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紫禁城的鬼魂
- 鎮墓獸5:無字碑
- 蔡駿
- 4001字
- 2020-06-03 15:30:12
北京,故宮。
民國十三年,1924年11月4日,夜。
紫禁城,雄踞帝都中軸線正中心的宮殿,始建于明朝永樂大帝年代。一百萬民工,歷時十四載,耗盡西南深山楠木、房山漢白玉、蘇州金磚,建成房屋殿宇9999間半。明朝十三位君主先后在此統御神州,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李自成短暫占據四十天,便從山海關外迎來留著辮子的新主人。明亡清興,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十朝,最后一位名叫愛新覺羅·溥儀的弱冠少年,仍然居住在這深宮之中,被按照中華民國對待外國君主禮儀對待,關起門來做皇帝……
今夜,將是這位中國最后一位皇帝在中國最后一座皇宮中的最后一夜。
陰歷十月初八,天上新月如鉤。寒衣節剛過七天,一陣秋雨一陣涼。鄂爾多斯多羅小郡王,中華民國最年輕的國會議員,孛兒只斤·帖木兒身著黑綢緞的蒙古袍子,凝望護城河后的紫禁城;北京警察廳的葉克難就快四十了,依然是四九城里大姑娘小媳婦的夢中情人,也是京城小報偵探小說連載的主角,唇上兩撇胡須越發濃密,深藍色大褂長衫,頸子裹兩圈圍脖,故意壓低帽檐,掩飾他子彈般的目光。
他倆穿過東華門,進入故宮的黑夜。小郡王的祖先們,每次進京都會穿過這道門,來到紅墻碧瓦的宮殿中,來給皇帝請安獻上貢品?;实蹠p賜綾羅綢緞,他們裝在幾十峰駱駝背上返回草原。
小郡王踮著腳站在文華殿外,隔一排宮墻,遙望三大殿巍峨的屋頂。清帝遜位后,故宮三大殿等“外朝”已收歸民國政府所有,乾清門后的內廷依然屬于清室。
太和殿屋頂上的脊獸,從騎鳳仙人到鴟吻、獅子、海馬、天馬、狎魚、狻猊、獬豸、斗牛、行什,在月光下清亮可辨。小郡王想起五年前秦北洋說過巴黎圣母院塔樓上的石雕,半夜都會自由地翱翔在夜空,故宮中的這些小怪獸是否也會活呢?
一個穿著清朝官袍留著辮子的老頭子,恍如墳墓里爬出來的僵尸,正在兩個太監掌燈下迎接他倆,此人就是內務府總管大臣紹英。這位故宮的大管家恭敬地向客人作揖:“小郡王、葉探長,您二位能來幫忙,紹英感激不盡。”
小郡王裝模作樣地作揖還禮:“總管大人,您客氣啦。我家是蒙古世襲郡王,世受大清皇上恩典,宮中發生了如此離奇之事,父親命我竭力保護皇上安全,這是我們做臣子的本分。”
“好?。‖F如今,外頭兵荒馬亂,馮玉祥發動政變,占領了北京城,天天叫嚷著要把皇上請出紫禁城。這不今兒,紫禁城的衛隊都被國民軍給繳械撤編了?!笨偣艽蟪級旱吐曇?,“今兒晚上,這宮墻就是紙糊的,皇宮啊——不設防!”
“大人,這些天在故宮發生的命案,您能說得更詳細些嗎?”葉克難不想廢話,直奔主題。
“哎,葉探長,我都好些天沒睡過安穩覺嘍……上個月起到昨兒個,已經死了這個數?!笨偣艽蟪紝⒂沂治逯妇蹟n在一起。
“死了七個?”
“不錯,七個老太監,被下毒的,上吊的,抹脖子的,半夜遇到前朝宮女鬼魂被嚇死的?!?
“前朝宮女鬼魂?”
在中華民國的年代,所謂“前朝”就是清朝,但在清朝末代內務府總管大臣口中,這個“前朝”卻是明朝。
“對啊,被嚇死的老太監臨死前叫喚楊金英之名,殊為可怕!”
“楊金英?莫不是差點勒死嘉靖皇帝的明朝宮女?那是將近四百年前的舊事呀?!?
“可不?歷朝歷代宮里都傳說,那個宮女楊金英弒君犯上被凌遲處死,冤魂不散,一直飄著呢?!?
葉克難冷笑著搖頭:“我已查看過幾位公公的遺體,確認是被他人所害?!?
“葉探長,您說是有奸人在宮內連續殺人害命?”
“我聽說這七位被害的公公,有兩個共同點:一是掌管宮中庫房,二是品行端正老實?!?
總管嘆息一聲:“如今禮崩樂壞,無論是遺老遺少還是太監宮女,都只想著大廈將傾何時早點兒逃命,順便摸走宮里的金銀財寶。這些年來,宮中火災頻發,就是有些太監偷走了字畫瓷器等寶貝,為掩人耳目故意放的火?!?
“嗯,這七位公公是難得出淤泥而不染者,卻也因此而葬送了性命?!?
“您是說,兇手的目標是宮中的寶貝?”
小郡王插了一句:“總管大人,我早就聽說,如今有不少太監里應外合偷盜文物,怕是這些被殺的公公,不愿監守自盜、同流合污,而被惡人暗害了吧。”
“這……小郡王,您也懷疑我嗎?”
“不,我只是隨便一說嘛。大人,如今宮中儲藏文物最多的地方在哪兒?”
“皇上退位以來,紫禁城的寶物,大多集中到了延禧宮?!?
葉克難朗聲道:“好,請領我們去看看,我將徹夜蹲點,看看那惡人究竟是什么來頭!”
“若真有惡人行兇,務必將之捉拿歸案?!?
內務府總管大臣紹英,帶著葉克難與小郡王穿過故宮東路,經過明清太子所居的南三所,俗稱的東宮,便來到供奉清朝皇帝列祖列宗牌位和畫像的奉先殿。在帝國滅亡的年代,黑夜中仰望這座巍峨大殿,小郡王的腳底板傳來陰森之氣……
再往里走,便是東六宮,排列著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路過寧壽宮花園北門,月光照亮一只雪白的野貓,踏著宮墻的琉璃瓦而來,暗夜中的貓眼閃爍著寶石般的光輝,直勾勾盯著來人的眼睛。
葉克難瞇起雙眼,這雙黑洞般的貓眼,讓他想起一個年輕姑娘,她是刺客們的主人……
內務府總管發出一聲凄厲的叫聲:“珍……珍主子……”
“什么人?”
葉克難掏出懷中手槍,原來宮墻下有一口水井,升騰起濃黑煙霧,接著出現一只女人的手。
月光下,慘白慘白的手,細長的指節有腐爛痕跡,還有修剪成匕首形狀的鋒利指甲,正好抓住井口邊緣。一頭烏發,就像綿綿不絕的黑色藤蔓,從井口往外萌芽生長……
小郡王感覺那黑煙沖入自己嘴巴,仿佛被一根女人手指堵住咽喉,瞬間發不出聲音。他看到了,葉克難也看到了,這不是夢……
井中爬出了一個女人。
沒有清宮女子復雜的頭飾,也沒有華麗厚重的朝服,只有一身輕薄的白色長衣,猶如戲臺上的倩女離魂,在這紫禁城的深宮禁苑。
“珍妃娘娘!害死你的人是大太監崔玉貴,小的紹英彼時尚不在朝內,與小的無關呀。”
六十來歲的內務府總管撲通跪下。井里爬出來的白衣女子,烏黑長發覆面,看不清容顏,每走一步都如此艱難,故宮月夜下,讓人渾身汗毛倒豎。
名偵探葉克難抬頭挺胸,朗聲道:“珍妃娘娘!大清已經亡了!十六年前,太后老佛爺升天,光緒爺亦已駕崩,如今安葬在西陵。您的大體也已葬在光緒爺陵寢側畔,盡享哀榮。小的葉克難,當初為護送一個男孩,到過營造中的光緒爺地宮。而今千秋事已了,這座深宮之中,大清皇上恐怕也留不了幾日。庚子年,您的仇,您的怨,歷史已為您復仇,請勿再執念。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光緒爺凄苦一輩子,終得解脫,正在地下等著您盼著您去團圓呢,請回吧……”
看不見臉的珍妃,聽到葉克難的聲音,微微一顫,緩緩原路后退,就像一團煙霧,縮回了那口水井中。
內務府總管紹英早已面如灰土,繼續在地上磕頭:“庚子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兩宮即將逃亡西安之際,崔玉貴奉太后老佛爺之命,將珍妃娘娘推入這口井里淹死。一年后,娘娘的尸身雖被打撈上來,卻有了珍妃井鬧鬼的傳說?!?
“皇宮里的鬼可真多!”葉克難一語雙關,也不忌諱,便將總管大臣攙扶起來,“我聽說,珍妃娘娘是因支持光緒爺維新變法,才被太后老佛爺嫉恨除掉的??扇舢斈曜兎ǔ晒?,戊戌六君子還活著,說不定而今龍旗還沒降落,坐在龍庭上的還是光緒爺呢?!?
“方才所見那只雪白的貓,恐怕也是某個鬼魂所化吧……”
小郡王頭上一把冷汗,手里攥著槍,跟隨內務府總管進入東六宮,當年都是嬪妃居所,陽氣不足,陰氣森森。怪不得,整個紫禁城的溫度都要比外面低,一年四季,莫不如此。
延禧宮到了。
月光下所見宮殿,卻與故宮中的任何一座截然不同。這是西洋式的三層樓,四周圍繞水池,主樓每層九間,環以圍廊,四角各有三層六角亭一座。
令葉克難與小郡王嘆為觀止的是,延禧宮以銅做棟,以玻璃為墻,夾層便是玻璃魚缸,其中游弋著無數金魚,還有模仿水族的荷藻,水光折射月光,如夢如幻,仿佛晶瑩剔透的東海龍宮。
內務府總管介紹道:“原來的延禧宮早已毀于大火,我們眼前這座西洋宮殿,是在老佛爺與先帝駕崩后,由隆裕太后下令建造,又稱水殿,也是紫禁城中最后建造的宮殿。張勛復辟,南苑航校的飛機,還從天上將一顆炸彈扔到過這里呢?!?
“這里就是文物庫房?”
“這座水晶宮啊,還沒造完,大清就亡了。三十年前,皇家風水師李先生在世時,說過這塊地方的風水適合藏古物。這些年呢,宮中失竊寶物太多,我下令將內務府收藏的寶物集中一處管理,便選了四面環水的延禧宮?!?
葉探長自然明白:“寶物最忌火災,水晶宮是最適合所在,萬一有祝融光顧,便能就地滅火。”
“不錯。葉探長,我可是被珍妃娘娘嚇死了,我得回府去休息了,您二位怎么說?”
“總管大人,今夜,我和小郡王殿下,就在這座延禧宮中蹲點守候,看看橫行在紫禁城中的兇手究竟是誰?!?
“告辭!請保重,咱們明早見。”
內務府總管大臣紹英再次作揖,便在兩個太監的護衛下溜了。
延禧宮外,水光蕩漾,月光反射到葉克難與小郡王臉上。
“葉探長,您說今晚真能抓到兇手嗎?”
“鬼知道!但我聽說,馮玉祥即將對小皇帝動手,或許過了今晚,我們就沒機會可抓了。”名偵探壓低聲音,指著西洋水晶宮里的一盞燈光,“里頭有人,或許是庫房值班的老太監,要么是監守自盜的內賊,今晚即將命喪黃泉。”
忽然,宮門外響起一片窸窸窣窣的腳步聲……
小郡王立時緊張起來。葉克難迅捷滅了燈,兩人攀上宮墻,躲藏在琉璃瓦的屋檐后,居高臨下窺視,一如剛才那只鬼魅般的白貓。
一口棺材。
五名身著黑色大褂的男子,抬著一口搖搖欲墜的棺材,居然堂而皇之地進入大內。
葉克難屏息靜氣,腦中急速轉動。內務府總管大臣說過,紫禁城的衛隊已被馮玉祥繳械,今夜皇宮堪稱“不設防”。太監們早已離心離德,多半是內奸把這伙人放了進來,否則棺材豈能飛檐走壁而來?
棺材在水晶宮門口放下,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這伙不速之客猶如盜墓賊,撬開棺材蓋板上的釘子。
趴在墻頂上的葉克難,借著清亮的月光,見到了棺材里的尸體。
一具男尸,昏暗中看不清年紀,面目模糊,只能看出滿面須髯,長發披肩。沒有聞到腐尸的氣味,似乎剛死去沒多久,或者……
尸體睜開了眼睛。
面對故宮角樓上的新月,棺材中的男人眼中放射出駭人的目光,胸口掛著一枚鮮艷奪目的血玉。
葉克難與小郡王都認出了這張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