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正篇上 1 初遇衛黎 學習六藝

公元前651年,秦穆公護送夷吾回國繼位,乃晉惠公。

第二年,公元前650年,我已過了五歲生日,虛歲六歲。

春日。上巳節剛過。

昨夜剛剛下過一場小雨,清晨天已放晴。微風拂面不寒,竹外桃花開的正艷?;蒿L和暢,天高氣爽,我穿著春草淡色繞衿薄衫,戴著瑪瑙手串,料器和玉佩穿起的項圈,扎著丱(關)角在庭院玩耍。

看著季兄的鷂子風箏越飛越遠,我繞過庭院的回廊,奔下了長長的臺階,從高臺跑向柔軟的草地。乳娘在后面跟著一邊小跑一邊疊聲喊著:“女公子,女公子,您慢些!小心摔跤!”

我的季兄名鷹,長兄名麟,加上長姐,我們四個都是寡小君(正夫人)所生。我的母后來自甘南小國,為炎帝后人,姜姓,舉手投足端莊大氣,是世所聞名的美人。我的仲兄虎為驪姜所生。我還有兩位同父異母的姐姐。當時受周禮影響,嫡出庶出區別還是很大的,但父君對我們都很愛護。我此時還小,然外人也都稱我:女公子。

我跑到了庭園的草地上向風箏看去,那濃烈厚重的色彩一眼望去便知是季兄親手所繪,逍遙恣意的體態一看便是他又劈開了窗外的細竹親手所制。

“季兄,季兄!”我搖著手喊著向他小步跑去。季兄只比我大四歲,是所有兄弟姐妹中我最喜歡最親近的人。他不會像幾位姐姐那樣,嫌我小而無趣,動輒哭啼。

季兄回頭看向我,神采飛揚,明朗一笑,又抬頭去看他的風箏。

我也順著風箏看去,看到鷂子旁邊竟然還有一只紅白相間的風箏,形狀是一條魚向這邊飄來。薄片直行,背部拱起,上嘴處向前突,上面畫著大大的眼睛。我知道這是大家都喜歡的年年有余的意思,因為我看到長兄麟上巳節時腰間佩戴的和這個差不多。

順著風箏望去,我看到庭園另一側的草地上站著一個小男孩,比季兄還高,手里也正抻著線,一下一下地拽著放他的魚。

兩個風箏越飛越高,漸漸目力所不能及,看不清圖案,變成了空中一棕一紅兩個小點。

少頃,遠處有隱隱的編鐘聲起,悠揚悅耳,有女官走過來遠遠地行禮,那位少年和季兄都慢慢收回了風箏,這才見禮。

“季公子,女公子,在下裘衛家大子黎。”說著那少年揖了一禮。

季兄還禮道:“在下季鷹,此乃小妹?!?

我呵呵笑著往季兄深衣后躲去。

黎的父親以皮毛發家。每到冬天,麻布織錦無法抵御徹骨的寒冷時,各種動物皮毛就紛紛披上了諸侯和貴人們的身。黎的父親每年穿梭于戎狄和秦晉,收集販賣皮毛。當然,最好的都會選來進獻我父君,深得父君喜愛。六年前他被封為裘官,并鑄鼎《裘官記》192字感恩以示紀念。此時大多數諸侯國依然奉行周禮,每每有大型封賞任命都會鑄鼎記錄,鼎上使用周朝文字。由此,人們說起裘衛家,芮國無人不曉。每年芮國貴族們的裘衣也是需要裘衛家提供的。

今天裘衛來覲見父君,準備辭別國君,再次前往北方收集皮毛。并將兒子黎送入宮中陪讀。

我們三人在女官引領下來到鳴鳳宮宴客處。

鳴鳳宮乃是芮國最大最主要的宮殿之一,佇立在離渭河不遠的平原上,高墻挨著高墻,樓臺連著樓臺,雕梁畫棟。整個鳴鳳宮有五層之高,直上云霄,在第三層與渭水宮有廊橋相連,甚是方便。最最頂上還有一個摘星閣。

父君在我五歲生日當天已經告訴我,以前我小,只在后宮玩耍,所以稱他父君,先父后君。然而現在長大了,將來會去到前殿,所以要稱他:君父,先君后父,此乃內外有別。我乖巧地點頭表示記下了。

鳴鳳宮這名字是遷都到澄城后祖母取的。取一鳴驚人展翅高飛之意。畢竟,此諸侯混戰之際,烽煙四起,各諸侯小國一不留神就會被侵吞。祖母也是希望能借此保芮國長久。

繞過屏風,君父坐在中間,四位姬妾陪在兩側。雖說諸侯規制七鼎六簋(軌),但是家常宴,桌上只擺了三鼎四簋,數只匕(狀如現代的勺)兩個盤(用于洗漱盛水)。我的母上大人沒有露面。裘衛和他的貼身隨從坐在下首。離君父幾丈開外是銅和木架架起的兩排編鐘(周朝一尺23·1厘米)。編鐘每排九個,上小下大,從右往左越來越小。兩側有腰佩長劍的人形武士向上舉起,仿佛沉重的編鐘是由他們托起的。我每次看到都要擔心青銅人偶支撐不住會攔腰折斷倒下,然而,他們竟然一直完好。長兄告訴我,人偶是青銅鍛造的,力大無窮,比我仲兄還要厲害。我的仲兄虎人如其名,是列國有名的大力士,能夠單手舉鼎過頭。

見禮后落座,我挨著季兄坐在最外端,我的斜對面是黎。

樂聲已起,樂女身穿絳紅色長裙穿梭在編鐘前,如翩飛的蝴蝶。我目不轉睛地盯著看,忘了進食。我小時候常愛啼哭,但是只要聽到樂聲就會立刻停止哭鬧,安靜下來。

樂女伴著清脆的鐘聲淺唱《小雅》。

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小雅·鹿鳴》是周朝早期的宴會樂歌,后來成為貴族宴會或舉行鄉飲酒禮、燕禮等宴會的樂歌,經常能夠聽到。

大意如下:一群鹿在鳴叫,在原野吃艾蒿。我有好賓客,彈琴吹笙鼓樂。

吹笙奏樂,捧筐獻禮。人們都喜歡來做客,我是周禮的表率。

我有嘉賓,品德高尚。舉手投足都是君子模樣。我有美酒,嘉賓暢飲樂逍遙。

一群鹿在鳴叫,在原野吃芩草。我有好賓客,鼓瑟又彈琴。彈瑟彈琴,其樂融融。

我有美酒宴客,愿意使嘉賓開懷歡樂。

宴席中觥籌交錯,我已學會辨認觥與觚。觥(宮)為盛酒器,觚(孤)為飲酒器。觥一般鑄成可愛的鳥獸形狀,有三足或四足。觚卻是長長的柄身(像后世長頸的花器),適合雙手捧上。青銅器在商周已達鼎盛,各諸侯家都實行鐘鳴鼎食,青銅器在諸侯王公家生活中隨處可見。然禮不下庶人,平民百姓無論生前還是死后卻都是不能使用這些的。

進入東周,周天子雖已勢微,但周禮還一直存續,未曾斷絕。每年祭祀大典,青銅鼎更是重要禮器。鼎為三足兩耳,表面有各種紋飾,都是當時常見的波曲紋、竊曲紋和垂鱗紋,至于饕餮(濤帖)紋、夔(葵)龍紋那些都是周天子用的,進入東周后天子也逐漸減少了鑄造。君父一生對周天子忠心耿耿,謹守理制,絲毫不敢僭越。卻也沒想到周天子自身難保,更加無法護他周全。

禮器在鑄造時通常都會在內壁鑄造銘文以記錄賞賜或大記事。東周時文字已由甲骨文演變成秀美的大篆,線條藏頭護尾,圓潤遒(求)美,結構均衡,氣韻典雅。此時鼎上所鑄造的都是大篆(后世也稱金文或鐘鼎文)。長兄麟曾在被封為太子時,鄭重鑄一鼎兩鬲(離),鼎內19行195字,用于記錄此盛事,并感激天恩浩蕩,永葆芮國國富民強。鬲上口沿書:芮太子鑄鬲子子孫孫永葆享用。鬲也是三條腿的盛器,敞口,比鼎少兩只耳。

酒過三巡,裘衛站起來躬身舉杯,再次感謝君上讓衛黎來陪讀。

“臣一介粗人,只知道在戎狄收購皮毛,臣代表衛家老少感謝君上給小兒這上佳的機會。”說著又是揖禮,然后對衛黎說:“你要好好跟隨公子們讀書習武,將來報效國君。”衛黎站起身答過方才落座。

據說君父請到了從齊國巡游而來的姜子。齊國乃是我祖母的母國,為炎帝后人,舉國大多為姜姓。姜子是列國聞名的雅士,禮樂御書數樣樣精通,劍術更是聲名遠揚。

芮國因為祖蔭,西周時歷代先祖一直在周天子身邊做官,世襲卿大夫一職,祖上芮伯良夫曾經作詩《大雅·桑柔》斥責周厲王行暴政,一直被傳為佳話,是芮國的榮光(此處:伯為官名)。芮國與周朝禮儀基本同步,所以年初祖母囑我開始學習大篆,誦《詩三百》,學習六藝。祖母言道:“居家之禮,治國之術,我芮國女公子向來不落于人后,必謹記之”。

我聞聽可以聽姜子講學,立刻搬出祖母讓我學習六藝的訓示,請求君父同意一起聽學。君父答應了,并賜字:嫣然,希望我一生都能笑容燦爛。

數日后神巫瑤娘算出的一個黃道吉日,為姜子開始講學之期。頭一天晚上婉兒已為我備好筆墨和細絹。婉兒比我大五歲,是個在外靦腆對內豪放的小女子。我此時六歲,是無法在大大的竹簡上書寫的。芮國早年已開始養蠶,為三眠蠶,所以織出的絲絹又細又軟,手感好,是做褝(dan)衣的好料。稍微厚些的拿來繡澄繡的素色錦帛,母后差人送了幾匹過來,傳話讓我好好練習大篆。婉兒在油燈下將帛裁剪成長方小片兒,我早早的安歇,唯恐明早起不來床。

第二天清晨卯時一刻不用婉兒喊第二次,我便自覺地起床,興奮地穿衣洗漱。食過黍與肉糜,便帶著女官婉兒早早來到了渭水宮的學堂。是的,從我開始進學,婉兒便升為我的貼身女官了。渭水宮緊鄰著鳴鳳宮,文官史官和書院學堂都在這里。

其時官學已空有虛名,各諸侯國私學林立。姜子順應祖母的意思,還是教習周禮六藝,天文歷法。而我額外還加上《周禮》婦德婦言,婦功婦容。

六藝為西周官學里的禮、樂、射、御、書、數。

1、禮:禮儀,有五禮: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

2、樂:樂舞,有六樂:《云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樂舞。

3、射:射箭,有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4、御:駕馭戰車,有五御: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5、書:書法,有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6、數:術數九章: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

三年學成。人贊:女公子六藝俱佳,巾幗不讓須眉。禮,樂,射尤勝一籌。此乃后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棉县| 庄浪县| 乌兰浩特市| 荔浦县| 呼伦贝尔市| 彩票| 东兴市| 普兰县| 太原市| 蕉岭县| 青浦区| 吉安市| 重庆市| 惠安县| 佛冈县| 武定县| 礼泉县| 潼关县| 城口县| 高平市| 江华| 定襄县| 图片| 体育| 托里县| 噶尔县| 江津市| 仙游县| 武强县| 错那县| 广汉市| 高密市| 海门市| 古浪县| 乌审旗| 平凉市| 临海市| 大城县| 德昌县| 兴化市| 大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