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丁家祠堂

在交城東關廂的南部有一座高大厚重的古堡門,門洞對面一路之隔是一座修繕艷麗的廣生寺,路中間生有一株無比粗壯古拙的老槐樹,繁茂的樹冠延展得把堡門和寺門一起遮蔽起來。我查了清末的《交城縣志》才弄明白,和廣生寺相對的這座門竟然就是交城東關廂的南門,也是交城城防體系中唯一幸存下來的部分了。

向北走進幽深的門洞,里面是一條基本保持了舊時格局的街道,路西側現存一大片老宅院,入內探訪,雖然已經被許多住戶分割使用,頹壞與拆建也極大地改變了原有面貌,但仍然能夠依稀窺見當年的堂皇氣派,據說這里曾是當地著名的丁家大院。這個丁家也算得上幾百年的望族了,早在明萬歷年間就出過武舉人,有清一代也是人才輩出,幾乎每一代都有舉人和外出做官者,在本地更是修路開渠,建廟酬神,廣受愛戴。清康熙十五年(1676),當時丁家的丁世醇就出資修建了廣生寺,并在此辦學。丁世醇曾任浙江仁和知縣,在當地古剎廣生院興辦義學,因當時已年過不惑仍無子嗣,就于佛前許愿,若能得子,日后必定在家鄉也修建一座廣生院。后來愿望成真,于是丁世醇出資在東關廂南門外建寺還愿,并繼續辦學育人,鼓勵和資助平民學子讀書成才。

在小街中部還有一座院子是丁家的祠堂舊址,現存前后兩組建筑,院內是一座朝東而建的五開間正房,可惜已經淪為民居,內外堆滿了雜物。畫中的是臨街的前房,典型的清代建筑,面闊五間,硬山頂,下部建有高高的條石臺基,臨街面出前廊,正中央設卷棚歇山式抱廈,屋檐已經糟朽,雜亂的磚瓦里生滿雜草,殘缺破敗之狀好似時間都停滯了,蒼涼得讓人無法同昔日的望族大戶聯系起來。院子的大門上還保留著“抓革命,促生產”的鐵字,又是一個時代的烙印。悠長的深巷和荒敗的老房子,便是交城縣給予我的另一種淳厚古樸甚至有些蕭瑟的印象。

交城縣東關村丁家祠堂

交城縣東關村丁家祠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额济纳旗| 三明市| 新晃| 通海县| 焉耆| 鹿泉市| 东城区| 海门市| 盐源县| 孟村| 海南省| 桃源县| 尚志市| 定州市| 仁寿县| 黎川县| 任丘市| 太白县| 周口市| 闵行区| 邛崃市| 浙江省| 东安县| 石阡县| 丁青县| 广河县| 固安县| 澜沧| 公安县| 南平市| 专栏| 包头市| 巩留县| 清原| 宾阳县| 西乌| 博罗县| 和龙市| 合山市|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