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13評論

第1章 關于氣場,你知道多少?

氣場究竟是什么

我們在評論某一個人的時候,說他的氣場如何如何。那么,經常被掛在嘴邊的氣場到底是什么呢?

可能很多人對“氣場”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

我們都學過物理,物理學上記錄了磁鐵有南北兩極,南北兩極存在磁場。而地球就有南北兩極,猶如兩個大大的磁鐵。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其實也是有磁場的。一個人身上散發(fā)的“磁場”,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氣場。

氣場,似乎是人們熟知而又不易捉摸的概念,大有“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意味。個人的氣場就是指一個人的性格、言行舉止而形成的個人魅力,帶有很強的個性化因素。而人們往往只會注意到氣場強大的人。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有很多人一出場就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而有的人,則存在感很低,實際上這都是由于每個人的氣場所決定的。

一個擁有強大氣場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因為氣場是由內而外散發(fā)出來的力量,它吸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氣場,屬于一種內在的氣質,是以一個人的文化、知識、思想修養(yǎng)、道德品質為基礎的,通過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情感、行為等直觀地表現出來。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氣場呢?恐怕誰也不能用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活潑可愛是一種氣場,端莊典雅也是一種氣場,摩登時尚其實也算是一種氣場。最讓人喜歡的應該就是那種自然平和的氣場,讓人覺得舒服,安詳,愉悅。但無論哪種氣場,都需要通過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和外在表現流露出來。所以說,要想成功地突出自己的氣場,首先就要明確自己的自身特點,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征來塑造外在形象。

簡單說,一個人的氣場是指一個人內在涵養(yǎng)或修養(yǎng)的外在體現。氣場是內在的不自覺的外露,而不僅是表面功夫。很多人為了能讓自己成為焦點,或者為了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用華麗的服飾包裝自己。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反而給人膚淺的感覺。這是為什么呢,很簡單,沒有氣場。所以,要想提升自己的氣場,做到氣場出眾,除了穿著得體,說話有分寸之外,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品德修養(yǎng),不斷提升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有強大氣場的人,的確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讓眾人追隨。比如外貌秀麗,舉止端莊,性格溫柔給人以恬靜的靜態(tài)氣場;身材魁梧、行動矯健,性格豪爽的人,給人以粗獷的動態(tài)氣場;外貌英俊,舉止文雅,性格沉穩(wěn)的人,給人以優(yōu)雅的氣場。

記得曾經在報紙上看過這樣一個例子——

陳阿土是臺灣的農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為了增長見識,他報名參加了一個國際旅行團,從沒有出過國門的阿土既膽怯又好奇。

導游為大家安排了不錯的飯店,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立的房間,飯店的服務也不錯,免費供應早餐,并且會有專人送上門。

早晨,服務生來敲門送早餐時大聲說道:“Good morning, sir! ”

陳阿土愣住了。他不懂英語,完全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不想讓人家覺得自己不懂。于是他想,在自己的家鄉(xiāng),一般陌生的人見面都會問:“您貴姓?”也許這個也是問自己叫什么的意思吧。

于是陳阿土大聲叫道:“我叫陳阿土!”

如是這般,連著三天,都是那個服務生來敲門,每天都大聲說:“Good morning, sir! ”而陳阿土也大聲回道:“我叫陳阿土!”

但他覺得很奇怪,這個服務生天天問自己叫什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終于他忍不住去問導游,“Good morning, sir! ”是什么意思,導游告訴他是“早上好”的意思。還告訴他,如果有人這么向他問候,那他也應該回應一句:早上好。

陳阿土這才知道自己鬧了笑話,于是他回到房間反復練習“Good morning, sir! ”這句話,以便能體面地應對服務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務生照常來敲門,門一開陳阿土就大聲叫道:“Good morning, sir! ”

與此同時,服務生回答的是:“我是陳阿土!”

看了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覺得有點好笑。但是,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呢?很簡單,在雙方對彼此都不熟悉的情況下,誰更能征服對方呢?我們說是氣場強的那個人。因為阿土一直氣場很足地喊“我是陳阿土”,所以,服務生被他的氣場征服了,從而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有一句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在社會上,人際交往中,工作生活中,我們可以說,氣場強的人,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同,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同時,一個人的氣場也是個性的外在表現。每個人的氣場就是這個人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一個人在思想、性格、品質、意志、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質,這個特質表現于外就是他的言語方式、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

任何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場,而這種氣場也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成為一種個性化的存在。說到這里,或許很多人應該能夠明白什么是氣場了。簡單地說,氣場是一個人內在的東西,由內及外,從自身所特有的屬性而散發(fā)出來的形成的氛圍。

盡管如此,氣場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現實生活非常復雜,隨著社會現實和生活條件、教育條件的變化,年齡的增長,主觀的努力等,氣場也可能會發(fā)生某種程度的改變。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下面這個典故:

呂蒙是三國時期吳國的一員勇將,可惜的是,他沒有讀過幾天書,為人比較粗魯。孫權便勸說他去多讀一點書。呂蒙推托說:“在軍營中常常苦于事務繁多,恐怕不允許再讀書了。”

孫權說:“我難道要你們去鉆研經書做博士嗎?只不過叫你們多瀏覽些書,了解歷史往事,增加見識罷了。你們說誰的事務能有我多呢?”

呂蒙覺得孫權說得有道理,于是開始認真看書,到后來,基本上可以說是博覽群書。

魯肅掌管吳軍后,上任途中路過呂蒙住地,呂蒙擺酒款待他。魯肅不知道呂蒙已經是個學富五車的人了,在酒宴上兩人縱論天下事時,呂蒙的談吐讓魯肅大吃一驚。

酒宴過后,魯肅感嘆道:“我一向認為老弟只有武略,時至今日,老弟學識出眾,確非吳下阿蒙了。”呂蒙道:“士別三日,但更刮目相看。”

昔日的阿蒙都可以讓人刮目相看,所以,氣場弱的朋友們,不要氣餒,從現在開始,努力地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總有一天,你也可以讓人刮目相看。

氣場形成的內因和外因

一個人的氣場是內在修養(yǎng)加外在的行為,諸如談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態(tài)度等的總和。優(yōu)雅大方、自然的氣場會給人一種舒適、親切、隨和的感覺。

在氣場的構成因素中,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后天形成的。就像《三字經》里說的那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所以,我們每個人的氣場,都有先天的一些因素在里面。這些先天因素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它包括感覺器官、運動器官以及神經系統(tǒng)和腦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來自于遺傳。它是氣場形成和發(fā)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質基礎。

氣場的另一半,是在后天培養(yǎng)的,諸如食物、環(huán)境、家庭、學校、社會、文化、經歷、年齡、職業(yè)等,都可以影響人的氣場。就好像我們平日里看到一個人,就大概能知道他是做什么行業(yè)的。因為每個行業(yè)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氣場。比如明星,他的氣場是外向型的,他會用他的氣場去獲得你的好感。比如作家,你會無形中感覺,他周圍的空氣里飄散著一絲墨香。而藝術家,氣場中更多了一些藝術氣息。看過武俠小說的人,一定對這樣的場景不陌生,比方說一個殺手進來,周圍的人都會感覺到一股殺氣。

在氣場形成的過程中,環(huán)境和教育是氣場形成與發(fā)展的外部條件,因為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一個人的氣場,除必須積極地投入到實踐中去之外,還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心理特征,即理想、興趣及勤奮和不怕困難的意志力。

一個人的氣場是可以培養(yǎng)的,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快獲得一個強大的氣場。培養(yǎng)強氣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你自身的努力!

氣場不是學來的,而是培養(yǎng)出來。比如古代,很多大家閨秀,要求言談舉止都得符合標準。而這個標準,其實就是表現出來的氣場。今天我們不會要求女子遵守那么多的規(guī)矩,但是,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培養(yǎng)一下自己的氣質,增強自己的氣場,因為在現代社會,氣場是你在交往中最重要的名片。只要你是真心想要提高自己的氣場,就得多看書、多思考。

要知道,氣場不是一兩個月可以改變的,這需要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氣場是內在散發(fā)出來的一種魅力,化妝雖能改變容貌,但氣場這東西是要靠內在修養(yǎng),而不是靠裝飾獲得的。除了注重外表的華麗外,還要更多地注重內涵。

在社交圈中,你是大家眼中的一個亮點嗎?你想在人群中吸引別人的眼球嗎?這些當然不是靠暴露、夸張的打扮來實現。氣場是一種你有而別人沒有的東西,會讓別人覺得你與眾不同,這種不同不是刻意做出來的,它是一種自然美的流露。

能提升氣場的東西很多,我相信你能從下面的例子中找到答案。

大家都知道,魚依靠鰾才能在大海中自由沉浮。同樣是水中生物,鯊魚就沒有鰾,為了能夠沉浮,它就只能依靠肌肉的運動。由于重心的作用,只要它停止游弋,身子就會迅速下沉,所以鯊魚要上浮時,只能依靠肌肉的運動而不停息地游弋。長此以往,它們身體的肌肉就越來越強壯,體格也越來越大,終成“海洋霸王”。

反之,鯊魚一旦停止游動,就會因缺氧而導致死亡。

我們說是環(huán)境改變了它,外因促成它形成了“海洋霸王”的氣場。

綜上所述,一個人氣場的形成,離不開兩個環(huán)境,一個是自然環(huán)境,一個是社會環(huán)境。在人的發(fā)展中,社會環(huán)境起著更為主導的作用。環(huán)境影響人,主要是通過社會環(huán)境實現的。社會環(huán)境包括社會文明的整體水平,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以及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和道德水準,其中最主要的是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和個人擁有的社會關系。

許多學者和有成就的人指出,人的氣場同堅強的信念、崇高的理想聯系在一起。沒有理想和信念,發(fā)展能力就缺乏強大的動力;興趣和愛好是促使人們去探索實踐,進而發(fā)展各種能力的重要條件。因此,一個人氣場的形成,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氣場是決定人生成敗的基石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能夠獲得成功,但事實上并非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成功者。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僅是因為他們具有超越常人的才華,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具備成為成功者的氣場。氣場有助于人們克服困難,即使受到挫折與坎坷,依然能夠保持樂觀的情緒,保持旺盛的斗志。可以說,成功人士與一般人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氣場的差異。

氣場吸收了一個人成長中所有的得與失,其中包括他的性格、學識、教養(yǎng)、專業(yè)、品位,成長環(huán)境、家庭背景等,當然,還有他的外貌。這些物質經過各種方式的變化組合,形成一種獨特的能量。這種能量以各種形態(tài)附著于他,形成了這個人獨特的存在形式。

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每個人至少有兩個自己,一個是內心真實的自己,另一個是我們展示給大家看的自己。氣場,是二者的結合體。氣場,每個人都有,但看不見摸不著。氣場是裝不出來的,氣場是種感覺,比如大牌明星,公眾人物,一出場,那種架勢、那股底氣、那個范兒就是氣場。生活中,領導者、電影演員、演講家、培訓師,等等,是體現氣場最明顯不過的角色。

大家也許都讀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海倫·凱勒就是一個氣場很強的人。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于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zhèn)。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

但是,長大后的海倫,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拉丁、希臘、英、法、德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yè)。因此她贏得了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并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學院的14年間,包括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版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拼寫到她手上,因此她花費在預習功課上的時間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面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努力學習。

有人曾如此評價她:海倫·凱勒是人類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一個看不見任何東西、說不出一句話、聽不見一絲聲響的殘疾人,為什么能夠走出黑暗,獲得讓正常人驚嘆的成績?為什么能夠贏得世人如此高的褒獎?除了靠海倫自己的頑強毅力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之外,恐怕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她的氣場——在困難面前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氣場。

海倫·凱勒正是憑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豐富自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氣場,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不一樣,真正的成功應該是全方位的,包括朋友、家庭、心靈、時間和金錢等,但最終是精神上的東西。人是精神與物質相交融的產物。一個人只有主宰自己的氣場優(yōu)勢,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氣場是衡量一個人綜合指標的一個重要參數。這個參數的存在往往被人們所忽略。但客觀存在的東西終究會被證實,特別是當人們發(fā)現它的重要性的時候。因此,偉人往往就是這樣的人——歲月的更迭不是影響他氣質和氣場的根本因素,反而倒是成就他一切的最有力的見證。

氣場可以幫助每個人找到真實的自己,從而理解自己的思想,寬容自己,愛自己。當你真正了解了氣場,你就能夠達觀地接受別人的意見,對別人的錯誤變得豁達、寬容起來。

其實,只要不帶偏見地深入審視自己,總會找到自己氣場中的優(yōu)勢。不同氣場的人都可以成功,關鍵是我們怎樣去運用氣場,怎樣運用好的方法使自己得到鍛煉和成長,從而使氣場帶給我們的收獲最大化。

不同的氣場,不同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著自己的人生。我們都希望,人生能由自己來把控。那么,如何才能經營好自己的一生呢?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完美的人生規(guī)劃,但是,要把這些美好的愿望都變成現實,我們還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了解自己的氣場。因為,不同的氣場,決定了不同的人生。

人們常把心比喻成人生的精髓,而成功的氣場也需要用心來經營。

前文我們說過,一個人的氣場就是這個人的精氣神所在,是睿智的反映,也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想要獲得較高的成就,就要有能把控人生百態(tài)的氣場。

孔子曾經問子貢:“你和顏回哪一個強?”

子貢答道:“我怎么敢和顏回相比?他能夠以一知十;我聽到一件事,只能知道兩件事。”

雖然子貢如此說,但是子貢依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為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人的氣場,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人,給人的感覺是睿智多思;有的人,給人的感覺是親切溫和。擁有這兩種氣場的人,一個善于分析,一個善于聆聽;一個做事有條理,一個做事有耐性。正如顏回和子貢,氣場不同,那么在人生之路上也會取得不同的成績。

人生里有太多的逆境,這是生活中的偶然。但是氣場可以讓偶然轉化為令人快樂的必然。因此,當我們了解了自己的氣場是什么類型的,在自己的核心性格偏好上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斷地發(fā)展,超越自我及他人的速度相對更快,以及更適合自己的天性和才能。

有這么一則寓言:

豬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頭牛,工作雖然累點,但名聲好,讓人愛憐;

牛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頭豬,吃罷睡,睡罷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賽神仙;

鷹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雞,渴有水,餓有米,住有房,還受人保護;

雞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鷹,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殺雞。

多數人向往自己不熟悉但相關的領域,容易羨慕別人。羨慕或許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人因為對別人的羨慕而放棄了對自己的自信和對理想的追求,那就是愚蠢的。羨慕只是因為我們希望涉及這些領域,但不熟悉而已。而那些我們羨慕的事情,可能并不符合我們的氣場。

生物遺傳密碼的千差萬別,成就了每個人的優(yōu)點特長,同時也會有一些缺陷短處,后天教育與環(huán)境的差異更是造就了不同的氣場。其中既有令人羨慕之處,又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牽強地一味要求自己與令我們羨慕的人看齊,常常會喪失美好的東西。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直到他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并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杰克大叔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里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于爬上去了。下來時,你杰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后面。后來,鉆出煙囪,我發(fā)現一個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臉上全都踏上了煙囪里的煙灰,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xù)微笑著說:“我看見你杰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得像個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鉆出煙囪時干干凈凈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杰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

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別人的成功、經驗、思維是別人的,是永遠不能復制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場,人生的關鍵問題就是如何運用好自身氣場的問題。你的氣場可以使你樂觀豁達,戰(zhàn)勝面臨的苦難;可以使你獲得更多的幫助;可以使你心境清明,讓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披荊斬棘。

不同氣場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動機、喜好和欲望等。但是不同氣場的人,由于這些內在因素的影響,幾乎都有自己的核心偏好。而每個人的氣場,又決定了每個人會去走各自不同的人生之路。

曹操問名醫(y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y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曹操再問:“那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fā)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xiāng)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都以為我的醫(y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可見,氣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至關重要。如果你忽略了去經營自己的氣場,那么你就會成為一塊不能引起別人注意的璞玉。未經雕琢的璞玉和雕刻后的美玉同樣價值連城,但是雕刻成形的美玉會更受歡迎,更有機會讓市場來檢驗它們的價值,這就是氣場的作用,氣場可以讓一個人在人前變?yōu)槊烙瘢瑩碛懈嗟某晒C會。

認識你自己的氣場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場,每種氣場都有其匹配的職業(yè)。有的人擅長這一行,有的人擅長那一行。我們應該了解自己的氣場,并按照氣場特性去尋找合適的人生之路。

在古希臘的“戴爾波伊神托所”的門口矗立著一塊古老的石碑,上面寫著醒目、發(fā)人深省的大字:“認識你自己!”這句名言被著名的思想家盧梭稱贊為:“比倫理學家們的一切巨著都更為重要、更為深奧的至理名言。”

認識你自己的氣場,發(fā)展并經營自己的氣場,只有這樣,你才能更準確地發(fā)現自己的最佳才能,找到到達成功目的地最迅捷的途徑。

愛因斯坦說過:“孩子生來就是天才,但往往在他們求知的歲月中,錯誤的教育方法扼殺了他們的天才。”而每一個天才都自己的氣場,每一種氣場,都可以促你成功。

很多人成功,是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的氣場能給自己帶來什么。這樣他們就有了目標和動力,在發(fā)展自己的路上才不會迷失自己。

有個叫布羅迪的英國老師,在整理閣樓上的舊物時,發(fā)現了一疊練習冊,它們是50年前皮特金幼兒園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

這些作文本中,記錄著孩子們各種各樣的理想,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有個孩子寫道:他未來一定會是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水,都沒有被淹死;還有個孩子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總統(tǒng),因為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其他同學最多的只能背出7個;還有一個叫戴維的小盲童,他認為,將來他必定是英國的一個內閣大臣,因為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過內閣。

布羅迪想把這些本子重新發(fā)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

當地一家報紙得知他的這一想法,為他發(fā)了一則啟事。沒幾天,布羅迪收到了各地的回信。他們中間有商人、學者及政府官員,更多的是沒有表明身份的人,他們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夢想,并且很想得到自己那本作文簿,布羅迪便按照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

一年后,他收到內閣教育大臣布倫科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保存著我們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在我的腦子里,我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面前。

氣場可以讓我們順應自己的天性,只有這樣才能開啟通往成功的大門。

那么,你是否找準了自己的氣場?要知道,每一種氣場都能幫助你成功,關鍵就在于你是否真的借助了這樣的氣場來幫你實現人生的夢想。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天才,只是你自己不知道在哪方面最值得發(fā)展。

一個人成功的最好訣竅就是打造屬于自己的氣場。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坐標中,沒有標出符合自己的氣場,這個人可能就會在無數次的失敗中變得失意和沉淪,找不到自我。善于發(fā)現、經營自己的氣場,將會幫助你譜寫美麗的人生篇章,這是因為經營適合自己的氣場能給你的人生增值。富蘭克林曾說:“寶貝放錯了地方就成了廢物。”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孔子初時以建立以“仁”治國的完美社會為志向。并為此周游列國,卻沒有成功。然而,他卻是很好的老師,他的弟子遍及天下,人們推崇他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見,只有找到自己的坐標,自身的氣場才能得以發(fā)揮作用,生命的意義才能實現。

事實上,由于個人條件不同,資質各異,加上成長環(huán)境的差異和所掌握資源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間,也是很難進行精確比較的。

每個人的氣場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的成功之路也不盡相同。與其自尋煩惱,不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坦然一些。只要努力了,就不必對結果、對自己過于苛求,更不必感嘆命運的不公。上帝是很公平的,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一代喜劇大師卓別林,年少時因相貌不佳總是成為別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劇生涯中這恰恰成為一種優(yōu)勢,他主演的無聲喜劇電影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境界。這不得不說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而我們現在,看到他的表演就想笑,也是因為,我們認同了他的獨特的氣場,認同了他的氣場想表達給我們的東西。看到他,就好像能看到他的周圍,都是笑的音符。而這,就是氣場。

在人生的坐標系里,一個人如果站錯了位置,那是非常不明智的,他可能會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淪。因此,找對氣場坐標非常重要,它可能是你改變命運的一大財富。

有底氣才能有氣場

底氣決定著一個人氣場的影響力,底氣足,則行事雷厲風行,果斷有力,做人昂揚向上,獨領風騷;底氣不足,則畏畏縮縮,優(yōu)柔寡斷,讓人覺得不可信,不放心,因此,做人需要底氣,做事更需要底氣。

底氣是氣場的具體體現。仔細品味我們身邊的成功人士,無一不具備一定的實力。有了實力,做事、說話自然就會有底氣,有了底氣才能有氣場。經常因一事無成而埋怨外在環(huán)境的,必定是那些自身實力不濟的人。

我們來說一個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故事:

愛因斯坦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上完制作課,同學們都交了自己的作品,只有愛因斯坦沒交。

第二天,他才送來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師很不滿意地說:“我想,世界上不會有比這更糟糕的小板凳了。”

愛因斯坦回答:“有的。”他不慌不忙地從課桌下面拿出另外兩只小板凳,舉起左手的小板凳說:“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舉起右手的小板凳說:“這是我第二次做的,剛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雖然不能使人滿意,但總比這兩只強一些。”

愛默生曾經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可以說,愛因斯坦的自信就是在和自己的比較中樹立起來的。愛因斯坦用行動證明他是有底氣的人。

底氣不足表現在諸多方面,諸如破產、失業(yè)、疾病、失戀以及離婚和喪偶等。危機和挫折事件當然會給人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但這并不是每個人最普遍的壓力來源。大多數人的壓力更多的是來自工作上的負擔,比如任務重、工作忙,同時應酬也多,不愿意得罪人,壓力太大身體受不了。在經濟上也會有負擔:比如貸款、子女教育及贍養(yǎng)老人等。工作和經濟負擔給他們帶來了沉重的精神負擔。很多人都會希望別人對自己有個更好的評價,因此極力討好對方;同時對自己有著過高的期望,對前途和未來的迷茫,攀比,虛榮,人際關系緊張,同事之間缺乏信任,溝通不暢,等等。

當然,除了以上所列的各種負擔會給人帶來壓力以外,其實喜事、單調與清閑同樣可以給人帶來壓力。喜事方面,比如結婚、懷孕、生子、喬遷、晉升、畢業(yè)等;單調與清閑方面,如過于輕松或一成不變的工作、過長的假期等,同樣也會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壓力襲來。

生理學家發(fā)現,壓力會使人大腦分泌出一種叫“去甲腎上腺素”的荷爾蒙。適度的壓力,會令這種荷爾蒙少量分泌,對人體健康有利,甚至會成為人前進的動力。壓力成為動力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但人所能承受的壓力畢竟是有限的。壓力過度,“去甲腎上腺素”就會分泌過量,讓人腦部肌肉收緊,血流不暢,從而破壞人身體的良性運轉。

當然,有壓力不完全是壞事,我們說事物的好壞是相對的,有的人因為有了壓力,就有了動力。有了向上的動力,自己的底氣就會很足,從而成為一個有氣場的人。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大說客蘇秦,曾經在半神半人的鬼谷子門下拜師學藝。出師后先去游說家鄉(xiāng)洛陽的東周之君周顯王,周顯王不信任他,只好遠赴秦國游說秦惠王,結果因為秦惠王“方誅商鞅,疾辯士,弗用”(《史記·蘇秦列傳》語)。

蘇秦只好灰頭土臉地回了家。

在家里,妻子不把他當丈夫,嫂子不把他當叔叔,父母不把他當兒子……蘇秦毫不灰心,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本名為《太公陰符》的書,于是有了流傳至今的“頭懸梁,錐刺股”的佳話,經過一年反復的琢磨和演習,蘇秦再次周游列國,這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從蘇秦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最初的時候,遇到了事業(yè)上的壓力。學業(yè)有成之后,沒有得到君王的賞識,心情受到打擊,氣場很弱;回到家中,親戚朋友看到他一事無成,也遠離他,竟然連自己的父母也不把他當兒子,感情上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精神壓力增大。但是,這些壓力都沒有能夠壓倒他,反而成為他戰(zhàn)勝困難的動力。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蘇秦成為才華橫溢的外交家,言語間也非常有底氣。君王重用他,貴人巴結他,氣場由弱變強,讓曾經瞧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

底氣是實力的外在表現,一個有底氣的人才會是一個有氣場的人。底氣不是說有就有,必須具備真才實學、經過刻苦努力才能取得,因此,只有具備實力才能有底氣,有底氣自然就會有氣場。

做自己氣場的主人

人一旦陷入困境中,就非常希望能有一個人伸出援助之手,或許有人可以幫你一把,但是要知道,那只是暫時的突圍,而想要真正擺脫自己的困境,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因為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有一個商人,把自己全部的財產投資到一樁生意上。可是由于市場的變化無常,他把握不當,最后將全部財產都賠了進去。這時,妻子也從原來的單位下了崗,而兒子又在念書,他處在了絕境之中。對于自己的失敗以及造成的損失,他一直譴責無法自拔。好多次,他都想一死了之,來逃避這種心靈的痛苦。

一次,他無意中在書店看到了一本名叫《簡單生活》的書。這讓他迫切想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才能簡單起來。于是他帶著希望和重新振作的勇氣,決定找到這本書的作者,希望能得到他的指點和幫助。

當他找到這個作者,敘述了自己的經歷后,那位作者便對他說:“我十分同情你的遭遇,也很能理解你此時的心情,但是我事實上,真的是無能為力,我一點忙都幫不上你。”

商人聽后,心里更加沮喪,自言自語地說:“看來,我真的好不起來了,一點指望都沒有了。”

那位作者看到商人的樣子,沉思了片刻,說道:“雖然我無能為力,但有一個人可以讓東山再起。”

商人立刻激動地握著作者的手說:“救人救到底吧,請你趕快帶我認識他。”

作者站起身來,把他領到家里的試衣鏡前,用手指著鏡子說:“就是他,鏡中的人就是我要介紹給你認識的那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他才能讓你重新振作起來,只要你肯坐下來,徹底認識這個人,不然,你真的是無藥可救了。因為當你在沒有認清這個人之前,對你自己或者這個世界來說,你都是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

商人站在鏡子前,看著鏡子中這個滿臉胡須,充滿憂郁的臉,看著,看著,就哭了起來。

過了幾個月,當作者再見到這個商人的時候,幾乎沒有認出來。他真的脫胎換骨了,干凈的臉上,充滿著笑容,步伐輕快,完全是一個成功者的姿態(tài)。

他對作者說:“那天在你家,對著鏡子讓我找到了自信。如今我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妻子也重新上崗,薪水也不錯,兒子也考上了大學,我想用不了多久,我就會東山再起。”他還很風趣地對作者說:“等到我再起的時候,我就找你去,并付給你一筆報酬,這是你應得的報酬。因為是你介紹我重新認識了我自己,使我對人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從故事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商人失意的時候,沒有給他講一堆復雜的人生道理,只是告訴他一個簡單的真理:無論陷入了哪種困境,能夠讓我們振作起來,重新恢復生活勇氣的,不是優(yōu)秀的作者,也不是復雜的哲學家、心理學家,而是一個真實簡單的自己。

世界上沒有什么救世主,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只要你換一種思維,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你就會發(fā)現,其實有些事情是很簡單的,完全可以戰(zhàn)勝它,重新來過。

智慧讓氣場由弱變強

不可否認,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氣場的大小和強弱。同時,智慧還是一個人獲得成功、提升氣場的重要源泉。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如果缺乏智慧,即便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對他氣場的提升恐怕也無濟于事。

《圍爐夜話》中指出:“為人循矩度,而不見精神,則登場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權變,則依樣之葫蘆也。”同理,一個優(yōu)秀的人也敢于打破常規(guī),也善于變通。

善于變通,不僅僅指工作態(tài)度的轉變,也指思維角度的變換,只要善于轉變思維,就能改變所處的境遇。

從前,有一位國王,他獨眼缺手斷腳,卻覺得自己雄姿英發(fā)。為了能讓后代子孫瞻仰自己的英姿,他發(fā)布告示請全國最好的畫家給自己畫一幅畫像。

最后,他從應征的畫家中挑選了三個畫技最高的候選人出來。

第一個畫家將國王畫得栩栩如生,很逼真,很傳神。但是,國王看了之后很生氣,說:“畫像上的我,和殘疾人沒什么兩樣,怎么可以傳給后人!”于是就把這位畫家給殺了。

第二位畫家因有前車之鑒,不敢據實作畫,就把國王畫得四肢健全,英俊無比。國王看了之后更生氣,說:“這個不是我,你是在諷刺我嗎!”又把他給殺了。

第三位畫家畫了一幅國王單腿跪下、閉住一只眼、側身瞄準射擊的肖像畫,把國王的缺點全部掩蓋,結果國王大大地獎賞了他。

有時勝利者和失敗者在技藝、能力上的差異并不是很大,而最終誰更有智慧,誰就會成功。智慧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場,可以讓人在關鍵時刻扭轉局面。有智慧的人,總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而他的氣場也會比平常人要強得多,他也會比普通人更引人注目。

古希臘有位著名科學家叫阿基米德。他有許多創(chuàng)造發(fā)明,大家都很尊敬他。這天,羅馬侵略者乘著一艘戰(zhàn)船,又來攻城了。青壯年都不在,城里只有老人、婦人和孩子。大家都嚇壞了,來找阿基米德,要他想辦法把敵人趕跑。

阿基米德走上城墻。他看見羅馬戰(zhàn)船越來越近,近到看得出船上的風帆不久前剛上過油。阿基米德抬頭望天,陽光很強烈,照得人眼睛都睜不開。于是他靈機一動,高興地說:“有辦法啦!放火燒船!”

于是,他指揮大家一起行動,叫大家每人拿一面鏡子對準戰(zhàn)船。用千余面鏡子反射陽光,并把它們反射的光線集中到一個點——敵船的風帆上,使其溫度迅速升高,上過油的風帆很容易就起火燃燒了。敵人防不勝防,只好紛紛跳水逃命。

智慧是一種力量,它可以激發(fā)人體內在的潛能。每個人的身上都潛伏著巨大的力量,這種能量一旦被激發(fā),就會給人生帶來無法想象的巨大改變,而智慧就是激發(fā)這種能量的導火索。一旦一個人意識到這種力量的存在,并開始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運用它,就能夠改變自己的整個人生。

智慧,是讓氣場由弱變強的助推器。如果你有著很高的才華,那么智慧會讓你的才華綻放出更多的光彩。只要比別人更加智慧,那么成功對于你的就會變得更加簡單,因為你擁有著智慧。讓我們看一下下面的小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主人公運用自己的智慧,不但增強了自己的氣場,同時也用智慧化解了尷尬。

溫莎公爵除了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傳奇故事外,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有一次,英國王室為了招待印度當地居民的首領,在倫敦舉行晚宴。其時還是皇太子的溫莎公爵主持這次宴會。

宴會上,達官貴人們觥籌交錯,氣氛融洽。可就在宴會結束時,出了這么一件事。侍者為每一位客人端來了洗手盤,印度客人們看到那精巧的銀制器皿里盛滿了亮晶晶的水,以為是喝的水呢,紛紛端起來一飲而盡。作陪的英國貴族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主持人。

溫莎公爵神色自若,一邊與客人談笑風生,一邊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樣“自然而得體”地一飲而盡。接著,大家也紛紛效仿,本來要出現的難堪與尷尬頃刻間釋然,宴會獲得了預期的成功。

人生要想卓越、要想成功,就必須擁有積極的態(tài)度。有了積極的態(tài)度,人的心智才能更加清晰,明確地知道勝出的方向。要記住,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模仿你的才華、復制你的能力,抄襲你的成果。無論在任何時候,你要充分伸展你的個性,因為這是你獲得成功的資本。

有句名言說:“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他的為人”,我們也可以說,一個人的智慧決定他的一生。氣場是智慧綻放的花朵,成功與失敗是智慧結下的果實,因此,一個人收獲的是成功還是失敗,完全取決于自己的智慧。智慧造就個性,智慧往往能讓他的能力盡情綻放,無論他身處何地,身處何境,只要端正態(tài)度,他的能力遲早會放射光芒。

品牌: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
上架時間:2019-02-20 15:46:53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宾市| 淮安市| 天水市| 榕江县| 鹤岗市| 陆良县| 白水县| 静海县| 吉林省| 广德县| 增城市| 寻乌县| 怀宁县| 常熟市| 宁城县| 宜川县| 监利县| 新巴尔虎右旗| 平安县| 措美县| 梅州市| 望奎县| 天峨县| 锡林郭勒盟| 福清市| 库尔勒市| 北碚区| 永修县| 托克逊县| 桐梓县| 罗田县| 吐鲁番市| 介休市| 汉寿县| 玉树县| 大安市| 新龙县| 疏附县| 沙河市| 潞城市|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