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是無私的,體貼入微的。而我們在贍養父母的時候,是不是應該考慮得更細致一些。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未來是不可預測的!我們總是希望一切如計劃的那樣繼續,卻保證不了有意外的命運安排。無論對父母,還是對我們自己,能考慮到的危險,可以避免的事故,我們就應該努力去做。像坐車在副駕駛的位置,一旦發生車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生活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位置”,我們不要以為很多危險離我們很遠,而有些危險卻來源我們自己的心,孝敬父母,請不要讓他們處在這樣的“位置”上。杜宇生在一個偏遠山區,他知道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途徑就是努力地讀書,考上大學。父母也寄希望于他,盼著兒子有出息,走出大山。為了供他上學,每天在田地里,父母日出而作日暮而歸。終于,黃天不負有心人,杜宇考上了城里的大學。父母高興,在村子里也有面子,雖然大學的費用,更加重了父母的辛苦,可兩位老人心甘情愿,他們認為為了兒子,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學的杜宇非常用功地學習,在本科畢業以后又考上了研究生,最后讀了博士。博士畢業后,他順利進入長城集團工作。大好的前途就在他面前。一位優秀的男人總會有女孩搶著要的,董事長的千金小昭就看上了杜宇,小昭的出現,讓杜宇覺得生活每天都是晴日,就像小昭的臉那么的陽光。可是,當小昭知道杜宇的家是一個很窮的山區農民家庭時,天空開始堆積烏云,時不時的電閃雷鳴。但是杜宇離不開她,也不想離開她。
小昭和他約法三章,如果他能做到,就和他結婚:不能對外人和她的親戚說他是山溝來的,有人問就說他的父母是教師;不要再和農村的家庭有來往;婚后不準他山溝的人來城里的家。杜宇看著眼前光明的未來,似錦的前程,他屈服了。婚禮那天也沒有通知父母,酒席上高朋滿座,可來來往往的全是女方的親人和朋友。杜宇,畢竟是個男人,可是他現在不得不這樣茍且的生存。那天,他喝醉了,醉得一塌糊涂。
從此,他只能背著妻子,偷偷地寄些錢給家里。三年了,他一次也沒回去過。直到小昭懷孕,他才寫信告訴自己的父母,他在城里結婚了。父母知道他的消息,二老高興得一夜未眠。不久,杜宇收到農村寄來的包裹,是母親親手為孫子做的小衣服,谷子芯枕頭,還有給杜宇縫的鞋墊。杜宇把包裹取回家,本以為妻子會高興,可小昭卻用手指頭拈著枕頭,說:“這些東西不干凈,谷子粒會生蟲子的。這些用不上,快扔了吧。”杜宇聽了,臉漲得通紅,真想過去給她一個巴掌,但是,他考慮到妻子已經懷孕,還是忍了下來。小昭,頭一次看見杜宇這個樣,沒再繼續說什么。第二天,背著他還是把那包東西扔進了垃圾箱。除了杜宇穿在皮鞋里的鞋墊,幸免于難。
兒子百日了,家里來了很多的人,有集團的上層領導,有關系甚好的大客戶。杜宇里里外外地忙著招呼著。突然,門上的對講機鳴叫起來,小區的保安在對講機里告訴杜宇樓外有人找。他以為又是來祝賀的客人,就興沖沖地下來迎接。他看到的卻是風塵仆仆的兩位老人。杜宇呆在門口不知所措。妻子看他半天還沒回來,就出來看看。那一刻,杜宇和小昭的臉上都寫著尷尬,卻絕不是同一種。原來。這兩位老人就是杜宇的父母。進門以后,他只有把父母帶到廚房里,他沒辦法對滿屋的老總和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解釋那是他的雙親。
妻子說,讓他趕快把父母帶走,隨便安排到什么地方去。杜宇只好把父母帶到附近的一家小旅館住下。住了五天了,兒媳婦從那天的匆匆一面就再沒露過臉。老兩口終于明白了,兒子不可能把他們迎進他們認為該進的家。倔強的兩位老人,給兒子留了一張字條,就匆匆踏上了歸家的路。
一個月以后,杜宇以出差的名義回了老家。村里的鄉親都趕來看這個小山溝里淘出的大金錠。聽鄉親們說,父母回到農村是因為在城里住不習慣,其實兒子兒媳對他們特別孝順。杜宇的心理甚是慚愧。背地里,父親對他,話少了很多。杜宇走的時候,給父母留下五萬塊錢,他告訴父母,以后有困難的時候可以應急。母親說:“兒子我能理解你的難處。”父親說:“錢可以治病,卻不能治心。”
有一些年輕人,為了出人頭地,走捷徑去攀附權貴,在勢力與父母面前,選擇了前者。還有一些人,開拓事業,忙于經營,寧可犧牲陪父母的時間,也要去陪客戶。甚至父母的壽辰或者病疾之時都沒有一紙訂單來得重要。當把兒女視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父母,在孩子眼里還不如一張訂單重要的時候,他們更多的是默默承受。但是,我們應該自省,即使父母不會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我們要認識到:父母一生只有一個,要珍惜、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