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卸下昨日的重擔(1)
- 改變:用新的自我締造新的生活
- 所飛
- 3520字
- 2014-01-23 10:09:15
過去已成逝水,勿庸系也;未來,茫如捕風,無可冀也;獨此現在之境,或窮或通,時行時止,自有當然之道,應盡之心。
1.昨日已去
記住昨天,如果不是為了激勵明天的進取,那就莫如忘卻。
昨天已經過去,永不復返。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圓,總沉湎于昨天的人,其人生只能是抱殘守缺。因為把目光滯留在昨天,就永遠不會有余暇關注今天,更不可能以飽滿的熱情去創造明天。他們會因步履艱難而在現實的浪潮中沉淪沮喪,或者因貪戀舊日的榮耀而在回憶里溺水死亡。
所以絕不能讓昨日的榮耀羈絆你前進的腳步,只有卸下昨日的重擔,才能真正把握好今天,輕輕松松地走向美好的明天。
①昨天不等于明天
人生包括兩部分:過去的是一個夢;未來的是一個希望。
人生總有昨天、今天和明天。過去無論成與敗,悲與喜,幸福與不幸,也都只能代表過去,而未來是未定的,未來的狀況如何,要靠現在的行動來決定。
1940年,娜西亞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小鎮上,她是一個私生女。娜西亞慢慢懂事了,發現自己與其他的孩子不一樣:她沒有爸爸。小伙伴們不愿意跟她一起玩,還有人投來異樣的目光。她不知道這是為什么,感到很迷茫。
娜西亞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一直和媽媽相依為命。上小學以后,她仍然遭遇冷眼,許多人鄙視她,認為她是沒有教養的孩子。在周遭這樣的環境下,她變得越來越懦弱,越來越封閉,逃避現實,不愿意和人接觸,變得越來越孤僻。她害怕跟媽媽一起到鎮上的集市去,因為在那里總能感到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她是個沒有父親,沒有教養的孩子!”
娜西亞14歲那年,鎮上來了一個牧師,她的一生從此開始改變了。
一天,其他人都進入教堂以后,娜西亞偷偷地溜了進去,躲在最后排。這時,這位牧師正在講:“過去不等于未來,即使過去成功了,未來不一定就成功;即使過去失敗了,未來也不等于失敗。過去的成功或失敗,都只是過去的事情,未來是靠現在來決定的。
牧師的話感動了娜西亞那顆受傷的心靈。
娜西亞聽的入迷了,她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卑和怯懦。人都走光了,她還沒有覺察。這時牧師已經走到她跟前。溫和地問:“你是誰家的孩子?”
娜西亞十多年來最害怕聽到這樣的話,這句話就像匕首一樣,深深的扎進她流著血的幼小的心房。她開始不知所措了,“我……我……”。這位牧師好像意識到什么,立刻笑著說:“我已經知道你是誰家的孩子了——你是上帝的孩子。”
牧師撫摸著娜西亞的頭,語重心長地繼續說:“你和所有的人一樣,都是上帝的孩子!過去不等于未來。不論你過去如何,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未來必須充滿信心和希望。你現在就可以做決定,做你想做的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來自哪里,而是你要走向哪里。只要你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你現在就會有無窮的力量。”
正是牧師的這番話使娜西亞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若干年后,娜西亞成為一個大公司的總裁。
上面這個故事中出身問題一直困擾著娜西亞,一個牧師的一句話改變了她,她開始懂得過去的不幸只能是過去,未來是要從現在開始自己努力去創造的。
一個外國企業家做洗發水,做了12年都沒賺到錢。如果換做別人別說做12年了,做兩年恐怕就要放棄了,但是這個企業家并沒有放棄。為什么呢?因為他有堅定的信念,他相信過去不等于未來。他認為人生沒有失敗,只是暫時還沒有成功。
他在第13年賺了5千萬美元,第14年賺了1億美元。
昨天不成功,不等于今天不成功,也不等于明天還不成功。只要有目標,有信心,付出辛勞和汗水,也許明天就會一次性把所有的付出全都補償給你了。忘記過去,把握現在,構建未來,這才是一個人的正確選擇。
②忘記過去才有新生活
后悔過去不如奮斗將來。
海燕、蒼鷹、海鷗都聽說大海是個廣闊的市場,到那里能賺到很多錢,它們禁不住誘惑,也想去那里大顯身手。
于是海燕變賣所有的家當,帶上川資和本錢;蒼鷹想大海上購買食品不方便,它決定做食品生意;海鷗想海邊打魚的很多,漁具生意一定不錯,于是帶上幾大箱漁具。就這樣它們上路了。
誰料想,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把它們的遠景計劃化為泡影。它們的船翻了,所有的東西都沉入海底。還好,它們三個幸運的保存了生命,回到陸地上。
但這次打擊太大,它們都不想面對這樣的現實。
海燕一無所有了,它心疼那幾箱錢啊,現在連生存都是問題了,該如何是好?它整天垂頭喪氣,低低徘徊;蒼鷹也不甘心就這樣失敗了,它想沒準什么時候那幾箱食品被沖上岸來,于是它每天在空中盤旋著;海鷗也存在著僥幸心理,沒準自己的漁具被漁民打撈上來,于是每天在海邊巡邏似的,看看誰在使用它的漁具。
這則寓言里的海燕、蒼鷹、海鷗一直在找尋已經失去的東西,它們不能走出失敗的陰影,它們生活在過去的不快中,這樣沒有向前發展的可能。
人也一樣,是要往前看的,永遠要忘記過去,因為過去是好是壞,畢竟已經成為歷史了,如果總是活在以前的陰影里,那將來也沒有希望。只有忘記過去,才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做到腳踏實地。
記得在2000年,郭晶晶在國內和國際比賽中幾乎保持全勝,但是在奧運會雙人比賽中,她和伏明霞沒能獲得金牌。而在單項比賽中,她又輸給了伏明霞;最后獲得兩枚銀牌,領獎臺上的郭晶晶滿臉沮喪。
2004年雅典奧運會獲得兩枚金牌,成為中國跳水隊的金牌大戶。當她站在冠軍領獎臺上時,臉上并沒有流露出太多的興奮。
是什么讓郭晶晶有如此轉變呢?郭晶晶坦言:“我是個喜歡忘記過去的人。人如果每天都想著過去,那生活就沒有動力了,在我的詞典里,每天都是向前看。”
是啊,
你要知道,過去只是一種經歷,不要讓它成為你的負擔,你還要有新的生活,所以你要放下負擔,走向新的生活。
2.肩上的重擔
輕擔擔倒山,重擔壓死人。
肩上幾副重擔,腳下道路遙遠,這樣你會走的步履蹣跚。而這些重擔又未必都是必須扛在自己肩上的,既然這樣,為何不適當放下一些重擔,讓自己輕松前行呢?
①重在心里的負擔
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
兩個和尚從一個村子去另一個村子,他們正在河邊走著,突然聽見有哭聲,就順著聲音尋去,原來是一個年輕女孩在哭。
他們覺得奇怪,其中一個和尚走上前去問:“阿彌陀佛,這位施主,你為什么哭啊?”女孩抽咽著答道;“你看見對岸那棟房子了嗎?那是我的家。”說著用手指了指對岸。
“我今天一早晨從那邊淌水過來,沒想到現在河水漲了,附近又沒有船,我回不了家了。” 說完又哭了。
和尚看了看河水,說:“就因為這事啊,我可以幫你過河。”
于是,他把女孩扛在自己的肩上,淌水送到對岸去。
然后他倆繼續上路了。幾個小時過去了,另一個和尚實在忍不住了,就問道:“師兄,你發過誓,絕不碰女人,剛才你可是犯了重戒。你扛那個女孩時,是不是有種快感啊?”
這個和尚笑了,他說道:“我在兩個小時前就把她放下了,你現在還扛著她呢!不是嗎?”
其實,故事中扛女孩的和尚早就放下了負擔,而他的師弟還再想著這回事,無疑這成了他心里的一個負擔。
你的心里是否有著某種負擔呢?你心里是否隨時都裝著自己的負擔,怎樣也放不下呢?其實,只有放下心里的負擔,才能保持清醒,才能安下心來,看清楚問題所在,才能全神貫注去做你該做的事情。
②別被壓力弄垮
只有死亡才能完全擺脫心理壓力的困擾。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30歲的人群成為各年齡段壓力之首,31~40歲的人群次之。這項調查結果花了4年時間,研究人員問詢了包括企業員工、醫療衛生人員、教育工作者、公務員等十幾個職業在內的大量人群,最終將獲得的8000多項壓力數據,這些壓力中工作壓力、個人成就壓力最為突出。
可見,現在很多人都把事業的成功與否看的很重,不斷的給自己施加壓力,加上外在的壓力,整個生活在重壓之下。
太沉重的壓力,如果得不到適當的釋放和排遣,足以把人壓垮,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和警惕。因為壓力是一種認知,壓力本身并不會直接傷害到人,但它會導致人的“情緒感冒”,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問題。而且太大的壓力容易造成人的工作效率下降,人際關系退步,適應力下降等。如果你壓力過大,就要注意了,要學會適度給自己減壓。你要知道,能成功固然好,但不成功也未必就是失敗。你可以知足常樂,享受簡單的幸福,在平凡中體味快樂的人生,這一點也不會遜色于成功帶來的短暫喜悅。
現代社會是一個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你也許選擇了自加壓力,力爭上游,想享受成功帶來的巨大快感,那你也要在承受壓力的同時,學會緩解壓力。因為我們的身體里面潛藏了大量的、被壓制的情緒,而這些被壓制的壓力能夠產生生理上的反作用,它會把我們的身體完全擊垮。
要有效地緩解壓力,首先要了解你自己的性格,認識你的壓力來源,認識你對壓力的反應,認識你可能承受壓力的程度,改變你對壓力的認知。然后制訂適合自己的緩解壓力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