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柔寡斷其實并不是做不了正確的選擇,而只是糾結,并且糾結的點很奇特,就是想要更多好處,但其實心底知道當前的選擇已經是最優了。
這種心理很變態,遇到好處的時候,就想便宜沒好貨,開始尋思這件事有什么陰謀嗎,遇到壞的時候,又想是不是有更好的,所以最后什么也選不了。
墨跡真是很氣人,尤其是在外人看來,最是替他著急,明擺的事實,用考慮嗎?他也知道不用考慮的,但就是要墨跡一下,想要得了便宜還賣乖,結果當然屁都得不到,竹籃打水一場空,事后又開始不斷后悔,后悔自己為什么沒有當機立斷做出選擇,開始設想自己如果迅速做出選擇,現在是什么結果,現在肯定是美麗的結果,開始幻想各種美麗的場景,等幻想結束了,回歸現實之后,落差很大,更加氣憤,拼命地自殘,惱恨自己為什么那么蠢,那么簡單的選擇都做不了。
幾天過去,火氣漸消,又面臨一個新的選擇,這時同樣會犯之前的錯誤,然后又一次陷入之前的循環。
優柔寡斷是骨子里的病,除非有刮骨療毒的魄力,否則永遠都走不出這個惡性循環。
首先要明白為什么會有這種病癥,當然是長久的習慣所致,小事就喜歡墨跡,到了大事更是很難做決定,即便內心知道如何決定,還是不能付諸行動。
因此要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醒了要起床,說起床就起床,決不墨跡一分鐘,吃飯,決不吃吃停停,甚至剩一碗湯,跑去拉屎,回來看著手機繼續喝完,有時剩半碗就不喝了,那都是墨跡的重要表現,買東西,重要不重要的,嚴禁來回挑挑撿撿,反復地觀察對比,那簡直是污辱智商,像是一塊牙膏一棵菜,完好無缺,價格也符合預期,買就完事了,不要來回換,換那個干凈的菜,換那個不同顏色的包裝……人家營業員都替你捏汗。
許多人說自己有選擇恐懼癥,是的,這確實是一種病,但很多人在說起這個詞的時候,往往都帶著些許得意和驕傲,好像有這個病還挺光榮一樣,簡直是厚顏無恥,所有病都不值得贊揚吹捧,病就是病,是病就要治。
什么選擇恐懼,無非就是墨跡而已,什么顏色很重要嗎,絕對不能慣這個毛病,就是隨手挑一個,所有事都是這樣做,多試幾次你就發現,什么顏色并不重要,你也不糾結了,再買東西就很高效。
一個小的習慣往往能在做關鍵選擇的時候立大功,因為習慣都有慣性,順勢而為,不必費心費力,就告別優柔寡斷,豈不美哉。
說到優柔寡斷的危害,前面已經羅列了不少,還是要強調一下,不管什么場合什么時間,只要優柔寡斷,一定會有損失,而且我擔保優柔寡斷的人,事后也一定會更加墨跡,久久不能從之前的失誤中走出來,而這更是優柔寡斷的表現,所以除了前面的利用小習慣的慣性破除優柔寡斷之外,還可以嘗試在一次優柔寡斷的失誤之后,迅速忘掉自己的損失,從頭來過,當不再糾結選擇之后的麻煩事,就不會再做選擇的時候過分謹(墨)慎(跡)。
加油,只要想干,你總能干成,尤其是自身的習慣,沒有什么習慣是你不能改的,除非你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