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創業陷阱:第一次當老板容易犯的錯誤(1)
- 生意人必知的1000個商業經驗
- 凡禹 鳳蓮編著
- 3389字
- 2014-01-20 15:16:32
099.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雖然單一投資因為資源和資金的集中,在項目選擇正確的情況下,常常會給企業帶來好的收益,但單一投資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巨大的風險只要發生一次,就可能使投資者、企業創始人多年積累起來的財富毀于一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菜肴慢慢受到了都市人的青睞。劉俊看到了此景,經過初步的調研后,毅然拋開了一直處在考察中的其他投資項目,一心一意搞起了特色養殖——大批量地養殖果子貍。
劉俊自稱相信“風險與機遇并存”,力排眾議,傾其所有,并將全部資金都投入到自己選定的特色養殖項目上,并堅信在自己的苦心經營下,一定能夠從這個項目上獲取豐厚回報。但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卻使劉俊的夢想很快就破滅了。
形象地講,投資過于單一,就像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一旦籃子打翻,雞蛋也就全部摔破了。而由多項目構成的組合性投資,可以大大減少單一投資所帶來的投資風險。作為一名缺乏經驗的創業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一定要盡可能拓展投資思路,培養多角化投資思維方式,保持投資項目的多元化,并注意在項目與資金之間達成平衡。
100.“攤子”鋪得過大,缺少風險防范
李成對自己準備投資的電動自行車項目充滿自信,經過簡單的調研,李成認為這個項目一定能給他帶來不菲的收益,加上通過關系,李成輕而易舉就從銀行借到了大筆資金,信心更加“暴漲”。李成很看不起同行們縮手縮腳、小打小鬧的樣子,心想自己絕不能跟他們一樣,要干就大干一場。一心只想擴大投資規模的李成,將“攤子”鋪得越來越大,連上兩條生產線。企業負債隨著李成的盲目投資就像滾雪球般地擴大,李成卻毫不在乎。在李成看來,等企業一運轉起來,什么債都可以還清。但等李成的企業運轉起來了,同行卻賺取了大量的利潤,已經開始實行低價格競爭,拼命地壓價了。李成的產品生產出來卻賣不出去,頓時陷入了危局之中。
“攤子”鋪得過大,缺乏風險防范是一些創業者的一個通病,殊不知種種危機就蟄伏其中,一不小心就可能爆發。同時,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時候,人們容易信心“超支”,對未來估計過于樂觀,藐視風險,從而形成投資泡沫,一旦有風吹草動,泡沫瞬間破滅,投資者就會陷入危局和困境。
投資者應從風險與收益平衡的角度考慮企業的投資導向,選擇合適的投資項目,并且將投資規模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內。
101.輕信他人,不親自做市場調研
事實證明,初創企業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每一個初創企業創始人在事前對企業市場前景的調查、策劃、運籌等準備工作。好比站在有很多岔路的路口,如果之前沒有考慮清楚而選擇了錯誤的道路,之后走得再快也只不過是離懸崖越近。
張鑫在外資企業干了七八年,手里積累了35萬元,最近由于自己所服務的外資企業準備撤出中國而待業在家,于是就想尋找一個合適的項目準備自己創業。
張鑫的一個好哥們吳某聽到這個消息后,跑來向他竭力鼓吹經銷二手電腦肯定能賺錢。在張鑫猶豫之際,吳某又說如果張鑫相信他,只要張鑫投資35萬元,其他一切事情全部由他來做,到時候,他們兩個五五分成。吳某又一一列舉了自己的市場調查資料,分析了經銷二手電腦的市場前景。張鑫在吳某的蠱惑下,不僅對35萬元投資一口應允,而且在將錢交給吳某之前,也沒有親自或委托他人重新對經銷二手電腦這一項目的市場前景進行任何調查。結果吳某拿到錢后,沒多久就將經銷二手電腦的這個生意給做垮了,張鑫的35萬元投資當然也跟著打了水漂。
通常,創業者對他人尤其是親密朋友的意見都容易過度信任,認為朋友的話即代表了市場的真相,自己無需再對市場進行調查,從而導致投資失敗。在做投資決策時,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的意見與建議,哪怕這個人是赫赫有名的專家,你的親兄弟,你的父母親。事實證明,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自嘗一嘗。這是萬古不渝的真理,投資者更要牢記在心。
102.急功近利,只看眼前利益
在貴州省遵義市,當地一個叫孟奎的私營企業老板,看到別人因生產塑料薄膜賺了不少錢,孟奎非常眼紅,于是趕緊籌集了100萬資金,決定也要盡快投資上馬生產塑料薄膜這一項目。就在這時,孟奎手下的一名叫李先進的技術員勸告他說:“老板,你只要將開工時間推遲4個月,我們就能安裝調試好一種目前最先進的設備,新設備生產的塑料薄膜比現有設備生產的要好得多,相信也會暢銷得多。”
不料,孟奎聽了卻非常不高興地說:“推遲開工4個月?你知道推遲開工4個月意味著什么嗎?那意味著我們將白白丟掉上百萬元的利潤。”并且命令馬上開工。但不出李先進所料,工廠開工沒幾個月,就因為配套技術陳舊、產品科技含量太低而使產品陷入滯銷。孟奎也不得不重新投入巨資對才開工沒多久的工廠進行技術改造。
聽到很多成功人士說過,一個人,越是把眼睛盯在錢上,越是沒有機會發財。急功近利,看到眼前利益,忽略了過程和基礎,當真正需要的時候,欠缺會導致中途崩潰。
創業者在初涉投資時,易受眼前利益驅動,而忽視長遠利益,采取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這樣做雖然能夠使企業一時獲利,卻喪失了長遠發展的后勁。投資是一項系統工程,創業者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更不可殺雞取卵、涸澤而漁。
103.過于迷戀主導權,最后導致有權也無處使
迷戀主導權而尋求過度弱小的合作伙伴,這是創業者的一個重要誤區。
對一個創業者而言,想要取得成功,必須經過許多年的努力奮斗,這其中左右成功與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合作伙伴的選擇。
現在很多創業者、企業家把合作定義為兩家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協作,這其實有些膚淺。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在發展過程中合作伙伴是具有廣泛性的。創業者必須要做到內外協調,把幾種力量綜合起來,同時“因企制宜”,才能最大程度地加快企業發展。我們處在一個充滿機遇的社會。
幾乎所有人的心中都有個創業夢——通過白手起家,獲得權力、威望、財富、聲譽和喝彩,成為像微軟的比爾·蓋茨、蘋果的史蒂夫·喬布斯那樣的傳奇。然而,每個旅程的第一階段都會是最為漫長而艱難的,創業也不例外。你必須為此做好準備,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來運作你的生意。
誰都想“我說了算”,誰都想當“主人”,但主人不是誰都能當的,不是誰都能夠當好的,當家做主意味著更多的付出和更大的責任。創業者在尋求合作伙伴時一心追求話語權,但軟弱的合作者卻可能在你需要時,不能給予你及時和有力的幫助,反而有可能使一些更強大的潛在合作伙伴卻步不前,棄你而去,使你喪失更多的機會。
104.對合作方的信譽、實力疏于考察
在選擇合作伙伴前,必須先確定生意的形式。每一個初創企業的創始人要為自己的生意構造一種形式,越貼近自己的需要越好。初創企業的創始人創辦公司的組織形式是以防不測的保障,也是減少生意開支的手段。正確的形式能幫每一個初創企業的創始人減少不利因素,保護每一個初創企業的非商業資產。考慮采用一些公司形式,如工商業公司(營利法人)、控股公司(股東人數有限的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有限合伙公司或是普通合伙公司(合伙人共享股份及共同承擔無限責任)——這樣即使初創企業的船沉入水底,你同樣也能逃生。
創業者因急于發展企業,對合作方的信譽、實力疏于考察,極易為企業留下隱患。在涉及資金投入時,一定要強調資金的到位期和資金到位的比率。創業者在合作前,務必對合作伙伴進行全方位的調查研究,對合作伙伴的品行、經營能力、資金實力等等,都要有翔實的了解,以減少投資風險。
105.選擇實力遠超過自己的投資伙伴
選擇實力遠超過自己的投資伙伴,這是創業者在選擇合作伙伴時的一個重大決策誤區。
幾個大學生剛畢業就決定自主創業。他們看好了一個很有市場的投資項目,但因自己剛畢業,經濟基礎薄弱,不得不尋求投資合作伙伴,以求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經過多方考察,他們選擇了一家極具實力的大型企業,對方為這一項目投入了足夠的資金,同時也占據了大部分的股權。資金問題解決了,但在經營、管理、人力等諸多問題上卻達不成共識。由于對方是大股東,根本不按這幾個大學生的思路運作,結果項目運行失敗。
有些創業者抱有“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想法,單純認為只要有了資金,其他問題都好解決。而事實上,由于合作伙伴過于強大,攬權、搶權意識強烈,幾個人雖然有知識有想法,卻陷入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中。尤其是對于剛出道的創業者,在以股權融資的時候,一定要考慮雙方力量的平衡問題。雖然不能一心想著“制衡”對方,但也一定要隨時警惕被對方“制衡”。
106.哥們友情比自己的長遠發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