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進階教程

1.階段特征

平淡的生活,使人懶于了解外邊的世界,感受身邊發生的事。而經過分析,可以預期未來,如此才能夠快人一步,未雨綢繆。

2.歷史故事

居安需思危,未雨已綢繆

曾國藩,這是一個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響當當的名字。無論是皇帝朝臣,還是洋人,甚至是他的敵人,都對他有相當高的評價。《清史稿》甚至評價其為“中興以來,一人而已”。曾國藩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就,與他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的性格密不可分。

曾國藩成為朝廷重臣后,聲望如日中天。但他卻十分明白月滿則缺的道理,正所謂“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他告誡家族子弟,必須走正道,保持耕讀家風和禮義之澤。他說,如果子孫誤入鄙薄自私的歧途,將來必定是斤斤計較,心胸一天比一天狹隘,到了那時候就難以挽回了。出于這種思考,曾國藩并沒有像其他官員那樣買房置地,而是極力反對家中為他購買五馬沖私田。

3.實現方法

①仔細感知事物的發展和需要;②未雨綢繆,善于為將來積累儲備;③不可浮躁、自滿松懈。

4.日省吾身

①現在的形勢優劣如何?②形勢優劣背后的緣故是什么?③未來要面對什么危機?④有什么隱患呢?⑤需要做出準備的是什么呢?⑥有沒有事情是過于樂觀的呢?⑦萬一將來逆境到臨,什么事情是最需要留意的呢?⑧有沒有危機應變計劃?⑨有沒有預防計劃?⑩有沒有資源儲備計劃呢?

● 階段二

1.階段特征

環境適合之前,未有能力之前,需要學習為人處事之道。謹記正直、正大、正方、不反復,是成為人才的必備條件,才能在現今世道上沖出一條生路。

2.歷史故事

修身齊家,進德修業

曾國藩追求的“內王外圣”是儒家人格和思想的極致,但真正能夠實現的人卻寥若晨星。曾國藩為什么能成為“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之完人?因為他立志要做這樣的人。他在給兒子曾紀鴻的信中明確無誤地表明了自己的這一志向:“吾有志學為圣賢。”這樣的志向,使得他自然地走上了自省、自責、自勝、自強的圣賢之路,既“進德修業,克己自律”,又“專志于學,勤于著錄”。

“進德修業”正是曾國藩成為“完人”的前提。道光二十二年,他在給弟弟的信中說道:“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辭章之術,以圖自衛其身。”

3.實現方法

①選擇正直的行事方式;②鎖定符合大義的目標和價值感;③安守本分,充分發揮能力。

4.日省吾身

①有沒有觸及底線或違法的事呢?②有沒有虧欠他人或團隊?③有沒有未盡己責的地方呢?④現在的行事作風是否光明磊落、合乎常規,能向公眾交代嗎?⑤所行的目標方向,是否正大光明?⑥所追求的宗旨和價值觀,是否體現于現在的行為之中?⑦就現時的角色崗位而言,自己是否盡忠職守?⑧在職責范圍內,是否已經充分發揮才能?⑨有沒有濫用職權,或觸及本分范圍以外的事物,惹人閑言?

● 階段三

1.階段特征

若太過于表現自己的才能,將會惹別人妒忌,即使身居重位,也終不得長久。要知道為人之道,乃在于能夠隱藏自己,堅守正道。

2.歷史故事

忍字一把刀,心寬自可消

做官要修養心性,要“忍得住,忍得煩”,學會在收斂低調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在巧妙周旋中攀升,當退則退,當進則進,能屈能伸,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曾國藩的“忍”是出了名的,這一特點甚至在他還未發跡時便已經顯露。

據說曾國藩在岳麓書院讀書時,與一書生同居一室,那個書生行為怪異。曾國藩的書桌距離窗戶有幾尺遠,為了能夠更好地讀書,便移近窗前。那個書生發怒道:“我的光線都是從窗中來的,你這一搬,把我的光都遮住了。”曾國藩說:“那我的桌子放在哪里?”書生指著床側說:“放這里。”半夜,曾國藩仍舊讀書不輟,那個書生又發怒說:“平日不讀書,這個時候了,還擾人清夢!”曾國藩便無聲默念。曾國藩的忍功由此可見一斑。

3.實現方法

①收斂銳氣,忌露鋒芒;②不可貪功自居,弄權自專;③避忌枝節牽連,無辜受屈。

4.日省吾身

①是否能夠敏感地察覺處境中人事關系的復雜性?②有哪些人是要小心相處的?為什么?③身邊有哪些人容易散播流言?該如何應對?④自己有哪些才華和能力容易惹人注目成為焦點呢?⑤這些鋒芒可能帶來什么影響呢?⑥如何收斂鋒芒呢?⑦現在有哪些無辜“罪名”,最容易被指責呢?⑧萬一面對這些屈辱,有何自保名節的良方?⑨如何順應眾議,又如何獨善其身呢?兩者應如何平衡?

● 階段四

1.階段特征

世事處在發展變革之中,人們相互缺乏溝通了解,關系亦變得撲朔迷離,難以測度,此時切勿表現自己,否則將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2.歷史故事

審時度勢,擇時而發

《易經》上有這樣一句話:“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意思是說,君子有才能但不使用,而要等待合適的時機。因為很多事情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各個方面的因素都具備時,才能真正成功。

曾國藩在與人交往時便十分注意分寸,即使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他也不會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而與之過于親近。肅順,愛新覺羅氏,皇室宗親,歷任咸豐帝侍衛、御前大臣、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可謂咸豐帝最親信的大臣之一。肅順十分重視曾國藩,一心想要拉攏他,但曾國藩卻十分小心,基本都是神交,即便有些往來,也都是通過彼此的心腹幕僚和中間人口傳,努力避免自己陷入黨派斗爭之中。咸豐十一年,慈禧和奕?發動辛酉政變,肅順被殺,一大批心腹重臣被牽連,曾國藩卻因為審時度勢,而避免了這場腥風血雨。

3.實現方法

①保存實力,避免他人猜度;②力戒多余或無端的行蹤,避免事端;③不張揚任何的意圖、志向及雄心,避免他人責難。

4.日省吾身

①在什么時候最容易表達個人意見?②如何避免發表個人化的言論?③有哪些事情容易讓人從中知道你的個人實力和資源呢?④若要隱藏你的實力,應該如何處理?⑤你接受暫時隱藏自己的實力嗎,為什么?⑥“隱藏”的背后目的是什么?⑦你承受得住不領功的誘惑嗎?⑧有什么意圖,是你現在不必表露的嗎?⑨有沒有什么人在留意你的舉動?⑩現在是不是你發展的最佳時機?

● 階段五

1.階段特征

處理事情的時候,如果一味以事務為先,一味以自己的利益為先,缺乏顧及他人的感受,盡管事務處理得成功,但在人事上卻失去了支援。良好的管理需要剛柔并濟的手法,能夠在“人”和“事”上都取得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2.歷史故事

心懷菩薩,行霹靂法

曾國藩認為,做人行事應該剛柔并濟,互相彌補,不可以有所偏頗。所謂的剛,不是殘暴,而是強;柔,不是卑弱,而是謙遜退讓。曾經的曾國藩年輕氣盛,在京城做官時,對于那些地位高、自恃財大氣粗的人十分不屑,于是經常跟他們斗爭,所以仕途并不順利,經常受到排擠和打壓,吃了很多苦頭。曾國藩這才意識到過剛易折的道理,于是他總結道:“近來見得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他認為,柔是一種獲得成功的手段,是方法,而剛強才是最終的目的。只有將兩者相互融合,并且在融合之中互相滲透,才能達到自立自強、獲得成功的目的。

3.實現方法

①謙遜中庸,居下不爭;②積極進步;③順于正義之事而行。

4.日省吾身

①有沒有濫竽充數,沙塵俱下呢?②最容易自滿的事情是什么呢?③必須要爭取的事情是什么呢?④最容易患得患失的事有哪些呢?⑤若堅持與人爭奪的話有哪些危機呢?⑥自己需要繼續進步的事情有哪些呢?⑦若這些事情得到顯著進步后,有何益處?⑧有哪些事情,過去自己只針對別人,鮮少針對自己的呢?⑨有什么屬于道德正義的事,需要堅守奉行的呢?⑩如何確保不會誤入歧途呢?

● 階段六

1.階段特征

當固有的手法開始失效,人和事已經不再受到一貫的管理制度控制,這時正是要轉變之時,需要開發新的方向,才不致盛極而衰。

2.歷史故事

主辦洋務,實業救國

曾國藩親眼見證了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認識到了舊有的方式已經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了。因此,曾國藩也就成為最早主張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人之一。

1867年3月,曾國藩在江南制造總局設置造船所試制船艦。同時擬設譯書館。第二年,江南造船廠試制的第一艘輪船駛至江寧,曾國藩登船試航,取名“恬吉”。這位中國科舉出身的文人,正在用全新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

3.實現方法

①留意矛盾對立的變化;②新方向的可能性;③留意固有思想的局限,小心物極必反。

4.日省吾身

①事情是不是只有一邊倒的趨勢?②如何對矛盾雙方進行分析?③最易混淆、難以分辨的優劣是什么?④哪一方面出現的機會比較大呢?⑤有什么獨特的跡象或特性可以幫助判斷方向呢?⑥假若有全新的浪潮或趨勢興起,可能會是什么呢?⑦這浪潮和趨勢最快何時會出現?⑧一直固有的舊思維是怎樣的?⑨如果一直抱持舊思維,最壞可能爆發的結局會是什么?⑩舊有思想和方法,最大的局限是什么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平县| 和政县| 新泰市| 仙游县| 舞阳县| 普格县| 沐川县| 湛江市| 湖口县| 宝应县| 淮北市| 平邑县| 黑山县| 报价| 印江| 库车县| 玛多县| 泸溪县| 邓州市| 南投县| 马尔康县| 红安县| 金华市| 海门市| 巴楚县| 本溪市| 佛坪县| 启东市| 慈利县| 佛教| 通许县| 乐东| 静海县| 蕉岭县| 石棉县| 彩票| 铁岭县| 凌源市| 竹山县| 广西|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