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要家庭和諧,女人40打造溫馨幸福的港灣(2)
-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大全集(超值金版)
- 林墨敘編著
- 3923字
- 2014-02-19 10:15:18
由此可見,七八分飽的確很重要,中醫有句老話:“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而家人在吃飯的時候往往不經意間就已經吃飽或者是吃過量了,很難控制。這就需要我們的家庭主婦在做飯時進行控制,當然這個過程不能實施得太快,要慢慢減。例如,第一周將家人的主食量減去一成,家人適應之后再減掉一成。如此一來,由于飯做得少了,既能讓家人感覺到飯菜非常香美,同時也能讓家人更加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如果家人在飯后仍然覺得很餓,想吃東西,可以在吃晚飯半小時后補充一點水果。
此外,很多家庭主婦一向持有“咸則鮮”“好廚師一把鹽”“菜咸好下飯”的觀念,喜歡吃較咸的食品,俗稱“口重”。然而,長期攝入大量的鹽對健康的影響和危害非常大,不僅會誘發高血壓,還可能引發胃炎、消化性潰瘍、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另外,食鹽過量還是導致骨質疏松的罪魁禍首。因為腎臟每天會將過多的鈉隨尿液排到體外,每排泄1000毫克鈉的同時,會損耗大約26毫克的鈣。所以人體需要排掉的鈉越多,鈣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終必然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生長。
盡管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家庭主婦已經知道了高鹽飲食的害處,做菜時也會小心翼翼地控制著鹽的放入量,但要想做出低鹽的健康飲食,光少放鹽還不夠,還要警惕那些含鹽量高的食品,如各類咸菜、火腿、香腸、皮蛋、醬油、味精、腐乳、果脯、牛肉干、魚干、炒貨、臘肉、醬鹵制品等。此外,高鹽的零食、小吃等這些不起眼的食物也是鹽攝入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對于“口重”的家庭主婦來說,突然降低食物中的鹽可能不太習慣,這時,主婦們可以利用油香味、酸味或者中藥材與香辛料調味等不加鹽或少加鹽的方法來使食物變得可口。
最后,還有一點是很重要的,現在雖然很多家庭主婦已經認識到動物脂肪的危害,很少使用動物脂肪,但是炒菜用烹調油的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加的趨勢。目前絕大部分家庭都已經用植物油作為烹調油,這雖然比用動物油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植物油的熱量一樣是非常高的,100克植物油的熱量高達900千卡,而100克豬肉的熱量才395千卡。攝入過高的熱量會明顯增加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發生的危險性。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人每天烹調油的攝入量只有25克,可是目前城鄉居民的實際平均攝入量已經達到了41克,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甚至更高。
另外,植物油中雖然含有大量的亞油酸,有助于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但植物油是不飽和脂肪,如果吃得過多,容易在人體內形成過氧化酯。這種物質積存在體內,能引起腦血栓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甚至可能誘發癌癥。
因此,雖然植物食用油能夠促使食物更加美味,但是在健康與口感難以統一的情況下,多數時候仍應當克制自己,建議家庭主婦們選擇更健康的烹調方式,比如燉、煮、清蒸、涼拌等少油方式。可以試試在每餐當中只做一個炒菜,配以一個燉煮菜和一個涼拌菜。相信低油的飲食一定會讓您和家人更加健康。
身為家庭主婦一定要把好飲食關,讓我們所愛的家人更加健康、快樂!
一般家事都是比較小的事情,而矛盾往往隱藏在這些比較小的事情里邊。大事上大家往往還能保持團結,可是小事上卻經常斤斤計較,互相傷害。而家事又是不可避免的。40歲女人需要在家里保持博大的氣度,才能夠擁有戰勝困難的決心。
處理好小家事需要我們有大胸襟,有容人的氣量和肚量,大胸襟能讓家人生活在平和的環境中,可以讓家人更有創新意識,更有作為。
大胸襟有很多的表達方式,看看下面幾點,你做好了嗎?
1.不必知道的事情無須刨根問底
“你今天都做什么了?有誰給你打過電話啊?是男的還是女的……”人剛進屋,各種問題接踵而來,這多少有點讓人厭倦。很多的家庭成員都有這樣的習慣,總想知道對方在工作中、生活中的各種情況,而且事無巨細,什么都要打聽。生怕對方有什么事情隱瞞自己。這種問題問多了,對方肯定會產生對抗心理,而且有的問題甚至會傷了家中的和氣,如有的妻子下班回家,先問孩子“今天你奶奶在家干什么了,說什么了”,等等。如果問到有關情況后,則亂聯想,甚至瞎猜疑,這樣矛盾也就產生了,其實有些問題你根本就可以忽略不問的。
2.不要做你不該做的事情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習慣:非常愛孩子,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甚至不放心孩子做的一切。例如,有的兒女已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但仍然不愛做家務,做老人的非但不教育,反而替子女打理一切。而孩子一旦做點事,就挑剔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對,這樣只能造成孩子的懶惰,或逃避做家務。
3.有些事情不該管就不要管
家人剛一到家,立刻拿出手機,翻查來電和信息,或者翻看對方的錢包、筆記本等,這樣的行為很不好。雖然是一家人,但刻意地去管一些事情就顯得小氣,家人之間應該有最起碼的相互信任。還有的家長對孩子交朋友、做事情不分青紅皂白橫加干涉。這種種行為的出發點,可能都是為了關心對方,但是過分的關心也會費力不討好,你又何苦讓自己累心,還讓別人不高興呢?
4.話到嘴邊想一想
有的人心直口快,想什么說什么,而且自己還有道理:都是一家人,哪有那么多計較?其實一家人并不是對所有的話都不在意。相反,正因為是一家人,才對其所說的話特別在意。你可能也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和別人爭吵幾句的時候,你可能很快就把這事忘了,但如果和你爭吵的是一家人,你可能很長時間都對他所說的話耿耿于懷。所以,對待家人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想一想再說,一定要更有理智也要更和緩,這對家庭的和諧可是很有好處的。
大胸襟不但可以促進家庭的溫馨,而且也是個人的一種修養。
一個家庭里如果沒有這樣的人,那么這個家就可能少有寧日,而多了這樣的人,那么這個家庭無疑就多了溫暖。
在家庭中,女人是一個家的靈魂,是一個家的設計師,是一個家素質的培養者,是一個家的形象代言人。很多40歲的女性朋友,出門的時候打扮得光鮮亮麗,在家里的時候卻穿得破爛,但如果你不注意自己在家里的穿著打扮,那會大大地破壞你自己的形象。所以,對于一個女人來說,即便在家里,也要注意自我形象。
1.對父母公婆
是父母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來的,是生你、養你、育你最大的恩人,他們不圖回報,把他們的整個心血都支付給了你,只求你有個好的歸宿。公婆是你的第二任父母,是他們給了你一個心愛的人,才有現在幸福的家庭。所以女人要注意自己孝順的形象,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你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兒,公婆眼中的好媳婦。
2.對丈夫
一般女性在外出時,總會擦脂抹粉,其目的無非是要在別人眼中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活出女性。而作為妻子來說,認為夫妻之間沒有必要注意形象之說,其實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人的天性——愛美,那么丈夫也不例外,誰不希望自己有一個漂亮且有氣質的妻子呢。
有這樣一個例子,說是一個女人,發現自己的丈夫受外界的吸引。于是她為了找回自己的青春容貌,忍痛去做了整容手術。然而她的丈夫對她依然是熟視無睹,依舊在她面前夸自己的助手,并且邀請妻子一起去探望她。見過丈夫的助手后,她意外地發現,那個讓丈夫贊不絕口的助手,并沒有她所想象的年輕漂亮,但是每個同她接觸的人都無一例外地感受到一股吸引力,她那新穎獨特的思想、淵博的學識、敏銳的談吐、幽雅的舉止,她的自信、樂觀、仁愛、寬厚、善良無不散發出迷人的光芒。這是每個美容師都無法給予的。
那么何為氣質呢?女人的氣質在哪里?上面的故事告訴我們,女人的氣質來自自身的修養,包括文化、道德、禮儀、優雅的談吐、得體的穿著和良好的心態等。所以,要想讓家庭變得更諧和,丈夫更愛你,那么就用你的氣質來打動他吧。
3.對孩子
現代女性既要做事業的強者、做好女兒或好兒媳,又要做個良母。
古人言:“子不教,父之過。”
今人說:“生而不養,等于不生。”
外國人說:“沒有母親就沒有英雄。”
然而相對于教育子女成人來說,母親身上的擔子承受得更多、更重,怎樣教育下一代,怎樣做一個好母親,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更適應下一代的成長。這是時代與社會的一個議程課目,也是母親面臨新的挑戰。這是個眼花繚亂的世界,40歲的母親該如何更新自己的形象,在兒女的心中怎樣展現一個母親的風采,讓他們的心中如何敬佩母親,從而以母親的言行舉止為楷模。此時母親更多的是需要一個智慧與科學的頭腦,因為我們的下一代已是這個世界的主人,他們長大了,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思維,此時家長式的作風主權等在他們的眼里已不再引起服從與共鳴。這個時候母親的名字是思考。
女人應為母親的名字而驕傲,為社會與人類賦予母親光輝的形象而自豪,但更多的責任與意義上的蘊含是讓自己去扛起一片天,一個世界,女人要做一個好母親,做一個智慧的母親,才無愧于母親這一光榮而神圣的稱號。
女人的一生,有許多段落,也有許多角色轉換。一路走來,如若把握好,協調好各種關系,不失自我,是完全可以風采、靚麗依然的。
辛苦地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中,給大家一個笑臉,氣氛會立刻變得活躍。給大家一個笑臉,給自己一個笑臉,營造良好的家庭氣氛,才能有幸福開心的家庭生活。
怎樣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把自己的快樂傳遞給大家呢?
(1)把你的笑臉帶進門。不管在外邊受了多大的委屈,進門給家人一個笑臉,把煩惱和不快樂在進門前清除掉。
(2)不要苛求完美。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對自己要求近乎吹毛求疵,往往因為小小的瑕疵而自責,結果受害者還是自己。為了避免挫折感,應該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懂得欣賞自己已有的成就,這樣自然會心情舒暢。
(3)對他人期望不要過高。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會大感失望。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何必要求別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4)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當我們勃然大怒時,會做出很多錯事或失態的事,與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加以制止。把憤怒轉移至另一方面,如打球和唱歌之上,練就一種阿Q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