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示巴古國:從《圣經》里走進現實的傳奇(2)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發現(大全集)
- (美)庫克
- 4113字
- 2014-02-13 11:14:13
有關示巴女王的正史記載雖然不詳,但各方面的野史中,對示巴這個地區本身則有詳盡的描述。它是瀕臨紅海的阿拉伯王國之一。當然,追隨所羅門的那些朝臣對那個地方知道得更為詳細。《舊約圣經·以賽亞書》里提到:“成群的駱駝,包括米甸和以法的獨峰駝……示巴的眾人,都必來到。要奉上黃金乳香,又要傳說耶和華的贊美。”米甸位于西奈東南方,正處于前往也門的通道。那里有水源,商隊多在此歇腳取水。《舊約圣經·以西結書》第二十七章提到,古時示巴王國是以香料、寶石及黃金的貿易而聞名于世。示巴這個名字最早可以追溯至《舊約圣經·創世記》,但在《舊約圣經·創世記》里,示巴不是地名而是人名,是諾亞之子閃的后裔,閃是閃族人的祖先。示巴有兄弟12人,阿拉伯半島的人民和地方,都采用這12人的名字命名。其中有一個是哈薩瑪非,這是大片阿拉伯地區的名字,現稱哈得拉姆。哈薩瑪非及鄰近3個王國,示巴、瑪因、瓜塔班,結成的聯盟一直維持到公元6世紀初。
上述4個王國,示巴幅員最大。這個一片青蔥的地方,《可蘭經》形容為“兩座園林”。這兩座園林的用水,由示巴首都馬里人的一個大蓄水壩供應。該水壩極其復雜的水道、水閘系統,一直維持供水達12個世紀之久。水壩表面用大石塊鋪砌,石塊之間密接之處,幾乎無法看出接縫。
示巴王國的山坡上種植著產乳香和沒藥的樹木,販賣這些產品是示巴財富的主要來源。公元前1世紀,希臘歷史學家狄奧多羅斯描述過這個首都的富饒情形,說到象牙及黃金陳設都鑲嵌著貴重的寶石,雕滿圖案的銀柱上還鍍了金。
示巴和鄰近的國家控制了該地區的國際貿易。那里的季風從2月至8月間吹向印度及遠東,隨后又向反方向吹。阿拉伯人就利用季風作為航海的天然助力,獨占這條貿易航線,并保守季風的秘密。直到公元1世紀初,這個秘密才被希臘人發現。
陸上貿易路線也建立起來,商隊利用駱駝進行運輸。駱駝在3 000年前已由人豢養,每日能走25公里路。沿著海岸綠洲路線從示巴前往推羅、帕密拉及耶路撒冷,不用3個月時間便可到達。4只駱駝能馱1噸商品,步行2天不須飲水。香膏、沒藥和乳香就是由這些駱駝商隊從示巴運往北方、非洲和羅馬帝國。這些東西在當時的需求量很大,多用于化妝、醫藥、宗教儀式及葬禮中。
■永遠失落的示巴文化
示巴、瑪因、瓜塔班及哈薩瑪非等王國的土著來自北方,可能是來自幼發拉底河一帶的閃族人。他們崇拜太陽、月亮及金星,稱金星為“阿希塔”,與西頓、推羅及巴比倫人對金星的稱呼相近。他們以祭司為王的政治制度,與蘇美爾人的制度相似。他們的文字和字母則與腓尼基人相近。
不管他們起源如何,這些古代阿拉伯民族都與外界隔絕,正好保護他們免受外族侵犯。公元前25年至前24年間,奧古斯都大帝也曾派埃及行政長官亞流斯·迦拉斯率領一支羅馬軍隊進攻該地區,結果迷失在沙漠里,許多士兵脫水而死。一直過了400多年,該地區才被外人征服。
希羅多德、斯特雷波、大普利尼及狄奧多羅斯等人的古典作品,以及《亞述國年史》、《圣經》等,都有多處談及示巴。在也門發現的馬里卜水壩遺跡、刻石及建筑物廢墟等,都證實那些有關示巴國勢的傳聞。但是示巴古文明的秘密大部分還沒有揭開。
示巴女王是在公元前10世紀間前往耶路撒冷的,但公元前8世紀以前的示巴文化遺跡,迄今還沒有發掘出重要的證據來。
馬里卜水壩年久失修,于公元543年崩塌。
“‘你們食用主所供給的吧!你們應當感謝他。清潔的城池,與多恕的主!’而后他們違犯了,于是我向他們發下洪水,我把他們的2座園林化成苦果……這是我因他們的不信,施以的還報。”
示巴的灌溉系統崩毀后,經濟力量因而遭受破壞,社會組織也解體,人民流散各地,分成若干游牧部落。他們對神缺乏信仰,好像一直未獲寬宥。直到現代還有幾個實例,說明也門的回教原住民仍然敵視他們的異教徒祖先,進而對發掘示巴王國遺跡的探險家及考古學家也有了敵意。
法國藥劑師湯姆·約瑟·亞諾德于1843年赴馬里卜搜集古刻石摹本時,竟被指為巫師。1934年,馬柔聲稱飛過神秘的“白城”上空時,他的飛機曾遭射擊。1947年埃及考古學家阿默·法克利力阻也門官吏搬移馬里卜的石頭,換來一連串的侮辱。
1952—1953年,溫德爾·菲利普斯與威廉·奧柏萊率領的美國探險隊到馬里卜進行發掘工作時,受到恐嚇,被迫放棄全部裝備逃離該地。不過,也有不少考古成就,足以證實示巴女王的事跡。
古時確有示巴這個地方,是一個興盛的貿易國。也可能有一位女王,因為當時該地區許多其他國家都有女王。3 000年來,示巴女王一直是個神秘人物,有人說她是王室美人、是妖婦、是惡魔,或是其他古古怪怪的東西,說法不一。她的故事雖然違反時間與邏輯的規則,但這一切并沒有減低這位神秘女王對后世人的吸引力。
自稱是示巴女王一脈相承的國家,是衣索比亞。衣索比亞即現在的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的總稱,位于紅海西岸,與也門隔海相望。1974年被廢的已故末代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據說是女王與所羅門王兩人的嫡傳后裔。1 000多年來,歷代衣索比亞皇帝的加冕典禮都以這段稗史為中心。海爾·塞拉西一世加冕時,在劍聲鏗鏘及鼓聲咚咚中,騎馬朝舊都阿克林——“耶路撒冷第二”的城門而去。在城門那個科普特教派的十字架標記下,割斷一條代表特別意義的繩索并宣稱:“我是大衛、所羅門、伊班·哈基姆之嫡嗣。”
伊班·哈基姆即“智者之子”的意思,也是曼涅里克的別名。曼涅里克是傳說中所羅門和示巴女王之子。衣皇世系有神圣傳統的說法,因1931年寫入國家憲法后,就更為加強了。曼涅里克的故事,早見于14世紀一位衣索比亞僧人耶沙克所輯的《國王之榮耀》傳奇故事中。
根據耶沙克所說,示巴王國的領域,跨越紅海兩岸,示巴女王在現今的衣索比亞地區動身前往拜訪英明的所羅門王。她對一切見聞都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后來聽說她皈依了猶太人的宗教。
所羅門也同樣對示巴女王的美麗與智慧甚感興趣,于是巧布圈套引她墮入。他設宴招待她,準備許多辛辣的食品,還對女王說,她既然樂意接受殷勤的款待,就不可擅自吃喝。夜間,女王因為吃了辛辣食物感到非常口渴,便喝了一杯水。所羅門怪責她有負約定,要罰她獻身交歡。女王離開以色列后,為所羅門誕下一名男嬰,名為曼涅里克。
那男孩長大后,前赴耶路撒冷拜謁父親。他受到所羅門王的歡迎,并研習希伯來的法律及教義。但最后他決定返國。他離去前,所羅門的教士封他為衣索比亞首代皇帝。所羅門十分疼愛他,命令以色列的長老各派長子與他同行。他們還把約柜帶了去。
根據這個傳說,神就這樣從錫安移到阿克森,衣索比亞皇帝的世系也自此確立。阿克森市今天仍有曼涅里克墓;暗藏在古錫安圣瑪麗教堂某處的神圣約柜,據說一直藏到今天。
曼涅里克的故事,最初由衣索比亞僧侶傳述,繼由十字軍傳播,到了14世紀,成為整個基督教世界中民間傳說的一種。這時宗教與政治結合起來,信奉基督教的歐洲人覺得接受衣索比亞人的傳說,就多了一個對抗東方異教徒的盟友。
為了支持衣索比亞人的傳說,他們甚至修改地理以求屈從。直到15世紀初葉,一般還認為示巴女王的首都是在阿拉伯半島。但是到了1459年,威尼斯穆蘭諾修道院的毛洛兄弟繪制出一幅世界大地圖,確認示巴位于衣索比亞境內。
事實上,有相當可靠的史料證明,示巴和衣索比亞曾經一度屬于同一國家。紅海兩岸有些地方相隔僅50公里左右,在很長一段時期里,兩岸經常有來往。示巴人在衣索比亞海岸定居,他們用石塊造成的月神廟遺址,至今仍能在衣索比亞看到。古衣索比亞文獻手抄本所用的文字,與示巴文相近。在阿克森的亞巴—潘托昂掘出的一道墻上,可見到記述示巴人在阿拉伯半島獲勝的刻字。
公元前10世紀時,埃及的宗教文獻稱衣索比亞為示巴王國。紅海兩岸間的聯系,一直維持到6世紀波斯人侵入阿拉伯半島時才停止。經過1個世紀后,回教在阿拉伯半島大盛,信奉基督教的衣索比亞人便與他們的東鄰斷絕了來往。
有關示巴女王的種種傳說盡管充滿了傳奇色彩,但顯而易見的是它們都缺乏考古或文字所提供的可靠依據。示巴女王是否確有其人,至今還是一個謎。
但示巴古國是否存在的問題,經過學者們長期的考察和新的考古發現證明,它已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傳說,而是確有實據的事實了。
人們已初步斷定《圣經》中提到的示巴王國位于瀕臨紅海的阿拉伯半島西面,在現今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境內。它曾是興盛一時的文明古國之一,在古代東方的發展史上曾有過積極影響。示巴古國由于緊靠當時的通商要道紅海,同與紅海相接的以色列、埃及、埃塞俄比亞、蘇丹等結成了密切的貿易關系,商業一度十分發達。示巴古國盛產香料、寶石和黃金,這使它在產品交換中處于十分優越和有利的地位。
示巴王國有沒有自己的首都呢?也是有的,據考證,就是現今阿拉伯也門共和國的東部城市馬里卜,現在這個城市還是沿用著古代的名稱。公元前1世紀的希臘史學家待奧多勒斯,曾形容馬里卜是一個用寶石、象牙和黃金裝點起來的城市。這種描寫也許有些過分,但馬里卜過去的華美、繁榮從中也可窺見一斑了。
過去傳說馬里卜建有一個規模巨大的蓄水壩。水壩都用大石塊鋪砌,石塊之間密接無縫,顯示了示巴人民高超的建筑和工藝水平。這座水壩對馬里卜及周圍地區人民的生活和生產,起到了防范洪水沖擊和提供灌溉系統的良好作用。這座水壩維持供水達12個世紀之久,公元543年,因年久失修而塌陷。現在馬里卜發現的水壩遺址,使古老的歷史傳說也有了生命力。人們還在馬里卜郊外沙丘上發現了一處設計奇巧的建筑物廢墟,考古學家們證實它是公元前4世紀所建的“月神廟”,當地人把它稱為“比基爾斯后宮”,而比基爾斯是他們對示巴女王的稱呼。看來,人們總想找到那位神秘女王的蹤跡,但從發掘出的刻石和文物中卻尋覓不到她的倩影。
不少“示巴迷”們認為,這個古王國的居民來自幼發拉底河一帶的閃米特人部落。他們崇拜太陽、月亮和星星,所用文字和字母與古代腓尼基人相近,與古代埃及手抄本的文字也有相同之處。這或許能夠說明,古代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有著共同的、緊密的文化聯系。今天人們在埃塞俄比亞也發現了那里有著同也門境內相似的月神廟建筑遺址,這大概說明了示巴文化對鄰近各國曾有著廣泛和重要的影響。
示巴古跡的發掘,已透射出這個文明古國的奇光異彩。但失落的示巴文化這個歷史之謎,還遠未全部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