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獲取信服的十二種方法(4)
- 戴爾·卡耐基經典全集
- 盛樂
- 5723字
- 2014-01-22 09:22:12
“你們那份報紙,在波士頓高尚的家庭中,是一份受歡迎的讀物。在我朋友家庭發生的情形,是否在別的家庭里也有這樣類似的情形發生?如果你有這樣一個純潔、天真、年輕的女兒,你是不是愿意她看到那些廣告?當你女兒向你提到同樣的問題時,你又該作如何的解釋?
貴報在各方面都很完美,由于有這類情形的存在,常使做父母的,不得不禁止他們子女閱讀貴報。對于這一點,我為貴報感到十分惋惜,其他上萬的讀者,我相信他們也會有跟我同樣的想法。”
兩天后,這家報社的發行人,給B醫生一封回信,這封信上的日期是1904年10月13日,這封信他保存了三十多年,當他是我講習班上一位學員時,他把那封信拿給我看。這封信的內容是:
“本月11日由本報編輯交來你的一封信,閱讀之余,非常感激,這是多年來本報延宕至令,一直未能實施的一件事。
自星期一起,本報所有報道中,將刪除一切讀者所不歡迎、反對的廣告。至于暫時不能停止的醫藥廣告,經編輯鄭重處理后,始行刊登,以不引起讀者反感為原則。
謝謝你關切的來信,使我獲益良多。
發行人海司格爾”
伊索是希臘克洛賽斯宮中的奴隸,在基督降生前六百多年,編著了一部不朽的作品,那就是留傳到今天的《伊索寓言》。他對于人性的教育,就如同波士頓的情形,在2500年前的希臘雅典一樣。太陽比風更能使你脫去你的外衣!慈愛、友善的接近,能使人改變他原有的心意,那比暴力的攻擊更為有效。
記住林肯所說的那句話:“一滴蜂蜜,比一加侖膽汁,可以捉到更多的蒼蠅。”
當你要獲得人們對你的同意時,別忘了第四項規則:
以友善的方法開始。
5. 蘇格拉底的秘密
跟人們談話時,別開始就談你們意見相左的事,不妨談些彼此間贊同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話,你更應該提出你的見解,告訴對方,你們所追求的是同一個目標,所差異的只是方法而已。
使對方在開始的時候,連連說“是!是!”,如果可能的話,盡量防止他說“不!”。
奧弗斯德教授在他所著那部《影響人類行為》一書中說過:“一個‘不’字的反應,是最不容易克服的障礙,當一個人說出‘不’字后,為了自己人格的尊嚴,他就不得不堅持到底。事后,他或許覺得自己說出這個‘不’字是錯誤的,可是,他必須考慮到自己的尊嚴。他所說的每句話,必須堅持到底,所以使人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往正面走,那是非常重要的。”
有說話技巧的人,開始的時候就能得到很多“是”的反應,唯有如此,他才能將聽者的心理,導向正面方向。
就以人們的心理狀態來講,當一個人說出“不”字時,同時他心里也潛伏著這份意念,而使他所有的器官、腺、神經、肌肉完全結集起來,形成一個拒絕的狀態。如果反過來說,當一個人回答“是”的時候,體內那些器官,沒有收縮動作的產生,組織是前進、接受、開放的狀態。所以,當一次談話開始的時候,我們若能吸引出對方更多“是”的回答,會更容易為我們以后的建議,博得對方的注意。
得到這個“是”字的反應,本來是項極簡單的方法,可是卻常被人們所忽略了。人們好像一開口,就要反對他人的意見,似乎這樣就顯出他的突出和重要來。激烈的和守舊的人會談,很容易使另一方發怒。如果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感官上的快感,或許這樣還情有可原,若是正要完成一件事,那就劃不來了。
如果你的學生、顧客、丈夫或太太,他們一開口就是個“不”字,那你就算耗盡你的智能,運用極大的忍耐,也很難改變他們的意志。
運用這個“是,是”的方法,使紐約一家儲蓄銀行的出納員,拉住了一位闊氣的存戶。
愛伯遜先生這樣說:“這人進來銀行存款,我按照我們銀行規定,把存款申請表格交給他填寫,有的他會馬上填寫,但有些他簡直拒絕回答。
如果這事發生在我尚未研究人類關系學之前,我就會告訴那位顧客,如果他不把表格填上,那我只有拒絕他的存款。我很慚愧,以往我都是這樣做的。自然,當我說出那些具有權威性的話后,自己會感到很自重、得意。
今天上午,我就運用了一點實用的知識,我決意不談銀行所要的,而談些顧客方面的需要。最主要的,我決定使他一開始就說‘是,是!’的回答。因此我表示意見跟他完全一樣,他既不愿填上表格,我也認為并不‘十分’必要。
可是,我對那位顧客這樣說:‘若是你去世后,你有錢存在這個銀行,你可愿意讓銀行把存款轉交給你最親密的人?’
那客人馬上回答:‘當然愿意。’
我接著說:‘那么你就依照我們的辦法去做如何?你把你最親近的親屬的姓名、情況,填在這份表格上,假若你不幸去世,我們立即把這筆錢移交給他。’
那位顧客又說:‘是,是的。’
那顧客態度軟化的原因,是他已知道填寫這份表格完全是為他打算。他離開銀行前,不但把所有情形填上表格,而且還接受了我的建議,用了他母親的名義,開了個信托賬戶,有關他母親的情形,也按照表格詳細填上。
我發覺使他一開始就說‘是,是。’他便忘了爭執之點,并且很愉快的依我的建議去做。”
西屋公司推銷員艾力遜,說出他的一段故事:“在我負責的推銷區域中,住著一位有錢的大企業家。我們公司極想賣他一批貨物,過去那位推銷員幾乎花了十年的時間,卻始終沒有談成一筆交易。我接管這一地區后,花了三年時間去兜攬他的生意,可是,也沒有什么結果。經過十三年不斷的訪問和會談后,對方只買了幾臺發動機,可是我這樣的希望——如果這次買賣做成,發動機沒有毛病,以后他會買我幾百臺發動機。
發動機會不會發生故障、毛病?我知道這些發動機,不會有任何故障、毛病的。過了些時候,我去拜訪他。
我原來心里很高興,可是這份高興似乎是太早了,里面那位負責的工程師見到我就說:‘愛力遜,我們不能再多買你的發動機了。’
我心頭一震,立即問:‘為了什么原因?’
那位工程師說:‘你賣給我們的發動機太熱,我不能將手放在上面。’
我知道如果跟他爭辯,不會有任何好處的,過去就有這樣的情形現在,我想運用如何讓他說出‘是’字的辦法。
我向那位工程師說:‘史密司先生,你所說的我完全同意,如果那發動機發熱過高,我希望你就別買了。你所需要的發動機,當然不希望它的熱度,超出電工協會所定的標準,是不是?’
他完全同意。我獲得他第一個‘是’字。
我又說:‘電工協會規定,一架標準的發動機,可以較室內溫度高出華氏72度,是不是?’他同意這個見解,說:‘是的,可是你的發動機卻比這溫度高。’
我沒和他爭辯,我只問:‘工廠溫度是多少?’
他想了想,說:‘嗯——大約華氏75度左右。’
我說:‘這就是了工廠溫度75度,再加上應有的72度,一共是147度。如果你把手放進147度的熱水里,是不是會把手燙傷?’
他還是說‘是’。
我向他作這樣一個建議,說:‘史密司先生,你別用手碰那架發動機,那不就行了!
他接受了這個建議,說:‘我想你說的對。’我們談了一陣后,他把秘書叫來,為下個月訂了差不多三萬多元的貨物。”
我費了多年的時間,損失了數萬元的買賣,最后才知道,爭辯并不是一個聰明的辦法。要從對方的觀點去看事,設法讓別人回答“是,是”,那才是一套成功的辦法。
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是個風趣的老孩子,他一向光腳不穿鞋,40歲時已禿頂光頭。可是,卻跟一個19歲的女孩子結婚。他對世人的貢獻,有史以來能跟他相比的不多。他改變了人們思維的途徑,直到今天,還被尊為歷來最能影響這個紛擾世界的勸導者之一。
他運用了什么方法?他曾指責別人的過錯?不,蘇格拉底決不這樣做。
他的處世技巧,現在被稱為“蘇格拉底辯論法”,就是以“是,是,”作為他唯一的反應觀點。他問的問題,都是他的反對者所愿意接受而同意的。他連續不斷地獲得對方的同意、承認,到最后,使反對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在數分鐘前,他還堅決否認的結論。
下次當我們要指出人們的錯誤時,我們要記住赤足的蘇格拉底,并且問一個——能夠獲得對方“是,是,”反應的和緩問題。
中國人有一句格言,充滿了東方悠久的智慧。那句格言是:“輕履者行遠。”
他們花了五千年漫長的時間,去研究人類的天性,那些有學問的中國人,他們儲積了許多聰明的言語,就像“輕履者行遠”那句話。
如果你要獲得人們對你的同意,第五項規則是:
使對方很快地回答“是!是!”
6. 處理一個抱怨者的安全手法
很多人,當需要人們贊同他的意見時,就是話說得太多了。尤其是推銷員,更容易犯這個毛病。你應該讓對方盡量說出他的意見來,他對于自己的事,或是他的問題,當然要比任何人知道得多。所以你應該問他問題,讓他來告訴你一些事。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話,你或許會立刻插嘴,但不要這樣,那是危險的。當他還有很多意見要發表時,他不會注意到你身上的。所以,你必須要說服自己懷著舒暢的心情,靜靜地聽著,而且用最誠懇的態度鼓勵他,讓他把所要說的話,完全說完。
這種策略,用在商場上是不是有效?有一個人,他不得不作這樣的嘗試。
幾年前,美國一家大型汽車公司,正在接洽采購一年中所需要的座墊布。當時有三家廠商把樣品送去備選,這家汽車公司高級職員驗看后,便和三家廠商約定某日各派一位代表前來商談,到時再決定選購哪一家廠商的東西。
琪勃是他們其中一家廠商的代表,就在那一天,他偏偏患了嚴重的喉炎。琪勃先生在我講習班中,說出他當時的情形:“當輪到我去見汽車公司那些高級職員時,我竟啞了嗓子,幾乎連一點聲音也發不出來。我被帶進一間辦公室,跟里面的紡織工程師、采購經理、推銷主任和那家汽車公司的總經理都見了面。當我站起來想要說話時,只能發出沙啞的聲音來。
他們是圍繞一張桌子坐著的,我喉嚨發不出聲音,只有用筆把話寫在紙上:‘諸位先生,我嗓子啞了,不能說話。’
那位總經理說:‘好吧,讓我來替你說說看了!’這位總經理真的替我說話了。他把我的樣品一件件展開,并稱贊這些樣品的優點。他們就這樣開始了討論。由于那位總經理替我說話,所以在他們討論的時候,他自然地幫著我。當時我只能點頭笑笑,或是用手勢來表達我的意思。
這個奇特的會議討論結果,我獲得了這個訂貨合約,這家汽車公司向我訂購了50萬碼的座墊布,總價是160萬元。這是我至目前所經手過的,一份最大的訂貨單。
我知道,若不是我喉嚨嘶啞,說不出聲音,我會失去那份訂貨合同,因為我對整個事件有錯誤的觀念。這次我無意中發現,原來讓別人講話,有時是很值得的。”
費城電氣公司的范勃,也有過同樣的發現。范勃先生正在賓夕法尼亞一個富庶的荷蘭農民區作視察訪問。
他經過一戶整潔的農家時,問該區的代表:“這些人為什么不愛用電?”
那代表很煩惱地說:“他們都是些守財奴,你絕不可能賣給他們任何東西。而且他們對電氣公司很討厭,我已經跟他們談過,毫無希望。”
范勃相信區代表所說的都是真的,可是他愿意再嘗試一次。他輕敲這農家的門——門開了個小縫,年老的特根保太太,探頭出來看。
范勃先生說出當時的經過情形:“這位老太太看到是電氣公司代表,很快地把門關上。我又上前敲門,她再度把門打開,這次她告訴我們,她對我們公司的感想。
我向她說:‘特根保太太,我很抱歉打擾了你,我不是來向你推銷電氣的,我只是想買些雞蛋。’
她把門開得大了些,探頭出來懷疑地望著我們。我說:‘我看你養的都是多米尼克雞,所以我想買一打新鮮的雞蛋。’
她把門又拉開了些,說:‘你怎么知道我養的是多米尼克雞?’她似乎感到好奇起來。我說:‘我自己也養雞,可是從沒有見到過,比這里更好的多米尼克雞。’
這位特根保太太,懷疑地問:‘那么你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雞蛋?’
我回答她說:‘因為我養的是來亨雞,下的是白蛋——你是會烹調的,自然知道做蛋糕時,白雞蛋不如棕色的好。我太太對她做蛋糕的技術,總感到很自豪。’
這時,特根保太太才放膽走了出來,態度也溫和了許多。同時我看到院子里,有座很好的牛奶棚。
我接著說:‘特根保太太,我可以打賭,你養雞賺來的錢,比你丈夫那座牛奶棚賺的錢多。’
她聽得高興極了,當然是她賺得多!她很高興我講到這點,可是她卻不能使她那個頑固的丈夫承認這件事。
她請我們去參觀她的雞房,在參觀的時候,我真誠地稱贊她養雞的技術,還找了很多問題問她,并且請她指教。同時,我們交換了很多的經驗。
這位特根保老太太,突然談到另外一件事上,她說這里幾位鄰居,在她們雞房里都裝置電燈,據她們表示有很好的效果。她征求我的意見,如果她用電的話,是不是劃得來。兩星期后,特根保老太太的雞房里,多米尼克雞在電燈的光亮下,跳著叫著。我做成這筆交易,她得到更多的雞蛋,雙方皆大歡喜,都有利益。
但這是這故事的重點——如果我不投其所好,我永遠無法將電器賣給這位荷蘭農婦。
這種人決不能叫她買,而必須要讓她自己來買。”
紐約一份銷路極大的報紙,在它經濟版一欄中,刊登出一則篇幅很大的廣告,那是要征求一位有特殊能力和經驗的人。柯白立司投函指定的信箱去應征。幾天后,他接到復函,約他面洽。當他去應征訪問前,費了很多時間在華爾街盡力打聽,所有關于這位商業機構創辦人的生平事跡。
在見面的時候,柯白立司說:“我能進入像你這樣有成就的商業機構,使我感到十分自豪,聽說你在28年前開始創業的時候,除了一間屋子、一套桌椅和一個速記員外,其他什么都沒有,是不是真有這回事?”
幾乎每一個事業上有成就的人,都喜歡回憶早年苦干的情形。眼前這位負責人,當然也不會例外。他談了很多有關他當初,如何用450元現金和一股創業的意志,開設這項事業的經過。
如何克服困難,又如何與失敗奮斗……每逢星期天、節假日都不休息,每天工作12到16小時,最后他是如何戰勝困難,直到現在,華爾街最有地位、身份的金融家,都來向他請教。他對自己今天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最后他簡單問了柯白立司的經歷,隨后把一位副總經理請來,說:“我想這位先生,是我們所要找的人了。”
柯白立司費盡心思,去探聽他未來上司過去的成就,他對他未來上司表示關心,鼓勵他多多說話,而使對方對柯白立司留下很好的印象。
這是實在的,即使是我們的朋友,也寧愿多談他們自己的成就,喜歡聽我們吹噓的人,可說少之又少。
法國哲學家洛希夫克,曾這樣說過:“如果你想得到仇人,你就勝過你的朋友,可是,如果想獲得更多的朋友,就讓你的朋友勝過你。”
這該作如何解釋呢?因為當朋友勝過我們時,那就可以滿足了他的自重感。可是,當我們顯出勝過朋友時,那會使他有種自卑的感覺,并會引起猜疑和妒忌。
德國人有句俗語,那是:“當我們所猜疑、妒忌的人,發生一樁不幸的事時,會使我們有一種惡意的快感。”
是的,有些朋友,看你遭遇到困難,比看你成功或許更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