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亞洲建筑奇跡(2)

相關鏈接

【央視大樓設計方案】

與以往從功能上進行反思不同,設計師庫哈斯在央視大樓方案中從形式邏輯角度入手分析。他洞察到,摩天樓創作中“裙樓--中部韻律不知--頂部”這種模式已成為定式,應該有新的創作邏輯和思路。同時,在摩天樓的高度上,他認為不必“追求終極高度”,而是應該建造“具有象征意味的建筑群”。

于是他摒棄了傳統的建筑形式和高度的無謂競爭,庫哈斯設計了一個環狀結構--一個在豎直方向呈6度的方狀環形。這種造型突破了傳統建筑風格,設計出一種新的上下貫穿一氣的形體,更具水平方向的立體感、純凈感和現代感。

知識百科

【中央電視臺】

中國中央電視臺,簡稱CCTV,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視臺。1958年5月1日試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為北京電視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臺。

中央電視臺是中國重要的新聞輿論機構,是中國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也是當今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主流媒體之一。它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是全國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目前,中央電視臺共開辦22套節目,涉及財經、綜藝、體育、軍事、科學、教育、法律以及其他語言,內容幾乎涵蓋生活的各個領域。全國人口覆蓋率達90%,觀眾超過11億人。其中,中文國際頻道、英語國際頻道通過衛星傳送覆蓋全球,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國際頻道也已覆蓋歐洲、南美、中東、北非等眾多國家和地區,在國際上具有很高的影響。

4.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

奇跡概覽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位于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東邊,主樓由荷蘭機場顧問公司(NACO)、英國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建筑事務所負責設計。新機場體現出了“國內一流,世界一流”的“中國第一國門”新形象。

⊙奇跡探秘:

1.航站樓是什么?它的基本功能、設施都有什么?

航站樓主要是指旅客航站樓,也就是候機樓,是航站區的主要建筑物。航站樓的設計,都會綜合考慮它的功能、環境、藝術氛圍以及民族或地方的風格,因此它也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筑物。航站樓一側連著機坪,另一側又與地面交通系統相聯系。旅客、行李及貨郵在航站樓內辦理各種手續,并進行必要的檢查以實現運輸方式的轉換。

旅客航站樓基本功能是安排好旅客、行李的流程,為其改變運輸方式提供各種設施和服務,使航空運輸安全有序。

旅客航站樓的基本設施包括:車道邊、公共大廳、安全檢查設施、政府聯邦機構、候機大廳、行李處理設施(行李分檢系統和行李提取系統)、機械化代步設施(人行步道,自動扶梯)、登機梯、旅客信息服務設施等。

走近奇跡

北京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T3),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重大配套工程,是我國國內面積最大的單體建筑。它南北長2900米,寬790米,高45米,總建筑面積98.6萬平方米,由T3A、T3B、T3C主樓、T3D、T3E國際候機廊和樓前交通系統組成。

3號航站樓主樓在地面上有5層,地下有2層。主樓一層為行李處理大廳、遠機位候機大廳、國內國際VIP;二層是旅客到達大廳、行李提取大廳、捷運站臺;三層為國內旅客出港大廳;四層為辦票、餐飲大廳;五層為餐飲區。

T3C(國內區)和T3E(國際區)在南北方向上遙相呼應,兩個區域呈“人”字形對稱,中間由紅色鋼結構的T3D航站樓相連接。

而T3C和T3E之間距離過長,于是在兩樓間便建造了旅客捷運系統以方便乘客。這套系統是一套無人駕駛的全自動旅客運輸系統,采用軌旁和中控傳遞信號控制車輛的運行。行車路線單程長2080米。三個車站分別設置在T3C、T3D、T3E。

3號航站樓行李系統采用國際最先進的自動分揀和高速傳輸系統,行李處理系統由出港、中轉、進港行李處理系統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統、早交行李存儲系統組成,覆蓋了T3C、T3E及連接T3C與T3E行李隧道的相應區域,占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系統總長度約70千米。航空公司只要將行李運到分揀口,系統只需要4.5分鐘就可以將這些行李傳送到行李提取轉盤,大大減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時間。

交通中心位于3號航站樓前,地下有兩層總面積為30萬平方米的停車場,可停車7000輛。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是輕軌交通車站,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3號航站樓與原有2號航站樓之間也有軌道連接。第二機場高速路、機場南線高速路、機場北線高速路、機場軌道交通等場外配套工程的建設,為旅客來往首都機場提供了方便通道。

綜合來看,3號航站樓具有五大特色:一是建筑宏偉大氣,用中國最為喜慶的顏色布成金頂紅柱,這體現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北京悠久的傳統建筑文化;二是交通體系完善,四通八達的道路系統為旅客們提供了方便;三是綠化面積400萬平方米的園林與水景交相輝映;四是人性化服務功能齊全,自動步道代步4.8千米,裝電梯、扶梯、步道447部,專設殘障人通道及衛生間、母嬰衛生間;五則是建筑運用自然采光,節能又環保。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曾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世界十大最具雄心的建筑之一”。

⊙奇跡探秘:

2.首都機場的整個3號航站樓工程可以看成為“龍吐碧珠”、“龍身”、“龍脊”、“龍鱗”、“龍須”五部分,它們分別指的什么?

3號航站樓,無論從外觀還是內在的設計來看,都猶如一條巨龍。它的整個工程可以看作龍身的五個部分。

龍吐碧珠,指旅客進出的“集散地”,即交通中心,俗稱停車樓;龍身,就是工程的主體,由T3C主樓、T3D國際候機指廊、T3E國際候機指廊組成;龍脊,是指主樓雙曲穹拱形屋頂,也是整個T3工程中最為壯觀的地方;龍鱗,則是屋頂上正三角形的天窗,從遠處看,猶如巨龍身上的鱗片;龍須,則意味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包括三條高速公路、一條輕軌和一條地方路。

相關鏈接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簡稱首都機場,于1958年3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是國內首個投入使用的民用機場。

首都國際機場位于北京市區東北方向,是我國地理位置最重要、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運輸生產最繁忙的大型國際航空港。據估計,截至2009年底,首都國際機場的年吞吐量將達到6500萬人次,亞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甚至第二。它不但是首都北京的空中門戶和對外交往的窗口,而且是中國民航最重要的航空樞紐,是中國民用航空網絡的輻射中心。這里是當前中國最繁忙的民用機場,同時也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基地機場。

3號航站樓啟用后,首都國際機場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三座航站樓,雙塔臺、三條跑道同時運營的機場,機場滑行道由71條增加到137條,停機位由164個增為314個。

知識百科

【單體建筑】

單體建筑是相對于建筑群而說的,建筑群中每一個獨立的建筑物都可以稱為單體建筑。

單體建筑這個概念,多用于古建筑。比如,古羅馬的萬神廟就是單體建筑的代表之一。而我國古代的單體建筑的特點是簡明、真實、有機。“簡明”是指平面以“間”為單位,由間構成單座建筑,建筑物的平面輪廓和結構布置都十分簡潔明確。“真實”則是指對結構的真實反映,暴露的結構反映了中國建筑的結構美。而“有機”就是指室內空間為了滿足不同功能的要求,可以被靈活分割。而且室內與室外環境還要能和諧地融為一體。單體建筑的另一個特點是平面、結構、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

5.上海金茂大廈

奇跡概覽

金茂大廈位于上海浦東新區黃浦江畔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高420.5米,是上海第二高的摩天大樓。它是一座集現代辦公樓、五星級酒店、會展中心、娛樂、商場等設施于一體,并蘊含中華民族文化內涵,同時又溶匯西方建筑藝術的智慧型摩天大樓,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筑。

⊙奇跡探秘:

1. 金茂大廈什么時候開工?什么時候建成?

金茂大廈于1992年12月17日被批準立項,1994年5月10日動工,1997年8月28日結構封頂,至1999年3月18日開張營業。

2.金茂大廈的設計師是誰?

金茂大廈由美國最大的建筑師--工程師事務所之一的美國芝加哥SOM設計事務所設計規劃,美國著名的建筑設計師阿德里安·史密斯負責設計。

走近奇跡

金茂大廈位于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黃金地段,與著名的外灘風景區隔江相望,由中國上海對外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造和管理。它的主體建筑地上88層(加上尖塔的樓層共有93層),地下3層,占地面積2361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曾為上海第一高樓,中國大陸第一高樓。2008年8月29日,金茂大廈的高度被相鄰的環球金融中心超越。

大廈采用超高層建筑史上首次運用的最新結構技術,整幢大樓垂直偏差僅2厘米,可以保證12級大風不倒,同時能抗7級地震。大廈的外墻由大塊的玻璃墻組成,這種玻璃分為兩層,中間有低溫傳導器,內部的氣溫不會受到外面溫度的影響。

金茂大廈的大廳采用圓拱式的門框,大氣而典雅。其墻面選用地中海有孔大理石,能起到良好隔音效果。前廳內有8幅銅雕壁畫,上面的漢字有甲骨文、鐘鼎文、篆、隸、楷、草等字體,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書法藝術,同時也反映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金茂大廈1層和2層是辦公大堂,高10.1米,空間規劃寬敞明亮;3層至50樓層是可容納10000多人的辦公層樓,室內全部是無柱空間設計,而且辦公設備先進,是辦公商務的理想場所;53層至87層是世界上最高的超五星級金茂凱悅大酒店,其中,第56層至塔頂層的核心內是一個直徑27米,高達142米的“空中中庭”,該中庭的28道環廊扶手在霓虹燈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因此,該中庭被譽為“時空隧道”。而距地面341米的第88層是國內第二高的觀光層,可容納1000多名游客。最值得一提的是兩部速度為9.1米/秒的高速電梯,它們僅用45秒就能從地下室1層直接到達觀光層。在觀光層上遠眺,大上海的景色盡收眼底。

金茂大廈地下室共有3層,建筑面積達到57151平方米,設有800個泊車位的停車場,2000輛自行車庫。停車場的收費系統,為不同需求的停車客人,準備有月、季、年租泊車位智慧卡,也有隨機定時的停車票,充分體現了金茂大廈的智能性。大廈辦公區的空調選用世界先進的低溫送風的變風量機組。每層辦公區還設有24只手動溫控器,可使室溫在19℃-29℃范圍內任意調節。在空調系統的末端設有消音設備,提供了安靜的辦公環境。大廈的空調設計已獲美國“供暖、制冷及空氣調節工程師協會”優秀設計獎。

除此之外,辦公區的電梯還有一個創新的“空中對接”自救功能,一旦在半途發生故障,遠程控制系統將指令相鄰的電梯迅速依旁停靠,電梯轎廂的側門將自動打開,使客人迅速脫離困境。

總之,金貿大廈是融匯中國塔形風格與西方建筑技術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樓,它已成為當今上海最方便舒適、最靈活、最安全的辦公、金融、商貿、娛樂和餐飲的理想活動場所。

⊙奇跡探秘:

3.金貿大廈這個建筑獲得過哪些建筑獎項?

設計師將世界最新建筑潮流與中國傳統建筑風格結合起來,設計出的這座大廈成為“海派建筑”的里程碑。這個建筑先后榮獲伊利諾斯世界建筑結構大獎、新中國50周年上海十大經典建筑金獎第一名、第二十屆國際建筑師大會藝術創作成就獎等多項國內外大獎。

相關鏈接

【金茂音樂廳】

金茂音樂廳坐落于金茂大廈裙房一層,由音樂廳和藝術走廊兩大部分組成,共有座位398個,以演奏室內樂為主。金茂音樂廳會定期舉辦音樂沙龍系列活動,還舉辦名家音樂會系列活動和金茂音樂藝術論壇,并定期邀請國內外知名音樂家和演奏家來交流。金茂音樂廳逐漸被提升為一個音樂氛圍好、硬件配套全、藝術水準高的高雅文化藝術場所。

知識百科

【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上,融匯吳越文化等中國其它地域文化的精華,吸納消化一些西方的文化因素,創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獨特個性的文化。其特點是:吸納百川、善于揚棄、追求卓越、勇于創新。上海的建筑文化,正是海派文化的集中體現。

6.上海東方明珠塔

奇跡概覽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坐落于上海市黃浦江畔東陸家嘴嘴尖上,與外灘的萬國建筑博覽群隔江相望。這座建筑高468米,與左側的南浦大橋和右邊的楊浦大橋一起,形成雙龍戲珠之勢,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的廣播電視塔,也是上海標志性的建筑。

⊙奇跡探秘:

1.上海東方明珠塔的主要設計師是誰?

江歡成,著名土木結構專家,廣東省梅州市人,生于1938年11月23日,現為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資深總工程師、江歡成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主持設計了目前亞洲第一高塔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高468米)和印尼雅加達塔(高558米),其中,印尼雅加達塔是中國在國際競賽中中標的特大型項目。他也曾在上海金茂大廈(曾為上海第一高樓)工程中,擔任工程設計總監。

走近奇跡

東方明珠塔是集觀光餐飲、購物娛樂、浦江游覽、會務會展、歷史陳列、旅行代理等服務功能于一身的標志性建筑,現已成為上海旅游熱點之一。

當提出建造上海東方明珠塔的議案時,全國各地的設計方案紛紛接踵而來。最初的方案競選中,設計師們的設計概念天馬行空,而總設計師江歡成希望突破當時流行的單筒體結構,要求設計師們考慮設計多筒結構并要求設計能突出上海“東方明珠”鮮明的個性。最終在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下,東方明珠塔的設計逐漸成型。

1991年7月30日,該建筑破土動工,1994年10月1日,東方明珠塔建成。該塔由塔座、3根直徑為9米的大柱、下球體、中球體和太空艙組成,建筑上的球體結構與毗鄰的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的兩個巨大球體構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使得這個結構渾然一體,顯得雄偉而壯美。

東方明珠塔憑借7米/秒速度上升的高速電梯,以及世界首部360度全透明三軌觀光電梯將游客送到頂層觀望臺,并讓每一位游客充分領略現代技術帶來的無限風光。站在高263米的上球觀望臺中,極目遠眺,上海景色盡收眼底。

目前,“東方明珠”年觀光人數和旅游收入在世界各高塔中僅次于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從而擠身世界著名旅游景點行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东县| 安溪县| 泰来县| 德江县| 理塘县| 龙门县| 青龙| 江达县| 渭南市| 舞阳县| 峡江县| 大余县| 疏勒县| 和硕县| 聂拉木县| 萨迦县| 万安县| 阿尔山市| 奎屯市| 揭东县| 临漳县| 南城县| 准格尔旗| 湟源县| 威海市| 新平| 蓬安县| 集贤县| 台江县| 玉门市| 莒南县| 榆林市| 巴林右旗| 阳春市| 克什克腾旗| 腾冲县| 高淳县| 沙洋县| 沙坪坝区| 永清县|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