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做人要有節(jié)制心,人心不足蛇吞象(1)

適可而止,見好就收

世事如浮云,瞬息萬變,不過,世事的變化并非無章可循,而是窮極則反,循環(huán)往復(fù)。《周易?復(fù)卦?彖辭》說:“復(fù),其見天地之心乎!”又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中國人從周而復(fù)始的自然變化中得到心靈的啟示:“無平不陂,無往不復(fù)。”老子要言不煩地概括為:“反者道之動。”人生變故,猶如水流,事盛則衰,物極必反。特別在權(quán)衡進(jìn)退得失的時候,務(wù)必注意適可而止,盡量做到見好便收。

魏晉時期的大軍事家、政治家曹操,深知適可而止之道,曹操攻下張魯?shù)睦铣病相崳〉弥卮筌娛聞倮_@時,謀士們紛紛進(jìn)言,勸曹操乘勝進(jìn)軍,直取益州。主簿司馬懿認(rèn)為,劉備剛剛滅了劉璋的力量,但全蜀上下并未歸心。益州一勝,乘勢進(jìn)兵,劉備之軍勢必瓦解。如此天賜良機,不可失去。謀士劉曄也認(rèn)為,一旦錯過戰(zhàn)機,劉備安定蜀民,據(jù)守關(guān)隘,恐怕難以消滅。

但曹操不以為然。他認(rèn)為奪取益州的時機還不成熟,應(yīng)適可而止,“按兵不動”。因為劉備雖然剛剛奪取戰(zhàn)果,但軍力旺盛,士氣很高。另外,盡管孫劉兩家矛盾不斷激化,但一旦曹操的拳頭伸得過長,后方空虛,那么,坐山觀虎斗的孫權(quán)絕不會袖手旁觀,失此良機。他們很可能繞過荊州直襲許昌。為此,不能頭腦發(fā)熱,圖一時痛快,而應(yīng)該審時度勢,見好就收。后來事態(tài)的發(fā)展,也確實如此。曹操的正確預(yù)見和決策,使得他沒有吃虧上當(dāng)。

可見,適可而止,見好就收,是一條極為重要的處世之道。

南朝劉宋大將檀道濟(jì),智勇過人,攻城略地,與北魏三十余戰(zhàn),雄名大震,北人憚之,圖之以禳鬼。結(jié)果也因功高震主,在文帝劉義隆疾篤病死之前,召而執(zhí)殺。道濟(jì)臨死憤怒,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魏人聞而喜慶。在中國歷史上,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官員身在朝廷心在野,腳踏兩只船,好像隨時準(zhǔn)備溜之大吉的樣子。還有不少或賦閑、或在野的白衣士子,在接到帝王公侯的招聘書時,也常常推三托四,像躲避火炕一樣躲避仕宦——好在從帝王到百姓都推崇孝道,所以,“上有八十老母”就是最好的借口。《晉書?孝友列傳》中李密與他的《陳情表》便是一例——這并不是因為這些人不喜歡做官,有一種人有官可做不論大小都是喜歡的,只是做官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還真難。

在古人看來,做官第一難難在不得不做違心事,說違心話。所以明朝李笠翁說:“要進(jìn)衙門,先要吃一付洗心湯,把良心洗去;還要燒一份告天紙,把天理告辭。”做官第二難難在一舉一動都要察言觀色、看風(fēng)使舵,別人隨口說的話,不得不仔細(xì)揣度言外之意,別人鄭重說的話,卻又要假裝沒聽見;這樣雖說能左右逢源,然而在心機上畢竟負(fù)擔(dān)太重,弄不好得神經(jīng)衰弱不說,還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遲早把自己賠了進(jìn)去。做官的第三難,也是最難的地方,就是難以把握進(jìn)退行止的尺度。雖然前有覆車之鑒,但事到臨頭又不知所從。仕途中人,以了解自己、了解環(huán)境為要緊,知己知彼,方能見可而進(jìn),知難而退。這樣對國、對民、對己都不無益處。

只要不是神仙鬼怪,平凡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春風(fēng)得意。人生最風(fēng)光、最美妙的時候都是最短暫的。“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就像打牌一樣,一個人不能總是得手,一副好牌之后往往就是壞牌的開始。所以,見好就收便是最大的贏家。世故如此,人情也是一樣。與人相交,不論是同性知己還是異性朋友,都要有適可而止的心情。君子之交淡如水,既可避免勢盡人疏、利盡人散的結(jié)局,同時友誼也只有在平淡中方能見出真情。越是形影不離的朋友越容易反目為仇,因此,古人告誡說:“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即使是恩愛夫妻,日復(fù)一日的耳鬢廝磨,也會有愛老情衰的一天。北宋詞人秦少游所謂“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不止是對勞燕兩地的分居夫妻之心理安慰,更應(yīng)為終日廝守的男女情侶之醒世忠告。

功成身退,智者之道

人生最大的煩惱,不在自己擁有得太少,而在自己向往得太多。向往本不是壞事,但向往得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達(dá)到,則會形成長久的失望與不滿。在對環(huán)境、對自己都長久的感到失望與不滿的情形下,人容易產(chǎn)生自卑、疑懼和對環(huán)境的戒備及內(nèi)心的緊張。

對那些太急于求利或急于求功的人們來說,他們有必要學(xué)會一份“心靈上的舒展”。這種心靈上的舒展就是讓自己能把一切看平淡些,看輕松些,不要期望得太高,不要過分地求全責(zé)備。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下,我們都應(yīng)該要求自己上進(jìn),要求自己做事要成功、要精確、要勝利、要超然,但是在這一切要求之上,還必須有另一種要求來使它平衡,這要求就是使自己“量力而行”、“輕松平淡”。

把富貴看得淡,富貴就不足以動心志;把名利看得淡,名利就不足以動心志;把生死看得淡,生死就不足以動心志。像這樣就可以隨遇而安,逍遙自在。

2006年剛過,美國CBS電視臺名嘴華萊士就宣布,88歲到來之前,他會退出著名電視節(jié)目《60分鐘》的常規(guī)制作。華萊士在宣布退休決定的聲明中表示:“當(dāng)人們問我什么時候退休的時候,我常常回答說:‘等我兩腿一伸的時候就退休了。’但是隨著我88歲的生日即將到來,很顯然,我不可能再像從前一樣耳聰目明。”

“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乘坐長途飛機‘南征北戰(zhàn)’已經(jīng)不像從前那么富有吸引力了。”

華萊士說,退休是出于他本人的意愿,電視臺從來沒有催促過他,而他也會繼續(xù)“待在同一棟樓的一間舒適的辦公室里——就在我待了43年的辦公室的旁邊……”,“只要CBS需要,將隨時愿意承擔(dān)客串記者和主持人的工作”。

華萊士主持節(jié)目以語言犀利著稱,曾19次榮獲格萊美獎,世界上許多領(lǐng)袖人物都接受過他的采訪。CBS電視臺新聞主席蕭恩?麥克曼勒斯贊揚華萊士是廣播新聞界的巨人,他說:“在過去60多年的從業(yè)生涯中,華萊士完美地體現(xiàn)了善良、堅強和公正的新聞精神。”

有句話說:“身居高官享受厚祿的人,要保持幾分山林雅趣,來緩和一下過分熱衷名利的激進(jìn)思想。”老子說:“始終保持豐盈的狀態(tài),不若停止它;不停地磨礪鋒芒,欲使之尖銳,卻難保其鋒永久銳利;滿屋的金銀珠寶,很難永遠(yuǎn)地守護(hù)住它;人富貴了就會產(chǎn)生驕奢淫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錯誤。功成名遂則應(yīng)隱退,此乃天理。”它提醒人們功成名就、官位顯赫后,人事會停滯,人心會倦怠,業(yè)績也不會進(jìn)展,此時應(yīng)立即辭去高位,退而賦閑,即“退一步海闊天空”。否則,說不定會因芝麻小事而被問罪,遭到晚節(jié)不保的厄運。

漢高祖剖符行封時,因張良一直隨從獻(xiàn)策,特予厚待,讓他自擇齊地三萬戶。張良只選了個萬戶左右的留縣,受封為“留侯”。他曾說:“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張良足矣。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傳說中的仙人)游。”

張良“欲從赤松子游”,追求山林雅趣,華萊士晚年功成身退,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舍棄名利,保持平常心

在物質(zhì)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太多的利益糾葛和名利紛爭。面對人世間名利的得失,是以平常心淡然處之,還是夢回?zé)o數(shù)、念念不忘的糾纏不放,這兩種選擇,是對一個人思想境界高低的檢驗。人世間真正的修煉人和擁有大智慧的人心淡如水,遇危難不懼,得譽不驚,受辱不躁,不以物喜,不以己憂。能以平常心面對人世間的名利得失與生命中的潮起潮落,那種超然的氣度與風(fēng)骨是一般人望塵莫及的。平常心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它是一種恬淡灑脫,氣定神閑的心態(tài)。

德國的尤利烏斯先生是一個畫家,而且是一個很不錯的畫家。他的畫中都是快樂的世界,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非常快樂的人。不過卻很少有人來買他的畫,這使他想起來有點傷感,但那也只是一小會兒。有一天他的朋友勸他說:“玩玩足球彩票吧!只花兩個馬克就可以贏很多錢!”性格隨和的尤利烏斯聽后就花了兩個馬克買了一張彩票,并且真的中了彩,他因此賺了50萬馬克。

他的朋友前來祝賀,對他說:“你多走運啊!現(xiàn)在你還經(jīng)常畫畫嗎?”尤利烏斯笑著回答說:“我現(xiàn)在只畫支票上的數(shù)字!”尤利烏斯買了一棟別墅并作了一番裝修,他很有品味,買了阿富汗地毯、維也納柜櫥、佛羅倫斯小桌、邁森瓷器,以及古老的威尼斯吊燈來裝飾這棟別墅。裝修完畢之后,他很滿足地坐下來,點燃一支香煙靜靜的享受著新居的美妙。忽然他想到應(yīng)該去看看朋友了,就把煙往地上一扔,馬上出門了。燃燒著的香煙躺在地上,點燃了華麗的阿富汗地毯……

一個小時以后別墅變成了火的海洋,真到完全消失在灰燼中。朋友們很快知道了這個消息,紛紛跑來安慰尤利烏斯。“尤利烏斯,真是不幸啊!”不料尤利烏斯反問他們說:“怎么不幸了?”“大火造成的損失啊!尤利烏斯,你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了。”尤利烏斯笑著回答說:“什么呀?不過是損失了兩個馬克而已。”

面對物質(zhì)世界的名利得失,若能擁有寵辱不驚的胸懷以平常心淡然處之,這人世間的確再也沒有可以讓人畏懼的因素。為名所累、為利所縛、為欲所惑都是庸俗之人所為,常懷感恩之心、常存知足之念,以平常心面對名利得失,是排除煩惱與恐懼的至勝法寶。平常心是紅塵人世中難以看破的大智慧,它是歷經(jīng)繁華之后的淡泊超脫,是一種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中國的道家始祖老子曾說過“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有些事看起來是壞事,但事情的進(jìn)展和變化卻出乎人的意料競成了好事。而有些明明是好事卻反而變化成了壞事。人生如此,自然界的萬物也是如此,看透了這層道理就不必執(zhí)著于人世間的得失。

平常心并不是可以輕易擁有的,它是智者歷經(jīng)磨難與挫折之后的一種心靈上的感悟,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以平常心處世就能使自己從物欲中擺脫出來,真正的達(dá)到淡泊明志、寧靜致遠(yuǎn)的高尚境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州市| 翁牛特旗| 澄城县| 康定县| 镇巴县| 伽师县| 财经| 女性| 财经| 陕西省| 特克斯县| 岳普湖县| 黄大仙区| 甘泉县| 贵溪市| 门头沟区| 徐汇区| 宁城县| 克什克腾旗| 榕江县| 桂东县| 霍山县| 东丰县| 苏州市| 靖边县| 太康县| 介休市| 思南县| 赤城县| 华阴市| 会昌县| 浏阳市| 新河县| 从江县| 孟州市| 合作市| 武平县| 河池市| 天柱县| 广河县|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