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18中國長絲織造產業發展研究
-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
- 1183字
- 2020-07-10 18:25:35
三、劍桿織機
(一)劍桿織機概述
劍桿織機是用往復移動的劍狀桿作為引緯器叉入或加持緯紗,將機器外側固定筒子上的緯紗引入梭口,劍桿的往復引緯動作很像體育中的擊劍運動,劍桿織機因此而得名。劍桿織機品種適應性強,品種調節方便,適應于多色織造和小批量、多品種、厚重織物的織造,但緯紗受力大、使用成本高、價格高。
在無梭織機中,劍桿織機的引緯原理最早被提出,起初是單根劍桿,以后又發明了雙劍桿引緯的劍應桿織機。在1951年的首屆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ITMA)上就展出了劍桿織機樣機,并將無梭織機評為新技術。自1959年以來,繼剛性劍桿后,相繼出現了撓性、鋼帶、雙向、伸縮、雙層、三層等形式劍桿織機并投入工業化生產,尤其以良好的品種適應性而廣泛用于色織、巾被、絲織、毛織、麻織等行業,現已發展成為機型繁多、數量較多的一種無梭織機。
根據引緯裝置的結構可分為剛性劍桿和撓性劍桿兩種。剛性劍桿由劍桿和劍頭組成,劍桿為一剛性的空心細長桿,截面呈圓形或長方形。其最大特點是不需要用導劍器材,在引緯的大部分時間里,劍桿、劍頭可懸在梭口中運動,不與經紗接觸,從而減少了對經紗的磨損,對于不耐磨的經紗織造十分有利,如玻璃纖維等。但剛性劍桿的長度是織機筘幅的一倍以上,打緯之前剛性劍桿必須從梭口中退出,因此織機臺寬度方向占地面積較大,而且劍桿笨重,慣性大,不利于高速織造。
撓性劍桿由劍頭和柔性劍帶組成。劍帶材料為鋼帶、尼龍帶或碳纖維復合材料帶等。在劍桿退出梭口時,柔性劍帶能卷繞到傳劍輪上,于是避免了機臺占地面積過大的缺點。另外劍帶質量輕,有利于高速,且能達到的寬幅也大,故撓性引緯在生產實際中得到了最為廣泛的應用。
(二)劍桿織機的特點
劍桿織機由傳劍機構傳動,設計合理的傳劍機構使劍頭運動具有理想的運動規律,配合儲緯器的使用,保證了劍頭在拾取緯紗、引導緯紗和交接緯紗過程中緯紗所受的張力較小,較為緩和,與片梭引緯相比,劍桿頭啟動緯紗時的加速度僅為片梭引緯的1/10~1/20,這顯然對一些細特紗、低強度紗或弱捻紗等一類緯紗的織造是有利的,從而保持較低的斷緯率和較高的織造生產效率。
在高級精紡毛紗和粗紡毛紗織造中,劍桿織機使用比較廣泛,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也有明顯提高,與有梭織機相比,織機速度提高一倍左右,并且基本避免了軋梭痕、跳花、脫緯、稀緯等常見疵點。
劍桿引緯以劍頭加持緯紗,緯紗完全處于受控狀態,屬于積極式引緯方式。在強捻緯紗的織造時(如長絲縐類織物、純棉巴厘紗織物等),抑制了緯紗的退捻和織物緯縮疵點的形成。
目前,大多數劍桿織機的劍頭通用性很強,能適應各種不同原料、不同粗細、不同截面形狀的緯紗,而無須調換劍頭。因此,劍桿引緯十分適宜于加工裝飾織物總緯向采用粗特花式線(如圈圈紗、結子紗、竹節紗等)或細特、粗特交替間隔形成粗細條,以及配合經向提花而形成不同層次和凹凸風格的高檔織物,這是其他一些無梭引緯所難以實現或無法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