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算:震驚世界的暗殺事件解密
- 張紅霞
- 995字
- 2020-06-29 17:28:13
1.“死亡時間表”
自從1941年12月7日美軍珍珠港基地慘遭日軍偷襲之后,美國更加重視對日本的情報收集工作了。1943年4月14日早晨,美國太平洋艦隊無線電情報分隊截獲并破譯了一份極其重要的日本機密電報。這份電報立即被送到了時任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兼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尼米茲海軍上將的手里。尼米茲上將看過之后,臉上露出了微笑。那么,這份電報上到底寫著什么呢?

原來,這份機密電報上詳細地記述了日本聯合艦隊最高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在4月18日將視察巴拉爾、肖特蘭、布因三個海軍基地的具體日程安排:
8時,乘坐一式陸上攻擊機,有六架戰斗機護航,從拉包爾起飛,于10時到達巴拉爾;
隨后換乘獵潛艇前往肖特蘭,于11:30到達;
12:30乘坐獵潛艇離開肖特蘭,13:30到達巴拉爾;
14時,乘坐一式陸上攻擊機離開巴拉爾,于14:30到達布因,并在第一基地司令部午餐;
16時離開布因,于17:40返回拉包爾。
屆時,各部隊指揮官必須身著統一的陸戰隊服裝前來迎接;而如遇到天氣不佳,此日程將自動往后順延一天。
看到敵方如此重要的機密電報,尼米茲上將和送電報來的情報參謀埃德溫·萊頓中校都認為這將是殺掉山本五十六的千載難逢的時機,絕對不可錯過。可以說,這簡直就是山本五十六的“死亡時間表”!
這份機密情報實在來之不易。按照當時日本的理論講,破譯他們的密碼絕無可能。
為什么呢?
因為這份絕密電報的密碼是由5位數的亂數方式組成的,并且它所使用的亂數表在1943年4月1日剛剛更換了。然而,讓日本無論如何也料想不到的是,美軍方面有“殺手锏”。
在之前的1942年末到1943年初,日軍曾先后有兩艘潛水艇觸礁沉沒。美軍立即秘密派出特種部隊,對這兩艘沉沒的潛水艇進行了徹底搜尋,終于找到了一些重要的日軍機密文件。正是靠著這些機密文件,美軍情報部門才得以在極短時間內掌握了日本密碼編制的方法。
當然,作為戰略專家的尼米茲上將此時是非常冷靜的,他考慮問題顧全大局,絕不會因一時的得手而得意忘形。尼米茲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山本五十六死掉了,他的繼任者是不是會比他更陰險、更富于權謀呢?要是那樣的話,美軍就又多了一個不好對付的勁敵了。
作為情報參謀的萊頓中校對日本海軍所有的重要人物都非常了解,在經過一番思考和比較之后,他得出的結論是:在整個日本海軍中,再也沒有比山本五十六更厲害、更可怕的角色了。
事實情況也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不僅是珍珠港事件的主要策劃者,還是太平洋戰爭的發動者,被稱為日本帝國的“海軍之花”和“太平洋之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