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投資者的敵人
  • 朱寧
  • 2222字
  • 2020-06-19 16:18:24

企業收購的損失

除了投資機構的投資損失之外,全球的各種企業其實也在通過不斷地收購、兼并、重組而進行大量的投資活動。在這一系列投資活動中,很多企業也犯下非常多的錯誤并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20多年前的互聯網泡沫時期就曾經發生過多起重大的兼并收購失敗案例。2000年發生在美國在線和美國時代華納公司之間的合并案例,曾經造成了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公司合并損失。新興的、提供有線上網服務的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合并之后,不但沒有幫助時代華納公司更好地進入互聯網時代,反而因為大量的資金浪費、人員流失和整個合并過程中存在的困難,阻礙了兩家公司的順利發展,以致時代華納公司不得不在10年之后,被迫剝離了合并時收購的美國在線的業務。

另外一起發生在互聯網泡沫時期的失敗收購案例,就是美國雅虎公司收購美國互聯網公司Broadcast.com的案例。Broadcast.com的創始人是馬克·庫班,現在是達拉斯小牛隊的擁有者。互聯網泡沫時期,雅虎公司運用自己的股票進行換股,收購了Broadcast.com。當時整個交易估值大概為50億美元,但該交易的價值事后被外界估計只值一兩億美元。在收購完成之后,成功地把Broadcast.com賣出好價錢的馬克·庫班因為認識到雅虎公司的股票被高估,所以馬上拋售自己獲得的所有雅虎公司的股票以鎖定收益。但很多跟隨庫班創業的Broadcast.com的員工因為受互聯網泡沫的影響太大,遲遲不肯拋售雅虎的股票,最后白白放走了大筆原本可能獲得的收益。

還有一起非常有名的互聯網泡沫時期的經典收購失敗案例,就是西班牙泰瑞(Terra)網絡公司收購美國萊克斯(Lycos)公司一案。萊克斯公司是一家創立于互聯網泡沫時期的搜索引擎公司。泰瑞網絡公司在2000年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萊克斯公司。但4年之后,當泰瑞公司將萊克斯公司賣掉時,卻只賣了9500萬美元。從125億美元跌到不到當時收購價值的1%,這是公司收購歷史上又一個巨額損失事件。

最近一個比較有名的案例是美國的惠普公司支付11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的一家數據分析公司Autonomy。惠普在收購時認為這家公司開展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數據分析業務,可以幫助惠普的工作進一步多元化,并進一步推動惠普服務業的發展。但遺憾的是,在收購之后,惠普發現Autonomy公司的很多盈利都是虛構的,存在很多財務造假行為,甚至很多業務根本不存在。在整個交易完成之后的一年里,惠普公司不得不注入88億美元資金,其中有50多億美元的損失是因為Autonomy公司在財務上的一些違規行為導致的。此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損失來源,即惠普在收購過程中對Autonomy支付了過高的商譽。由于沒有具體業務的支持,Autonomy的商譽其實也沒有惠普最初想的那么有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講,惠普公司進行了一個極其失敗的收購活動。由此看出,在兼并收購的過程中,無論是公司的高管,還是參與兼并收購的投資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都沒能盡到應有的調查責任。結果自然是兼并收購的失敗史中又增加了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案例。

歷史上不乏巨型IT(信息技術)公司的愚蠢收購案例。1991年,美國當時最大的電信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為能夠進入計算機領域,花費7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NCR公司,后來這個收購以失敗告終。幾年之后,AT&T以4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它當初收購的這部分資產。幾年的時間里,AT&T的股東就損失了30億美元。此外,大名鼎鼎的美國微軟公司在互聯網泡沫時期也犯過類似的錯誤。該公司在互聯網泡沫時期,花了60多億美元收購了aQuantive公司。結果,該公司的技術很快就被證明無法有效地幫助微軟工作。收購之后兩年,微軟公司就決定放棄整個aQuantive業務,白白損失60多億美元。

隨著中國企業海外戰略的逐步展開,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中其實也多次犯下國際企業在兼并收購中所犯的錯誤。2016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但是,根據國資委研究中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中國“走出去”的企業中,僅有13%的企業盈利可觀,有24%的企業處于持平狀態,而超過半數的企業的海外收購面臨虧損。該報告還指出,在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交易中,取得經濟效率和良好協同效應的僅有30%左右,如果再考慮跨境、跨文化整合等綜合因素,中國企業的海外收購可能只有不到20%能夠真正成功。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2012年的研究報告,中國企業為了成功奪得標的,常常報出高于目標公司正常市場價值的競標價格,這被海外并購行業冠以“中國溢價”的特殊標簽。2008年“中國溢價”的平均值僅為10%。到2011年,“中國溢價”躍升至近50%。到2012年,三峽集團收購葡電集團的報價相當于葡電股份當日股市收盤價加53.6%的溢價,中海油對加拿大尼克森的要約收購價較尼克森的股價溢價61%,創造了“中國溢價”當年的紀錄。更讓人遺憾的是,即使在這樣“慷慨”的“中國溢價”之下,中國企業仍然未能贏得賣方的青睞。2005年,中海油試圖并購美國優尼科(Unocal)石油公司;2009年,中海油競標澳大利亞高庚(Gorgon)液化天然氣;2009年,中鋁試圖并購力拓礦業集團(Rio Tinto),在這些案例中,盡管中國企業都支付了高昂的“中國溢價”,但收購活動都以失敗告終。在中國企業成功完成的海外收購中,也存在大量因為支付過高溢價,整合失敗,以及無法和當地監管與勞工組織配合等重大問題。

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政府、投資機構和企業的專業投資部門在進行投資的時候,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犯各種各樣的錯誤。這些錯誤導致它們在投資過程中遭受巨額損失。筆者希望利用本書,通過這些案例來提醒投資者:雖然散戶在投資過程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并不只是散戶會面臨投資損失,即使高水平的機構投資者或者企業,也會在投資過程中面臨巨大的損失。因此,風險和投資是相伴相生的,投資者在考慮投資的時候必須認識到風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兰县| 黄浦区| 莆田市| 固安县| 东莞市| 承德县| 临沂市| 沙洋县| 钟祥市| 海阳市| 咸宁市| 苍山县| 多伦县| 商都县| 鹿泉市| 墨江| 罗甸县| 祥云县| 德兴市| 宁都县| 英吉沙县| 岳普湖县| 浦县| 厦门市| 资阳市| 诸城市| 两当县| 兴和县| 通城县| 广河县| 木兰县| 新丰县| 乌苏市| 文水县| 梧州市| 堆龙德庆县| 绥阳县| 平湖市| 云浮市| 咸宁市|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