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情趣胎教
- 0-6歲育兒經大全集(超值金版)
- 靜濤編著
- 667字
- 2014-02-13 15:53:35
媽媽勤于編織,寶寶心靈手巧
胎教的實踐證明,孕期勤于編織藝術的孕婦,所生孩子“手巧而心靈”。
運動醫學研究證明,用筷子夾取食物時,會牽動肩、胳膊、手腕、手指等部位30多個關節和50多條肌肉,尤其是“右利者”更是如此。這些關節和肌肉的伸屈活動,只有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配合下才能完成。管理和支配手指活動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占面積最大。手指的動作精細、靈敏,可以促進大腦皮層相應部位的生理活動,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利用這種原理,開展孕期編織藝術,通過信息傳遞的方式,可以促進胎兒大腦發育和手指的精細動作,“手巧而心靈”。
編織的內容:
(1)設計圖案,給寶寶織毛衣、毛褲、毛襪或線衣、線褲、線襪。
(2)用鉤針鉤織嬰兒用品。
(3)繡花。
(4)編織其他美術品,如壁掛(各種娃娃)或貼畫等。
媽媽求知,寶寶受益
懷孕后,許多孕婦往往容易發懶,什么也不想干,什么也不愿想。于是有人認為,這是孕婦的特性,隨它去好了。殊不知,這正是胎教學說的一大忌。
我們知道,孕婦與胎兒之間是有信息傳遞的。胎兒能夠感知母親的思想。如果懷孕的母親既不思考也不學習,胎兒也會深受感染。變得懶惰起來,顯然,這對于胎兒的大腦發育是極為不利的。而倘若母親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則可使胎兒不斷接受刺激,促進大腦神經和細胞的發育。因此,懷孕的母親要從自己做起,勤于動腦,勇于探索,在工作上積極進取,在生活中注意觀察,把自己看到、聽到的事物通過視覺和聽覺傳遞給胎兒。要擁有濃厚的生活情趣,不斷探索新的問題。總之,孕婦要始終保持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學心,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活動,使胎兒受到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