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臺梭利早教經典
- (意)瑪麗亞·蒙臺梭利
- 1513字
- 2020-06-19 15:08:57
童年的秘密
就像動物的生存離不開物質環境所提供的食物和空氣一樣,孩子的心理發展也離不開外部環境,它為孩子的心理發展提供了一個必不可少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在父母還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孩子的心理已經在悄然中開始發展。
孩子的心理發展是秘密進行的,無窮的奧秘就隱藏在紛亂的線團中,只有找到這線團的結點,我們才能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更清晰和深入的了解,這結點就是孩子的敏感性。孩子與他所在的環境之間,有一種特別敏感的關系,這種關系正是揭開孩子心理發展秘密的“鑰匙”。
敏感性容易快速消逝,只有當生物體為了獲得某種特性時,針對其的敏感性才相應出現,而且在生物體獲得了這種特性之后,敏感性很快就會消失。
德佛里斯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這個實驗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示。
德佛里斯發現,剛生下的毛毛蟲吃不了大樹葉,只能吃樹尖上的小嫩葉。為了幼蟲安全,蝴蝶媽媽總是喜歡在樹干和樹枝連接的角落里產卵,所以當毛毛蟲破卵之后,要學會自己去覓食。問題是,那些小嫩葉并不在毛毛蟲的身邊,需要它爬到樹枝頂端的最高處才能覓到。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毛毛蟲根本不知道小嫩葉長在什么地方,卻能夠很輕易地找到。這種情形是如何發生的呢?這應該算是本能的驅使。事實上,毛毛蟲的感覺非常敏銳,特別是它對光有敏感性。而小嫩葉處所照射到的太陽光顯然要多些,幼蟲通過感覺光的位置,能夠判斷出小嫩葉的位置。也就是說,正是憑借著對光的敏感,幼蟲一步步向小嫩葉爬去,并最終找到它們。
令人奇怪的是,等到毛毛蟲稍微長大一點,能把其他東西當作食物的時候,它對光的敏感就消失了。也就是過了幼蟲時期,毛毛蟲對光線就變得完全遲鈍。從此之后,毛毛蟲已經找到新的生活方式,運用本能求生存的時期已經過去。
等毛毛蟲發展到一定時期,會選擇主動禁食,把自己封閉在厚厚的繭里,再一點點變成成蟲,直到最終長出美麗的翅膀,化繭成蝶。在這段時期里,不管在它面前擺放多么誘人的食物,它也不會去碰。
蜜蜂幼蟲會有一段敏感期。雌蜜蜂都有可能變成蜂王,雖然“候選”的雌蜜蜂很多,但最后能夠成為蜂王的只有一個。工蜂會為這些雌性蜜蜂制造一種特殊的營養物質——科學家稱之為“蜂王漿”。而雌蜜蜂正是靠蜂王漿的滋養最終才變成蜂王。這個時候,那些沒有好好把握滋養期的雌蜂,它們的身體就發育不成熟,也就成不了蜂王。
孩子身上也有類似的敏感性,使得孩子有強烈的欲望去探索外部世界。在孩子的敏感期,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在這個時候,孩子充滿了活力和激情,大腦活躍,能夠輕松地學會一些技能。孩子每學會一樣技能,他的能力都會得到提升,自身也會逐漸完善,隨著這個敏感期目標實現,孩子對外部世界某一方面的刺激反應也變得遲鈍。
但是,孩子的敏感期又是多方面的,當孩子被一種激情耗竭后,另一種激情又會被點燃。孩子就從一種敏感期過渡到了另一種敏感期。這個過渡過程非常平穩,孩子絲毫感覺不到不適,就這樣,對外部世界各方面都充滿了好奇的孩子快樂又幸福地度過了童年。當孩子的敏感期消失之后,孩子的思考力也得到了提升,通過積極努力和不斷思考,最終獲得了智力的發展。
我們應該重視孩子的心理發展過程,要做好從一開始為他們提供幫助的準備。這種幫助并不是說讓我們去塑造孩子,因為塑造孩子是大自然的任務;這種幫助僅在于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因為行為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外在表現。通過觀察,我們能不斷地為孩子提供幫助,使其心靈得以成長。如果沒有我們的幫助,單靠孩子自己的努力,他的心靈是無法得到完善的。
人類的第一個本能是大自然賦予的——這項本能就是對秩序的敏感性。人類通過這種本能去適應世界,這就像大自然給了人類一個指南針,教給人類如何去做。等孩子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敏感期,他們的智力也慢慢地發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