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繪畫中的屈原形象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古代屈原圖像至少有48種。其中,南朝2種、宋代3種、元代8種、明代19種、清代16種。在人物畫興盛的隋唐五代,屈原圖像未見著錄,而在人物畫衰微的宋元時期,屈原圖像卻逐漸興起。究其原因,一是與楚辭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對屈原及楚辭的研究初興于漢代,匿跡于唐代,漸盛于宋代,至清代蔚為大觀。屈原圖像的發展態勢與楚辭學的發展軌跡多有重合之處,可見,楚辭學的發展是推動畫家接受屈原,帶動繪畫創作的重要因素,屈原圖像是伴隨著楚辭學的發展而興盛的。二是與當時的風氣有關。宋元、明清易代之際,異族鐵騎踏破中原領土,文人士大夫們恥事二姓,屈原忠君愛國、獨立不遷的高貴品質,自然成為他們的精神寄托。故而繪畫中屈原形象的增多,與當時文人士大夫的人格追求和審美理想有著密切的聯系。畫家主觀情感、時代風氣和社會變遷等因素影響著歷代屈原圖像的創作。以張僧繇《屈子石本名臣像》及明清屈原版畫名人像為代表的屈原圖像,著力將屈原塑造成一位忠君愛國的楷模,從而起到良好的勸誡激勵作用。以鄭思肖《屈原餐菊圖》、陳洪綬《屈子行吟圖》和蕭云從《三閭大夫卜居漁父圖》為代表的屈原圖像,融入了畫家對民族命運的深刻思考,強化了屈原精神品格中獨立不遷的典范意義,表達了遺民堅貞不移的氣節和悲郁哀憤的心聲。以朱約佶《屈原像》和陳撰《屈原圖》為代表的圖像,凸顯了屈原的懷才不遇,畫家引屈原為知己,用畫筆來撫慰自己心靈的孤獨與失意。繪畫中的屈原在形象、氣質上無一例外地呈現出單一化和類型化的特征。圖像屈原,或儒雅端莊,或消瘦憔悴,或憂郁憤懣,或狂傲不羈,都是畫家為表達自我情感需要,通過放大,甚至改寫屈原性格、氣質中的某一方面而進行的創作。歷代畫家在描繪屈原形象時,通常極少關注屈原的真實面貌,他們更多的是把屈原看作一位精神領袖,一種人格典范,一個文化符號,將個人情感注入筆端,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屈原形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麻江县| 枝江市| 河间市| 嘉黎县| 漳州市| 曲水县| 阿坝| 阜宁县| 定安县| 白朗县| 克什克腾旗| 平山县| 无棣县| 滦南县| 库尔勒市| 德昌县| 潼南县| 香河县| 台东市| 宿州市| 颍上县| 高碑店市| 博客| 榕江县| 合川市| 长泰县| 葫芦岛市| 龙井市| 凌海市| 滦平县| 合江县| 东海县| 阜阳市| 玉树县| 荣成市| 徐州市| 新竹市| 大悟县| 深水埗区|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