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方法的實施
形態分析法的操作程序如下:
(1)確定研究課題。這并不是提出一個準確的、具體的設想方案。
(2)因素提取。就是確定發明對象的主要組成即基本因素,把問題分解成若干基本組成部分。確定的基本因素在功能上應是相對獨立的。因素的數目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一般3~7個為宜。
(3)形態分析,即按照發明對象對諸因素所要求的功能,列出各因素全部可能的形態。完成這一步需要有很好的知識基礎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對本行業及其他行業的各種技術手段了解得越多越好。
(4)編制形態表,進行形態組合。按照對發明對象的總體功能要求,分別將各因素的不同形態方式進行組合而獲得盡可能多的合理方案。
(5)優選,即從組合方案中選優,并具體化。
例2-2 確定汽車前照燈的設計方案。
汽車前照燈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見圖2-5)。

圖2-5 汽車前照燈
首先,前照燈是汽車的眼睛,是汽車漂亮時髦的外表的重要特征。其次,有了可靠且性能良好的照明方能提高汽車的夜間行駛速度,同時確保汽車的安全行駛。最后,汽車前照燈的結構型式直接影響到汽車前端的外形,對構建低空氣阻力的流線型車身外廓極為重要。考慮到這些功能,要求對前照燈外形、前照燈光源類型、散光玻璃材質、控制方式等因素的各種形態進行分析,編制形態表(見表2-1)。
表2-1 汽車前照燈形態表

根據表2-1,進行各種可能性組合,得到4×3×2×2=48種設計方案。然后,考慮生產成本、重量、可靠性與耐久性、消費者的認可度等,對這些方案分別進行分析對比,從中可選出最優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