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給人一個完美的第一印象(1)
- 打造成功第一印象
- 李劍鋒
- 3835字
- 2014-01-22 09:50:01
魅力來自第一印象
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第一次參加聚會,周圍是陌生的人群,你猶猶豫豫,在心里打了無數次腹稿,可還是不知該怎樣說出第一句話,該向誰邁出第一步。這時,你發現了一位家伙,他風度翩翩,從容不迫地先和你打招呼,并且泰然自若地和你侃侃而談 。你覺得對方開朗又熱忱,態度親切很有感染力,而且你注意到其他人跟你一樣,也都被他所傾倒。
在我們生活的四周,總是有這種魅力無窮的人,他們非常易于察覺人際往來的微妙互動關系,只要有他們出現的地方,總是很能帶動氣氛,使人如沐春風,樂于和他們接近。
但魅力并不是如此簡單。“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結交需勝己,似我不如無”。人都有向上的心理,都崇尚有價值的東西,崇拜值得欽佩的人。如果你給別人的感覺是個平庸之人,他就覺得沒有必要與你浪費時間。所以你就是再謙虛也萬不可表現得自卑、委瑣、自慚形穢,這樣必遭別人輕鄙,你必須處處表現得從容自信、干練、有條不紊,不亢不卑,仿佛胸有百萬兵。要給他這樣一個感覺,此人能干,非同尋常,可為我之師,同這樣的人交往對我有利!例如,有位記者覺得有必要結識一位女列車員,好報道車上先進事跡,她花5分鐘的時間便“發展"了這位朋友,而且后來真的成了知己。當她們熟識后,那位列車員帶著詭秘的眼神說道:“從你上車的那一刻起,我就從擁擠不堪的眾人中把你注意上了,你超凡脫俗、聰慧神秘的儀態,當時就使我一驚:‘這個女人不尋常!要認識她,才好呢!’”
第一印象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那么在與人初次相見的幾分鐘,該如何表現自己,來展示自己的魅力呢?
以下是學者的研究,可以用六個向度來評斷魅力,包括:
1. 情緒表達力:能自由表達內心感受,不但能讓他人了解自己的心底感受,更能藉真情流露增添人際交往的樂趣。他們多半表情豐富、聲調千變萬化,充滿熱情與活力。
2. 情緒敏感度:具有魅力者,不但是絕佳的情緒傳送者,也是體貼的訊息接收者,可以了解他人經由非語言行為所傳達的感覺,與人建立有效的溝通。
3. 情緒控制力:善于控制情緒,使情緒適時適地適度地適當釋放。
4. 社交表達力:具有說話的技巧,能將想法立即語言化,也有能力帶動話題,與人相談甚歡。
5. 社交敏感度:覺察周遭人際往來的微妙互動關系,熟知各項人際規則,并能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適當的行為。
6. 社交控制力:擅長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適應不同的狀況;隨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符合當時情境的需求。
但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六項能力,必須互相補償結合才能發揮最大效果,否則將會妨礙魅力的發展。
了解魅力、增長魅力并不難,只要我們從小處著手,在平常中累積一些成效與經驗,從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加以嘗試,持之以恒必定可以讓自己煥然一新,做一個人見人愛的人。
以下教你幾招具體的操作方法來幫助你提升魅力:
1.魅力之基石是你必須要有強烈的動機。你希望自己變得有魅力,首先就必須對魅力有強烈的渴望。
2.必須循序漸進,從外表開始著手。雖然說不應以貌取人,但不可否認,外表時常左右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3.學會放松,自由抒發情緒。擁有一顆開放真誠的心,隨時與人做情感的分享與交流,會讓別人更容易接近自己。
4.多聆聽觀察別人。在公眾場合,可以注意觀察一下別人談話時的聲音與表情,你不妨想像自己是個偵探在辦案,仔細地研究別人的一舉一動,可增加自己對他人情緒敏銳度的掌握。
5.強迫自己與陌生人交談。尋找一切機會鍛煉自己的社交表達力。
6.即興演講。你可以在家里對著鏡子練習,最好把過程錄下來,作為改進的參考。人們之所以拒絕在他人面前表達自己,多半是由于害羞和缺乏自信。如果你能隨時面對各種話題不假思索地談話,將是你提升魅力的本錢之一。
7.走向人群,實際投身于各種社交場合。雖然說,你可以借著不同的觀摩練習來磨練技巧,但是,正如歐吉瑞博士強調:“惟一能讓你成為一流好手的最佳途徑,便是直接走進球場,面對著強勁的老手作一場廝殺。”
然而,魅力并不是掌握幾項提升技巧就可以輕易獲得的,它是個人內在素質的外在體現,不是靠模仿就能得到的,更不是裝腔作勢的結果,而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中所形成的良好性格、氣質的自然流露。要增強自己的魅力,關鍵還在于豐富自己的內在修養。
內在修養提高了,隨之你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也會有質的變化,巧妙靈活地運用外在的儀表、服飾,行為動作等這些因素,在初次交往中注意揚長避短,既體現自己的個性,又把握住分寸,就會收到悅納自己和吸引他人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給人留下一個魅力無限的第一印象。
另外,我們可以從對方處獲取信息來判斷自己是否有魅力。
1.看對方的眼睛。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往往會在他的目光里有所體現。人的目光其實可以傳遞很多的內容:好感、喜歡、興奮、好奇、冷淡、厭惡等等,你注意看對方的眼睛,就可以判斷出對方對你的態度,進一步判斷出你在他面前是否具有魅力。
2.聽對方的言談。一個人是否喜歡另一個人,總要從他的言談中表現出來。如果對方與你交談時顯出極大的熱情,常常說一些真心夸獎你的話,并愿意向你講出他的心理話,那就說明你對他很有吸引力。
3.觀察對方的行為。通過對方的行為,也可以判斷你在他面前是否具有魅力。如果對方很愿意與你接觸,或就坐時盡量靠近你,或很樂于接受你贈送的禮物,這些行為就表明了你在他的心目中是頗具魅力的。
好感來自第一印象
有一本叫《接觸的最初4分鐘》的書,它的作者提出,人們在彼此決定是否成為朋友時,接觸的最初4分鐘起著重要作用。
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有新朋友介紹給你,甚至面對迎面走來的陌生人,在內心里不自覺地會馬上作出一個喜不喜歡這個人或對他有沒有好感的判斷,這個判斷直接影響你對這個人的看法和以后你們的交往。
而傳說中的“一見鐘情”實際上就是來自第一印象的極度好感。
所以我們要重視在陌生人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從儀表服飾、態度表情到第一句話,都做精心的設計和妥貼的安排。以求贏得對方好感。著名記者蕭乾對此頗有體會,他說:“做記者要適當注意儀表,要衣著整齊。我這個人一向邋遢,記者生活強迫我克服了這個毛病。在舊社會做記者,不管家里多窮、出門也要西服筆挺,否則人家看不起你。新社會當然不存在這種事了。但假如你搞得很臟,在被采訪者面前又是摳鼻子,又是掏耳朵,就會使人感到不愉快,不樂于同你談話。”
給人在第一印象中留下好感是如此重要,美國一位學者曾經說過:“一種既簡單但又最重要的獲得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記別人的姓名。"卡耐基也曾在《如何贏得朋友》一書中寫道:“一個人的姓名是自己最熟悉、最甜美、最妙不可言的一種聲音。”善于記住別人的姓名,既是一種禮貌,又是一種情感投資。姓名是一個人的標志,人們由于自尊的需要,總是最珍愛它,同時也希望別人能尊重它。
在人際交往中,當你與曾打過交道的人再次見面,如果對方能一下叫出你的名字,你一定會感到非常親切,對對方的好感也油然而生;而如果對方只覺得面熟,再次向你請教“貴姓",雙方一定都覺得非常尷尬,親切愉快的氣氛也會一掃而光。
記住別人的姓名可謂小事一樁,但往往能收到始料未及的效果。在一家旅館的大廳里,一位客人來到服務臺辦住宿手續,還未等客人開口,服務小姐就先說:“××先生,歡迎您再次光臨,希望您在這兒住得愉快。"客人聽后十分驚訝,露出欣喜的神色,因為他只在兩年前到這里住過一次。這位客人因此而感受到了莫大的尊重,進而對那位服務小姐,甚至她所服務的旅館產生了好感。
當然,由于各種原因,人們不可能將所有與他溝通過的人的名字全部記下來。但是要注意,如果萬一忘記了對方的姓名,也千萬不要像第一次見面那樣直接請教,否則對方會有一種被忽視、不受尊重的感覺,而應該盡力回憶,比如與對方談一些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萬一回憶不起來,便要用非常委婉的方式請對方告知,或坦率地承認自己的失誤,以彌補缺憾。
信任來自第一印象
從第一印象中,可以看出這個人值得信賴與否。
一位藥劑科主任講過這樣一件事。
我們這些醫院的藥劑科主任們幾乎天天和醫藥企業的醫藥代表打交道,憑著多年的發現與交流,醫藥代表的形象幾乎能夠決定所代表的醫藥企業產品在一定范圍內的沉浮。姜小飄是一家企業的醫藥代表。記得第一次認識她是在我辦公室,當時各家醫藥代表濟濟一堂,她站在門口,微微一笑。我問她“有事嗎?”她則禮貌地答道“主任,您先忙,我改天再來拜訪您。”隔了兩天她來了,依舊是那副神態,在做了簡短的自我介紹后用商量和征求意見的口吻如數家珍般談起他們公司的產品情況。而有的醫藥代表如同籃球場上的球員,爭先恐后的自我介紹,相比起來,其效果恰恰是相反的。她得體的禮儀為她贏得了信任的開端。西方國家很重視印象管理。美國總統競選,有專家為總統候選人精心設計形象,搭配衣著、領帶,設計發型,整飾面容、面色等,為的是給選民留下精神煥發、可以信賴的強烈印象。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為了給人留下值得信任的印象,向“形象專家”請教,改變了原來在英國政壇初露頭角時,又細又尖,毫不動人的聲音。開始以雄渾有力的音色在國會“舌戰群儒",成為有“鐵娘子"之稱的女首相。
由此可見,我們應有意識地向對方展示美好的自我,吸引對方的注意,給人以值得信任的印象。
幸運來自第一印象
說幸運來自第一印象,也許是最沒有異議的了。因為身邊經常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有一篇故事,說一位先生登報招聘一名辦公室勤雜工。約有50多人前來應聘,但這位先生只挑中了一個男孩。“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說:“你為何喜歡那個男孩?他既沒帶一封介紹信,也沒有任何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