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個肥肥的小肚子去哪兒了
- 張曄 左小霞
- 14字
- 2020-06-19 18:12:18
Part1 那個肥肥的小肚子哪里來的?
肥肥的肚子是健康的“定時炸彈”
誘發“三高”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體內脂肪組織超過維持正常生理需求或者過度累積,直至危害健康的程度就是肥胖。”肥胖已經不只是身材臃腫、有礙美觀的問題,伴隨而來的很多健康隱患最終導致死亡率的上升。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
肥胖有很多種情況,而有人腹部胖得更突出,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長小肚子”、“大肚腩”。大肚腩的脂肪主要囤積在腹部皮下組織以及腹腔內,包圍了心臟、肝臟、胰臟等重要器官,內臟脂肪含量升高是危害健康的主要因素,由此引發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要比全身肥胖者具有更高的發病概率,如男性腰圍大于85cm,女性腰圍大于80cm時,其高血壓患病概率是腰圍正常者的2.3倍,糖尿病的患病概率為腰圍正常者的2.5倍。
而且,肚子肥胖的人,脂肪細胞的體積增大了,隨之脂肪細胞的胰島素受體數量將減少,導致對胰島素的親和力降低,由此而產生嚴重的胰島素抵抗,會造成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俗話說“腰帶越長,壽命越短”,更應當警惕中年發福的現象,及早瘦身。
警惕中年發福
男士:脂肪囤積在腰腹部
女士:脂肪囤積在腹部、臀部、大腿
易患阿爾茨海默癥
美國神經學家保羅·湯普森指出:“肥胖加劇了大腦的老化速度,肥胖人群的大腦看起來比精瘦者老16年。”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通過掃描大腦實驗發現,肥胖者腦組織比體重正常者少8%,體重超出正常范圍越多,腦組織退化就越嚴重。
因為肥胖使大腦萎縮的區域正是老年癡呆癥影響大腦的區域。大腦的額葉和顳葉是計劃和記憶的關鍵部位,而肥胖者的腦組織正是在這兩部分損失。另外,掌管注意力和執行的前扣帶回、管理長期記憶的海馬體和掌管運動的基底核也相應有所損失。所以,出現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癡呆癥狀。
可見,肥胖帶來的問題大都是危及生命、影響正常生活的,如不能及時瘦身,勢必會引發身體一連串的病癥。
誘發脂肪肝
我們的肝臟只含有5%左右少量的脂肪,其中一半是甘油三酯,剩下的是卵磷脂和少量膽固醇。肝臟是甘油三酯合成和轉化的器官,它將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然后以脂蛋白的形式進入血液循環。小肚子脂肪的堆積會讓甘油三酯的合成和轉化失常,讓甘油三酯堆積形成脂肪肝。
資料顯示,肥胖人群中有一半患有脂肪肝,同時膽囊炎、膽結石的發病率也隨著肥胖程度而增加。
引發關節病變
脂肪在腰、腹部的囤積對人體關節有很大危害,在中國有四分之一以上患有骨關節疾病的人都存在肥胖問題。肥胖容易引發三種關節疾病:骨性關節炎、糖尿病性骨關節病、痛風性骨關節病,會伴隨疼痛、活動僵硬不靈活、關節畸形等癥狀。其中骨性關節炎病發最多,危害也最大,主要影響到膝關節,也會影響到髖關節和手指關節等。
容易腰腿疼是肥胖引起的另一常見癥狀,因為肥胖導致腹部重量增加,使身體的重心前移,引起骨盆、腰椎前傾、彎曲,椎間盤受力不均勻,造成脊椎神經末端受刺激。
更易心臟性猝死
有大肚腩、啤酒肚或者腰兩側有贅肉的人患嚴重心臟病的概率是正常體重人的兩倍,甚至會引起突發的致命心臟病——心臟性猝死。心臟性猝死是由心臟功能意外喪失造成的,心臟功能喪失會迅速減少體內的血液流量,包括向大腦的供血,在發生前毫無預警。
這與小肚子囤積脂肪有直接關系。當體內脂肪不斷積累,囤積到血管的時候,會使血管變窄,血流減慢,嚴重者會堵塞血管,導致冠狀動脈不通,產生心臟問題。
提高癌癥患病率
癌癥的病發有很多種誘因,但最重要的一點是脂肪對人體激素平衡的影響。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研究發現,飲食、體重與癌癥的關聯遠超人們想象,并歷時5年,通過綜合研究全球7000項癌癥成因得出6種受肥胖影響較大的癌癥:食道癌、胰腺癌、直腸癌、子宮癌、腎癌、更年期乳腺癌。
男性肥胖最常見:直腸癌、食道癌、胰腺癌、腎癌。
女性肥胖最常見:直腸癌、食道癌、胰腺癌、腎癌、子宮癌、更年期乳腺癌。
肥胖者內分泌激素常會紊亂,對女性而言脂肪細胞釋放的雌性激素將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腰部脂肪細胞促使人體產生生長激素,就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危險。
因此,防癌抗癌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合理膳食,把控制體重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應盡可能保持苗條身材”。
【小測試】看看你是怎么胖起來的?
A~F類中,回答“是”最多的就是你屬于的那一類,如果出現兩種一樣多,那你就是這兩種的集合體了。
A類
不在意吃東西的量,常常吃什么就全吃光
對于自己喜歡的食物吃起來不加節制
在購買食物時,只考慮自己的口味喜好,不考慮營養價值和熱量
喜歡多油、多鹽的重口味食物
喜歡吃甜膩的奶制品
經常和朋友在外面聚餐
經常邊吃零食邊工作或學習
B類
三餐不定時,經常不吃早餐
經常吃很豐盛的晚餐
吃飯速度快
經常為了吃找各種借口
走極端,愛節食瘦身,偶爾過
量飲食就會自責、難挨
C類
情緒焦躁不安時喜歡吃很多東西
一個人獨處時經常感到寂寞、失落
日常生活中經常處于萎靡不振或者焦躁不安的狀態
經常被人說吃得太多
經常出現像“熱鍋上螞蟻一樣”想吃東西的情況
只要一吃東西就停不住嘴
D類
對任何體育活動都不感興趣
不喜歡做家務
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
能坐車就不步行、能乘電梯就不爬樓梯
不管什么情況走路都比別人慢
E類
從小到現在一直偏食
從小就是小胖子
青春期后開始發胖
爸爸或媽媽都比較胖
性格活潑開朗但是不愛運動
F類
喜歡喝咖啡、紅茶等罐裝飲料
喜歡吃比較咸的食物
喜歡用比較熱的水洗澡,而且洗澡速度快
有激素分泌失調或神經失調癥
不愛出汗,體質偏寒
【測試結果】
A類:吃得多,進食過量合理控制飲食是關鍵,可以在飯前吃一個水果或喝一大杯水,能有效地使你減少進食。充分認識到熱量的積累對你的健康威脅。
B類:飲食不科學學會計算食物中的熱量,重新安排自己的飲食計劃,細嚼慢咽,多吃粗糧和蔬菜。
C類:通過食物發泄負面情緒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通過聽音樂、讀書、旅行、冥想等多吸收正能量。
D類:不愛運動,太懶惰運動是瘦身最好的催化劑,每天散步一小時,讓脂肪燃燒開始啟動吧!
E類:遺傳了爸爸媽媽的胖科學顯示肥胖是有遺傳性的,但是不要灰心,合理的飲食加上適量的運動,有耐心,一定會瘦身的。
F類:身體的新陳代謝不足如果身體的新陳代謝不足,會導致水分和脂肪的堆積,引發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