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亞特蘭蒂斯:在傳說中失蹤的古大陸(1)

引 言

在一些古老的地圖上,人們發現,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看見失落文明的指紋,但卻看不見它們的真實面目以及它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在世界文化史的研究中,有許多謎題懸案,其中之一便是亞特蘭蒂斯(Atlantis,或譯“阿特蘭提達”,又叫“大西洲”)文明到底存不存在。千百年來,先是西方人,繼而又有東方人對此懷有濃厚的興趣,孜孜以求,尋找其蹤跡。科學家們為此寫了許多論文與專著,內容涉及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和生物學等領域,儼然成了一門新科學——亞特蘭蒂斯學。

最早記載有關大西洲傳說的人當推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年至前347年)。公元前350年,柏拉圖在其著名的《對話錄》中,記錄了由他的表弟——蘇格拉底的弟子柯里西亞斯所敘述的關于亞特蘭蒂斯的故事。傳說在12 000年以前,離直布羅陀海峽不遠,在美洲、歐洲和非洲之間浩瀚的大西洋中曾存在過一個神秘的大陸,名叫亞特蘭蒂斯大陸。其面積有2 000多萬平方公里,“比亞洲和利比亞合起來還大”。這個島國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森林茂密,土地富饒,經濟繁榮,科學發達,建筑宏偉,國富民強,威震天下。可是,好景不長,有一天,在一次特大地震和洪水中,整個大西洲沉沒海底,消失于滾滾波濤之中,蹤影全無。

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果真是古代失落的大洲,還是寓言中虛構的人間天堂?至今仍是一個謎。柏拉圖說出亞特蘭蒂斯的故事,目的是證明上天如何懲罰信奉假神的人,聽來像是個寓言。但柏拉圖曾暗示亞特蘭蒂斯的故事并非虛構。他說那場毀滅亞特蘭蒂斯的可怕天災,歷代口述相傳下來已有千余年。這個似幻似真的謎,一直到了今天,仍然在人們的心里蕩漾,牽動著人們查究真相的興趣。于是,大西洲何時存在,為何消失,位于何處等等一系列問題便成了人們頗為關心的事情。學者、專家們進行了許多的探尋和研究,給出了眾多的解釋。

■活靈活現的史前傳說

追根溯源,要想解開亞特蘭蒂斯的失落之謎,必須在柏拉圖關于亞特蘭蒂斯那久遠的史前傳說中尋覓一點一滴的蛛絲馬跡。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都無一例外地想要重復這件枯燥無味的事。盡管這個傳說很精彩,很具有傳奇性,但他們的工作并不是懷著一種獵奇的心理去閱讀,對他們來說,這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早已爛熟于胸。他們試圖在每一個細微的敘述中發現不曾發現過的暗示或隱喻。

現在,我們也不妨跨越時空,重溫一下那段傳說中驚心動魄的一幕。

那是3 500年前,愛琴海那種令人又懶又倦的長夏就要過完了。某天傍晚,夕陽殘照,勾畫出一個近乎正圓形海島的輪廓。島上暗紅色的火山,屹立在淡紫色的海面上。其景色之美,即使在愛琴海所有以美麗著名的島嶼間,也會覺得它特別引人注目。燕子在空中急急忙忙地飛掠,身上沾滿了晚霞的余暉。橄欖樹的枝葉,在微風中搖曳著。一天的繁忙過去了,海島的港口靜了下來。漁人帶著銀光閃閃的魚兒上岸回家。狹窄街道上的人漸漸地多了起來,有說有笑。女人坐在小屋門前聊天,盡是東家長西家短的閑話。鎮上那些小工場里,傳來陶工轉盤的輕快旋轉聲。果園和葡萄園的工人,做完一天的工作,慢條斯理地朝著自己的家走去。影子越來越長,暮色越來越深。一股嗆人的古怪熱氣籠罩著全島。海水變成了鉛灰色。地底深處傳來隆隆悶響,初時斷斷續續,后來就響個不停。島上的人驚慌失措。他們明白,那座5 000英尺高的火山是他們命運的主宰,這時就要爆發了。火山之神已從睡眠中醒來。

這些倉皇逃命的人,匆忙中抓些細軟就往外跑。他們哪里知道,他們的島連同島上的文明就要毀滅了。從后世火山學家和地震學家收集的證據來看,那次火山爆發實在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猛烈的一次。

事發時先出現一股令人窒息的黑煙,隨后就是連串爆炸。每次爆炸后,火山噴出的熾熱浮石就像雨點般撒下來,火山灰隨之鋪天蓋地。災禍到了最可怕的時候,極大的內部壓力迫使火山爆炸了。轟然巨響響徹地中海上空,真像是世界末日來臨。全島的絕大部分都被炸成灰燼。

噴出千百萬噸巖漿之后,內部已經空虛的火山終于消停了,但這消停只是暫時的。不久,內部失去支撐的火山塌陷了,形成一個邊緣峻峭的火山口,圓周足有37公里。等到大量海水涌進火山口時,更可怕的災難——海嘯來了。由地震或火山爆發引起的海嘯,大概算是自然界中最令人生畏的力量了。高達650英尺的巨浪從該島向四面八方沖去,猛烈地拍擊著四周的海岸。威力之巨,實屬空前。

這就是今天的科學家根據柏拉圖《對話錄》中的描繪推想出的亞特蘭蒂斯在3 500年前被毀的經過。據他們估計,那次爆炸的破壞力,相當于美國當年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的爆炸當量的500—1 000倍。

事后,空中落下的火山灰,使愛琴海一帶就算是白晝也是一片可怕的晦暗,一連持續了幾星期之久,就像度過了一個特別漫長的黑夜。

火山灰繼續落下來,經年累月積成的灰層現在稱為“火山灰層”,厚達200多英尺,留在劫后殘存的土地上。古希臘人稱該地為“卡里斯地”。

現在的科學家相信,自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時代起直到今天,不知難倒多少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的“亞特蘭蒂斯”之謎,只要知道卡里斯地發生過什么事,就應該能解開。

柏拉圖是西方人文思想的鼻祖之一,也是亞特蘭蒂斯傳說的直接來源。柏拉圖對這個沉入大海的大洲所作的片段記述,至今仍然引起現代人很大的興趣。

■柏拉圖寓言中的天堂之城

柏拉圖記述的亞特蘭蒂斯是一個人間天堂,其面積比“亞洲和利比亞的總和還要大”。島上有綿延的崇山峻嶺、草木繁盛的平原,并盛產大象等各種動物,還有許多景色迷人的果園。生產的果子“又好看,又好吃,枝頭碩果累累,吃也吃不完”。地下貴重金屬的蘊藏也非常豐富。古代人認為儲存量尤為豐富的金光閃閃的山銅最寶貴。山銅是銅的合金,也許就是現代人所說的黃銅。

亞特蘭蒂斯的首都建在島中心。用色澤調和的白、黑、紅三種石塊建成的公共建筑物,既雄偉,又華麗,使亞特蘭蒂斯的都城格外漂亮。城市的設計,更是獨具匠心。全城以幾個完整的同心圓劃為5個區,運河系統四通八達,連接著各個大港口。柏拉圖說,首都的運河和鄰近港口“擠滿了來自各地的船只和商賈。日日夜夜,人聲鼎沸,非常熱鬧”。

市中心的宮殿和廟宇,更是豪華壯觀:“整個外墻鋪上純銀,尖頂則鋪黃金。廟內的天花板用象牙砌成,到處都有金、銀和山銅做裝飾;其他部分,例如墻壁、柱子和地面等都鋪上一層山銅。廟里供著金塑的神像。神像站在6匹飛奔的馬所拉的車上,頭觸廟頂,十分巨大。四周另有騎在海豚上的100名海中仙女……”駕車的那個神就是掌管海洋和地震的“海神”。“海神”、“主神”和“冥王”三兄弟均分天下時,亞特蘭蒂斯劃歸“海神”管轄。“海神”做了該島的至高無上的主宰,又把他的那些兒子送到島上住,后來逐漸形成了一個有神性的民族。亞特蘭蒂斯歷經10個皇帝,他們把廣大的帝國治理得井井有條,繁榮昌盛。

“海神”傳下來的法律,使亞特蘭蒂斯人民世世代代安居樂業。“海神”的公正更獲得天下人的一致敬仰。這些法律是“由早期那些皇帝刻在一根山銅柱子上,山銅柱子就放置在島中心那座海神廟里”。

可是,后來亞特蘭蒂斯的社會開始腐化了。民間竟崇拜起貪財愛富、好逸惡勞和窮奢極欲的各種偽神來。一向對人性感到悲觀的柏拉圖寫道:“到了圣潔的一面逐漸黯然失色,并被凡俗魔障掩蓋,以至人欲橫流的時候,那些擔不起齊天洪福的亞特蘭蒂斯人,就干起不正當的事來了。明眼人都看出亞特蘭蒂斯人日趨墮落,他們天生的美德逐漸喪失。不過,那些盲目的俗人,利欲熏心,不明是非,還興高采烈,以為得天獨厚。”

亞特蘭蒂斯人就是在這個腐化敗壞的時代,發動了一場征服世界的戰爭。他們派遣了幾支大艦隊進攻其他島嶼,奴役地中海沿岸居民。唯一能夠與亞特蘭蒂斯敵對抗衡的,只有供奉掌管智慧、工藝及戰爭之神“雅典娜”的雅典。雅典的重甲步兵阻遏了入侵的亞特蘭蒂斯人,打了場漂亮的勝仗。

這個挫折對亞特蘭蒂斯人來說還遠遠不夠。諸神已經決意要狠狠地懲罰背叛亞特蘭蒂斯傳統信仰的人。柏拉圖繼續寫道:“隨后,洪水和大地震相繼發生。短短一日一夜的厄運,亞特蘭蒂斯便沉下深海,無影無蹤了。”

按照柏拉圖的說法,這一切都發生在遠古時期,距當時約2 000年。柏拉圖認為亞特蘭蒂斯在大洋中,就是“海克力斯之柱”以外波浪滔天的“西海”,海克力斯之柱就是今日的直布羅陀海峽。后世掀起亞特蘭蒂斯存在與否及其地理位置的種種爭論,大都是由柏拉圖所說的這個時間和空間而引起的。

柏拉圖所講的故事來源如何?照字面意義,他的話有幾分可信?他在什么情況下記述了這個故事?記述此事的用意又是什么?

僅在距今100年前,“特洛伊”和“邁錫尼”這兩個城市還像亞特蘭蒂斯一樣,只是神話里的地名。早先,學者都相信荷馬那篇敘述特洛伊之圍的史詩《伊利亞特》,完全是根據神話與幻想寫成的。但是,一位德國學者亨利·施里曼經過獨立考證、研究,終于推翻了一切權威的論斷。施里曼堅信《伊利亞特》的故事是歷史的真事,根據這個信念,他找到湮沒了的特洛伊舊址。他這次偉大的探險歷程,成了許多尋找亞特蘭蒂斯遺址的考古工作者的典范。正如希臘邁可親王所說:“荷馬對歷史的貢獻備受重視,相信荷馬所述史實的人終于獲得了最后的勝利,這對懷疑亞特蘭蒂斯是否曾經存在的人可能有些影響。”

但是,柏拉圖所說的能像荷馬所說的那樣得到證實嗎?亞特蘭蒂斯和特洛伊兩個故事有一個重大的不同:特洛伊的故事是古代的傳說,世世代代輾轉口述而流傳下來;亞特蘭蒂斯只不過是柏拉圖個人的敘述而已。

這個故事寫在柏拉圖的名著《對話錄》中。《對話錄》主要是記載雅典知識分子經常進行的哲學辯論。這種問答式的辯論深受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的影響,論題從靈魂不死說到理想王國,范圍極廣。

柏拉圖善于用寓言、比喻或其他文學技巧,把本來枯燥抽象的觀念和辯論變為生動活潑的故事。他杜撰了許多故事,使自己的邏輯辯證更動聽易懂。難道亞特蘭蒂斯也是柏拉圖用來說明哲學論點的一個虛構故事嗎?

在《對話錄》里,講出亞特蘭蒂斯故事的是柏拉圖的表弟柯里西亞斯,他也是蘇格拉底的弟子。在對話中他三次強調真有其事,還引述了蘇格拉底本人的話,說這個故事“好就好在是真實的,這要比虛構的故事強得多”。

柯里西亞斯自稱,故事是聽他的曾祖父卓彼得斯講的,卓彼得斯則是聽梭倫親口講的。假如這項資料是真的,即使存疑最深的人也得躊躇一下,因為梭倫是譽滿希臘的誠實人。梭倫也是古希臘時代最卓越的立法者,在大家公認的古希臘七位圣人中以他最為睿智。梭倫在世的年份大約是公元前640年至前558年,比柏拉圖寫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時早了兩個世紀。靠口述把這樣一個故事流傳下來,200年的時間自然不算很長。

梭倫沒說這個故事是他開始講出來的,而是在大約公元前590年,他到埃及去旅行時聽來的。梭倫在尼羅河三角洲一個古城薩利希耶,遇到不少信奉“尼慈”女神的祭司。他們都受過高深的教育。梭倫向來渴求新知識,就向他們請教了許多古代的事情。一位老祭司談起了9 000年前自己原籍雅典的祖先的英勇事跡,也談到亞特蘭蒂斯的悲慘命運。梭倫聽到這個故事后,感到非常驚訝,就用希臘文記述了下來,打算寫篇史詩,因為他是政治家,也是杰出的詩人。可惜他未能如愿就去世了。

如此說來,可能是埃及歷史學家不厭其煩地把史實刻在了碑上,或寫在了宗教經典里,才使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流傳下來。假如真有亞特蘭蒂斯,那么它與埃及發生的任何關聯都很重要:因為埃及人不單聽到過亞特蘭蒂斯,還可能跟這個強盛的島國有過密切的貿易關系。假如古埃及關于亞特蘭蒂斯的傳說是真的,那么就是柏拉圖自己把問題弄糊涂了。這位哲學家很可能是把聽來的故事再用文學的方法改寫后傳了下來。當時他完全可以這樣做。

有一點應該特別注意,就是柏拉圖提及亞特蘭蒂斯的目的是談論哲學,而不是講述歷史。許多學者都沒有指出,柏拉圖在《對話錄》中所關注的是雅典人的智慧、崇高和正直的影響,而不是亞特蘭蒂斯。遭劫的亞特蘭蒂斯人,是梭倫和柏拉圖兩人祖先的現成對比。古代雅典人就是柏拉圖所謂的“正直人”,他們創建了這位哲學家在其名著《理想國》里所描述的理想國度。拿亞特蘭蒂斯沉淪的故事作對比,更能顯出這個雅典城邦的優越。

然而有些古典作家并不把柏拉圖的寓言當一回事。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就認為,那不過是個頗富詩意的虛構故事,老師目的只是為了使自己的論斷更具說服力;亞里士多德還認為柏拉圖創造了亞特蘭蒂斯,是為了在故事完結時,能夠輕易把它沉掉而已。事實上,許多別的作家也持同樣的態度,認為這只是文學創作的一個需要而已。

但是另有一些學者則始終對此持懷疑態度。公元前300年前后的克阮道,是第一個論述柏拉圖著作的人。他堅信柏拉圖關于亞特蘭蒂斯的敘述,每一個細節都是真的。大家相信克阮道曾去過埃及,親自核查了梭倫的資料來源。兩個世紀以后,斯多亞派哲學家、學者波塞唐紐斯曾引述這個說法。亞特蘭蒂斯究竟是事實還是虛構呢?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23個世紀之久,引起了不少荒謬的玄思奇想,也產生了無數刻意捏造的假科學。亞特蘭蒂斯甚至成了邪教方士、巫術祭司、招魂術士、圓光法師以及科學幻想小說家等喜歡利用的神話世界。當然,也受到了眾多態度認真嚴謹的考古學家的普遍注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市| 迭部县| 镇原县| 临清市| 沙河市| 晴隆县| 普定县| 林甸县| 黄石市| 红河县| 齐河县| 万源市| 巴东县| 黄骅市| 安康市| 永寿县| 萍乡市| 天全县| 城固县| 朝阳市| 长治县| 云阳县| 万年县| 湛江市| 洮南市| 加查县| 丹东市| 龙州县| 镶黄旗| 保靖县| 广德县| 乌恰县| 兴义市| 山阴县| 习水县| 海口市| 循化| 巫溪县| 陵川县| 砚山县| 莱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