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立日新:世界500強企業的創新解決方案
- (日)小板橋太郎
- 965字
- 2020-07-03 16:51:47
“川村隆,回到日立公司吧!”
日立公司生產的汽車器械是指燃料噴射系統等引擎周圍的控制儀器和制動器,包括轉向系統、懸架系統等。通常成品車工廠會在三個月之前預測想要什么樣的零件,零件制造商將這些零件備好,并向代理商發貨。
但是,來自成品車工廠的訂單確認是在交貨前一個月。也就是說,從可能訂貨到正式接到訂單的2個月時間里,對于零件生產商來說是有風險的,這風險直接沖擊了日立公司。9月份就已經生產出大量零部件的汽車生產商到11月份正式接收的訂單僅為預計的7成,最糟糕的時候訂單甚至縮減了一半。
日立公司的危機就在眼前卻還不自知。雖然在10月30日公布的2009年3月同期業績預測營業額從當初預期的11兆1000億日元減少為10兆9000億日元,卻將利潤從3800億日元增加到4100億元,將業績向利好的方向預測和修改。
誠然,歐美國家中央銀行大規模的資金供給和利率下調多少緩和了“雷曼沖擊”,也有公司樂觀地認為這次金融危機“對制造業的影響是有限的”。
但是作為汽車零部件事業的領頭羊,日立需要的是能夠聽到各種聲音。
2008年12月19日,川村隆69歲的生日,他在和家人一起慶祝生日之余,對日立公司業績的惡化也深感擔憂。只是,馬上到退休的日子了,對于川村隆來說,日立的危機也許是別人的事情了。
剛過了新年的1月30日,日立公司預測2009年3月期的合并決算最終利潤將超過7000億日元的虧損,最終公布的赤字達到了7873億日元。
2月,日立董事長莊山、社長古川發表了渡過危機的體制改革意見。但是,在3月的第一周,川村隆的辦公室接到了莊山的電話。川村隆當時不在辦公室,他回到家后給莊山回了電話。莊山說:“董事會希望你能夠接任下一任社長,再次回到日立可以嗎?”
川村隆對這個突然而至的請求一時無法回答,莊山的來電是不是只是征詢自己經營重建的建議呢?川村隆沒有立即答應對方:“請容許我再考慮一下。”
川村隆在回復莊山前,和幾個朋友通了電話,跟他們談了自己的苦惱——是否要接任社長這一職位。和川村隆共事的人都知道川村隆是一個理智的人,遇事沉穩,當機立斷,不是有事找人商量的人。每次開會都在一個規定時間內結束,討厭反復商量、扯皮爭吵。朋友們的回答是否定的:“最終赤字不是已經7000億日元了嗎?”“不要晚節不保,還是不要做的好啊。”
川村隆的住所在東京都武藏野市,那里的公園還遺留了武藏野的原生樹林,三月上旬天氣還冷,川村隆在樹林里邊漫步邊思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