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心中頗有感觸,說道:“你也不應該相信的,這對你沒有好處。”
陳橋生道:“我在乎的不是好處,而是事實。”
馮海席地坐下,說道:“那好,我告訴你,事實就是,根本就沒有什么木匣子。”
陳橋生盯著馮海的背影,不知道他在固執著什么,問道:“明天你還打算這么說?”
馮海道:“對。”
陳橋生心灰意冷道:“你應該知道,我不會手下留情的。”
馮海道:“我知道。”
陳橋生感到為難,內心權衡過后,說道:“你好自為之。”轉身走了。
齊鈺忍不住說道:“五師兄,你若是一意孤行,那我和六師兄就算是想幫也幫不了你了。”話落,也追尋著陳橋生離去了。
——
仲春的夜晚來得很快,人們在吃晚飯的時候,天就已經暗沉了下來,借著暮色的微光,王東提著一個飯盒向著邢堂走來,他取出鑰匙,打開了邢堂大門的鎖走進邢堂,又打開地牢入口的大鎖,順著石階一步步走入地牢,站在一間囚室外望著馮海,喚道:“五師兄?”
馮海感到有些意外,問道:“十二師弟,你怎么來了?”
王東道:“師兄們要我來問一問你想明白了沒有。”說話時,已打開囚室的鎖走了進去。
馮海道:“你哪來的鑰匙?”
王東道:“六師兄給的,外面還有兩把鎖,沒有鑰匙是進不來的。”
馮海望一眼敞開的囚室門,疑惑道:“你這樣進來,就不怕我跑了?”
王東將飯盒放下,回道:“我之前就已經說過了,五師兄是不會跑的,而且,我是來給五師兄送飯的,不打開囚室的門,怎么能送的進來?”
馮海道:“是他們讓你來的?”
王東搖了搖頭,回道:“是我自己的主意,反正都是要來,想到你還沒有吃飯,就順便帶來了。”
馮海以為王東是無心之舉,提醒道:“十二師弟,你還是快把飯盒拿出去,再把門鎖上的好。”
王東道:“為什么?”
馮海道:“因為我真的會跑的。”
王東道:“可是我已經這樣做了。”
馮海聽出王東的話語另有深意,奇怪道:“你是故意的?”
王東道:“那就要看師兄們是怎么想的了,在我看來,就算五師兄真的跑了,那我這也只不過是出于同門之誼,犯下的無心之過而已,師兄們最多也就是責怪我幾句,沒什么大不了的。”
他已蹲下身軀,擺放起飯菜,續道:“不過,我要提醒五師兄,為了以防萬一,大師兄已經啟動了翠微劍陣,唯一的出口也有門中弟子把手,五師兄就算是真的要跑,也是沒那么容易的。”
馮海心中了然,問道:“那個唯一的出口,想必就是南山的正門了。”
王東點頭道:“總要留下一個出口供門中弟子出入的,若不然,外出的弟子回來,誤闖劍陣就麻煩了。”
馮海深信不疑,說道:“無論如何,師兄都要謝謝你。”
王東道:“謝我做什么?”
馮海道:“謝你在翠微大殿愿意為師兄說話,謝你肯給師兄一個機會。”
王東道:“五師兄不必謝我,我只是覺得,師傅尸骨未寒,師門眼下最需要的就是團結,我在翠微大殿說的話,也都是肺腑之言,五師兄若是能夠想明白,那就再好不過了。”話落,遞給馮海一雙筷子。
馮海伸手去接,手到中途卻突然變作劍指戳向王東的眉心。
王東畢竟有金丹境界的修為,立刻反應過來,用手中筷子一撥,擋開了馮海的劍指,一個轉身后撤的同時準備拔劍。
但他剛轉過身就看到馮海緊貼上來,左手按住他已拔出半尺的劍,右手還是點上了他的眉心。
他只感覺到馮海的劍指上迸發出一道恐怖的劍意,直擊他的泥丸宮神魂要害,腦海中一陣神魂激蕩后,就被震昏了過去。
在昏過去的那一刻,他心中是喜悅的,因為他感受得到,馮海這一指并未動用元嬰真氣,而是單純靠著翠微劍意的第五重劍意五蘊蓮華的沖擊,將他震昏了過去。
他的這出苦肉計做完,并沒有吃到太多的苦。
馮海扶住王東軟倒的身體平放在地,愧疚道:“師弟,你不要怪我,從今往后,這個世上就再也沒有馮海這個人了。”說完,起身走出了囚室。
馮海并沒有急著去南門,他先回到自己的臥房取了幾件衣服打成包裹,隨后去了翠微大殿。
按時間算,這個時候的師兄弟們都應該還在廚房大院,翠微大殿此時正是空無一人。
他必須到翠微大殿孫小德的臥房里找到翠微劍派的“玉名冊”,將屬于自己的那一根“玉簡”抽出來帶走或者毀掉,否則,無論他逃去哪里,鄭賀年都能通過馮海的玉簡找到他。
玉名冊是由玉簡編制而成的,每一根玉簡都代表著一個人,上面用魂力寫著名字,入門時間,師承何人。通過玉簡中的魂力感應,要找到玉簡上的人并不是什么難事。
馮海對于這一切都輕車熟路,他很快就在孫小德臥房的書架上找到了翠微劍派的玉名冊,將屬于自己的那一根玉簡拆下揣進了懷里。
從這一刻起,他已在翠微劍派除名,與翠微劍派也就再無瓜葛了。
馮海回到翠微大殿,從大殿的橫梁上取下了孫小德交給他的木匣子。
他當初擔心師門人多眼雜,并沒有急著將木匣子帶走,而是就地放在了翠微大殿的橫梁上。
他將玉簡與木匣子裝進包裹,一切都已算是準備妥當。
上有皓月星空,下有疏影搖曳。
馮海遙望一眼廚房大院,認為御空而行太過顯眼,選擇了徒步而行。
他一路疾行,來到翠微劍派南門前的廣場一角,遠遠向南門望去,果然見到三個姿態不一的人影正在看守山門。
他料想,此時的師兄弟們都已開始準備離開廚房,返回各自住處,若是硬闖過去,鬧出太大的動靜未必是好,不如走過去安撫住看守弟子再下山不遲,如此,也可拖上一些時間,以便他可以走得更遠一些。
馮海想到此處,堂堂正正地向著南門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