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亞洲建筑奇跡(3)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個世界建筑奇跡
- 張振鵬
- 5506字
- 2014-03-03 16:07:54
這座以東方古典神韻和現代化大都市氣息完美結合的東方明珠塔,將成為世界上越來越多旅游者的首選游覽景觀。
⊙奇跡探秘:
3.人們習慣性的將上海東方明珠塔與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的兩個巨大球體比作“大珠小珠落玉盤”,那么其創意是不是取材于白居易古詩詞“大珠小珠落玉盤”呢?
當我國建筑界泰斗吳良鏞院士第一次看到由15個大小不等、錯落有致的球體建筑模型時,脫口而出:“這不是‘大珠小珠落玉盤’嘛!”這句話為“東方明珠”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成為形容該建筑的佳話。
但是其創意來源不是來自白居易《琵琶行》,而是來源于“三根手指”。設計之初,江歡成的設計團隊苦思冥想,依然沒有一個好的設計方案。江歡成偶然一次伸出3根手指,令團隊其中的一個設計者豁然開朗。最終設計了3筒加群筒的方案,方案經過完善和修改后,最終造型和塔樓就有了現在“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了。
相關鏈接
【筒體結構建筑】
筒體結構建筑是由一個或幾個筒體組成承重結構的高層建筑。這種結構設計具有良好的剛度和防震能力。這種結構設計在古時候建筑中就有過體現,如2世紀的印度佛祖塔,1055年建成的河北保定的開元寺塔。
目前,世界上的高層建筑多是筒體結構,如美國芝加哥的約翰漢考克大廈、希爾斯大廈等。筒體結構可分為單筒、筒中筒和束筒三種類型。
單筒結構是將力量傳遞到柱子或由梁柱組成的網狀結構的外墻上,其著名的建筑有原美國紐約110層的世界貿易中心大廈--雙子塔。
筒中筒結構是由內筒外筒共同組成,優點是內筒和外筒間不設柱子,空間分隔靈活,典型的設計有中國深圳的國際貿易中心大廈、日本東京的新宿住友大廈。
束筒結構,即組合筒結構,這種結構大大增強了建筑物的剛度和抗側向力的能力,美國芝加哥110層的西爾斯大廈就是應用束筒結構的典型建筑。
知識百科
【印尼雅加達塔】
印尼雅加達塔,高558米,建筑面積達39萬平方米,是世界高塔之一,被稱作“亞洲巨人”。
該建筑于1997年開始動工,但因亞洲金融危機,次年1月即被迫停工。6年之后,印尼國內一家大型企業接手該項目,2004年4月,該工程再次啟動,由我國著名設計師江歡成設計。整個項目耗資3億美元,是集商務中心、娛樂中心、教育中心、購物中心、觀光勝地、發射中心、城市標志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建筑。
7.杭州灣大橋
奇跡概覽
杭州灣大橋位于浙江省,跨越杭州灣海域,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這座大橋是國道主干線--沈海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杭州灣環線的組成部分。大橋是中國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投資、自行建造的,工程創下了多項世界或國內之最,是我國橋梁建造史上的杰作。
⊙奇跡探秘:
1.在我國還有哪幾座跨海大橋比較著名?
東海跨海大橋,全長32.5千米,起始于上海南匯區蘆潮港,北與滬蘆高速公路相連,南跨杭州灣北部海域,直達浙江嵊泗縣小洋山島。
澎湖跨海大橋,全長2494米,連接白沙鄉與西嶼鄉。橫跨白沙嶼和漁翁嶼(西嶼),解決兩島的交通運輸問題,是國際著名的跨海大橋。
澳門跨海大橋,一共有三座,2569.8米長的澳凼大橋、4414米長的友誼大橋、2220米長的西灣大橋,都是連接澳門半島與凼仔島的跨海大橋。
另外,還有平潭跨海大橋、青島跨海大橋、廈漳跨海大橋等等。這些跨海大橋的建造,會使我國的交通網絡更加發達與便捷。
走近奇跡
開頭就寫結構,非常突兀。建議開頭寫一下建設時間、設計者等。
杭州灣大橋的結構,為雙塔鋼筋混凝土斜拉橋,雙向6車道,總投資118億元。大橋全長36千米,設南、北兩個航道,其中橋長35.7千米,海上部分的橋梁長32千米。
這座大橋在設計中引入了景觀設計的概念,設計師們參考了杭州西湖蘇堤的美學理念,同時將杭州灣復雜的水文環境特點考慮進去,再結合行車時司機和乘客的心理因素,最終才確定大橋總體布置原則。“長橋臥波”被確定為杭州灣大橋的最終橋型。
大橋在海面上一共有4個轉折點。從空中鳥瞰,大橋呈“S”形蜿蜒跨越杭州灣。而從立面(指建筑物各個方向的設計要素)上看,大橋上下起伏,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橋處各有一個拱形,這使得大橋的立面形狀起伏跌宕。
杭州灣跨海大橋橋形之所以呈“S”形,除了美觀,更重要的是考慮到安全因素。這座橋在設計的時候,將兩個安全因素考慮了進去:一個是高速公路車輛通行的安全因素,通常直段不能太長,否則就很容易讓司機產生視覺疲勞而出事故;二是橋下船舶航行安全因素,橋梁各段的橋軸線應盡量與漲潮和落潮的主流垂直,以減少建橋對水流的影響,同時也可以保證船舶的安全通行。
此外,杭州灣跨海大橋上還有一個國內首創的海中平臺。它位于南航道再往南1.7千米,離南岸大約14千米。這個平臺的面積達到了1萬平方米,足有兩個足球場那么大。這個平臺在施工期間是海中施工的據點。大橋建成后,這里就變成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臺,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游觀光點。在平臺上立有一座觀光塔,既可俯瞰波濤洶涌的大海,飽覽海上風光,也可以一覽大橋雄姿。
杭州灣大橋的建造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它的用鋼量相當于7個“鳥巢”,用混凝土量相當于10個國家大劇院。另外,這座大橋可以抵抗12級以上臺風,十分穩固。
更為有特色的是,大橋的護欄還被設計成了彩虹色,每種顏色綿延覆蓋5千米,從慈溪到嘉興海鹽分別為紅、橙、黃、綠、青、藍、紫,看來真的是像一道彩虹橫臥在杭州灣上。
杭州灣大橋的建成,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利于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與交流,提高城市的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增強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同時,還有利于完善長江三角洲區域公路網布局及國道主干線的布局,緩解滬、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壓力。而且也有利于改變寧波市的交通末端狀況,促進實施環杭州灣區域發展戰略,更能促進江、浙、滬旅游發展的需要。
⊙奇跡探秘:
2.杭州灣大橋創造了多項“之最”,分別都是什么呢?
杭州灣大橋除了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也同樣創造了不少其他的奇跡。
第一,大橋雖然地處強腐蝕性海洋之中,但它的使用壽命卻要求在100年以上,這為我國國內首次。
第二,大橋50米箱梁“梁上運架設”的技術,架設運輸重量達到1430噸,成為目前世界上同類技術、同類地形地貌橋梁建設“梁上運架設”的最新紀錄。
第三,大橋深海區上部結構第一次采用了“二次張拉技術”,徹底解決了大型混凝土箱梁(橋梁工程中梁的一種,內部為空心狀,上部兩側有翼緣,類似箱子,因而得名)早期開裂的工程難題。
第四,大橋的鋼管樁,開創了國內外大直徑超長整樁螺旋橋梁鋼管樁之最。它的最大直徑達到1.6米,單樁最大長度為89米,最大重量為74噸,。
第五,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10千米灘涂底下蘊藏著大量的淺層沼氣,因此施工的時候,有控制放氣的安全施工工藝,成為世界類似地理條件施工工藝之首。
相關鏈接
【跨海大橋】
跨海大橋,指的是橫跨海峽或海灣等海上距離的橋梁。這類橋梁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而且又在變幻莫測的海上,所以,橋的設計及建造技術都要求極高。而且,這樣的橋短則幾千米,長甚至可達數十千米。可以說,跨海大橋是頂尖橋梁技術的體現。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幾座世界著名的跨海大橋:
奧克蘭海港大橋,全長1079米,有8條平行車道,是新西蘭唯一的港口橋。
澳凼大橋,是澳門半島與凼仔島間第一座跨海大橋。大橋全長2569.8米,引橋長2090米,橋面寬9.2米,雙向各兩車道,兩側還留有0.8米的人行道。大橋由6個橋墩支撐,最大跨度為73米,高35米。
厄爾松海峽橋,連接瑞典和丹麥,總長16千米,世界最長的公路鐵路兩用斜拉橋。
日本瀨戶大橋,總長12千米,是幾座連在一起的橋。它一共連接了三座懸索橋、兩座斜拉橋、一座桁架橋和五座高架橋。兩座斜拉橋各長792米,居世界之最。而且這座大橋還穿過世界上唯一一條鐵路、公路上下分開的兩層式隧道,所以是世界橋梁史上的空前杰作。
知識百科
【世界上最長的橋】
杭州灣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而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大橋,則是位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龐恰特雷恩湖上的龐恰特雷恩湖橋。這座于1969年竣工的大橋全長38.4千米,橫跨龐恰特雷恩湖,將梅泰里和曼德韋爾兩座城市連接起來。大橋由兩座平行橋梁組成,其中有8英里(約12875米)只能看得到水,而看不見陸地,橋就在湖的正中央縱貫而過。
8.三峽大壩
奇跡概覽
三峽大壩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中堡島,距離下游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千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壩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全長3035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壩。大壩的建成將發揮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游、保護生態、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效益。2008年,三峽大壩工程被評為“中國工業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件大事”。
⊙奇跡探秘:
1. 這個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用了多長時間建成?
從1993年開始,工程分三個階段,歷時17年,于2009年全部完工。
走近奇跡
三峽工程從最初的設想、勘察、規劃到正式開工,經歷了75年。早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孫中山先生就發現長江三峽水力資源豐富,并強調開發三峽水電的重要性。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三峽工程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都未能實施,直到20世紀90年代,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莊嚴表決,三峽工程建設正式付諸實施。
三峽工程采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方案。工程總工期17年,分三個階段施工:1993?-1997年是施工準備及一期工程;1998-2003年是二期工程;2004-2009年為三期工程。工程動態總投資預計為2039億元人民幣,水庫最終將淹沒耕地43.13萬畝,最終將移民113.18萬人。
建成后的三峽大壩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能夠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同時,大壩的建成將顯著改善長江宜昌至重慶660千米的航道,航運能力將從現有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運輸成本也將降低35%。大壩在發揮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運效益外,其182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和847億千瓦時的年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
三峽大壩的蓄水工程也采取分期方式,而蓄水期間將會淹沒一些地區,也會逼迫一些景觀遷移,當然,水位的提高會展現新的三峽景觀。1997年,大江截流后的水位提高到10-75米,三峽一切景觀不受影響;2003年6月,水位提高到135米,三峽景區中的張飛廟被迫搬遷;2006年,水位提高到156米,屈原祠的山門被淹;2009年大壩竣工,直到2012年,最終壩上水位海拔高度將達175米,水位實際提升110米。此時,大壩周圍將形成從宜昌到重慶綿延650千米的人工湖,那么,“高峽出平湖”的壯觀景象將展現在世人面前。而且,隨著沿江山脈、人造湖泊的形成,以及通航條件的改善,原本分散在三峽周圍的許多景點將更容易到達。而三峽和周圍的風景也將會一同組成一個“仙境畫廊”。
三峽大壩旅游區于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2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現擁有三峽展覽館、壇子嶺園區、185園區、近壩園區及截流紀念園5個園區,總占地面積共15.28平方千米。
旅游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為游客提供游覽、科教、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將現代工程、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是一個難得的旅游勝地。
⊙奇跡探秘:
3.三峽大壩的建成,會淹沒多少區域?人民怎么安置?
三峽大壩的建成會形成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庫淹沒區--三峽庫區。三峽水庫將淹沒陸地面積632平方千米,淹沒城市2座、縣城11座、集鎮116個,涉及到湖北省和重慶市所轄的城區。政府專門撥款300多億人民幣作為113萬移民的安置費。
相關鏈接
【三峽工程世界之最】
世界上效益最大的水利樞紐:
1、防洪效益大。三峽水庫運行時,預留的防洪庫容為221.5億立方米,水庫調洪可削減洪峰流量達27000-33000立方米/秒,屬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2、水電站大。三峽水電站將安裝26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最846.8億度,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3、航運效益顯著。三峽水庫回水至重慶市,它將改善航運里程660千米,其航運能力不僅將從現有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而且使重慶至宜昌航道通行的船隊噸位由現在的3000噸級提高至萬噸級。因此,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改善航運條件最顯著的第一樞紐工程。
世界上工程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1、綜合工程規模大。
2、單項建筑物大。
3、金屬結構居世界第一。
知識百科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的奉節縣,東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長193千米。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江面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于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它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因此得名。
9.香港國際金融中心
奇跡概覽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國金或IFC(英文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的縮寫),它位于香港島中環金融街,面向維多利亞港,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新地標、新象征性建筑。其中,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二期工程被稱為香港的“驚世之作”,它的外形設計概念是一個向外地朋友“招手”的手勢,是向海外的朋友表示“歡迎您”的意思,自建成后吸引了不少國際的金融機構進駐。
走近奇跡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由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工程、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工程、金融中心商場和四季酒店組成。國金一期和國金二期,兩者由天橋相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