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認知與職業規劃(商務類)
- 儲玲
- 5944字
- 2020-07-17 11:50:47
三、專業就業前景與成功人士啟示
(一)外貿行業人才需求
如今,中國已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出口市場之一,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外貿出口行業。然而外貿人才的匱乏正成為制約國內企業走向國際市場與全球同行競爭的重要因素。目前,外貿企業戰略人才和執行人才均十分緊缺。
1.職位介紹
(1)國際商務談判人才。國際貿易的成交金額動輒數百萬美元,一個優良的國際商務談判師對外貿企業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他們往往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和風險。各個外貿企業對有執業證書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國際商務談判人才倍加青睞,但找到合適的人選卻難上加難。
(2)外貿經理。各類出口企業和外貿公司對中層業務、管理人員需求量較大,尤其是外貿經理。外貿經理需要具備豐富項目運作經驗和客戶資源,能夠獨立承擔外貿業務,兼顧各個業務環節,和諧多方關系。那些在業內積累了幾年操作經驗和人際關系的外貿經理,往往是各個公司的業務骨干,也是各個外貿企業求之不得的人才。
(3)跟單員。跟單員是出口合約的履行人員,他們要根據商務合約中出口商品的若干要求,代表公司選擇生產加工企業,領導、監督生產進度,以確保合同如期完成。跟單員是接洽企業與客戶之間的紐帶。目前持有“跟單員資格證書”的跟單員的市場需求很大。
(4)外貿業務員。外貿業務員是外貿企業中從事進出口貿易商量、談判、簽約等工作的人員,有時可能還要兼顧運輸、保險、報關、報檢等業務,這類人員通常需具備國際貿易及相關專業背景,英語流暢,有國際貿易經驗,熟悉海外市場,熟悉國際貿易全部流程,具備良好的市場開辟能力。
(5)單證員。一筆國際貿易業務需要買賣雙方及運輸、保險、海關、檢驗檢疫、銀行、港口等多方的參與才能實現。各方的權利與任務都要通過各種國際貿易單證來維系,因此單證制作的正確與否、專業與否,直接影響到各方當事人的權利能否順利實現。取得“單證員資格證”是單證員從業的必要條件。
(6)報關員。報關員是經海關注冊,代表所屬企業向海關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納稅等事務的人員,上海持有全國通用的“報關員資格證書”的不到1萬人,而上海現有自主報關和代理報關企業2萬余家,人才極其緊缺。
(7)報檢員。隨著外貿量的不斷增長,持證報檢員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2007年,報檢員資格開始履行全國統考,但在持續兩年的報檢員資格統考中,外貿從業人員的通過率較低。2005年6月30日前各地檢驗檢疫機構頒發的現有報檢員證書將停止使用,沒有參加“報檢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獲得“報檢員資格證書”的人員將不再具有報檢資格,不得從事報檢業務。
2.外貿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
(1)熟悉外貿業務。外貿從業人員的業務內容包括熟悉經營、銷售之道,可以做到從容談判、接單,妥當訂立合同,在維持老客戶關系的同時不斷發展新客戶,不斷開辟商品購銷新渠道,擴大進出口貿易數額,努力提高市場占有率。
(2)溝通表達能力。在許多外貿業務中,擁有了客戶便是擁有了市場,與客戶有良好的交流和互動有利于業務的長期開展。而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的人更能夠得到信任、尊重和理解,當然也就更能夠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
(3)外語能力。流利的英語是進入貿易行業的重要因素。大多外貿都針對歐洲、美洲等一些國家,所以較強的英語溝通能力非常重要。同時,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外貿合作的增加,懂得俄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德語、阿拉伯語等小語種的人才也會有相當強的競爭力。
(4)提高工作熟練度。由于外貿行業的特殊性,進出口產品的不同,要求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素質也有差異。此外,在前幾年時間內,由于將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很多外貿職場新人希望多學點東西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確定自己的職業導向。精力很容易分散,導致新職員在職場上對技能的掌握達不到一定的深度,自然導致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成績不大。
對于工作熟練度不足的問題,新人應該及早地確立自己的職業導向,著重發展某幾個方面的能力,使得自己在該方面的實務能力迅速提高,以節約時間。
(5)增強時間觀念。職場新人普遍缺乏時間觀念??匆娛虑榫妥?,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統一規劃,統籌安排。
針對時間觀念不強的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進行處理:
①了解自己的時間分配,找出浪費的原因,并進行分析和解決;
②建立和強化時間觀念,可以利用日程表記錄每天的工作內容,對工作內容進行統籌安排,提高效率。
③給自己設立目標,要求自己在某個時間段內完成某些工作。
(6)鍛煉工作統籌能力。工作的統籌能力一般與新職工在職場的時間的長短成正比。這個能力的缺失使得新人類無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不能夠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緊急程度進行合理的安排。針對工作統籌能力的提高,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處理:
①先把已經確定時間的任務羅列出來,并根據已確定時間間隔安排其他工作。
②逐步培養自己的日程安排能力,根據自己的喜好,將相應的任務安排在合適的時間段內。
③盡量將相似的工作安排在一起,以減少主觀思維上的變化。
④工作不要安排得太滿,始終給自己保留一定的彈性時間。
(7)任務分解能力。對于復雜的工作,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會仔細地把這個復雜的工作進行拆解、分類,以逐個完成。然而職場新人往往缺乏此項能力,這致使缺乏思路,無從下手,無法高效且系統地完成該項工作。
對于任務分解能力的不足,這需要職場新人時刻保有項目管理的概念,不論事情大小,一律按照項目案例來處理,按類別逐步完成工作,形成獨具的任務分解能力。
3.外貿人才需求熱點
(1)復合型人才。外貿人才的需求熱點將集中于復合型人才,除要求語言功底好,懂法律金融等專業知識,還應是談判能手、能敏銳捕捉商機的市場營銷專家。
(2)小語種人才。應聘者須具有英語六級以上水平或三年以上外貿實際工作經驗。目前,與中東、非洲的貿易不斷增加,但小語種人才卻相當匱乏。
(3)應用型人才。為盡快擴大國際業務,許多企業尤其是新近獲得進出口權的公司,覓才的第一標準便是具有外貿實踐經驗。這些企業往往通過業務考核來決定錄用與否。如要求應聘者當場撰寫英文函電或指出信用證上存在的問題等,然而,測試合格的應屆大學生實屬鳳毛麟角。企業最需要的是能直接進入業務狀態的應用型外貿人才,而目前,高校培養仍停留在理論階段,畢業生缺乏對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具體程序和方法的了解。
由于目前外貿方面的技能型人才日漸走俏,而重實踐的從業資格證書則有助于畢業生加強操作技能。據了解,目前我國對外經貿從業人員中擁有外銷員資格證書者僅有8萬余人,而全國20余萬貨運代理從業人員中獲得正式培訓的更寥寥無幾??梢?,盡快取得資格認證,也是進入外貿行業的“捷徑”之一。
(二)國際貿易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安博教育集團與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研究員采用行業訪談、畢業生抽樣調查以及焦點組討論等方法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景氣度進行了調查,以下數據均來源于安博教育集團2008年專業景氣度調查報告。
1.就業方向調查分析
(1)畢業最適合崗位調查。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生最為適合的五類崗位分別是“市場/公關”“銷售”“行政/后勤”“金融/保險/投資”“采購/貿易”(圖1-4)。

①市場/公關。
a.職業概況:企業通過媒介的介紹、傳播和公眾的交流、溝通和互動,在公眾面前樹立并強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而在這一系列活動安排中,專業公關是企業的好幫手。
b.薪酬水平:2000~4000元/月。
c.專家建議:隨著公關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原本從事市場、媒體、新聞、中文、企業公關的部分人才將目光投向了公關行業。這個行業對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即使是具備新聞、企業公關等工作經驗的人加入該行業,都需要從零做起,不斷積累。
②營銷人員。
a.職業概況:只要有待出售的產品和服務,銷售的職位就會存在。對于以技術為背景的行業,例如電訊、軟件等,銷售的需求仍然會持續增加。即使在非技術領域,銷售職位也一直是市場需求最旺盛的職位類別之一。
b.薪酬水平:銷售職位的報酬的差別很大,許多職位的基礎工資很少,因為報酬完全建立在銷售業績的基礎上,每做成一筆生意都可以得到傭金。對于工資建立在銷售業績上的銷售人員而言,壓力是巨大的。但同時,回報也是巨大的。
c.專家建議:優秀的銷售人員需要具備的素質包括:積極的進取心、堅持不懈的熱情態度、與其他人良好的溝通能力、給人信任度以及在商談中營造舒適氛圍的能力。
缺乏實踐經驗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如果中意某個公司的銷售職位,就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這個公司的情況,以增加應聘成功的機會。不論所受教育水平如何,銷售人員對他們銷售產品和服務應該有綜合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銷售人員應該能夠將產品和服務信息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建議同學們多閱讀介紹銷售技巧的書籍,參加一些公司組織的促銷活動(在學校招聘兼職業務員或促銷員),多瀏覽一些專業網站、論壇與實踐經驗豐富的人交流、學習。
③行政/后勤。
a.職業概況:行政/后勤部門就是協助好上級行政領導施政、行政,當好助手。關鍵是要為領導分憂和服務,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
b.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
c.專家建議:每家公司針對人力資源管理師(HR)、行政都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大家要特別清楚,無論是HR還是行政,如果不能與公司的需求相結合,就是沒有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④金融/保險/投資。
職業概況: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薪酬水平與專家建議方面的內容與上述營銷人員相似。
⑤采購/貿易。
a.職業概況:將國內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國外客戶;為國內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組織國際貿易貨物物流等。
b.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因地域而異。在擁有一定的客戶開發能力后,收入大部分來自貿易提成。
c.專家建議:應具備基本的外語交流、寫作能力;關注行業相關的中英文技術手冊、國際標準、行業規范等;積累實習經驗,與行業內經驗豐富的前輩多溝通,熟悉工作流程與行業慣例;爭取通過外銷員資格考試或其他相關考試,取得相關證書。
(2)畢業生去向分布。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生去向分布最為集中的前五類去向分別是民營大中型企業、國有小型企業、國有大中型企業、外資小型企業、個人企業/個體戶(圖1-5)。

(3)從事職業與所學專業匹配度。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生認為從事職業與所學專業很不匹配和不太匹配的比例分別為6%和17%,同時19%和25%的畢業生認為從事職業與所學專業的匹配度為很匹配和比較匹配。與其他專業相比,該專業與職業匹配度指數為中等(圖1-6)。

2.專業具體景氣指數分析
(1)薪酬指數。
①畢業生一年薪酬指數。70%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畢業一年,未滿兩年,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16%。按照十分制計算,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一年的薪酬指數為3.61,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處于中等水平(圖1-7)。

②畢業兩年薪酬指數。54%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畢業兩年,未滿三年,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22%。按照十分制計算,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兩年的薪酬指數為3.51,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處于中等水平(圖1-8)。

③畢業三年薪酬指數。44%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畢業三年內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23%。按照十分制計算,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三年內的薪酬指數為3.40,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處于中下等水平(圖1-9)。

(2)職位級別指數。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生中,普通職員和中層管理者占據了83%的比例,14%的畢業生成為高層管理者和企業業主。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職位級別指數為3.83,與其他專業相比,職位級別指數為中上等水平(圖1-10)。

(3)應屆生就業率指數。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中,94%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5%的學生在畢業一年以后實現就業。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9.5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處于中上等水平(圖1-11)。

(4)發展前景指數。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為32%,30%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指數為6.32,與其他專業相比,發展前景指數為中上等水平(圖1-12)。

(5)工作環境舒適度指數。40%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生認為工作環境“非常舒適”或“比較舒適”。14%的畢業生認為工作“不太舒適”或“很不舒適”。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舒適度指數為6.64,與其他專業相比,該專業的舒適度指數為中等(圖1-13)。

(6)創業指數。9%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生曾經自己創業或參與創業,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創業指數為0.90(圖1-14)。

(7)學習壓力指數。畢業生認為該專業學習壓力為“非常大”和“比較大”的比例為38%,27%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壓力為“比較小”或“很小”。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學習壓力指數為6.34,與其他專業相比,學習壓力指數為中等水平(圖1-15)。

(三)國際貿易成功人士啟示
(1)李家寧,女,中共黨員,2008級國際貿易實務(單證)專業畢業生。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在南通凱盛家紡有限公司任職,從實習招商員,做到中級招商經理,所在任期內成功招商3家。后因個人發展原因離職,2011年9月到綾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剛開始管理的是一個C類的郊區店,該店配套設施較差,然而通過李家寧的努力使店鋪成為全蘇州的“尖峰完成率冠軍團隊”稱號,因此轉正為初級店長并調到新開業的A類店。目前任綾致時裝蘇州店中級店長,主要管理蘇州觀前街A類店鋪,年業績達600萬元。
(2)張宇亮,男,2005級國際貿易/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創業成立了富友紡織品輔料公司。自從2009年7月畢業以后,通過對市場行情的調研,憑借實習階段的工作經驗和一些專業人士的指導,張宇亮來到南通國際家紡城志浩市場,創辦了富友紡織品輔料。剛開業的時候面臨很多問題,但是通過他的不懈努力,不斷了解當地市場,摸準市場的脈搏,推銷自己的產品,與客戶進行溝通,再加上設計室朋友的幫助,克服了種種困難,現在富友公司品種齊全、資源豐富、客源不斷,并建立了自己的競爭優勢,產品新穎、價廉物美,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
(3)趙箭峰,男,2006級國際貿易/日語專業畢業生。2006年6月從南通紡院經貿系畢業后曾在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明陽進出口有限公司工作,2008年自主創業成立南通康恩進出口有限公司,主營三元乙丙彩色橡膠顆粒、黑色橡膠、橡膠地墊、人工草、TPE填充顆粒。產品主要銷往日本、韓國、泰國、澳大利亞、巴西、法國、西班牙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