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18中國長絲織造產業發展研究
-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
- 1706字
- 2020-07-10 18:25:34
第二章 紡織機械
實現織造過程所使用的機器稱為織機。織機可分為梭織和針織兩種。梭織的織造過程是指兩組紗線按一定的組織規律形成織物的過程;而織物是由兩組相互垂直的紗線交織而成。
按照引緯方式的不同,織機可分為有梭織機和無梭織機。
有梭織機:有梭織機按緯紗補給的方式,有普通織機和自動織機之分。前者在緯紗用完時,需停車用人工換入新的紆子,補充緯紗;后者則能在不停車的情況下自動補給緯紗,其中更換梭子的為換梭織機,更換紆子的為換紆織機。我國主要使用的是換梭織機,國外則多是換紆織機。
無梭織機:無梭織機的引緯方式多種多樣,有噴射(噴氣、噴水)、劍桿、片梭、多梭口和織編機等。噴射引緯是利用氣流或水流帶引緯紗穿越梭口;劍桿引緯是運用剛性劍桿或撓性劍帶夾持引導緯紗通過梭口;片梭引緯則是以帶夾子的小型片狀梭子夾持緯紗,投射引緯;多相引緯可以在再織機上同時形成多個梭口,并用多個引緯器將緯紗引入梭口,目前沒有批量投產。這些方法的基本特點是將緯紗卷裝從梭子中分離出來,或是僅攜帶約相當于一次引緯長度的緯紗,以小而輕的引緯器代替大而重的梭子,相應的亦可以降低梭口的高度,為高速引緯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緯紗的供給上,又可直接采用筒子卷裝,使織機擺脫了頻繁的補緯動作,這對于少出疵點、改進織物質量和提高織機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織物織造時,織機需完成開口、引緯、打緯、送經、卷取等運動。開口機構完成開口運動,使經紗按一定規律分成上、下兩片,形成梭口;引緯機構將緯紗引入梭口;打緯機構將引入梭口的緯紗打向織口,并卷取織物,送經機構在保持經紗張力均衡的前提下送出適量的經紗。以上五個主要機構的運動統稱為織機的五大運動。
織物織造時,為了保證上述主要運動的順利進行,預防織疵和工作機件的損壞,提高織造性能,織機上還設置有一系列的輔助機構和裝置,如啟制動機構、織機轉動機構、供緯(補緯、儲緯)機構、選色機構、織邊機構、電器控制機構、經紗保護裝置、尋緯裝置、織口控制裝置;其他附屬機構,如集中加油系統、噴水織機的抽吸系統或織物脫水系統,噴氣織機的壓縮空氣站等。輔助機構不直接參與形成織物,但與主要機構配合,可以提高織物的產量和質量水平。
織機的速度一般是指主軸的轉速。有梭織機在200r/min上下,噴氣、噴水織機可達400~1200r/min,劍桿織機可達500~700r/min,片梭織機可達400~500r/min。但引緯的效率不單取決于主軸轉速的高低,還與織造的筘幅有關。無梭織機的發展趨向于寬幅,現在常用的筘幅規格有190cm、230cm、280cm、340cm、420cm等。
織機綜框數的多少決定著織物組織花樣變化的大小。凸輪開口機構最多有6~8頁,甚至10頁綜框,多臂開口機構可有12頁、16頁、20頁、32頁綜框,常用為16頁、20頁綜框,更復雜的大花紋組織則采用提花機。
長絲織造生產包括織前準備和織造兩大部分,其中織前準備分為經絲準備和緯絲準備兩方面,經過準備加工后,可提高經緯絲的可織性,使得半成品卷裝形式符合織機加工和織物成品規格的要求。雖然化纖長絲織物的種類很多,但是生產工藝基本相同,所有產品的生產工藝歸納起來可以大致用圖2-1來表示。
由于長絲織物在原料、織物組織和規格以及用途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應根據長絲織造設備特點、原料性能、經緯組合、織物風格和織造工藝合理選擇生產工藝流程。目前,長絲織物織造生產設備主要以噴水織機等無梭織機及其配套的準備加工設備為主,傳統的有梭織機及其配套的織前準備設備使用數量很少。

圖2-1 化纖長絲織物生產工藝流程
噴水織機是以水為引緯介質,可以有效地消除化纖靜電對織造的影響,是最適合化纖長絲織造特別是滌綸等疏水性長絲織造的設備。目前,噴水織機的最大轉速可達1200r/min,最大筘幅達4200mm,噴水織機占化纖長絲織造總產能的90%以上。噴水織機和噴氣織機指標對比見表2-1。
表2-1 噴水織機和噴氣織機性能對比

據國際紡織裝備制造商聯合會(ITMF)發布(該聯合會涵蓋了所有國際知名紡機企業),2006~2016年全球無梭織機的交貨量為891579臺。其中,噴水織機為401041臺,占無梭織機總量的44.98%,具體見表2-2。
據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06~2017年國內無梭織機總交貨量646989臺。其中,噴水織機交貨量384792臺,占無梭織機總量的59.47%,具體見表2-3。
表2-2 2006~2016年全球無梭織機交貨量

表2-3 2006~2017年國內無梭織機交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