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智慧養老服務模式研究
- 徐志立 石剛 王紅霞 王冠宇 齊愛琴 尹遜偉
- 828字
- 2020-06-29 14:11:35
前言
智慧養老是一項長期的、惠及全民的系統工程。目前國內外許多地方都在積極進行智慧養老的探索,在這種形勢下,有必要探究適合首都智慧養老的服務模式,通過整合社區力量,共享社區資源,提升社區功能,發展社區事業,逐步滿足社會和社區養老工作的需要,推動和諧社區各項工作的開展。隨著首都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對智慧養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智慧養老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首都智慧養老的應用環境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哪種服務模式更適合首都智慧養老的需要?這些都是老齡化社會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書以“首都智慧養老服務模式研究”項目為依托,結合首都社會發展的特點,以論文集的形式對智慧養老的現狀、發展趨勢、服務模式以及應用環境和安全等方面做深入研究,提出適合首都發展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為首都智慧養老提供可借鑒的理論依據和服務模式,實現養老服務業行業管理的信息化,為宏觀決策和政府行業監管提供全面的數據和決策支持。
本書包含項目研究總論和14篇論文,其中已經出版的核心期刊論文4篇,項目負責人作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論文《社區智能養老服務系統構建研究》由石剛撰寫,已于2015年10月在核心期刊《電子政務》上發表;論文《北京社區養老信息化建設構想》由徐志立和王紅霞撰寫,已于2015年12月在核心期刊《電子政務》上發表;論文《“互聯網+”背景下養老服務研究》由石剛撰寫,已于2016年10月在核心期刊《電子政務》上發表;論文《養老系統監管效果定量評估仿真研究》由徐志立撰寫,已于2016年12月在核心期刊《計算機仿真》上發表。論文集主要針對社會和社區智慧養老工作的需要,以推動和諧社區工作為基礎,為社會公眾提供有效、權威的養老服務信息,為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實現社會監督提供必要的參考,對首都智慧城市建設以及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
本書以大量的實例和理論幫助讀者學以致用,適合社區養老信息化工作者和研究者參考,又可以作為政府決策層的參考依據,同時也能提高大眾對智慧養老服務的認識。
編者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