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父母隨身讀:下奶又不胖的燉補月子餐
- 李磊
- 1225字
- 2020-06-19 19:07:00
第一章 坐月子應該怎么吃
月子期的飲食誤區
吃母雞不吃公雞
傳統的風俗習慣中,母雞被認為是坐月子的最佳食品,不但能增強體質,還能促進乳汁分泌。但科學證明,產后吃燉母雞不但不能增乳,反而會出現回奶現象。新媽媽產后血液中的雌激素、孕激素濃度降低,導致催乳素發揮催乳作用,促進乳汁分泌。由于母雞體內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新媽媽產后大量食用母雞會使血液中的雌激素濃度增加,催乳素的作用將因此減弱,導致乳汁不足,甚至完全回奶。而公雞體內含有一定量的雄激素,有對抗雌激素的作用,不會影響新媽媽的乳汁分泌。
菜越淡越好
也許老一輩人早就告誡新媽媽產后不宜吃得太咸,特別是在產后的最初幾天,飯菜內一點兒鹽都不能放。其實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吃無鹽飯菜會使新媽媽食欲不佳,不利于身體恢復,因此飯菜里放適量鹽對新媽媽來說是有益處的。新媽媽在產后的幾天內,汗腺和乳腺的分泌很旺盛,體內容易缺水、缺鹽,從而影響乳汁分泌。因此,新媽媽的食物中應該適量放一些鹽,這樣可以避免月子里出汗過多造成身體脫水,并促進身體恢復和乳汁分泌。
烹調時一定不要加酒
中醫認為酒有活血的作用。對于剛分娩的新媽媽來說,烹調時加些酒可以幫助惡露排出。但如果惡露已經排干凈,仍然用酒烹調食物就不合適了。特別是在夏天,因為酒有可能導致新媽媽子宮收縮不良。
經常吃巧克力
巧克力中的可可堿會進入母乳,并通過哺乳進入嬰兒的體內,從而損害嬰兒的神經系統和心臟,導致嬰兒消化不良、睡眠不穩、哭鬧不停等。另外,常吃巧克力還會影響新媽媽的食欲,造成營養供給不足。這樣不僅影響新媽媽的身體康復,還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
大量吃雞蛋
有的新媽媽為了補充營養,產后和坐月子期間常以多吃雞蛋來滋補身體的虧損,甚至把雞蛋當成主食。然而,雞蛋并非吃得越多越好。醫學研究表明,產后數小時內最好不要吃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新媽媽體力消耗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隨之下降。若產后立即吃雞蛋會難以消化,從而增加胃腸負擔。根據產褥期新媽媽的營養需求,每天需要補充100克左右的蛋白質,因此每天吃3~4個雞蛋就足夠了。研究還表明,對于新媽媽或普通人,每天吃十幾個雞蛋與每天吃3個雞蛋相比,身體吸收的營養成分是一樣多的。所以吃多了雞蛋并沒有好處,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吃大量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油脂含量高,較難消化,新媽媽不應多吃。并且,油炸食物的營養成分在油炸過程中已經損失很多,比其他食物營養成分要少,多吃并不能給新媽媽增加營養,反而增加了腸胃負擔。
過多忌口
一些地方對新媽媽的忌口講究很多,比如忌食魚、蝦、牛肉、羊肉,有些地方不準吃粳米,只能喝小米粥等,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有些地區的新媽媽認為蔬菜、水果“寒氣大”而忌食,怕坐月子期間吃了會傷身,結果導致新媽媽產后發生大便秘結。其實,新媽媽產后需要各種營養,吃的食物應多樣化,僅吃一兩種食物不能滿足新媽媽的營養需要,也不利于乳汁的分泌。因此,新媽媽在適當運動、多飲湯水的同時,更應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這樣既有利于乳汁分泌,又有潤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