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訪山西古廟:晉中、晉北篇
- 連達
- 879字
- 2020-07-03 10:46:31
離石文廟
離石是一座位于呂梁山脈中部的城市,老城建在北川河與東川河交匯處東岸的高地上。早在戰國時期,這里就是趙國的離石邑,西漢正式設立離石縣。“五胡亂華”時期,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政權就曾經在這里臨時定都,之后累名昌化、石州,明代后期改永寧州,民國代清,為永寧縣,1914年定名離石縣。2004年設立呂梁市,市區就在離石,于是這里成了呂梁市下轄的離石區。當年望川而建的古老離石早已被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的現代化城市樓宇所覆蓋,市區沿著兩條河川不斷向外擴展,形成了巨大的人字形布局,老城區則幾乎被湮沒不見了。

呂梁市離石區文廟大成殿
我在老城和新城交錯處依山而建的狹窄街巷里七拐八繞,終于找到了一所名曰賀昌的中學。該校創建于1945年,為了紀念柳林縣的革命先烈賀昌,于第二年改為賀昌中學,位置就在離石區文廟。
據記載離石文廟創建于元朝初年,明末戰亂時慘遭焚毀,清代重建并屢有修繕,到民國時布局尚保存完整,天下文廟標配的欞星門、泮池、名宦祠、鄉賢祠、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建筑一應俱全,可惜到“文革”時遭到嚴重破壞,各殿塑像和廟中碑刻被搗毀。后來中學擴建校舍,將文廟里絕大部分建筑拆除,只有大成殿和兩廂的配殿當時被用作印刷廠而僥幸殘存,這就是我要尋訪的目標。
當我看到操場深處綠樹掩映中有一座歇山頂的大殿,立即興奮起來,終于找到了離石文廟大成殿,它被圍在一個單獨的小院中,好像校區里的一個仿古公園。大成殿坐北朝南,修建在磚石臺基上,前邊還凸出月臺,主體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單檐歇山頂,檐下出回廊,設重昂五踩斗栱。正面當心三間開門,兩側為窗,門窗在民國時期被改造成了仿西方的哥特式尖拱形窗,呈現出一種中西混搭的風格,這也是鮮明的時代烙印。雖然大成殿現在被粉飾一新,但在現代的校園里還是顯得很與眾不同,又因周圍樓房環伺,街巷迂回,我能最終把它找出來也是頗覺不易,直面于前時,還真有點“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你身邊”的感慨。
我坐在球場旁邊開始畫大成殿,引來了不少師生圍觀,似乎在這一時刻,大家才開始認真地審視起這座早已再熟悉不過的老房子,似乎也有了新的認識,有的同學說“才發現中國古建筑挺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