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
- 李瑞星 周蘇
- 672字
- 2020-06-29 14:32:07
原理2:抽取
本原理是從整體中分離出有用的(或有害的)部分(或屬性)。抽取可以虛擬方式或實體方式來進行。
指導原則:
(1)從對象中抽取出產生負面影響的部分或屬性。例如:
① 最初的空調是一體機(窗式),工作時壓縮機會產生噪聲。隨著技術的發展,空調被分為室內機和室外機兩部分。將壓縮機放在室外機中,減少了噪聲對人的影響。
② 在巡航時,戰斗機的兩個副油箱掛在飛機下方,飛行中會優先使用副油箱中的燃油;在進入戰斗前,拋棄副油箱,以減輕飛機的重量,增加飛機的機動性能(見圖1-3)。
③ 從口腔(系統)中拔掉(抽取)一顆壞的牙齒(有害部分),以改善口腔的健康狀況。
④ 利用避雷針,把雷雨云中的電荷引入大地,從而避免建筑物遭受雷擊(從物體中抽出產生負面影響的部分或屬性)。

圖1-3 戰斗機懸掛的副油箱
(2)從對象中抽出有用的(主要的、重要的、必要的)部分或屬性。例如:
① 用狗叫聲作為報警器的報警聲,而不用養一條真正的狗(將狗叫聲從“狗”中抽取出來,作為有用的部分單獨使用)。
② 將稻草人作為“人”的代表放在稻田中(將人的外形從整個“人”中抽取出來)。
③ 化學試驗中的蒸餾、萃取和置換都是從混合物中抽取出有用物質的過程。
典型案例:
海軍聲吶:在航行過程中,軍艦上的各種設備會產生大量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嚴重干擾了水下聲吶的正常工作。利用抽取原理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只需用遙控裝置拖曳聲吶,讓聲吶與軍艦保持一定距離,干擾電磁波便自然遠離聲吶,而不會起負面作用。
運用技巧:
把系統中的功能或部件分成有用、有害部分,視情況抽取出來。抽取的目的是為系統增加價值。抽取同樣可應用于非實物或虛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