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第一推動叢書·量子探秘系列(套裝共5冊)作者名: (美)布魯斯·羅森布羅姆等本章字數: 733字更新時間: 2020-06-16 18:20:33
量子理論的解釋
在愛因斯坦生命的最后20年里,他對量子理論的堅持不懈地挑戰往往很少再有人理會,因為他已與現代物理學脫節了。在否定他所發現的隱藏在量子理論中的“幽靈作用”的實在性方面,他確實錯了。這種作用現在叫“糾纏”,已被證明是確實存在的。然而,愛因斯坦仍被公認為當今理論界最有先見之明的批評家。他不斷呼吁理論的奇異特性絕不能撇開不管,這一點已被今天對量子理論的生猛解釋的豐富性所證明。
在第15章中,我們介紹幾種有關量子力學要告訴我們的關于物理世界(包括我們自身)的爭鳴觀點和解釋。它們都是在廣泛的數學分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嚴肅建議。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暗示了觀察創造物理實在,認為存在許多平行的世界,在每個世界里有我們每個人,這是一個普遍連通的世界,未來影響著過去,一個超越物理實在的實在,甚至對自由意志形成挑戰。
在物理學不再保持共識的邊界處,量子理論的含義是有爭議的。有關由什么來證明意識問題的大多數解釋,出于實用目的被忽略了。然而,在探索理論基礎方面,當今的大多數專家承認,量子力學的謎團之一通常就是遇到的意識問題。雖然我們對意識感觸最深,但意識的本質仍是不明確的。物理學對此無法處理,但不能忽視。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弗蘭克·維爾切克最近評論道:
(有關量子理論意義的)相關文獻眾所周知是有爭議的和模糊的。我相信它仍將是這樣,直到有人在量子力學的形式框架下構建出一個“觀察者”,即一個模型實體,其狀態對應于自覺意識可辨認的漫畫……這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遠遠超出了傳統物理學所認可的范圍。
正如我們給出不爭的事實,強調這個謎團對我們構成的挑戰,這里我們并不提供這個謎團的解決方案。我們只是提供讀者自己琢磨的基礎。值得慶幸的是,這一有爭議的問題不需要具備多少物理學知識就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