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中國大歷史1:上古-春秋
- 李學勤
- 978字
- 2020-07-08 14:19:08
02 龍的傳人
長期以來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都稱自己是“龍的傳人”。因龍的威嚴、神秘,古代帝王都自稱為龍的化身,是“真龍天子”,其后代是龍子龍孫。因龍有吉祥、福瑞的意義,民間對龍更是崇拜:喜得貴子要送玉龍珮,新人結婚須贈龍鳳珮,望子成龍也是每個家長的心愿……

仰韶文化·尖底瓶
關于龍的起源,在經歷了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終于取得了一個較為一致的共識: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志。
在上古圖騰時代最早的傳說是女媧氏和伏羲氏為人類祖先,而他們都是人頭蛇身。歷史的發展、部落的聯合,特別是炎、黃二帝聯合后,各部落紛紛加入到這個大家族中。當馬圖騰部落加入進來,就在蛇頭上加馬頭,鹿圖騰部落合并進來,就在馬頭上添鹿角,魚部落進來,就在蛇身上增魚鱗。于是,龍身上綜合體現了多種動物的特征。龍的形成體現了民族平等和民主,部落不分大小合并進來就親如一家,龍的形成過程就是民族團結統一的過程。
⊙中華第一龍
“中華第一龍”是1987年5月在河南濮陽縣城西南隅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的。這個龍造型在西水坡遺址M45墓主人骨架的東側,由白色的蚌殼精心擺塑而成。“龍”長1.78米,高0.67米,頭北尾南,背西爪東。墓主人骨架的西側,則是一個與“龍”相對的虎形蚌塑。由于它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龍圖案,故被譽為“中華第一龍”。
歷史百科堂:原始人類用火烹飪的方法,主要分為燒烤法、石烹法和蒸煮法三類。

龍形隨葬堆塑
⊙紅山文化玉龍
紅山文化玉雕龍距今約5000年,1971年發現于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玉龍以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細部還運用了浮雕、淺浮雕等手法,通體琢磨,較為光潔,這都表明了當時琢玉工藝的發展水平。玉龍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圓潤流利、生氣勃勃。玉龍身上負載的神秘意味,更為它平添一層美感。


紅山文化·玉豬龍 在西水坡遺址的蚌塑龍發現之前,中華第一龍的稱號曾經是屬于它的。
⊙齊家文化浮雕龍紋紅陶罐
齊家文化遺址位于甘肅省中部齊家坪,距今4000年左右。出土的浮雕龍形紋紅陶罐,在器腹中部,用泥條堆塑成橫繞的龍形紋,頭小而似蛇首,身上有鱗甲狀刻劃紋,身子中部有向上彎曲的爪足,展現了西北地區由蛇升華為龍的原始形態。
中國大事記:約100萬年前,藍田人使用的石制品主要是石英巖和脈石英,石器制作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世界大事記:約100萬年前,居住在坦桑尼亞的人類已能制造和使用原始手斧。

齊家文化·浮雕龍紋紅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