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狗繩的秘密

案情:勒死

人是一根系在動物和超人之間的繩子,也就是深淵上方的繩索。走過去危險,停在中途也危險,顫抖也危險,停住也危險。

——尼采

她一動不動,脖子上的繩索痕跡顯得異常詭異。

夏曉曦從來不在乎自己暴躁的脾氣,尤其是在男友面前。她認為,男人就應該包容她的一切。

“你是個男人,有你這么窩囊的嗎?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你還是個男人嗎?都二十好幾歲了,還一事無成,你不覺得你是個loser嗎?”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可以惹怒夏曉曦。她口無遮攔地肆意辱罵著自己的男友。

“早知道你這么沒用,我就去找李乘風了,和你在一起就只剩下窩囊事兒了?!毕臅躁卦搅R越帶勁。

李乘風是個一直默默追求著夏曉曦的男人,也就是說,他是她男友的情敵。這一句話激怒了男友,他其實是一個沉默寡言的老好人。但是老好人也有憤怒爆發的時候。男友順手拿下掛在墻上的遛狗繩索,一下套住了夏曉曦的脖子。

掙扎,無謂的掙扎。幾分鐘后,夏曉曦的掙扎停止了,她臉色烏青,一動不動。

“殺人了,我真的殺人了?!蹦杏淹蝗焕潇o了下來,但為時已晚。

接到報警后,警方抵達現場,發現夏曉曦懸掛在衛生間房頂的水管上,看上去像是上吊自盡了,懸掛著她脖子的,是一條遛狗的繩子。

“我下班后一回家,就看到她掛在這里了?!蹦杏岩荒樉趩实馗嬖V警察,“我們因為一點小事吵了架,真沒想到她會自殺!我對不起她??!”

按照規定,所有的非正常死亡都必須經過法醫初步尸表檢驗,才能辦理火化手續。聶之軒和小白在接到派出所警察的通知后,趕到了案發現場。

夏曉曦尸體被放下后,聶之軒熟練地檢查了死者頸部那深深的索溝[1]。

“她真的是上吊的嗎?”聶之軒抬眼看了看男友。

“是……是啊?!蹦杏延行┚o張。

“抓起來吧?!甭欀幊窬瘬]了揮手,“是他殺死了夏曉曦。”

案情×剖析

縊死和勒死

縊死和勒死,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死法,雖然兩者的致死機制是一模一樣的。在這兩種死法中,死者都是因為繩索類物體壓迫頸部,導致呼吸道壓閉而機械性窒息死亡。

既然是機械性窒息死亡,那么兩種死法的死者都會具有機械性窒息死亡的一些尸體征象,比如指甲青紫、眼球突出、口唇青紫、心血不凝、眼瞼出血點、內臟淤血、內臟表面出血點等。

在實踐中,當法醫懷疑死者是被勒死或者縊死時,首先要進行如下判斷:

1.通過尸表和解剖檢驗,排除死者系顱腦損傷、其他重要器官損傷引起的機械性損傷死亡。

2.通過尸表和解剖檢驗,排除死者系疾病致死。

3.通過毒物化驗,排除死者系中毒致死。

在排除上述幾大類死因后,如果尸體有明顯的機械性窒息死亡征象,則可以判斷死者系機械性窒息死亡。

機械性窒息死亡也有很多種方式,而縊死和勒死是其中兩種。

首先,我們要知道縊死和勒死的區別。

縊死,就是用自身重量作用于頸部繩索導致的機械性窒息死亡;勒死則是利用外界作用力,使得繩索在頸部交叉,壓迫頸部導致的機械性窒息死亡。

在排除其他死因的情況下,法醫會首先判斷死者是縊死還是勒死。有個好的區分辦法:縊死,因為作用力來自死者的自身重量,所以位于尸體頭部較低位置的頸部就會著力較重(多見于下頜下),而較高位置的部位就會著力較輕(多見于耳后)。著力較重的部位會呈現出深深的索溝,而著力較輕的位置,索溝會逐漸減輕直至消失。這一種現象被法醫稱為“提空”。法醫經常會這樣描述一個縊死尸體的頸部索溝:“死者頸部可見一索溝,繞頸一周。下頜下索溝較深,索溝在耳后提空?!?

勒死就不同了。勒死是運用自己或者他人的力量,使得交叉在頸部的繩索收縮,壓迫頸部。既然是這個機制,那么被勒死的尸體整個頸周受力是均勻的,所以索溝深淺會基本一致。

除了索溝的明顯區別,縊死和勒死還有一個明顯不同的成傷機制問題,那就是用力不同。縊死是依靠死者自身重量,其重量可以達到五十多公斤;而勒死是依靠人為用力,其作用力度會小很多。這個機制可以導致兩種死法有以下幾種尸體征象方面的區別。

1.頸部損傷。縊死的巨大下垂力,可以導致頸總動脈分叉下部血管內膜出現橫向裂傷。而勒死的作用力不是下垂力,而是環收力,所以不會導致血管損傷。

2.顏面和顱腦的征象??O死的巨大下垂力會同時壓閉頸部的動脈和靜脈,導致血液無法通過動脈供應上頭部,這樣就會出現尸體顏面蒼白、腦組織缺血的征象。而勒死的力量一般只能壓閉靠近體表的靜脈,而無法壓閉深層的動脈,血液還可以繼續通過動脈供應上頭部,但無法通過靜脈回流。所以勒死的尸體會出現顏面青紫、腫脹以及腦組織淤血的征象。

3.脊髓損傷。尤其是在突然下墜的縊死案例中,尸體可能出現頸椎脫位、脊髓撕裂的情況,而勒死則不會出現。

除了上述索溝和力量的區別,繩索位置也會有區別??O死的繩索一般都是沿著下頜走向的,位置較高,所以力量折斷的都是舌骨大角和甲狀軟骨上角。而勒死的繩索位置一般不會太高,都位于喉結附近,所以會導致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縱向骨折。

既然都是機械性窒息,為什么要分清死者究竟是縊死還是勒死呢?

因為這有著非常重要的法醫學意義,分清縊死和勒死之后,就可以判斷死者是自殺、意外還是他殺了!

死亡方式的判斷不僅要參考法醫學意見,也要結合調查、現場勘查的情況。分清縊死和勒死,會給死亡方式的判斷帶來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請注意以下用詞:

縊死,多見于意外和自殺,罕見于他殺。

勒死,多見于他殺,少見于自殺。

有了上面這兩句話,大家知道區別兩種死因的重要意義了吧。

尤其是在法醫判斷了死者是縊死的情況下,結合現場勘查和調查,基本就可以判斷死者究竟是死于意外還是自殺。

為什么縊死罕見于他殺呢?用縊死的方式殺人,真的那么難嗎?

如圖A,這樣的身高差距是極為罕見的;如圖B,這樣的做法勢必造成死者背部損傷,可以被法醫發現。即便是采用上述兩種做法勒死了別人,再偽裝自縊的現場,也勢必在死者頸部形成兩條走向不同的索溝,一樣會被法醫發現端倪。另外,那個要被勒死的大活人,不知道反抗嗎?即使反抗被你制服了,搏斗過程中不會留下傷痕嗎?

A

B

有人說了,難道不能把人弄暈了再讓他縊死?理論上說確實可以,但是別忘記了,如果是下藥迷暈的話,躲不過警方的常規毒物化驗。又有人可能會說,用打暈的方法如何?打暈的話,頭部會有損傷被發現。

還有人說了,我先把人弄死,再偽裝一個自縊現場該不會露餡吧?看過我的書的同學都知道,有個專業名詞叫作“生活反應”。頸部索溝有無生活反應,可以讓法醫們直接判斷出縊吊行為是在死者生前進行的,還是在死后進行的。而且,你先把人弄死,總要有個死因吧!你覺得哪種死因不會被法醫發現?

所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法醫科學是可以輕松判斷此類案件的死因和死亡方式的。

最后,還要加注一句:縊死的力量來源于死者的“全部體重”或“部分體重”。為什么要這么說呢?因為典型的縊死是我們常說的“上吊”——踩個凳子,用繩子掛住脖子,然后蹬掉凳子。但也有很多非典型縊死,半蹲位、坐位、跪位、趴位等其實都是可以導致縊死的。在很多小學生意外縊死的案例中,上述體位時常出現。所以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類似的安全隱患。

自救×小劇場

小白:“師父,昨晚我看了個恐怖片,看完后我有個疑惑?!?

聶之軒:“什么疑惑?”

小白:“為什么恐怖片里的吊死鬼都會伸出長長的舌頭?”

聶之軒:“在有的縊死案件中,繩索勒頸的位置比較低,在舌骨以下,這樣會因為下垂力推動舌骨,導致舌頭伸到口腔之外。所以那些看到過這一類縊死者的人,就會認為吊死的人的舌頭都吐在外面。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再加上潤色、加工,恐怖片里的吊死鬼就都成了這副樣子?!?

小白:“可是我們看到過的幾個縊死尸體,舌頭都沒伸出來啊。”

聶之軒:“在大部分縊死案件中,繩索是作用在舌骨上方的,所以并不會把舌頭推出口腔。不過,在勒死的案件中,倒是有不少死者舌頭伸到口腔外,或者位于上下牙列之間的。因為勒死的案件中,繩索更容易作用于舌骨之下。”

小白:“對了,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有個小朋友從后面拉我的紅領巾,我當時不自覺地就伸出了舌頭。那種感覺,現在想一想都有些害怕?!?

聶之軒:“是了,勒死和縊死,這兩種死亡案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意外導致的。尤其在兒童群體當中,這種意外事件比較多發。小孩子打鬧,用跳繩的繩索或者紅領巾勒頸,又或者是小孩子自己在家沒事,用紅領巾學上吊什么的,都是意外致死案例中比較多見的類型。這都是極其危險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安全防護的意識,告訴他們我們的頸部是有多么多么重要和脆弱,是不能用繩索去纏繞、縊吊的?!?

小白:“我現在真的很想去找到我那個兒時的同伴,謝謝他的不殺之恩!”

注釋:

[1] 索溝,人體軟組織被繩索勒、縊后,皮膚表面受損,人死后會形成局部皮膚凹陷、表面皮革樣化,會完整地保存下被繩索勒、縊時的痕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南川市| 水富县| 昌吉市| 屯留县| 乾安县| 长沙县| 富顺县| 涟源市| 灵川县| 安仁县| 比如县| 金塔县| 龙井市| 清原| 台中市| 高唐县| 崇阳县| 抚州市| 富锦市| 台东县| 洛宁县| 喀喇沁旗| 平安县| 辽宁省| 岳普湖县| 广南县| 灵寿县| 江达县| 临海市| 墨脱县| 西充县| 杭州市| 江川县| 宜丰县| 肃南| 江永县| 年辖:市辖区| 二手房| 阳春市|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