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兵進徐州——白門樓呂布遭擒

(一)曹操東征呂布

曹操剛回到許縣,徐州傳來消息,呂布反水!呂布終于想明白了,他上了曹操的當。呂布的反復無常,各路諸侯早已習以為常,并不覺得驚訝,民國年間有一位倒戈將軍馮玉祥,呂布就是三國時代的倒戈將軍。

與呂布合作過的諸侯,最近的如劉備、袁術,這兩人雖然本身敵對、勢不兩立,卻同樣深受呂布之害。劉備被他弄得無家可歸,袁術被他害得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之前的故主丁原、董卓更是被呂布親手所殺,丟了性命。

呂布的舉動并不出曹操意外。

呂布重新向袁術示好,為表明誠意,呂布親自率兵進攻小沛的劉備。

呂布攻小沛心計頗深,劉備此時受曹操庇護,呂布之前所以坐視劉備在小沛的存在,正是因為他想向曹操靠攏,以求得夢寐以求的徐州牧。而當美夢破滅時,呂布便撕破臉皮。既然跟曹操翻臉,自然不能放過曹操安插在徐州的棋子劉備。

同時,呂布知道劉備與袁術是仇敵,攻擊劉備也能取得袁術的好感,以補償他之前的所作所為,畢竟不久之前,他與楊奉聯合將袁術打得很慘。

劉備之所以平安無事,全仗曹操這個靠山,而呂布不敢輕易去打曹操,但卻敢打劉備。

呂布派中郎將高順、北地太守雁門人張遼領兵前去進攻劉備。

呂布手下戰將雖不似曹操那般強大,但也堪稱強悍,如張遼、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等人都是久經戰陣的驍將。

呂布最為得力的重臣,卻不是以上諸將,乃是陳宮與高順,此二人一文一武,即使在謀臣大將如星河般璀璨的三國時代,這兩人也能占據一席之地。呂布能在中原縱橫一時,也多虧陳宮與高順的輔佐,但偏偏此二人不和。文武不和,加之呂布毫無政治節操的見利忘義、鼠目寸光,最終導致呂布集團的覆滅。

但在此時,呂布所部仍具有相當實力。高順所部士兵(他的直屬部隊)只有七百,對外號稱千人(基本屬實,并未夸張,考慮到呂布士兵一直不多,七百人在呂布軍中所占比例也不算低),但鎧甲戰具精良,士兵更是身經百戰的精兵,幾乎每役必從,沖鋒在先,號稱陷陣營,名副其實的先鋒精銳。

張遼日后歸順曹操,成為曹操的五虎上將之一,后在與孫吳的合肥戰役中,殺得吳軍人人膽寒,威震逍遙津。不過,那是后話,此時的張遼在呂布軍中,論地位稍遜高順一籌。

高順、張遼皆為名將,所部更是軍中精銳。劉備兵少力弱,處境危急。

曹操得知呂布派兵攻打劉備,派大將夏侯惇領兵前往救援。夏侯惇在曹軍中地位之尊貴他人不能相比,即使是曹操的“五虎大將”也難以望其項背(雖然此時五虎將尚未湊齊)。

曹操特別信賴鄉里親舊,尤其是曹氏、夏侯氏等宗親,而其中夏侯惇地位最尊,與曹操出則同車,坐則聯席,甚至可以出入曹操的臥房,這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曹操派夏侯惇來救劉備,足以見得曹操對劉備的重視。但夏侯惇卻戰敗了,被高順擊敗,這也間接證明了高順的實力。夏侯惇也正是在此戰中被射傷一只眼睛,至于生吞眼球,應屬演義夸張,未見正史記載。

夏侯惇敗走,劉備軍失去外援,士氣大挫,不久高順攻破小沛,劉備單人匹馬逃往許縣,家眷再次被呂布俘獲。

曹操召開戰前會議,商議進兵,會上,眾將大都認為張繡、劉表近在咫尺,對許縣威脅甚大,此時遠征呂布,劉表、張繡若趁勢而起,勢必危及根本,因此紛紛主張先掃平張繡,再征呂布不遲。

面對眾將反對,曹操沒有立即表態,這時軍師荀攸說:“張繡、劉表新敗之余,懾于我軍軍威,驚魂未定,必不敢輕舉妄動。呂布驍勇善戰,又與袁術相勾結,如讓呂布在徐州扎下根基,久后必為國家大患,不如此時出擊,趁其羽翼尚未豐滿,淮泗豪杰尚在觀望形勢之際,出兵討伐,一舉可下。”

荀攸的一番話正合曹操心意,也堵住了眾人之口,東征計劃確定下來。

建安三年(198)九月,曹操親率大軍踏上征途。

曹操大軍一路東進,軍旗獵獵、刀矛如林,好不威風!

十月,大軍進入豫州梁國境內,在這里遇上正向許縣進發的劉備,于是曹操留劉備在軍中,隨同出征。曹操的這一決定改變了劉備、呂布兩個人的命運,劉備也得以有機會目睹仇人的覆滅,十分解恨。

面對氣勢洶洶的曹軍,陳宮主張趁曹軍遠道而來,立足未穩,主動出擊,一舉擊潰曹軍。呂布卻另有打算,他想放曹軍過泗水后,等曹軍背水而戰時,再出戰,到時將曹軍趕進泗水里喂魚。

呂布主力固守不出,曹軍輕取徐州重鎮彭城,潛伏多時的內線廣陵太守陳登舉旗“反正”正式歸順曹操。

曹操隨即做出部署,以主力圍攻呂布重兵防守的下邳,從西向東打,讓陳登率郡兵助攻,從南往北打,相互呼應,夾擊呂布。

呂布沒有采納陳宮以逸待勞,外線作戰不給曹軍休整機會的建議,放棄自己擅長的騎兵機動野戰,轉而固守城池,將主動權拱手讓與曹操,一步步陷入被動。

曹軍攻占彭城后,兵鋒直抵呂布的大本營下邳。曹軍與陳登所部會師下邳城下,將呂布困于城中,呂布這時才想起率軍出擊,兩軍以猛烈的騎兵對沖開始了戰斗,兵對兵、將對將、刀對刀,兩軍混戰,血腥廝殺,不時有人被砍下馬,曹操來者不善,呂布親率騎兵沖擊曹軍大陣,曹軍則報之以更猛烈的騎兵反沖鋒。盡管呂布騎兵以兇悍勇猛聞名,很少遇上對手,但這次跟曹軍的對決,呂布軍沒占到便宜。

幾輪沖鋒下來,呂布引以為傲的精銳騎兵折損不少,部將成廉也被曹軍俘虜,再打下去就要全軍覆沒,呂布只好率殘兵敗將逃回下邳城。

之后,幾次出戰都被打得大敗而退,呂布只好躲入城中,再不敢輕易接戰。曹軍乘勝兵臨城下,大軍圍城。

為剿滅呂布,此次曹操手下精兵猛將幾乎傾巢而出,曹操未來五虎大將中的于禁、樂進、徐晃均隨軍出征,另外兩位不是曹操不想帶而是此時這兩人還不是他的部下,張遼正在呂布軍中,張郃此時在袁紹帳下為將。

呂布見曹操大軍圍城,望著城外望不到盡頭的連營,呂布害怕了,有了投降的想法。就在此時,曹操派的使者來到城下將曹操的勸降信射進城中。曹操在信中為呂布指出兩條路:一條抵抗,死;一條投降,活。呂布本有投降之意,見信后,更加動搖。

幾番大敗之后,呂布心生怯意。對三姓家奴呂布而言,陣前投降并不丟臉,打不過就投降,既然已經換了幾任主公,再換一次也沒什么大不了。

呂布的首席謀士陳宮大概看出了呂布的心思,極力主戰。陳宮的態度相當堅決,不投降,打到底。

陳宮為何如此執著?原因很簡單,陳宮不能投降。

說起陳宮跟曹操的關系,真是一言難盡,本來曹操初到兗州,陳宮曾鼎力相助,曹操入主兗州,陳宮厥功至偉,但后來,由于曹操在人事任免上“任人唯親”,陳宮感覺被冷落,開始對曹操產生怨恨,之后曹操處死邊讓與兗州士大夫徹底鬧翻,而作為兗州士大夫領袖的陳宮也參與其中,于是兩人從此分道揚鑣,曹操是陳宮請來的,呂布也是陳宮請進來的,并差點將曹操趕出兗州。

以后的事,之前說過,曹操用了兩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袁紹資助下才又打了回來,曹操跟陳宮的深仇就此種下。

就算呂布想降,陳宮也不能降,而且陳宮是士人,有廉恥之心,與呂布這種三姓家奴不可同日而語。

于是呂布投降的最佳時間就這樣被陳宮耽誤了。

既然不投降,那就只有開戰。

曹軍隨之猛攻下邳。曹軍攻勢如潮,呂布軍死傷慘重,呂布親自來到城上,站在城頭沖城下曹軍大喊:“你們別打了,我會自己去向明公自首。”這時站在一邊的陳宮插話說:“什么明公,曹操乃是漢賊。投降是以卵擊石,哪里會有活路。”

投降不成,只好向外求救。雖說呂布的人緣不好,但兔死狐悲,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呂布也有幾個盟友。

呂布的第一路援軍——河內太守張揚。張揚是并州云中人,跟同為并州五原人的呂布是老鄉,兩人曾在丁原手下共事,老鄉加戰友,呂布跟張揚的關系一直緊密。

聽說呂布被圍,張揚要出兵救援,但考慮到自己實力有限,張揚只能遠遠地給予呂布聲援,根本不敢靠近曹軍。

張揚性情溫和,即使發現部下有人圖謀不軌,一般也是溫聲細語地開導,很少殺人,這是為人的優點,但在人心險惡的亂世卻是為將的缺點,而且是致命的。

張揚的大將楊丑與張揚貌合神離,張揚心向呂布,楊丑卻早已“芳心暗許”曹操。不久,楊丑殺了張揚,準備拉著隊伍投奔曹操,但楊丑也過高估計了自己在軍中的威信,張揚的另一位大將眭固又殺了楊丑,眭固率部北上想去投袁紹。

此路援兵陷入內訌,自顧不暇,不會去救呂布。

呂布的第二路援軍——泰山諸將臧霸等。

臧霸(165—230),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華縣(今山東費縣方城鎮)人。

臧霸的父親叫臧戒,曾是泰山郡小吏,只因性格耿直秉公執法得罪太守,惹下大禍,被太守找了個罪名投入大獄,不久又被充軍要押送到邊境,去充軍十之八九回不來,充軍相當于不是死刑的死刑。臧霸的父親若是去了,也就死在他鄉了。

此時臧霸只有十八歲,卻膽氣過人,帶著幾十個門客在押解途中于費縣西山殺散衙役救出老父。此后臧霸成為朝廷通緝犯,四處流浪。后投奔到陶謙麾下,跟隨陶謙“圍剿”黃巾,以軍功升騎都尉,從此發跡,陶謙死后,臧霸與孫觀、尹禮等人擁兵駐屯開陽,之后,臧霸等人又擊敗蕭建,占領莒城。

臧霸一度跟呂布兵戎相見,之后又和好,打打和和,在亂世里本也平常。呂布被圍后,派人向臧霸求救。呂布之所以向臧霸求救,因為呂布很清楚,自己跟臧霸同為割據一方的軍閥,彼此雖有矛盾,但也唇亡齒寒,自己完了,臧霸也難以久存,曹操野心很大,兩人是綁在一條繩上的螞蚱。所以呂布相信臧霸會來救自己。

臧霸接到書信果然帶兵來救,但臧霸不敢跟曹軍正面交鋒,也只是遠遠地為呂布搖旗吶喊。這一路人馬也沒指望了。

呂布的第三路援軍——袁術。

呂布跟袁術可謂分分合合。

呂布派名士許汜、王楷到袁術那里求救。袁術雖然也知此時呂布處境危急,但一想到之前被呂布出賣戲耍的羞辱,袁術余恨難消。

之前袁術有意兩家聯姻,讓兒子娶呂布的女兒,但呂布出爾反爾背信棄義,還將自己的使者送到許縣請賞。如今被圍才想起自己,早干嗎去了?

面對呂布的使者,袁術終于有了發泄心中怒氣的機會。許汜、王楷只好苦勸:“我家主公之前確有不妥之處,但兩家唇亡齒寒。明上不救呂布,明日禍將及于明上(指袁術)。”

袁術何嘗不知其中道理,但眼下他也是愛莫能助,這還要“感謝”呂布,要不是呂布與楊奉合兵攻他,他也不至于損兵折將,如今的袁術今非昔比,已經派不出多少援兵了。

但呂布以為袁術不發兵是因為自己沒把女兒送過去。于是呂布在一天夜里,將女兒跟自己用布帛綁在一起,外披鎧甲,共騎一匹馬,趁著夜色,偷偷開了城門,想沖出去,可哪還出得去,此時的下邳早已被曹軍圍得如鐵桶一般,呂布沖出去沒多遠,就被曹軍發現,一頓亂箭將呂布射了回來。

本來以呂布的本事,沖出去并不難,但呂布背后還綁著女兒,他怕傷到女兒只好打馬回城。

面對曹操大軍圍城,陳宮向呂布獻計:與其困守孤城、坐以待斃,不如出城野戰,爭取主動。陳宮說:“曹軍遠道而來,糧草不多,難以持久。將軍可領一支人馬在外與曹兵周旋,我率其余人馬堅守城池。曹操若攻將軍,我率領城中兵馬從曹軍背后出擊;如果曹軍攻城,將軍也可從后攻擊。牽制曹軍,令其腹背受敵,首尾不能相顧。用不了多久,曹軍糧盡必然退走,到時,我軍再追擊趁勢掩殺,必破曹軍。”

困守孤城的呂布知道,這么守下去是死路一條。呂布想讓陳宮跟高順守城,自己率領騎兵在外攻擊曹軍糧道。呂布所部騎兵素來驍勇、長于野戰,守城并非其長,反而束縛手腳,呂布果能如此,曹操一時未必能奈何呂布。

但關鍵時刻,又有人反對,此人是呂布的妻子,此女并非貂蟬,貂蟬只是小說杜撰人物,歷史上并無貂蟬此人。

呂布妻對呂布說:“高順、陳宮素來不和,將軍一旦遠出,城中無主,這二人互不服氣又豈能同心守城,一旦城池失守,將軍就無家可歸了!還望將軍三思,妾在長安時已被將軍拋棄一次,若非龐舒相救,妾早死多時,今將軍又要領兵遠征,妾恐今生再不能與將軍相見。”說罷,淚如雨下。

男人最難招架的就是女人的眼淚,梟雄呂布也不例外,妻子的哭聲讓呂布心煩意亂,又猶豫起來。

呂布之妻雖是女人,口才卻不輸陳宮,她知道讓呂布出城是陳宮的主意,就在呂布面前大講陳宮壞話:“當初曹操待陳宮不薄,陳宮還不是背叛了曹操,將軍雖厚待陳宮,也不過與當年曹公相仿佛,將軍欲將妻小與全城人馬交付陳宮,孤軍遠出,一旦陳宮心懷不軌,妾身恐……”呂布只好取消出擊的計劃。

援軍遲遲不到,曹軍日夜圍城,呂布曾親自率領一千精銳騎兵突圍,想殺開一條血路,但還是無功而返。

連續幾次出擊失敗,呂布日漸消沉,所部士氣更是日益低落。

心煩意亂的呂布,脾氣越來越暴躁,動不動就對部下發火,搞得人人自危,身邊的幾員大將也心生他念,各自謀求出路,為自己的將來打算。

呂布手下的首席謀士陳宮、大將高順,雖對呂布忠心耿耿,卻各自為政,而呂布對陳宮與高順也并不總是言聽計從,對二人的逆耳忠言常置之腦后。

高順為人耿直忠厚,一身正氣不怒自威,身為武將卻滴酒不沾。

但高順不會阿諛奉承,說話直來直去,不討呂布歡心,呂布知道高順忠心,但仍對其頗為反感,疏遠高順,令大將魏續代替高順統領陷陣營,但魏續打仗遠不如高順,所以每逢打仗,呂布還是讓高順帶兵,打完仗再收回兵權,即使這樣,高順依然對呂布忠心不二。

轉眼,下邳城被圍已三月有余,時間到了建安三年冬,天寒地凍,下邳城里的呂布整日愁苦,卻無計可施。

城里的呂布猶如籠中困獸,城外的曹操境況也好不到哪里去。

圍城三月,下邳久攻不下,勞師遠征、士卒疲敝。

曹操見戰局沒有起色,萌生退兵之意,隨軍謀士荀攸、郭嘉見曹操要打退堂鼓,竭力勸阻道:“呂布有勇無謀,如今連戰皆北,銳氣盡失,三軍以帥為主,主將銳氣消磨,三軍豈有斗志?如今呂布屢敗之后,心生怯意。陳宮雖有智謀,但反應遲鈍,趁呂布氣衰、陳宮智竭,正是消滅呂布的最好機會,主公不可錯失良機,此時當集中主力,全力進攻,呂布必破。”

下邳城緊鄰泗水、沂水,兩人勸曹操以水代兵,掘開河堤,以水灌城。曹操依計而行,下邳城很快變成“水鄉澤國”。

部將侯成、魏續、宋憲等人,見大勢已去,決心反水投靠曹操。

侯成等人之所以大難臨頭倒戈相向,其中還有一段插曲。

年初時,侯成的部曲門客為侯成放馬,呂布的主力是騎兵,侯成是騎兵主將,為保證馬的健康,時常出去遛馬,但這位門客卻有感劉備仁德,打算去投劉備,于是利用給侯成放馬的機會,這位門客趕著十五匹馬奔向沛城(這時劉備還在小沛),打算把這些馬作為見面禮送給劉備。

侯成知道了,親自帶兵去追,終于把馬追了回來,跟侯成要好的幾位將領得到消息都來賀喜,慶祝馬匹失而復得。侯成也挺高興,就自己做主釀了幾壇酒,又打了幾頭野豬,準備與諸將會餐痛飲。

會餐前,侯成想應先“孝敬”一下呂布,就是這個想法險些要了侯成的命。當時糧食緊缺,呂布曾下令禁止釀酒以節約糧食,飯都吃不飽,哪有余糧釀酒?呂布的這道命令本身無可厚非,頂風作案的侯成這時帶著五斗酒半口豬來孝敬長官,卻正好撞在槍口上。

侯成到了呂布府中,將禮物呈上,說明來意,呂布當場就火了,我下令禁止釀酒,你帶頭抗命,竟將酒當禮物送我,分明是藐視于我,視軍法如兒戲,若不處罰,今后如何服眾?

呂布把侯成臭罵一頓,侯成自討沒趣,回去后,將酒倒掉,把諸將的禮物一一退回,但侯成自此與呂布有了嫌隙。

曹操大兵壓境、引水灌城,眼看呂布敗局已定,侯成等人本就對呂布不滿,為了保命決心獻城投降奔向新生。這年十二月的一天,侯成、宋憲與魏續突然發難,生擒陳宮,將之五花大綁,高順稍后也被叛軍制服,侯成等人深知此二人是呂布的左輔右弼,擒住陳宮、高順,就成功了一半,侯成諸人隨即率部開門投降。

城門大開,城外曹軍蜂擁而入,經常背叛的呂布也嘗到了被人背叛的滋味。

等呂布發覺,曹軍已控制城內各處要地,下邳城內布滿曹兵,呂布此時是甕中之鱉,插翅難逃。呂布被逼無奈,情急之下,只好率領親信部下登上白門樓,當年他就是從這里進下邳入主徐州,如今這里成了他覆滅之地。

呂布被困白門樓,四下都是曹兵。呂布是騎將,擅長的是騎兵突擊,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可眼下城內到處是兵,城外則是波濤粼粼的水鄉,曹軍水淹下邳相當徹底。因此,呂布無路可逃,只能束手待斃。曹兵步步逼近,呂布讓部下砍下自己的頭去領賞,部下們不忍,呂布只好走下城樓,向曹軍投降。

曾經威風一時讓曹操、劉備吃盡苦頭的一代驍將呂布終于淪為階下囚。

呂布被五花大綁押到曹操面前,呂布一眼就認出坐在曹操身邊的劉備,見到熟人,呂布心頭又燃起求生的欲望,但他沒想到,就是這個人親手澆滅了他的求生希望。呂布沖著劉備喊道:“玄德,如今你是座上客,我是階下囚,你就不能為我說句話嗎?讓他們把綁我的繩子松一松也好。”

劉備還沒說話,坐在旁邊的曹操笑著接話道:“捆老虎,不緊怎么行呢?”說完,就示意手下給呂布松松綁繩。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曹操不經意間的舉動,透露出一個信息,他有意招降呂布。敏感的劉備注意到了這一點。

曹操愛才,呂布雖無德行,卻是世間少有的將才(精于騎兵作戰),曹操有心招納。

呂布這時身上的悍氣早沒了,只求保命。呂布帶著討好的語氣對曹操說:“明公的大敵不過是我呂布,如今我呂布已經順服,明公統率步兵,讓呂布統領騎兵,天下何愁不定!”

呂布這話觸動了曹操,呂布騎兵縱橫天下,若非自己親征并以水灌城,其部下反正,想生擒呂布談何容易。

曹操與呂布的談話及其微妙變化,都被劉備看在眼中,一直坐在旁邊察言觀色的劉備知道,自己必須阻止眼前發生的一切,決不能讓呂布活著,更不能讓他為曹操所用。

胸懷天下的劉備深知呂布之勇、曹操之謀,若讓二人合流,將對自己大大不利。曹操雄才大略,已經很難對付,手下謀臣勇將如云,如再有呂布相助,那就如虎添翼。必須阻止他們的結合。呂布已是階下囚,決不能給他卷土重來的機會。

想到此,劉備趕忙插話,“善意”提醒曹操:“明公難道忘了呂布是怎么對丁原、董卓的嗎?”話不多卻說到關鍵之處,一句話點醒曹操,曹操這才想起,呂布,投靠誰就害誰,這么個品行不端的人,不能再用,自己可不想步丁原、董卓的后塵,瞬間打消了收降呂布的念頭。

這一幕被站在臺階下面的呂布看得真真切切,眼看自己求生的最后一線希望破滅,呂布極度失望恐懼之余,異常憤怒地對著劉備大罵:“大耳賊,最沒有信義。”

但不管呂布如何罵,也免不了一死,這也不能怪劉備,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呂布最后被曹操下令用布勒死,一代梟雄就此結束了自己并不光彩的一生。

呂布被推下去行刑,陳宮被推了上來。

作為勝利者的曹操看到下面被五花大綁的陳宮,沒有絲毫喜悅,反而百感交集,從內心說,曹操不想殺陳宮,雖然兩人早已反目成仇,但曹操是個念舊的人,對當年陳宮力薦自己的舉動仍心存感激,但世事多變,兩個曾經志同道合的戰友,最后卻分道揚鑣,兵戎相見。

此時此刻,兩人在這種情形下相見,不免讓人唏噓感嘆。曹操沒有像對待呂布那樣對陳宮,反而更像多年不見的好友敘舊,傾訴衷腸。

曹操意味深長地問陳宮:“公臺,卿平日自認謀略過人,怎么會到今天這步田地?”陳宮望著呂布的背影說:“這個人不聽我良言相勸,以致兵敗被俘,早聽我言,何至于此。”

曹操大笑說:“如今卿已被我擒獲,你看我應該如何處置你?”

陳宮很坦然地說:“我為臣不忠,為子不孝,到了今天,只求一死,別無他念。”曹操聽了,心中凄然,說:“卿縱然看淡生死,但你的老母怎么辦?”陳宮回答:“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不會累及親人,我的老母生死全在明公。”曹操又問:“那你的妻兒呢?你不關心他們嗎?”陳宮回答:“我聽說施行仁政的人,不會讓人之宗廟不得血食,我的后代能不能保全,也在明公。”

曹操聽了,知道陳宮決意一死,再無挽回的余地,半晌沉默不語。倒是站在下面的陳宮不耐煩了,說:“請將我推出斬首。”說著,頭也不回,轉身朝刑場走去。曹操忍不住失聲痛哭,陳宮聽到了曹操的哭聲,卻始終沒有回頭。陳宮死后,曹操對陳宮的家人恩遇如初。

呂布的大將高順也被生擒活捉,此人忠心于呂布,對此人,曹操無話可說,直接推出去斬首示眾。

曹操殺了呂布、陳宮、高順,去除一塊心病,也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此次徐州之行,曹操還收羅了一批人才,陳登父子就不說了,還有兩位重臣也被曹操收歸帳下。武將,就是后來的魏國大將,曹操五虎將之一的并州人張遼。文臣,是若干年后成為魏主曹丕托孤大臣創建九品中正制的陳群。

張遼,字文遠,并州雁門馬邑人,早年追隨并州刺史丁原,后受丁原派遣到洛陽隸屬大將軍何進,何進被殺,又歸屬董卓,董卓死后,跟隨呂布,官拜騎都尉,呂布在長安被李傕打敗,張遼又追隨呂布一路輾轉流亡徐州。

曹操攻破下邳,張遼率軍投降。張遼的人生就此逆轉,迎來了屬于他的春天,此后幾十年,張遼追隨曹操父子南征北戰,歷經大小數十戰,屢立戰功,多次擔當前鋒,成為曹操五虎大將之一,后坐鎮合肥,逍遙津一戰殺得東吳人人膽寒,吳人甚至用張文遠來嚇唬不聽話的孩童。

說陳群就不得不先從他的爺爺說起,論名氣他爺爺比他更有名。

陳寔,字仲弓,當世名士,德高望重,名重天下。能配上這幾個字的人并不多,而陳寔當之無愧。

陳寔曾任太丘縣令,黨錮之獄大起,身為名士精神領袖的陳寔自然也不能幸免,好在陳寔的名聲雖大,影響主要還在地方,這才得以保全性命,被免官放歸鄉里。回鄉后,陳寔隱居荊山專心講學,遠近學子慕名而來者數以千計。

漢靈帝死后,大將軍何進掌權輔政,何進為收買人心,征召天下名士入京,名士陳寔也在被征之列,連官位何進都為陳寔準備好了,只要陳寔到京城,等著他的就是高官厚祿。但陳寔以年老多病為由推辭了。

陳寔死時,同為名士三公之一的司空荀爽、太仆令韓融都披麻戴孝,執子孫之禮相送,全國各地的名士聞聲而來的有數千人之多,天下名士匯聚陳家,最后人數竟達三萬。大將軍何進也派人前去吊祭,陳寔的謚號是文范先生。

陳寔的兒子陳紀,字元方,歷任平原相、侍中、大鴻臚。

陳群,陳紀之子,陳寔之孫,字長文,豫州潁川郡人。陳群還很小的時候,陳寔就特別喜歡這個孫子,常對人說,這孩子長大必能光耀家族。同為官宦子弟的魯國孔融,恃才傲物,年紀比陳紀小比陳群大,早年與陳紀相交為友,后來與陳群結識,對陳紀改行子弟之禮,自己主動降輩分,這在當時是很少見,能讓孔融屈尊的父子自然不是尋常人物。

后來,劉備做豫州牧,他深知與本地世家大族相處之道,劉備何等機靈,征召潁川名士陳群到州府任職,官職是豫州別駕。

徐州牧陶謙被曹操圍攻,請劉備救援,臨終又把徐州托給劉備,劉備“盛情難卻”準備接管,這時豫州別駕陳群卻勸劉備,不要去徐州是非之地。徐州北有呂布、南有袁術,二者都對徐州虎視眈眈,將軍一旦卷入旋渦,想抽身就難了。將軍雖得徐州,但很難守住。

但劉備還是去了,不久,果然被陳群言中,呂布、袁術聯手將劉備擠出徐州,劉備這才后悔不聽陳群的忠告,讓陳群做枳縣縣令,但此時劉備自身難保,兵荒馬亂之際,陳群不敢赴任,帶上老父陳紀到徐州避難,寄居在呂布門下做賓客。

曹操滅呂布占徐州,陳群父子歸順曹操。

曹操早知這父子二人乃當世名士,當即征召陳群在司空西曹掾任職,此時曹操是司空,所以陳群直接進入曹操官署成為其屬下。

曹操占領徐州后,為收買人心,廣泛征用本地人才,徐州各地地方勢力爭相投靠,這時由本地大族推薦徐州樂安人王模、徐州下邳人周逵,曹操立即錄用,陳群此時已在曹操手下,對這兩人早有所聞,向曹操進言,此二人并非忠義之士,早晚必敗主公大事,曹操正廣收人心,不愿得罪本地大族,也就沒聽陳群的勸告,后來,兩人果然犯法,曹操還為此事專門向陳群道歉。

身為名士,陳群也積極為曹操舉薦人才,一來博得曹操的好感,二來也能取悅本地大族,一舉兩得。陳群向曹操推薦徐州廣陵人陳矯、丹陽人戴乾,戴乾后來死于與東吳的戰爭,陳矯則成為曹魏名臣。

呂布覆滅,友軍——泰山諸將臧霸等人,在藏匿一陣后,相繼歸降。

曹操對曾依附呂布的臧霸等泰山眾將,不但未予懲處,反而厚加撫慰,并將從呂布手里奪來的徐州,加上青州沿海郡縣,拱手交給五位降將。

臧霸眾人曾長期屯兵開陽,此地屬徐州瑯邪國。但其部下大部卻是其同鄉泰山人,以勇勁著稱的“泰山兵”。“泰山諸將”也由此得名。

泰山諸將除臧霸外,還有孫觀、吳敦、尹禮、昌豨四人。

曹操分瑯邪、東海、北海為城陽、利城、昌慮三郡,泰山諸將歸附曹操后,臧霸被任為瑯邪相,吳敦利城太守,尹禮東莞太守,孫觀北海國相,孫觀之兄孫康為城陽太守。瑯邪、利城、東莞、城陽四郡隸屬徐州,北海國屬青州。昌豨,由于后來背叛曹操,其事跡被人為抹殺,但從張遼等人的傳記中,仍可窺見一二,這次昌豨被任命為東海太守,東海亦屬徐州。

曹操為何要在取得徐州之后,將青、徐二州奉托給“泰山諸將”?

臧霸所以能當上瑯邪相,并非曹操恩賜,而是通過曹操之手,經朝廷任命,將非法奪取變為合法占有,從曹操那里獲取正式承認。臧霸如此,其他諸人也是。

在歸附曹操之前,臧霸等五人就已經是青、徐兩州的實際割據者,并擁有以“泰山兵”為主的地方色彩濃厚的軍事集團。

青州緊靠渤海,東臨黃海。徐州瀕臨黃海。兗、青、徐三州形成一個背山面海的險阻之地,臧霸等人在此割據多年,地方勢力根深蒂固,曹操一時難以徹底解決,北有袁紹,西有韓遂、馬騰,南有劉表,對臧霸等人暫時只能撫而用之。

曹操厚待“泰山諸將”實屬迫不得已,此時的曹操勢力還不甚強,四面強敵環伺,就是已經打下的兗州、豫州,大部地盤也還控制在地方豪族手里,曹操不得不對地方勢力示好,尋求支持。為集中精力對付袁紹、劉表諸人,不得不出此下策。

英雄曹操也有不得不低頭的時候。很多事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

曹操平定徐州,早年在兗州隨陳宮叛曹的眾多叛將也被一網打盡,徐翕、毛暉曾是曹操在兗州時的舊部,但兩人隨后都背叛了曹操,與陳宮等投了呂布,呂布被曹操趕出兗州,兩人無處可去投奔了泰山臧霸。

這時臧霸也歸順了曹操,曹操讓劉備帶話給臧霸,讓臧霸交出兩個叛徒。臧霸很為難,把人交出去,雖可保全自己,但卻會背上賣友求榮的惡名。當年曹操不殺窮困來投的劉備原因亦在此。千萬不要小看聲名。

臧霸對劉備說:“臧霸之所以能有所成就,正是靠救人于危困,賣友求榮,我所不能為,然曹公有令在此,臧霸又蒙曹公不殺之恩,本應遵命,但自古成王霸之業者,亦以義氣相尚。曹公以信義重于天下,必能明我之心,還請將軍將我之意稟告曹公。”

劉備回去后,將臧霸原話轉述一遍,曹操嘆息良久,臧霸敢如此違令抗命,曹操并不高興,但正如前文所說,曹操勢力尚不穩固,此時還需依仗這些地方勢力,對這些人不能不有所遷就。

曹操此時也不能奈何臧霸,也只好故意裝大度,不但未處罰臧霸,還“盛贊”臧霸的“義舉”:“此古人所崇尚,而將軍能做到,我很欣慰。”不計前嫌,依舊讓徐翕、毛暉州郡任職。

曹操姑息臧霸,確實收到回報,此后,官渡大戰,臧霸的青徐軍在東線牽制了袁紹大批部隊,使曹操得以集中主力在官渡跟袁紹對抗并取勝。官渡之戰,東線戰場的臧霸功不可沒,這也算是臧霸對曹操的一種報答。

被曹操赦免的不止這兩人,原任兗州別駕的畢諶也被法外開恩。畢諶,字子禮,兗州東平郡人。曹操任兗州牧時,畢諶被曹操任命為兗州別駕,地位尊貴,握有實權,曹操對畢諶可謂恩高德厚。

興平元年(194),張邈與陳宮叛迎呂布,兗州各郡縣紛紛響應。當時畢諶的老母、妻兒都在東平,被張邈劫持。曹操一度要拜別畢諶,讓他回東平,說:“您的老母親在張邈那兒,您可以離去。”畢諶頓首向曹操表明自己沒有二心,流著淚說:“畢諶受明公厚恩,不敢有二心,愿誓死追隨明公。”當時的場面很是感人,曹操也被感動得流淚。

可曹操離開后不久,畢諶還是逃回了東平。

畢諶的叛逃不只是單純的背叛,更傷害了曹操的感情,將后者“傷得不輕”。曹操在官場多年,見慣世態炎涼、爾虞我詐,一生多疑、很少動真感情,這次難得信任一回,卻被無情地戲弄,怎能不讓曹操憤懣、惱火?曹操指天發誓定要嚴懲畢諶。

呂布覆滅,曹軍生擒畢諶,眾人都為畢諶擔憂,認定他難逃一死。曹操卻說:“孝順的人,能不忠于君主嗎?這正是我需求的人。”下令赦免了畢諶,此后畢諶先后做過魯國相、典農校尉。

經歷無數挫折的曹操,此時政治上已十分成熟,不再以喜怒殺人。曹操很清楚,像畢諶這樣的人還有好多,這些人都在看著自己,如果自己殺了畢諶,雖然解恨,但那些曾經背叛過自己與畢諶有相似經歷的人必定會心中不安,這時正是向世人展示自己寬闊胸懷、收買人心的好時機。

建安四年(199)二月,曹操處理好徐州善后,率軍北上進入兗州山陽郡的昌邑。

此時張揚舊部在眭固掌握之下屯兵于河內郡野王縣的射犬。

曹操坐擁兗州、豫州、徐州三州之地,實力今非昔比,對眭固,曹操自然不會客氣,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四月,曹操派宗室親信曹仁、老鄉沛人史渙、五虎大將之于禁、樂進四員大將領兵渡河進攻眭固,如此豪華的陣容只對付一個眭固,曹操對此戰的重視可見一斑。

眭固見曹操大兵壓境殺氣騰騰,自料不敵,有呂布的前車之鑒,眭固不愿坐以待斃,便留下長史薛洪、河內太守繆尚留守,眭固自己帶兵北上向袁紹求援,眭固本就要投袁紹,此時也只有袁紹能夠救他。眭固想趕快逃離是非之地,盡早進入袁紹的勢力范圍,但他沒想到,曹軍進兵神速。

曹操善于用兵,對兵貴神速的古訓更深信不疑,快,只有快,才能掌握先機,占據主動,曹軍搶先一步在犬城堵住了眭固,兩軍就地展開激戰,曹軍大破眭固軍,眭固本人死于亂軍之中,主將一死,失去指揮的軍隊很快被曹軍圍殲。曹軍陣斬眭固后,曹操親率大隊渡河包圍射犬。

射犬的張揚余部已成甕中之鱉,曹操派河南尹董昭入城勸降。

大兵壓境,加之能言善辯的董昭的一番游說,長史薛洪、河內太守繆尚走投無路,只得舉城投降,呂布友軍張揚部至此徹底覆滅。

董昭因勸降有功被升冀州牧,盡管此時冀州還是袁紹的地盤,曹軍攻入射犬,又一個曾經叛曹的魏種也被活捉。

曹操當兗州牧時,特別器重魏種,薦舉魏種做孝廉,按當時的規矩,曹操也就成了魏種的恩主。兗州在陳宮、張邈等人的煽動下舉州叛亂,曹操很自信地對人說:“就算兗州的人都附逆,魏種也不會背叛我。”后來聽說魏種也叛變出走,曹操憤怒了,除了傷自尊還傷心。曹操放出話,魏種只要不南逃越地北逃匈奴,定要生擒魏種。

曹軍包圍射犬時,魏種就在城里,當魏種被五花大綁推到曹操面前時,曹操看著魏種,嘆息一聲:“人才難得。”大手一揮赦免了魏種,還讓他做了河內太守。

曹操滅呂布后,招降納叛,安撫人心,壯大實力,又將目光北移鎖定了北方的袁紹。

在與袁紹對決之前,曹操還必須解決好后方的另一個敵人——袁術,以保證自己在跟前院的袁紹過招的時候,不用擔心后院起火。

(二)袁術的沒落

自從被曹操、劉表趕出南陽后,袁術一直割據淮南,盤踞揚州九江郡壽春城。九江位于淮河入長江的水陸要沖,戰略意義自不待言,袁術的如意算盤是北爭徐州南控江淮。

自從孫堅跨江擊劉表戰死沙場后,孫策就一直依附于袁術,孫家父子是江東人,但在淮南發跡。但讓袁術想不到的是,這個部屬不是他所能駕馭的,孫策早想脫離袁術獨立發展,只是實力尚且不足,故而暫時投靠袁術等待時機。

袁術于興平二年派孫策進攻廬江,向南發展擴張,但南進之路并不順利,孫策固然驍勇,但陸康的堅守也異常頑強,攻防戰持續了近二年,孫策攻下廬江,袁術卻食言自肥,將廬江交給了舊部劉勳,這直接導致孫策的負氣出走,加速內部離心傾向,而劉勳也并不忠于袁術。袁術實際并不能控制廬江。

而在北線,袁術同樣受挫,處處碰壁。

袁術費盡心機將劉備擠出徐州,徐州雖不再姓劉,卻改姓呂,還是沒他袁術什么事。袁術挖空心思想將劉備、呂布趕出徐州,但呂布也不傻,看出袁術沒安好心,反而在劉備與袁術之間搞平衡,還一度策劃了轅門射戟的好戲。

袁術先打劉備后逐呂布再奪徐州的計劃就此泡湯。但袁術并不死心,建安二年(197),袁術直接出兵進攻呂布,想武力奪取徐州。

為奪徐州,袁術將麾下精兵猛將盡數派出,大將張勳帶領馬步兵數萬,兵分七路,進攻徐州,聲勢甚是浩大,但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沒想到呂布也會用計,還是反間計,成功策反了他費盡心思引來的友軍楊奉,使后者陣前反水,跟呂布合兵夾擊他的部隊,張勛部丟盔卸甲損兵折將,狼狽逃回淮南。

軍事上接連受挫,但袁術戰場上得不到的,卻想在政治上得到補償。就在曹操迎接漢獻帝于許縣,演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戲時,袁術妄自尊大,竟在壽春稱帝,盡管部下反對,但袁術卻執迷不悟,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空前的孤立。

早想獨立的孫策借機正式與袁術決裂,與之分道揚鑣,就連政治頭腦很遲鈍的呂布都與袁術翻臉,將袁術的使者扭送許縣。

建安二年(197)九月,曹操親征袁術,袁術不敢抵抗,派大將橋蕤留守擋住曹操,自己則退往后方。結果橋蕤自然擋不住曹操,曹操擊潰袁軍,乘勝深入。

盡管呂布跟袁術有矛盾,但在曹操面前,兩人利益一致,唇亡齒寒,呂布若敗,失去屏障的袁術勢必難以久存,但袁術不肯派兵救援,坐視呂布覆滅,呂布被滅,接下來就輪到他。袁術不僅缺乏政治智慧,更缺乏一個成大事者應有的胸懷與度量。比較一下,曹操對待曾反叛他的張繡,再看看袁術如何看待呂布,就不難得出結論。

(三)曹孫聯姻

曹操早就想除掉袁術,只是忙于征張繡、滅呂布,分身乏術,這才讓袁術在江淮間茍延殘喘,現在時機終于成熟了。

袁術稱帝后,越發孤立。狡猾的曹操不愧奸雄之名,開戰之前,曹操就已經精心編織了一張大網來罩袁術。以曹操目前的實力平滅袁術易如反掌,但精于算計的曹操還是想把成本降到最低,畢竟他還要積攢實力對付袁紹。

曹操決定遠交近攻,聯合更南面的孫策,南北夾擊袁術,孫策之前反對袁術稱帝,曹操見縫插針,試圖拉攏孫策。

呂布覆滅不久,徐州的硝煙還未散盡,曹操就辦起了喜事,為自己弟弟的女兒找了一位如意郎君——孫策的弟弟孫匡,緊接著又為自己的兒子曹彰娶了孫策的叔伯兄弟孫賁的女兒。曹孫兩家結成了兒女親家,關系自然就近了一層,有些話就好說了。

接下來,曹操又以朝廷名義征召孫策的另兩個弟弟孫翊、孫權,并指示自己的揚州刺史嚴象推舉孫策的弟弟孫權為茂才,為下一步名正言順提拔孫權做鋪墊。

曹操的一系列動作,目的再明顯不過,收買拉攏孫策,年紀不大卻精于世故的孫策,自然明白曹操的用意,孫策對袁術之前的出爾反爾早就不滿,曹操與孫策一拍即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艺| 德惠市| 延川县| 舟曲县| 广饶县| 日喀则市| 应城市| 清苑县| 黄陵县| 汉源县| 安国市| 宣化县| 青冈县| 乌鲁木齐县| 黄大仙区| 垣曲县| 武胜县| 大港区| 赣榆县| 河北区| 自治县| 安化县| 财经| 洮南市| 江华| 克什克腾旗| 城口县| 合川市| 万载县| 剑阁县| 邻水| 峨山| 陆良县| 瑞昌市| 宁陕县| 察雅县| 沙河市| 左权县| 泸定县| 讷河市| 高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