在蒸鍋內蒸45分鐘后取出食用,潤肺止咳化痰之力更強。

3.煮水食用:切片后與冰糖、川貝母、銀耳同煮,有健脾潤肺止咳的功效。

品味驚蟄文化情趣

〇品驚蟄詩詞

驚蟄

【晉】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

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

草木縱橫舒。

這首節選詩講二月喜逢春時的雨水,春雷陣陣從東邊響起。冬眠的動物紛紛驚醒,草木被雨水潤澤得舒展開來。節選部分主要描寫了春雷后天氣轉暖的特征。遘(góu):相遇。

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一說卒于貞元九年(793)。

這首《觀田家》是韋應物任某地刺史時所做的一首詩。大概是說驚蟄之日起,農民就要沒日沒夜地干農活,每天忙忙碌碌也不覺得辛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潤土地就很開心。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農民辛勤勞作的同情,以及自身無勞而領俸祿的慚愧心情。劬(qú):勞苦,勤勞。

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余。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云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漢族,字浪先(亦作閬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后還俗,屢舉進士不第。

這首詩描寫了驚蟄時節燕雀的活動境況。在詩中,詩人贊頌了燕雀的勤勉,并以此自勉:“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感覺自己還不如小小的燕雀,甚是慚愧呀!

春雷起蟄

【金】龐錆

千梢萬葉玉玲瓏,

枯槁叢邊綠轉濃。

待得春雷驚蟄起,

此中應有葛陂龍。

這是一首寫驚蟄前后景色的詩。開頭兩句寫草木發芽,漸濃的綠色透露著勃勃生機。第四句中的“葛陂龍”是一個典故。傳說東漢汝南人費長房看見一個賣藥老翁賣完藥就跳入藥葫蘆中,知道是遇見了仙人。于是隨老翁入山學道。后辭歸,老翁送他一根竹杖做坐騎,費長房眨眼間到了家,把竹杖丟棄在葛陂(地名,在今河南新蔡縣北),待回頭看時,竹杖已化為巨龍。

秦樓月

【南宋】范成大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好一派春日美景:驚蟄時分,雷聲隱隱,綠楊隨風,濃杏拂墻,燕支重色。詞末“花梢缺處,畫樓人立”二句,頓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詞抒情含蓄,幽雅和婉。浥(yì):沾濕。

〇讀驚蟄諺語

驚蟄高粱春分秧。

驚蟄地化通,鋤麥莫放松。

驚蟄秧,賽油湯。

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

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

驚蟄有雨并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

驚蟄不耙地,就像蒸饃走了氣。

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驚蟄不開地,不過三五日。

驚蟄點瓜,遍地開花。

驚蟄不過不下種。

驚蟄地氣通。

驚蟄不藏牛。

驚蟄點瓜,不開空花。

驚蟄不放蜂,十籠九籠空。

點在驚蟄口,一碗打一斗。

過了驚蟄節,親家有話田間說。

驚蟄過后雷聲響,蒜苗谷苗迎風長。

雷響驚蟄前,夜里捕魚日過鮮。

驚蟄云不動,寒到五月中。

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醴陵市| 依安县| 原平市| 工布江达县| 沁源县| 鸡泽县| 上虞市| 甘洛县| 常宁市| 阿拉善左旗| 常山县| 本溪| 麻栗坡县| 金华市| 汉中市| 宜昌市| 柏乡县| 宜阳县| 本溪市| 盐源县| 南部县| 友谊县| 商城县| 平利县| 平泉县| 武鸣县| 安吉县| 东平县| 汨罗市| 麻栗坡县| 周至县| 巴楚县| 清苑县| 桐庐县| 黄石市| 成武县| 买车| 宁晋县| 高尔夫| 门源| 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