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啰嗦實際上是一種心理需要。父母護送我們走上了人生路,他們自己卻在面臨“夕陽西下”,這時候,他們并不奢求我們為他們做什么大事,只希望我們能多陪陪他們,常聽聽他們敘敘往事。辛苦了一輩子的父母,所求的回報也不過如此,然而有很多父母連這一點點回報也難以得到。人老了,嘮叨是一件常事,有時并不需要你按他們的意思去做,只是想對你說一下想法,盡管這種想法可能已經說過很多次,但他們忘了自己曾經不止一次的說過,你也應該忘記他們曾經說過。讓父母覺得他們的話對你很重要,而事實也確實很重要,因為那是父母對你從時間上來說“不會太多的”關心了。當我在監獄探監室里看到揚揚時,眼前這個不過20多歲,漂亮的東北女孩,怎么也不能把她跟殺人犯聯系在一起。
她的故事看似簡單而又離奇……
兩年前她認識了大她十歲的男友馮鑫。可當她提出結婚的愿望,馮鑫總避諱這個話題。直到馮鑫對她說:“我已經結婚了,還有個孩子……”她不敢相信,甜甜蜜蜜地戀愛快一年了,怎么突然成了第三者?她不敢告訴父母。她已經離不開他,想用等待換來幸福。頂著做“二奶”的惡名,她過得并不開心。后來,馮鑫因為工作不順,打罵她。就在她辛苦的守著這份感情時,發現馮鑫在追求自己的一個女同事。原來馮鑫就是在婚外“游戲”,不可能給她婚姻。她提出分手。一夜,馮鑫喝了酒又來找她,她讓馮鑫進了屋。馮鑫的手機響了,接聽后竟是酒吧小姐。她氣憤地向馮鑫大叫:“你來找我,還和那個小姐聯系……“馮鑫惱羞成怒,粗暴地打她。此時楊揚感到馮鑫毀了她,還這樣不公平地對待自己!沖動的她拿起水果刀,刺向馮鑫……
講到這,楊揚低頭流下眼淚,手指在一起糾纏著,時間安靜地在我們之間流過。
楊揚說:“其實我最對不起的是我的父母,他們都是本本分分的人,我毀了父母維護了大半輩子的名聲……我真的很后悔!”
采訪一度因為她止不住的淚水而中斷,我坐在一旁靜靜地等她哭完。
“當父母得知我殺人的消息,母親當天就病倒了。法庭上我只能偷偷地看父親,我不敢去看那眼神啊,就這么幾天,他老了,真的。當法官宣判我死刑的時候,我看見母親暈倒在那里,當時我沒哭,可能是哭不出來了。唯一后悔的就是不應該讓父母替我承擔這樣的痛苦。后來父母來監獄看我,那時母親被父親攙扶著,身體依然虛弱。他們眼窩深陷,臉色灰白。母親一看到我,就痛哭不止。而我已經無言以對,只有低頭流淚。我知道,每一次和父母見面,無論對于父母還是我,都是一種痛苦的折磨。而這些我不得不承受,可我真的不想讓父母來承受。因為我們每見一次,就少一次,我不敢想象,在我離開以后,父母要怎樣面對生活,我這個做女兒的給了他們什么……”
被采訪的第二個對象,就要比揚揚幸運得多,之所以這么說,他的刑期只有三年,他看到別人都有家人經常來探望,十分羨慕,便往家里寫信,可小半年過去了,他的家人沒有來過,他急了,寫了一封絕交信寄回家。
他的父母就他一個孩子,早想來看他的,因為家里太窮,連路費都借不來。當他們看到兒子的絕交信再也忍不住了。于是他們把家里的板車收拾出來,鋪了一條被子在車上,就這樣上路了。老兩口一直有一個人拉車,一個在車上休息,誰累了誰歇,但板車不能停下來。父親總想讓老伴多歇會,就自己埋頭拉車,被老伴催急了,才肯換班歇一歇。
父親的鞋磨爛了,可去往農場的路還是要繼續趕。從清晨一直走到天黑,老兩口就在地里睡一會。等天一亮,又開始趕路……就這樣,一百多里地他們走了三天兩夜。
在勞改農場,一個犯人的家人來探望,會有一圈犯人圍著看,所以,他父母來的時候,很多犯人都在場。那天大家得知老兩口從百里之外徒步走來,看到老父親那雙磨破的鞋,看到老人露出的黑腳趾頭,圍觀的犯人都悄悄掉淚,管教也偷偷擦眼淚。看著眼前的父母他”撲通“一聲,重重地跪在地上。周圍一些獄友過來勸他,可他就是跪在地上不起來。管教說:“誰也別管他,讓他跪。”說完拉著老兩口到干部食堂,讓廚師給他們做些面。當滿滿兩大碗湯面端上來的時候,老兩口沒有推讓,就地一蹲,大口大口地吃起來,老兩口真是餓壞了。
之后,管教手握一大把零錢:“大叔、大媽,我們干部湊了150元錢給你們,一點心意。”老兩口不肯收:“夠麻煩你們的了,咋能要你們的錢呢。”他們對還在地上跪著的兒子說:“孩子,你要好好改造,我們等地收了還來看你。”
一般家屬探監時間只有半小時,這次管教覺得老兩口太不容易,就放寬了時間。臨走前他們從板車上拖下一個麻袋,說是怕孩子吃不飽,給他留的。
看著老人一步一回頭漸漸遠去的背影,他滿臉淚痕,仍然在地上跪著。兩個同鄉的犯人,幫忙抬起麻袋,其中一個不小心沒有抓住麻袋的扎口,“砰”麻袋摔在了地上。一堆圓咕隆咚的饅頭滾了滿地!仔細看,有大的,小的,圓一點的,扁一些的……很顯然,它們不是出自一鍋的饅頭,而且已經被晾得半干。看到這些,一個犯人也“撲通”一聲跪了下去。這種場面好像感染了很多犯人,只聽得“撲通撲通……”,在場的犯人,都跪了下去!
原來老兩口徒步百里,挨家挨戶討饅頭!他們一人拉車,一人在車上晾饅頭自己卻舍不得吃飽。
這麻袋里裝的不是饅頭,分明是一袋鮮活的父母心!這時,傳來撕心裂肺的嘶喊:“爸媽,我改!我一定改!
其實在監獄里服刑的每一個人,進去之前都有自由,生活的自由,生活在父母身邊的自由。而以各種理由犯罪卻讓他們失去的不單單是自由,父母含辛茹苦將孩子拉扯大,所付出的艱辛難道不抵一個面子,一個理由嗎?進了監獄都不是人,經常能聽到有人這樣說,可是在父母年邁之時,無法去感受兒女繞于膝下的那份天倫之樂,固定時間去監獄看望自己的孩子卻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即使很多人會因為他們犯罪,而棄之而去,可在父母的心里,不管他們犯了什么罪過,都是自己的孩子。當父母的歲月進入倒計時的時候,他們能做的就是邁著沉重的步伐,奔波在家和監獄之間,我們自問:即使不能給父母大富大貴,起碼自己狀態是不是應該調整到最好呢,我們有什么理由去犯罪,事臨頭,不奢望你在自己心里數到十,只要你深吸一口氣,想想自己的父母。我想此時的監獄就要冷清很多了。作為兒女,在父母最后的這些日子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遠離犯罪,奉公守法地守在他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