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Part2 訓練篇(9)

有一次,林語堂到一所大學參觀。參觀之后,校長陪同他到大餐廳和同學們共進午餐,校長深感機會難逢,臨時請他對學生講幾句話。林語堂十分為難卻又無可推脫,于是即景生情地講了一個笑話。他說:“羅馬時代,皇帝殘害人民,時常把人投到斗獸場中,活生生地被野獸吃掉,這實在是一種殘忍不堪的事。有一次,皇帝又把一個人投進斗獸場里,讓獅子去吃。豈料此人渾身是膽,只見他慢騰騰地走到獅子身旁,在它耳邊講了幾句話,那獅子掉頭就走,并不吃他。皇帝看在眼里,倍感詫異,于是再放一只老虎進去,那人依然無所畏懼地走近老虎身旁,同樣和它耳語一番,那只老虎也悄悄走開了,照舊不吃他。皇帝百思不解,就把那人叫出來盤問:‘你到底對獅子和老虎說了些什么,竟使它們不吃你而掉頭就走呢?’那人答道:‘簡單得很,我只是提醒它們,吃我很容易,不過吃了以后,你得演講一番。”講罷,博得滿堂喝彩,然而,那位校長卻被弄得啼笑皆非,顯得十分尷尬。

另有一次,紐約某林氏宗親會邀請林語堂演講,希望借此宣楊林氏祖先的光榮事跡。他深知這種演講是背兒媳過河——費力不討好。因為不說些稱頌祖先的話,同宗會大失所望,倘若過于吹噓,又有失學人風范。千是他認真思索,策劃了一篇短小精悍的講稿。他說:“我們姓林的始祖,據說有商朝的比干叢相,這在《 封神榜 》里提到過;英勇的有《 水滸傳 》 里的林沖;旅行家有《 鏡花緣 》里的林之洋,才女有《 紅樓夢 》里的林黛玉。此外,還有美國大總統林肯,獨自駕機飛越大西洋的林白,可謂人才輩出。”林語堂這段簡單而精彩的演講,令臺下宗親雀躍萬分,禁不住鼓掌叫好。然而,當我們仔細回味他的話時,就會發現他所談的不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就是與林氏毫不相干的海外名人,并未對祖先歌功頌德。

■劉墉巧言戲和珅

大奸臣和■小時候曾進宮當差,專管每夭晚上點燃蠟燭一事,加上他人又矮小,人們便送了他個外號“蠟頭兒”。可誰知,這個“蠟頭兒”卻越燒越旺,平步青云,一直官升戶部侍郎兼軍機大臣。

和■在四十九歲這年,曾慶過一次大壽,大擺宴席,廣邀朝臣。大小官吏們莫不趁此機會巴結,一時間,金銀珠寶收了無數。羅鍋子劉墉也來祝壽。他的壽禮與眾不同:紅燭一對,上面分別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和■接過紅燭,忙命家人將其點燃擺好。

席間,和■開言道:“老朽不才,枉過五十。蒙圣上恩寵,萬事如意,只是至今尚未取號,實在慚愧。”他轉向劉墉,雙拳一握:“就請年兄惠賜一個如何?”劉墉為人耿直,且詼諧多智,向來不愿與奸臣來住。這次前來,已經是礙于官場情面,偏偏此時和■又多事,心中著實氣惱,但又無法推脫。他環顧大堂,忽見紅燭高燒,頓時有了主意。只聽他緩緩言道:“蒙和兄看得起劉某,只好從命,我看和兄胸懷似海,志高如山,就號‘海山’,不知意下如何?”和■聽罷,非常高興,連連稱謝。大家杯來盞去,盡興而飲。

酒宴完畢,和■親自送客出府。回來時,滿面春風,邊走邊思忖:“人說劉墉多才,今日贈號,果然不錯。”邁進大堂,但見一對紅燭各有一字尚未燃盡。看著看著,和■頓時沉下臉來,呆在那里。原來,一對紅燭,各剩一字,左為“海”,右為“山”。劉墉巧借紅燭戲弄和坤,場面上堂堂大號“海山”,原本還是個“蠟頭兒”。

■圓智巧答乾隆問

圓智是乾隆年間寧波天童寺的當家和尚,他雖無點金之術,卻頗有應變之才。

有一天,乾隆皇帝只身微服南下。來到寧波后,便獨往天童寺而來。圓智聽到此事,馬上到山腳下等候。不一會兒,乾隆便來到眼前。圓智在他身前合十躬身輕聲道:“小僧天童寺主持圓智接駕來遲,萬望恕罪。”

乾隆聽說此人為圓智,便想給一個下馬威。于是,面孔一板,厲聲問道: “你既知朕躬到此,為何不率領眾僧,大開山門,跪接圣駕?你這輕輕一揖, 該當何罪?”

圓智不慌不忙地說:“小僧豈敢褻瀆圣駕,只因這次圣上南巡,乃是微服私訪,小僧若是興師動眾,恐怕引起游人矚目,有礙圣上安康,故小僧才一個人悄悄在此相迎。”

乾隆聽他說得有理,只好說:“恕你無罪,前面帶路便是。” 路上,乾隆又說:“大和尚,今日朕躬上山,你能不能把我比上一比。” 圓智聞言,暗自思忖:“這可不好比,比不好全寺都得遭殃。”但他腦子一轉,笑著說:“萬歲爺上山,可有一比:好比佛爺帶你登天,一步還比一步高。”

乾隆一聽,心里不舒服,圓智自比佛爺,上風被他占了。可又在佛地無可指責,只好暫時作罷。 他們一進天王殿,正見彌勒佛喜眉笑臉地朝外而坐。乾隆點子又上來了,指著彌勒佛問圓智:“請問大和尚,他為何而笑?”

圓智答:“啟稟圣上:他是笑賢僧命乖運蹇,身入空門,終日青燈木魚, 碌碌無為。”

乾隆一聽,心暗想:“這下子可有空子鉆了!”馬上問圓智:“他也在對我笑,照你說,他也在笑我碌碌無為了?” 圓智見乾隆咄咄逼人,連忙回答說:“哪里哪里,佛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他對萬歲爺迎面而笑,是笑你為萬民操心,以國事為重,不像凡夫俗子,氣量狹窄,笑里藏刀!” 乾隆聽了,哭笑不得,因為圓智明明是正在罵自己呢!可不好發作,只好忍氣作罷。

乾隆離寺時,圓智送他下山。當他走到山腰時,想起上山之事,又想難 一下圓智,說:“我上山時,你說我一步比一步高,現在我下山了,你可怎么說?”

圓智聽了,稍思片刻,即答:“如今又好比如來佛帶萬歲爺下山,后頭更比前頭高啊!”

乾隆聽了,目瞪口呆,覺得這個和尚確實很有應變之才。

■感受馬克·吐溫的幽默

馬克·吐溫是美國現代主義文學杰出作家,他以幽默、諷刺的手法為人們描繪了美國的社會生活畫卷。它不僅在創作中擅長幽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妙趣橫生”。

1.廣告

一位商界闊佬對馬克·吐溫說:“我想借助您的大名,給敝公司做個廣告。”馬克·吐溫說:“當然可以。”

第二天在馬克·吐溫主辦的報紙上登出了如下文字:

一只母蒼蠅有兩個兒子。她把這兩個兒子視若掌上明珠,愛護備至。一天,母子三個飛到某某商業公司的商店里。一只小蒼蠅去品嘗包裝精美的糖果,忽然雙翅顫抖落下來,一命嗚呼!另一只小蒼蠅去吃香腸,不料也一頭栽倒,頃刻斃命。母蒼蠅痛不欲生,撲到一張蒼蠅紙上意欲自殺,盡管大吃大嚼,結果卻安然無恙!

闊佬看完廣告,氣得直翻白眼。

2.演講

一次偶然的機會,馬克·吐溫與雄辯家瓊西應邀參加同一晚宴。

席上演講開始了,瓊西滔滔不絕,情感豐富地講了20分鐘,贏得了一片熱烈的掌聲。然后輪到馬克·吐溫演講。

馬克·吐溫站起來,面有難色地說:“諸位,實在抱歉,會前瓊西先生約我互換演講稿,所以諸位剛才聽到的是我的演講,衷心感謝諸位認真的傾聽及熱情的捧場。然而,不知何故,我找不到瓊西先生的講稿,因此我無法替他講了。請諸位原諒我坐下。”

3.只好站著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到法國一個小城市旅行并發表演講。一天,他獨自到理發店理發。理發師問:“先生,您好像是剛從國外來的?”馬克·吐溫答道:“是的,我是第一次來這個地方。”“您真走運,因為馬克·吐溫先生也在這里,今天晚上您可以去聽他演講。”

“肯定要去。”

“先生你有入場券嗎?”

“還沒有。”

“這可太遺憾了!”理發師把雙手一攤,惋惜地說,“那您只好從頭至尾站著聽了,因為那里不會有空位子。”

“對!”馬克·吐溫說,“和馬克·吐溫在一起真糟糕,他演講我就只能永遠站著。”

4.蚊子

馬克·吐溫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別人事前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別厲害。

他在服務臺登記房間時,一只蚊子正好飛來。馬克·吐溫對服務員說:“早聽說貴地蚊子十分聰明,果如其然,它竟會預先來看我登記的房間號碼,以便晚上對號光臨,飽餐一頓。”

服務員聽后不禁大笑。結果那一夜馬克·吐溫睡得很好,因為服務員也記住了房間號碼,提前進房做好滅蚊防蚊的工作。

5.車票

馬克·吐溫外出乘車。當列車員檢查車票時,他翻遍了每個衣袋,也沒有找到自己的車票。剛好這個列車員認識他,于是就安慰馬克·吐溫說:“沒關系,如果您實在找不到車票,那也不礙事。”“咳!怎么不礙事,我必須找到那張該死的車票,不然的話,我怎么知道自己要到哪兒去呢?”

6.一半是混蛋

馬克·吐溫有一次因為看不慣國會議員在國會通過某個法案,因此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個廣告,上面寫著:“國會議員有一半是混蛋。”報紙一賣出,許多抗議電話隨之而來,這些國會議員可不認為自己是混蛋,紛紛要求馬克·吐溫更正。馬克吐溫于是又刊登了一個更正:“我錯了,國會議員,有一半不是混蛋。”

◎ 春秋時,毛遂自薦使楚,口若懸河,迫使楚王歃血為盟;戰國時,蘇秦又說諸侯,身掛六國相印,促成合縱抗秦聯盟;東漢末,諸葛亮出使東吳,舌戰群儒,說服吳主孫權聯劉抗曹,終獲赤壁大捷;建國初,周恩來奔走各國,談笑風生,言談間卷舒風云,樹立了中國外交新形象;二戰時,羅斯福、丘吉爾慷慨陳詞,雄辯滔滔,喚起千萬人民與法西斯決一死戰的信心,扭轉了世界局勢……語言在他們那里,已然成為一種攻無不克的法寶,領略語言大師的風采,向世界語言大師學習是必不可少的。

第12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語言大師學習口才

當你同半智半愚者談話時,不妨說些廢話;當你同無知者談話時,不妨大肆吹牛;當你同睿智者談話時,就該非常謙恭,而且要征詢他們的看法。

——愛德華·布爾沃-利頓

■咄咄逼人,得理不饒人

許多人能言善辯,時常在人群中占據上風。為了顯示自己的口才有多么了得,他們更樂意尖酸刻薄,帶有挑釁意味,似乎這樣會顯得伶牙俐齒,不好惹、有個性。很多善于辯論的人因為不懂人際關系的維護,目中無人,爭強好勝,什么都想比別人高出一截。別人說一句話,他也會從中挑刺,非要讓別人同意他的觀點,甚至不惜辯論一番決出勝負。卡耐基對此說:你可能贏了辯論,可是你卻輸了人緣。任何諷刺挖苦都是帶有攻擊性的,即使是友善的嘲弄,有時也會讓你失去友情。諷刺挖苦阻擋了正常的開放式的交流,而使交往變成了荒謬的爭吵。

公共汽車上人多,一個年輕小伙子不小心踩到了一位老大爺的腳,老大爺脾氣不好,張口就來:“你說你這么大一小伙子,欺負我這么大歲數的人干嗎?”

小伙子本來剛開始是想說一句抱歉,可老大爺的話實在讓他反感,愧疚的心理馬上無影無蹤,他按捺了半天說:“踩了就踩了,可我什么時候欺負您了啊?”

老大爺更不高興,說:“得得得,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學好。我看你那樣兒,監獄里剛放出來的吧?”

這下小伙子可火了:“你這人怎么說話呢?”說完就要往前沖。這下車里的人左勸右勸,好不容易才讓他倆消了氣兒。

老大爺的說法就是典型的“得理不饒人”,本來只是小事一樁,可是為這么一點小事斤斤計較,讓他自己顯得很刻薄,不但形象大打折扣,還害得雙方心理都不痛快,何苦呢?

一位老人去逛花鳥市場,不小心將小販的兩個花盆碰倒摔破了。老人連忙道歉,還說愿意把兩盆花買下來,可是一掏口袋才發現一分錢都沒帶。

那個賣花的小販就不依了,喋喋不休地說兩盆花值多少錢,其實最多也就20塊錢。

老人說:不管多少錢我賠你就是了,但是我現在沒有帶錢,你可以叫人隨我回家拿錢。

小販不相信,不讓他走,一個勁地讓他再好好摸摸口袋找錢。老人把口袋翻給他看,確實是沒有錢,可是小販就是不相信,還咄咄逼人,說哪有這么大一個人出門不帶錢的。

老人沒辦法解釋,只好反復說,我不會騙你的,可是無論他怎么解釋,小販就是不相信。小販要老人拿出身份證看,可是老人偏偏又沒有帶身份證,于是小販就仍然不放他走。這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老人沒有受過這種委屈,感覺很沒面子,著急上火,結果一下子心臟病突發,不治而亡。

為了20塊錢的花盆,居然葬送了一個老人的生命,芝麻大小的事情卻能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即便是追悔莫及又有什么用呢?想想看,生活中為這種小事斤斤計較、得寸進尺的人還真不少,其實,很多事情根本沒有必要非要分出個高下優劣,尤其當這個結果還可能挫敗別人的自尊心時,那就更不要去爭辯。你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你;你要存心讓別人難堪,別人一定心里不服氣,這也注定為你以后的人際交往埋下隱患。所以,有時候對自己的觀點要有所保留,對別人的觀點也要能理解和認同,這樣關系才能和諧。

別人有了錯,也許自己已經意識到了,對所犯的錯誤多少有了負罪感,如果不分場合、對象,一味地理直氣壯譴責別人,會讓人十分難堪。得饒人處且饒人,對那些已經有了內疚之意的人應該學會同情和理解,學會寬容和禮讓,學會拯救。

在一個秋天,美國加州有兩個流浪的少年在林場里玩,為了搞惡作劇點燃了那片叢林。就是在這次火災中,一名年輕的消防警察不幸犧牲了。

在查明這是一起蓄意的縱火案之后,人們非常憤怒,市長表示一定要將罪犯抓捕歸案,讓他們接受最嚴厲的懲罰。但是那位犧牲的消防警察的母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話卻出人意料。她說:“我很傷心地看到我的兒子離開我,但我現在只想對制造災難的兩個孩子說幾句話:你們現在一定活得很糟糕,很可能生不如死。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有資格譴責你們的我,此時只想說,請你們回家吧,家里還有等待你們的父母,只要你們這樣做了,我和上帝一起寬容你們……”

在這位寬容的母親發表電視講話前,兩個縱火的孩子因為承受不了巨大的社會壓力而購買了大量的安眠藥準備一起離開這個世界。但就在這時,他們從電視里聽到了這位母親的聲音,頓時淚如雨下。而后,他們將安眠藥丟到一邊,決定向警察投案自首。

這位母親的寬容真是讓人動容。本身原諒殺死兒子的罪魁禍首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而她居然還在擔心他們活得不好,規勸他們回到家人身邊。相信讀者聽到這樣感人肺腑的語言,見識到如此高貴的一顆心,也會不禁慨嘆。正是她的寬容,她的心平氣和,阻止了兩條鮮活年輕的生命從世界上帶著悔恨而消失。

捫心自問,我們有此胸襟嗎?看看這位偉大的母親,我們有何理由對別人的錯誤耿耿于懷,念念不忘,用惡意和仇恨來對待那些本已十分脆弱的人呢?得理讓三分是一種風度,一種理解,也是一種謙讓和原諒,它會讓你周圍的人因此對你心懷敬意。

人與人相處,發生爭吵在所難免,甚至夫妻那樣的親密關系,也不會例外。對此,一旦有了紛爭,即使認為自己一方在理,也應避免過分的數落、指責。這時候,最好的方式是使用調侃、幽默的言語,澆滅對方的怒氣,達到釋疑解紛的效果。一位丈夫徹夜未歸,次日才幽靈般地回到家中,妻子埋怨了幾句,兩人便你一言我一語地干起仗來。忽然,妻子說:“算了,沒什么了不起,男人晚上不回家都成時髦了——我唯一要提醒你的是:熟悉的地方還是有風景的!”那妻子雖然占理,卻沒有去“痛打落水狗”,只是調侃了幾句,便使一場沖突,體面地結束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福县| 漳州市| 池州市| 余干县| 谢通门县| 汤阴县| 温宿县| 宜阳县| 邵武市| 洞头县| 奉节县| 于田县| 台南县| 台湾省| 张家港市| 泰安市| 湖南省| 新津县| 固始县| 报价| 抚松县| 临猗县| 镇坪县| 尼玛县| 崇左市| 卢氏县| 大安市| 巴塘县| 菏泽市| 怀柔区| 华坪县| 舞阳县| 永平县| 尚志市| 象山县| 蓝山县| 滁州市| 台湾省| 萝北县| 即墨市| 南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