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窮養男孩,媽媽要把握的關鍵細節(3)

但同時,我又覺得很無奈,男孩已經11歲了,遇到這種情況竟然不知道怎么辦,而且連公用電話都找不到。像他這樣無法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將來可怎么辦呢?

想想我們的男孩,平時也是“兩點一線”地往來于學校和家庭之間,每天上學有人送,放學回家,家里也有人等,這是他熟悉的生活環境。然而,如果他的生活總是這樣一成不變,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某個時候和上面那個男孩一樣陷入無助的境地。

所以,我們應該培養男孩擁有強大的適應能力,教他學會隨機應變。我們窮養男孩,就是要鍛煉他的適應力,使他無論在何時都有能力應對各種非常事件。

l為男孩提供接觸新環境的機會

所謂新環境,就是男孩沒經歷過的環境,這樣的環境里也許會有男孩沒經歷過的事情。我們可以多為他提供接觸這樣環境的機會,當他接觸的環境越多,他看見的事情就越多,他能學習的處事方法也就越多。

比如,我們出門做客前,在經過主人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上男孩,讓他看看我們在別人的家里是如何談話應對的。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也可以經常帶著男孩四處走一走,多去不同的場所,如商場、超市、公園、飯店……在這些地方,我們要教男孩學會與人交流,學會向他人求助與請教。

l鍛煉男孩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提高男孩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能對他進行鍛煉。比如,我們可以為他創設丟鑰匙、迷路、找不到家人等情況,或者讓他想象,如果他與朋友的意見出現分歧,他又該如何應對,等等。

當然,在最開始的鍛煉中,我們可以給男孩一些相應的提示,比如,他丟鑰匙時可以向誰去求救,迷路時又該向誰問路等,通過提示引導他想出應對的方法。幾次鍛煉之后,我們就要給他自己思考和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男孩只有多進行鍛煉,當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才不會不知所措。

另外,有時男孩還會遇到一些特殊的意外狀況,他也要學會應對。

一個7歲男孩在公交車上發現面前的一位叔叔沒拉褲子的前拉鏈,他便好心地大聲提醒道:“叔叔,你褲子拉鏈沒拉上。”那位叔叔一聽,臉立刻紅了。而車上其他的乘客也紛紛將目光投了過來,很多人還笑出了聲。那位叔叔十分尷尬,車子停到下一站,他就立刻下了車。

這個男孩的想法是好的,但做法欠妥,他完全可以小聲地告訴那位叔叔,以免造成尷尬。像這樣的意外狀況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我們也可以對男孩進行一些鍛煉,提醒他要講究說話與進諫的藝術,要給發生狀況的人留面子,同時也要多動動腦筋,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法。

l加強男孩的社會實踐鍛煉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有些事,經歷得多了,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也就知道該如何做了。所以,我們要鼓勵男孩多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以此來鍛煉他的接人待物能力、處理事情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等各項能力。

比如,我們要允許男孩去參加學校或班級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無論是做義務保潔員,、做交通小協管員,還是其他的活動,他都要認真對待。在活動中,他除了要安排好社會實踐計劃,還要記錄下自己的實踐經歷和體會,這也是一種經驗積累。

另外,我們也可以鼓勵男孩自己去思考,自己主動找一些社會實踐來做。通過不斷地與社會接觸,他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將不斷增強。

19. 窮養,就是要磨練男孩堅強的意志

意志,就是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來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如果男孩能擁有堅強的意志,那么將來他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會輕易低頭與退縮,也不會隨便來向我們求救。

但看看我們現在的很多男孩,他的行動沒有目的性,缺少計劃性,做事不果斷,沒有足夠的判斷力,自制力極差,沒有毅力……這樣的男孩就缺乏堅強的意志力,而他無論做什么,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戰國時期著名教育家墨子說:“志不強者智不達。”意思是說,意志不堅強的人,智慧也不會通達。我們自然希望男孩未來能成長為一個有大智慧的、能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所以窮養男孩,一定不要少了對他堅強意志的磨練。

l不對男孩進行“保姆式教育”

所謂“保姆式教育”,就是我們用一顆“周到”的心去照顧男孩的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這樣的教育只能讓男孩變得越來越嬌氣。

有位媽媽說:“我從小就吃過許多苦,什么都要自己干,想要什么都需要自己努力奮斗來得到。現在有了孩子,誰還想讓他和我一樣去吃那么多苦呢?能幫他做的,我自然是要做的,意志堅強什么的,男孩子嘛,長大了他自然就懂了。”

我們要改變這種認知,從小沒有進行過意志鍛煉的男孩,長大后也一樣不會懂得如何成為堅強的人。所以,我們要做男孩的“意志培養師”,在生活中不放過任何一件小事:提醒他遵守作息時間,督促他按時完成作業,鼓勵他做任何事都要堅持到底,等等。也就是說,我們對男孩照顧“周到”的心要用對地方,要在他意志的培養方面多下工夫才是。

l適當給男孩設立“障礙”

男孩沒有堅強意志的最主要表現之一,就是遇到障礙就放棄,做事不能善始善終。這樣的男孩總是抱有一種逃避心理,也很容易變得“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們可以適當給男孩設立一些障礙,讓他學會自己主動去挑戰并最終戰勝障礙。一位媽媽這樣介紹她的經驗:

5歲的兒子喜歡吃薯片,之前我總會幫他打開薯片包裝袋,但顯然,他發現了我幫忙的便利所在,于是他不再自己費勁,每次都讓我幫忙。

后來,我拒絕再幫他打開袋子,而是讓他自己想辦法。

起先,兒子又是用牙咬,又是不得法地使勁撕包裝袋,最后,他終于成功了,而且還發現了如果從包裝袋的鋸齒邊緣去撕,是很省勁的。再后來,他還想到了用剪刀剪開袋子。

這雖然是件小事,但我覺得他這樣不放棄并最終成功,他就是好樣的。

這位媽媽設置的這個“障礙”,給了男孩一個鍛煉的機會。男孩沒有退縮,也沒有隨便求助,當他找到方法自己打開包裝時,他不畏困難的堅強意志力同時也就得到了鍛煉。

所以,我們可以參考這位媽媽的做法,別讓男孩在平時的生活中過得那么“一帆風順”,也就是在他覺得很簡單的事情上設立一些障礙。比如,原本我們每天都帶他坐車上學,但某天開始,我們卻讓他在快到學校時下車走一段路,并逐漸增加走路的路程。當然,我們要提前跟他說好,免得他當時鬧情緒,耽誤上學。

最初,男孩可能會有退縮的表現,我們要及時予以鼓勵。我們也不要太著急,更不要一上來就給他設立太高的障礙,要從男孩的實際情況去考慮。

l鼓勵男孩多參加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是磨練男孩意志力的好方法。適合男孩的體育鍛煉,能使他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強壯,而健康的身體也勢必會為他堅強意志力的發揮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平時,我們可以選擇跑步、打球等運動量較大的鍛煉項目讓男孩去練習,可以給他規定一些任務,比如要連續跑1000米,或者連續揮動球拍100下等。同時,我們還要督促他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讓他不畏寒暑,不要偷懶,逐漸形成堅毅的個性品質。

20. 窮養,就是讓男孩用勞動創造生活

有一首名為《勞動最光榮》的兒童歌曲這樣唱道:“……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

想必很多男孩小時候都聽過甚至唱過這首歌,也就是說,他很小就知道“要用勞動去創造生活”了。但隨著他的成長,出于種種原因,他卻并不愿意真的去付出勞動。

2005年,陜西省家庭教育實驗研究指導中心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孩子從來不做家務,很多已經十六七歲的孩子甚至都沒自己洗過襪子和內褲。

而當問到這些孩子為什么日常生活中不愿意參加勞動時,他們的回答是這樣的:

“不是我不想干,我媽根本不讓我干,她跟我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

“我也想干,我媽總嫌我動作慢,還說我做不好,說每次我做完了她都要重做,麻煩。”

“我媽太勤快!她什么都干好了,我想干也沒得插手。她還把我所有的事都包辦了,我還能干什么?”

……

看看那個驚人的數字比例,再聽聽孩子們的回答,我們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僅僅是家務勞動,我們都不愿意讓男孩去做,那他還能做什么呢?

從這個調查來看,我們似乎更關心男孩的“腦力勞動”,也就是他的學習,卻完全忽略了他的體力勞動。但我們難道忘了嗎?像家務事這樣的體力勞動也一樣可以提高男孩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這對男孩的成長也一樣是有利的。

因此,我們對男孩的窮養教育中,應該對他進行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的雙培養,使他能手腦結合,真正做到用勞動來創造未來。只有這樣,男孩才能體會到“有付出才有回報”,體會到“只有靠自己的雙手獲得的收獲才最有價值”。

l幫男孩深刻理解“勞動創造生活”

男孩原本就思維簡單,我們只單純地告訴他“勞動創造生活”是不夠的,必須要通過一些參觀或實踐來讓他明白勞動是怎樣創造生活的。

平時我們可以給男孩講講我們為什么要工作,以及我們的工作能給社會、給自己帶來什么。有條件的話,我們還可以帶著男孩到自己的工作單位去參觀,告訴他我們是如何工作的,也讓他看看其他的叔叔阿姨的工作狀態。

同時,我們可以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來給男孩舉例,從清潔工阿姨,到各級領導,我們要用他能聽懂的語言給他解釋勞動在創造生活的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三江| 饶平县| 东城区| 克拉玛依市| 怀远县| 沂南县| 承德市| 贵德县| 孝感市| 扬州市| 滦南县| 收藏| 新竹县| 阳西县| 泰来县| 巩留县| 慈利县| 扎赉特旗| 岳池县| 竹北市| 富锦市| 宝兴县| 封丘县| 新民市| 紫金县| 措美县| 巴彦淖尔市| 广西| 海城市| 文山县| 牙克石市| 溆浦县| 太保市| 竹北市| 河南省| 海南省| 大渡口区| 伊宁县| 敦煌市| 永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