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總經理的素質修養(1)
書名: 總經理管人管事管利潤大全集作者名: 趙凡禹 李衛民本章字數: 5529字更新時間: 2014-01-15 10:36:55
【第一節總經理的素質要求】
一、深厚的領導基礎
總經理要具備深厚的領袖基礎,這種基礎來源于領導者對他人的影響力以及其特有的能力素質。世界500強企業在挑選總經理時,無一例外的都強調候選人必須有深厚的領導基礎。他們選擇強有力的人物做領導者,要求候選人必須是一位功勛卓著的領袖人才。
總經理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企業的領導,領導一個企業進行變革,領導基礎對總經理來說是擺在第一位的。
1影響力
領導的影響力是指領導者在與下屬交往中,影響和改變他人心理與行為的能力。領導的影響力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權力性影響力。權力性影響力由傳統因素、職位因素、資歷因素構成。
第二種是非權力性影響力。與權力性影響因素相比,非權力性影響力有很多特點,這種權力不是正式規定和授予的,它對下屬產生影響的結果是順從與依賴。非權力性因素的影響力要比權力性影響力大得多。它表面上沒有權力性影響力那種正式明顯的約束力,但實際上它不僅具有權力的性質,而且有時比權力性影響力的影響還要大。非權力性影響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識因素、感情因素等構成。
2特有能力
企業領導特有的能力是指企業領導者所應具備的基本工作素質,即工作職責所要求的能力。這種特有的能力是具有深厚領導基礎的前提和條件,也是領導影響力的基礎。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核心能力。總經理不僅應是今天的開拓者,而且也是明天的創造者。所以總經理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是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就是企業領導在經營管理中善于敏銳地察覺舊事物的缺陷,準確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不囿于陳規舊俗,拿出大膽的、新穎的、可行的解決辦法的能力。
二是必要能力。決策能力、組織能力和指揮能力是企業領導必要的能力,這是由企業領導經常性的職責所決定的。
三是增效能力。增效能力主要是指控制能力和協調能力,它也是企業領導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核心、必要和增效三個層次的能力,是企業領導所應具備的特有能力,也是培養和提高領導特性素質的基礎和條件。不具備以上三點基本素質,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總經理。
3合理的知識結構
總經理的能力大小、素質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總經理知識水平的高低。合理的知識結構是總經理所有素質的基礎與前提。
總經理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知識素質必然也具有多面性。按照其職責與職能的要求,總經理必須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既要有合理的內容,也要有合理的結構。
(1)三層知識
總經理需要有廣博的知識,但并不意味著他是無所不知的雜家。總經理應成為特殊的綜合性專業人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這種知識包括三個方面或三個層次:
①必備知識。必備知識是第一層次的知識,是總經理履行其職責不可缺少的專業知識。這種專業知識主要包括管理科學和經營哲學。其中管理科學知識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是領導理論知識,這是專業中的專業。總經理要特別注重對高層管理,或者說對領導的環境、內容、方法和領導者素質的研究。經營哲學是經營企業(或領導企業)的基本觀,也是總經理應該探究的知識。它是由總經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企業觀產生的,是領導好企業的必備知識,也是高層管理者的必修課。
②專業基礎知識。基礎知識雖然包羅萬象,但概括起來無非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哲學三個方面。總經理沒有必要樣樣精通,但與經營企業密切相關的專業知識卻應該具備。這些知識主要是指經濟學和專業技術知識等方面的內容。沒有或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總經理就很難盡其職責、完成任務。成功的總經理大都是精通本行的行家里手,著名的安休斯爾—布希啤酒公司的總經理布希和微晶玻璃器皿公司的總經理霍頓就是這樣的人物,他們領導的企業在同行業競爭中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③擴展知識。擴展知識是總經理通過不倦的學習來增加工作效果的知識。總經理雖然不可能博覽群書,但是知識越廣博越好,這對其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和提高修養等均有好處。
(2)“工”型結構
①知識的三個層次。知識的三個層次是從知識的作用這一角度說明總經理所需具備的知識素質。培養必要的知識素質,還必須弄清各種知識的相互關系,即什么樣的知識結構是合理的結構。
總經理所需要具備的合理的知識結構是一種“工”型結構。上面的“一”是基礎素質所要求的知識,即必要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哲學的基本知識。目不識丁、不具備一定文化素養的人是根本不可能當總經理的。所以,總經理應具備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這種基礎越扎實越好;“丨”是總經理所需具備的專業知識,即管理科學和經營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相對應,這根支柱就是總經理的企業觀和領導論。所以,這種知識越豐富越好。管理科學(包括領導理論)知識越豐富,提高領導水平就越有基礎。所謂“豐富”還有第二層含義,就是總經理要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領導”知識和經驗;最下面的“一”是指總經理應具有廣博的知識,不僅要有一般的知識基礎、特定的“領導”知識,還要懂得諸如經濟學、專業技術、法律知識等。這種知識越廣博越好。總經理所具備的知識面越寬,對其開拓思維、產生創新就越有好處。
②三種類型知識的相互關系。“工”型結構所指的三種類型的知識也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沒有“一”(上面的)知識作為基礎,就不能具備“丨”和“一”(下面的)的知識;沒有“丨”知識作為中堅,即使“滿腹經綸”,也擔負不起領導企業的重任;沒有“一”(下面的)知識,總經理就不可能適應“變化了的世界”,使企業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勇往直前。
(3)知識學習能力
①學習能力。知識學習需要一種悟性,同時也需要一種能力,即學習能力。要知道應該學習哪些知識,還要知道從中應該學到什么。培養必要的素質基礎,特別是知識素質,學習是最有效的途徑。總經理在學習中應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明確學習的目的。
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要掌握“三度”,學會“兩化”。
“三度”:一是對學習的認識要有高度。這種高度,是指對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是指對學習“對象”的認識,要創造性地學習。二是要充實學習的廣度。總經理所需的各種知識都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學習雖然也是分層次的,但不能割裂各種知識的相互關聯,這樣才能對提高領導者知識的整體素質有所益處。三是學習中要有研究的深度。特別是對領導科學和領導藝術的學習,要有一種上下求索的精神。這是因為,提高領導素質不僅要學習書本的“死知識”,也要學習他人經驗的“活知識”,而且還要在實踐中創造“新知識”,這也是提高總經理素質的關鍵所在。
“兩化”:“兩化”是指要善于將知識轉化為智力和將智力轉化為智能。學習知識,即書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的經驗知識必須轉化為學習者的智力,才算學到了知識。智力就是指認識和理解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認識的根本目的是實踐,這種智力又必須轉化為智能,才算學會了知識。智能則是指辨析判斷和發明創造的能力以及付諸實踐的行動能力。只有當這種智能在實踐中得以檢驗和確認,才算學好了知識。
②學習的目的。總經理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為了提高自身素質和領導水平。因此,總經理必須要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自己的實踐,并變成自己實踐經驗的知識,使之解決本企業的特殊性問題。所以,總經理有了書本知識,還要有自己的實踐“知識”,這樣才算是具備了較完備的知識素質。
二、獨特的性格特征
1獨特的性格素養
作為起統帥作用的總經理,掌握著一部分人和企業的部分命運,所以必須具有強烈的事業進取心和向心力,這是總經理獨特的性格素養;相信命運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愿依賴于任何感情上的支持;非常有主見,能夠自我激勵;要著眼于長遠利益,抓大放小。具體來說,要具備以下優秀品質:
(1)使命感。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有完成任務的堅強信念。
(2)責任感。對工作敢負責任,做人做事都要有責任感,充分發揮自身作用。
(3)積極性。對任何工作都要主動,以主人翁的態度去完成。
(4)進取心。能在事業上積極上進,不滿足現狀,始終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有了這種強烈的進取心,當遇到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時,他們常常會從長遠的角度看問題,往往著眼于事業發展的長遠利益,而不是只應付眼前問題。
(5)信賴感。在上下級之間和左右關系中,都要真心實意,以誠相待。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互相信任與支持。
(6)忍耐力。具有高度的忍耐力,不能隨意在群眾面前發脾氣。
(7)熱情。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事與下級熱情體貼。
(8)公平。對人對事都要秉公處理,不徇私情。
(9)敢于承擔風險。總經理不懼怕承擔帶有某些風險的工作。然而,太小的風險或過大的風險對他們都沒有吸引力。他們喜歡去冒合理的風險,并力圖避免大風險。總經理清楚,要實現他們的奮斗目標,就要勇于承擔風險,這樣他們才有可能獲得巨大成功。
(10)善于解決問題。總經理是企業的領導,往往也是頭一個發現問題的人。如果事實表明,他們所采取的辦法確實解決不了問題,他們會馬上改變解決問題的思路。
(11)不看重個人地位。總經理往往更看重企業的成功帶給他們的滿足。他們希望自己所建立的企業受到表彰,而對他們個人的贊譽則會令他們感到很不自在。
(12)具有充沛的精力。總經理要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較強的耐力,這樣在工作階段,他們可以長時間地工作而不致因此病倒。
(13)充滿自信。總經理一般非常自信,確信自己的經驗和能力。他們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可以改變一切,確信自己能把握命運。
(14)避免陷入個人感情糾葛。總經理往往不愿與他人建立很深的個人感情,因此他們與朋友和親屬的感情都比較淡薄。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能夠擺脫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糾葛而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有些人甚至將他們的事業看做有生命的東西,并傾注他們的全部心血。對這樣的企業家來說,長時間的工作并不是一個負擔。
2獨特的行為特點
企業家確信自己比同事和上司都更聰明能干,這是他們最突出的行為特點。他們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去做自己的事,知道應該怎樣做才能獲得成功,而他們正是根據這種直覺來做出決定并采取行動的。在這方面,總經理們通常表現出以下特點:
(1)善于進行目標管理。企業家們相信目標管理,即MBO原則。他們能夠把握錯綜復雜的工作局面,包括制定計劃,決定企業發展戰略,同時開展各項經營活動。對一些重要的細節他們總是了若指掌,并不斷地進行回顧以發現每一個能夠實現事業目標的機會。
(2)喜歡有事情做。企業家們總有一種去實現自己想法的沖動,無事可做往往使他們不自在。他們熱衷于各種公務,而不希望別人看到他們坐在河邊釣魚,除非魚正在咬鉤。特別是當他們作為企業家出現時,他們更希望別人看到他們正在工作而不是釣魚。
(3)希望自己支配自己的工作。當有權支配自己的工作,或獨立進行工作的時候,他們總是充滿自信。他們帶著這種自信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始終不渝地追求他們的目標。大多數企業家處于逆境而能夠泰然處之,靠的正是這種自信。
(4)善于創造性思維。創造性的反面是墨守成規。企業家決不采用陳舊的思維方式。如果聽到有人說“我們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過去一直這樣做的”,他們就會發火。他們清楚,如果循規蹈矩,墨守成規,他們就不會找到適應當今企業發展的新辦法。
(5)善于分析機會。在投身到每個經營領域或經營項目之前,他們總要仔細地分析機會。只有確信風險很小時,才會采取行動。所以別人失敗時,這一特點卻使他們走向成功。
(6)善于把握自己的時間。成功的企業家們往往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很長,以至于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實際上,工作時間長的并不僅僅是企業家。
(7)善于解決問題。企業家們清醒地知道他們正在追求的目標,會及時發現和解決那些擋在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障礙。他們知道該如何評價和選擇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以使問題容易解決。譬如,當擺在面前的問題是需要擴大占地面積時,他們會首先提出為什么需要這么大的地方,然后分析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確定一種選擇方案可能會引出一大堆新問題,但只要能解決原有的矛盾,他們還是會采納的。
(8)堅持客觀地看待問題。當企業家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某種方法時,他們會請來盡可能多的有資歷的專家進行探討,以避免判斷失誤。只要提得有道理,他們就會對原方案做出修改和完善,或者采取一個全新的、更好的方案。企業家們不會因個人的見解妨礙他們客觀地看待問題。
總之,總經理應清楚自己的弱點和不足,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切實掌握成功地運作一個企業應有的素質和能力。同時要弄清楚企業的不同部門是怎樣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并產生效能和效益的。
三、超強的管理能力
總經理超強的管理能力涉及理性認識、人際關系和經營技能。即稱為個人、人際和定向能力。
1個人能力
作為總經理,其個人才能會影響到他如何認識和對待部門經理。而其個人才能主要包括以下三種主要才能:
(1)認識能力。認識能力指總經理消化大量資料和全面考慮問題的能力。這包含了要能吸收大量資料,并能從這些信息里挑選出關鍵性資料的能力。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強調總經理應具備一種能夠應付所面臨的環境的復雜性的智力。
(2)成熟能力。成熟能力是指了解一個人的感情和價值,以及控制感情上的苦惱、彷徨和孤獨的能力。高級管理工作有相當大的壓力,總經理必須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他們的感情去管理自己和別人。
(3)發展能力。發展能力是指了解一個人的局限性,能把反饋帶到班子里,接受新挑戰,以及學習和發展等方面的能力。學習已越來越被認為是改觀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手段。
以上才能中,認識和成熟方面的才能涉及總經理在基本分析、創造性和感情方面的素質。發展才能涉及總經理在發展他們的認識和成熟程度以及人際關系和定向等方面才能的發揮。
2人際關系才能
人際關系能力涉及總經理在企業內的不同等級建立和發展關系的全面能力。人際關系能力特別強調行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