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刺繡裝飾
刺繡是我國最早的裝飾技術之一,中國刺繡的發展是從漢代開始,其工藝技法與西洋刺繡不同,是以中國畫為基礎,將圖案描繪在基布上,以針線代筆墨進行繡、剪、貼、鑲、嵌等裝刺繡方法。
傳統的刺繡題材多選擇頗具中國特色的吉祥圖案,可以表現出美好寓意的或取其諧音的,并根據不同的穿著對象、場合、時間和目的加以選擇而點綴。如鴛鴦代表夫妻恩愛,蝙蝠表示“福”,松鶴代表長壽延年,松竹代表正直清高,魚代表富富有余;再如取自華表的盤龍和祥云,已經成為中國最具表征元素的圖案,能夠帶給人們美好的祝愿和美的享受。具體的刺繡工藝技法包括彩繡、雕繡、抽紗繡、十字繡等;使用特殊材料完成的刺繡,包括珠片繡、絲帶繡、繩繡;也有采用在面料上使用其他面料來表現紋樣的貼布繡和拼布繡等。由于區域和文化的差異又形成了京繡、蘇繡、粵繡、蜀繡、湘繡、漢繡、顧繡等各具特色的不同流派【5】。以刺繡工藝應用于現代服裝的裝飾設計,其裝飾部位、采用的刺繡技法和表象形式要符合服裝整體造型,與設計主題相協調,與款式風格要一致,應在不斷的流行變化中獲得創新與發展,結合新技術、新科技和新設備,如染色工藝、洗水工藝以及功能不斷增多的印花設備、刺繡機械等,拓展服裝設計思路,豐富服裝造型的內涵,增加服飾整體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在現代服裝生產中,服裝裝飾技術(garment embellishment)已經從傳統的繡花或絲網印花,發展到眾多的新技術領域,包括熨鉆(rhinestone)、升華印花(sublimation printing)、電子直接印花(direct-to-garment printing)、激光雕刻(laser engraving)、乙烯切割(vinyl cutting)等。由于電腦全自動繡花機的出現,改變了以往手工刺繡費時費工的狀況,刺繡工藝一躍成為日常服裝的重要裝飾設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