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男人的禮服社交“不變是硬道理”

我們從上述實例中不難發現,男裝有著極其復雜和規范的語言系統,它的特點表現為穩定性和(國際)通用性。今天看來這種認識甚至還不如民國初年。清末民初西學東漸使洋裝文化和華服在新中國建國前和平共處了近半個世紀,今天的中國香港、臺灣和澳門仍延續著這種開放的、中西合璧的服裝文化。新中國成立前的四十多年里,洋裝的規制不亞于華服,燕尾服、晨禮服、塔士多禮服、西服套裝等不僅應有盡有,而且在上流社會中,按照各自的時間、地點、場合(TPO)原則選擇禮服已成為慣例??纯串敃r中國的上流社會和上海、天津、南京、廣州等通商開埠的沿海城市的民風民俗就可見一斑(圖2-1、圖2-2)。

圖2-1 中國上層社會出現最早的洋裝禮服規制(1913年孫中山與黃興等人穿日間正式禮服在上海)

圖2-2 20世紀30年代上海民間以地道的晨禮

從清末的滿漢華服到民初的中西合璧;從20世紀30年代的中山裝到新中國成立后的人民制服及“文革”時期的軍服[3],走了近一個世紀的漫漫長路,演繹了一串串服裝變革的故事,而且每一次服裝變革都伴隨著一次革命。在轟轟烈烈的中國以外的洋裝世界卻表現出相當的穩定。改革開放以來,洋裝再次涌入中國,而禮服的規范和民國初年沒有什么兩樣。這足以說明國際社會男裝禮服語言的嚴謹和穩固,和它保持功能內涵的社會倫理、集體表象的特征有著深刻的合理性,這被視為禮服慣例國際化的關鍵所在。

禮服能被國際社會認可取決于西裝語言系統的嚴謹性和穩固性,使它隱藏著不可思議的能量和親和力,這給本來就不善變化的男人以信心,因為,他們堅信它不被女裝的變化和流行所左右更能提升男人的社交魅力,而一旦發生改變,男人就會變得煩躁、盲目而失去自信。禮服穩固的形制作為男人的經典列載于男裝歷史中,作為現實又是男人們普遍的愿望。因為,男人就像禮服始終不降低它至高無上的地位一樣,也不愿意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男權社會的特征),“穩固”便成為男人社交追求的準則。在正式場合中,男人能夠表現出一定的風度,不希望自己陷入不穩重(毛頭小子)的窘地,也不希望因為個人不同的裝束而與周圍的人、環境和氣氛不和諧,而在心理上被排除在這個特定的男人社交圈之外。因此,在諾貝爾頒獎儀式上,標志著男士的燕尾服一百年來沒有發生絲毫的改變,一方面表明它對人類偉大發明的敬畏和禮遇,一方面宣示著諾貝爾的平等精神,因為燕尾服不代表種族、政見、貧富,只代表至高無上和相互尊重,我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別無選擇,歷史上曾獲得諾貝爾獎的所有華人也別無選擇(圖2-3)。禮儀中禮服的秩序性標志著修養、地位、尊重和意志,當周圍的人認為你不具有這種秩序,你便會被逐出這個社會集團,生活、社交是如此,政治外交也是如此。這時個性價值要服從共性價值,因此,禮服與其說是美的個性創造的載體,不如說是善的倫理表征符號。我們從《泰坦尼克號》電影男主人公杰克的那套燕尾服來看就不難理解,由這個集團欽定的禮服是進入這個社會的入場券,盡管他是貧民(圖2-4)。

圖2-3 歷史上獲諾貝爾獎的華人著燕尾服領獎是宣示最高禮遇和平等的普世精神

圖2-4 《泰坦尼克號》平民出身的杰克穿著燕尾服讓他在上流社會行走自如

看來,禮服穩固的形制已經超出服裝自身的存在價值,更重要的是它與所服務的社會角色和男人社會的社交格局有關。當今信息化社會使國界變得模糊,使地球變得很小。社交的通用性、禮儀的規范性和禮服的慣例性在世界范圍內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變得重要起來,這也預示著未來國際禮服進入更加簡化的趨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海县| 措勤县| 洛南县| 邛崃市| 敦煌市| 葵青区| 镇宁| 绥江县| 瓮安县| 南岸区| 遂溪县| 龙江县| 久治县| 舟山市| 边坝县| 昌乐县| 正镶白旗| 五台县| 弋阳县| 温州市| 宜都市| 拜城县| 漠河县| 孝昌县| 怀化市| 平舆县| 汉中市| 大连市| 云和县| 龙游县| 镇沅| 白城市| 马关县| 贵州省| 乐昌市| 遂昌县| 鹤庆县| 宁陵县| 离岛区| 汤原县|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