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蛻變:走向成功的64條法則
- 林柏恩
- 3715字
- 2020-07-03 16:54:52
進階教程
● 階段一
1.階段特征
做下屬的,除工作能力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好比堅韌的粗繩,拉不斷,分不開。借著你的誠信,可以吸引更多人親近,人越多,你的力量就越大。與你的朋友一同投入工作,工作必會事事順利。
2.歷史故事
以信為本,以誠待人
吳起,也許現在很多人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在戰國初期,他可是大名鼎鼎的風云人物,圍繞著他的故事、傳說眾多,其中有一條就是誠信為本。相傳他約了一位客人來家里吃飯,結果一直等到黃昏客人都沒有來,吳起也不吃飯,就等著客人。第二天一早,吳起又派人請客人來家里,這才與他一起吃飯。
吳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先后在魯、魏、楚三國為官,所在均有功績。據說吳起為魏將時擔任西河郡守,所在與秦國接壤,當時秦國有個崗亭離魏國很近,附近的居民不敢在那里種田,使得大片土地荒廢。于是吳起就在北門外放了一根車轅,說有人能把車轅搬到南門,就有賞賜。起初沒人相信,最終有個人將車轅搬至南門,吳起果然如約打賞。之后吳起又在東門外放了一石紅豆,說如果有人能把紅豆拿到西門,賞賜如前。百姓都爭搶著去搬。最后吳起說道:“明天我要攻打崗亭,能沖鋒陷陣的,就賞賜他上等田地和住宅。”百姓紛紛參戰,一舉攻克了秦國的崗亭。
3.實現方法
①建立同僚間的親和感;②建立自己的誠信,兌現自己的諾言;③學習付出和承擔,建立關系。
4.日省吾身
①與同事之間如何建立良好的關系?②與同事有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③有什么關于人際交往的技巧需要磨煉?④如何吸引更多人與你相交?⑤你對自己的誠信有什么評價?⑥有什么優點能令你建立良好的同事關系?⑦你用多少時間與同事相交?⑧有什么阻礙令你不能建立誠信?⑨做什么事會讓人覺得你值得信任?⑩你愿付出什么令同事與你的關系變好?
● 階段二
1.階段特征
團隊中最忌沒有向心力,即使擁有眾多精英,也不能令整個團隊發揮最高的效率。對于內部的關系,若以親善待之,則能上下一心。
2.歷史故事
上下齊心,共御外侮
據說,吳起當年為魏將,帶兵攻打中山,有士兵得病,吳起跪地為其吮吸傷口的膿液。士兵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號啕大哭。村里人問道:“將軍這么重視、愛護你的孩子,你為何還要哭泣?”那位母親說道:“當初他父親也在吳起軍中,有病時吳起也像現在這樣照顧他,為報答吳起的知遇之恩,孩子的父親奮戰而死。現在吳起又這樣對待我的兒子,估計我兒子的死期也不遠了。”果然,這位士兵在戰斗中奮勇當先,戰死沙場。
這雖然只是個故事,但也充分說明了吳起為將時善于團結人心,上下一心,軍隊才有了極強的戰斗力。在吳起為魏將時,連敗秦軍,使強秦不敢東犯魏境,戰斗力由此可見一斑。
3.實現方法
①了解內部關系;②以親善付出,建立關系;③聯絡眾人,上下一心。
4.日省吾身
①你會如何建立團隊的向心力呢?②現在需要什么才能令團隊發揮更好的效果?③你團隊的團結程度如何?④你的團隊有共同的目標嗎?⑤有沒有人不服從指示?⑥誰可以幫助你調和團隊的關系?⑦令你最難提高員工的融洽的原因是什么?⑧有沒有賞罰制度?⑨對成功的隊員,應如何表揚?⑩有沒有你很少留意的隊員?
● 階段三
1.階段特征
工作環境中需要學習與人親近的學問,才能使工作效果更好。要注意不親近心術不正之人,因為即使得到了關系,換來的也只能是禍害,最終只會令自己受傷。
2.歷史故事
施政以德,國之根本
在吳起成為魏將之前,原本在魯國為官,后來齊國攻打魯國,吳起自告奮勇抵御齊軍。有同僚說吳起妻子是齊國人,怕他偏向齊國,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吳起殺了妻子,從而領兵出征,大敗齊軍,樹立了很高的威望。但仍舊受到魯君猜忌,被迫逃亡魏國。魏文侯知道吳起是個人才,大膽啟用了他,但也只是看重其軍事才能,而看不上吳起的品德。
吳起為人雖然有污點,但在施政方針上,還是認為國君應當施行仁政,親近子民,才能保證國家強大穩定。有一次,魏武侯與吳起一起觀賞黃河,他對吳起說:“你看看這險峻的山河,真是魏國的天然屏障啊。”吳起說道:“當初三苗部落,左有洞庭,右有彭蠡,但不修德義,被禹消滅。夏朝左有黃河、濟水,右有泰山,伊闕在南,羊腸在北,但不修仁義,被商湯所滅。紂王都城左邊是孟門,右邊是太行,北面是常山,南面是黃河,但不修德政,被周武王所殺。由此可見,國寶不在于地勢險要,而在于施政以德。”
吳起的這些話,可以說是道出了為政者的根本。
3.實現方法
①小心選擇同僚;②隨時提高警覺,留意身邊的人;③衡量建立關系的代價。
4.日省吾身
①最近比較親密的同事是誰?②有沒有因為別人的緣故做錯事?③你有多了解身邊的人?④你覺得自己的朋友為人如何?⑤你覺得自己的選友能力如何?⑥當你已經沒有能力處理事務時,有沒有人能為你負擔?⑦選友最重要的是什么?⑧有沒有同事能夠鼓舞你呢?⑨你的同事有沒有幫助你提升工作能力?⑩如何可以尋到可稱之為賢明的同事?
● 階段四
1.階段特征
得到幫助是不容易的,但若得到了上級的支持,或結交到親密的工作伙伴,將會一起在工作上堅守,盡力做到最好,在工作上獲得突破,大展宏圖。
2.歷史故事
受人器重,事業之帆
得到領導的重視和信任,往往會對個人事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吳起的一生,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魯將時,國君信任他,他可以擊敗強大的齊軍;國君猜忌他,他只能落荒而逃。為魏將時,魏文侯信任他,他可以連破秦軍;魏武侯猜忌他,他只能逃亡楚國。
到了楚國,楚悼王十分賞識吳起的才華,僅用一年便將其升任令尹,支持吳起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制定嚴格的法律,取消舊貴族的種種特權,獎勵軍功,鼓勵耕種等。通過吳起的改革,偏安一隅的楚國迅速強大起來。從公元前381年開始,楚國四處征戰,連續擊敗魏軍,為將來的霸業打下了基礎。
3.實現方法
①學習維持現有的關系;②重視同伴之間的力量;③抱持積極的心態,主動出擊。
4.日省吾身
①同伴能夠支持你的工作嗎?②你有沒有能夠倚靠的工作伙伴?③同伴是你重視的其中一個范疇嗎?④你的積極性與同事間的關系的比例是怎樣?⑤你有沒有信心維持關系?⑥你對你的團隊抱有信心嗎?⑦如何保持你與同伴的關系及進步呢?⑧與同事有共同目標嗎?⑨你如何與同事一同訂立目標?⑩同事做什么事會令你不能接受?
● 階段五
1.階段特征
作為領導者,用人之道需要得宜才能得人心。如能摒棄小人,持納賢能,以仁義、光明正大之心與人交往,以出色的人際技巧,用平易近人的心態,使人才匯集,愿意接近。得力源頭,全在于此。
2.歷史故事
興國眾賢者,敗國一小人
縱觀歷史,成事者,親賢臣遠小人;失敗者,親小人遠賢臣。魏國從魏文侯的文治武功,到魏武侯的國勢漸衰,便是這樣的過程。魏武侯繼位后,魏相李悝去世,田文、公叔相繼成為魏相。公叔的妻子是魏國公主,他當政時,由于忌憚吳起,便想出一條計策。
他先去找魏武侯,說道:“吳起是個人才,但您的國家太小,我擔心吳起不會甘心屈尊于您。你可以假裝將女兒嫁給吳起,如果他答應婚事,說明有久留之心,如果推辭,就說明沒有。”之后公叔又邀請吳起來家里做客,故意讓身為公主的妻子專橫跋扈。吳起見狀,以為公主都是傲慢無禮,當魏武侯說想要將女兒嫁給他時,吳起果然推辭婚事。于是,魏武侯越來越猜忌吳起,吳起只能倉皇逃亡楚國。
3.實現方法
①以平易的心去接近身邊人;②加強自己的包容力,豐富身邊的人才;③了解及懂得運用現有環境,達成理想。
4.日省吾身
①有沒有人對你持有不安的感覺?②是不是有適合發展的資源?應該如何發展?③自己與工作伙伴的關系如何?④你的人力資源能否助你提升競爭力?⑤對自己的人際技巧評價如何?⑥你會如何協調工作間的人際關系?⑦有沒有人才愿意主動加入你的團隊?⑧你有沒有所謂的平易近人的性格呢?⑨現有的人際關系,能否達到最佳效果呢?⑩你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有沒有遇到難題呢?
● 階段六
1.階段特征
當人到達一定地位時,容易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從而知己無一人。對于自己的自信、能力、地位太過執著,以致自覺不屑與人交往。在這個階段,最容易失去同伴的支持,獨立面對困難,十分危險。
2.歷史故事
一意孤行,終至敗亡
吳起在楚國實行變法后,楚國果然強大了起來,楚悼王也十分信任吳起,任命他為國相。吳起至此完成了自己出將入相的心愿,變得高高在上,行事也越來越雷厲風行,不再顧忌旁人的感受。雖然他希望在短時間內讓楚國強大,以此來報答楚王的知遇之恩,但過快的變革讓很多舊貴族無法忍受,也為自己后來的敗亡埋下禍根。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吳起就在楚王的靈柩前,被眾人用亂箭射死。對于那些過分急于求成的人來說,這樣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吳起如是,商鞅又何嘗不是?
3.實現方法
①放低成見,樂于與不同的人交往;②檢視自己的人際關系;③打破思維的框架,放下驕傲。
4.日省吾身
①你對自己的經驗能力自信嗎?有沒有影響別人接近你?②有人在你面前班門弄斧,你愿意教導他嗎?③你有沒有出現挑戰別人的心態?④有什么人,最令你不愿意接近?⑤自己對工作的自信有沒有阻礙你與同事之間的關系?⑥你有沒有不利于你交友的性格?⑦你對你的隊員有成見嗎?你最不能接受的是什么?⑧你喜歡你的工作環境嗎?⑨你與同事的關系融洽嗎?⑩對于同事不懂得的事物,你愿意回答并細心教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