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營突破
- 孟志強
- 1696字
- 2020-07-02 17:36:47
11.績效考核是選擇扣分,還是激勵?
【案例】我們公司實行績效考核已經兩年了,當時請一家咨詢公司給做的方案,我們實行的也是KPI考核,但是效果一直不好,最大的問題是考核下來扣分的多,得分的少,很少有人能達到滿分100分。這樣考核員工積極性不高,想給員工發獎也發不了,是不是我們的方案出了問題?

【解答】是的,這種考核方式已經落后了,本質上也不是KPI考核法,主要問題采取的是絕對值考核方法,這種方法不科學,只有扣分,沒有加分和超分,不利于提高大家的積極性。還有一個問題,權重分值是固定的,也是不對的,每個月部門經理的工作重點是不一樣的,權重應當根據當月重點工作進行分配。當然有考核總比沒有考核好,我們具備了一些實踐基礎,下一步做好完善就行了。
(1)績效考核的目的是公平、激勵、改進和提高。什么是績效考核呢?是對某個員工在某個特定階段的工作業績進行客觀評價的一種方式。比如月度績效考核,就是通過最后打分,讓員工看到上個月自己的業績表現如何,這個分數與員工的績效獎金掛鉤,完成或者超額完成有較高的獎金,未完成可能要扣獎金,連續超額完成的,會有卓越專項獎,這對員工具有激勵作用。所謂公平就是按照公司與員工共同商定的績效考核方案,按時按量兌現,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與所得是合理的,公司的績效考核制度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公司與員工是共贏的結果。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如果一味地在不同崗位收入之間攀比,而不是與社會公平回報相比較,一個人的內心永遠平衡不了。打分不是目的,公平只是前提,重在激勵員工為業績而戰,即便是這個月績效得分不高,也不能說明這個人全年業績不好,誰都會有業績不好的月份,應該及時改進,找原因,定措施,繼續努力,下個月把失去的獎金掙回來。全體員工都鼓勵這種精神,在績效考核過程中,能夠不斷改進和提高,說明這個績效考核的方向是正確的。
(2)怎樣才能做到公平與激勵。如果每月考核下來,只有扣分,沒有加分和超分,這個考核方案一定出了問題。從你的案例來看,一是考核項目都是負項指標,負項指標就是未完成情況下的設定,評分辦法只有減分沒有加分,從心理上就感覺不好。獎罰不對等就是不公平,只罰不獎更不會激發團隊的積極性。另外,考核項目的說明比較含糊,什么叫重大斷貨?什么叫重大事故?什么叫重大客戶質量投訴……如果公司在《績效考核方案》或者其他規章制度中有詳細說明,這是沒有任何歧義的,如果沒有這方面的規章制度和詳細說明,僅憑領導主觀臆斷,就會產生沖突和矛盾。
另外,這樣的扣分是沒有止境的,假如某個員工月度績效標準工資是2000元,每分代表10元錢,這個月被扣了200分,當月績效工資就沒有了,如果超過200分,難道還要賠償公司錢嗎?
(2)KPI考核不要做絕對值加減分,而是要做相對比率。企業的情況是不斷變化的,今天我們出現斷貨扣1分,對小規模企業來說是合適的,明天企業做大了,出現斷貨還是扣1分就不合理了。為了合理,我們就要不斷修改評分辦法,這無疑增加了管理成本。如果用公式來計算,無論企業情況發生什么變化,只要還是這個指標,只要公式不變,計算出來的結果一定是合理的。

這樣用公式來計算,分子和分母是變量,以事實與數據來填寫,最后就可以得出實際的結果,而不用考慮這項有沒有完成,到底要扣多少分。除非這個崗位職責重新設計,或者公司業務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否則這個公式就是“永恒”的。
(3)每月重點不同,權重分配應當每月都不一樣。權重不放在績效考核方案或者表格中,應當放在月度計劃模板里邊,因為每月工作重點是不一樣的,所以權重分值不宜做固定化規定,比如上個月質量出問題多,下個月質量管理權重增大;再下個月質量沒有問題了,成本又增加了,那么下下個月重點是成本控制;再比如現在是七月份,是銷售旺季,銷售收入完成率可能占到40%的權重,到了年底,銷售不重要了,回款很重要,那么及時回款率可能占到40%。動態權重的好處,就是月度計劃可以聚焦公司的重點,也有利于鍛煉中層經理戰略思維能力。
總之,我們的績效考核無論采取什么方式,目的都是一個,公平地評價大家的業績,激勵團隊奮勇前進,出現問題及時改進,不斷提升團隊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最后實現員工與企業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