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成功源自勞動(1)
- 金錢與人生
- (英)塞繆爾·斯邁爾斯
- 5464字
- 2014-01-23 11:58:47
那些懶惰而又不喜歡勞動的人,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勞動才能創造我們美好的生活,而懶惰不僅使人頹廢和墮落,還會使人精神空虛。懶惰的人,只有變得勤勞,才能走近幸福的生活。上班的時候,要努力工作,辛勤勞動、合理作息,做到這兩點,你就是一個光榮的公民。
——《歷史》
不停地工作能讓你的生命永遠年輕,敬畏神明能讓你在沒有痛苦的時候死去。
——托斯卡納人的諺語
如果你不好好工作,就等于對上天不敬,懶惰就是對上蒼的不敬。
——J?B?塞爾科克
選擇好自己的工作,每個人都努力地工作吧!這樣就算在自己即將離去的時候,也能心安理得地說:我為我的人生努力過,現在能夠安然地離開這個世界了。
——西尼?史密斯
勞動是人特有的本能
人最好的啟蒙老師是勞動。
在勞動的過程中,人們能獲得知識,勞動創造了人。人們在勞動中學會了遵守紀律,學會了自我控制,而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就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社會道德規范。只有通過不斷的勞動和努力,人們才能掌握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事務所需要的本領,或者說掌握一門生存的技能。不勞動的人很難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勞動創造了人,人類就是通過勞動不斷進化而成的,而勞動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本能。人們在勞動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創造,推動了人類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要生存就得勞動,這是一個真理,或者說只有勞動的人才能享受生活,也才能理解真正的人生。勞動讓人覺得快樂,勞動創造了美好生活。
有些人認為勞動太辛苦,認為自己去勞動太低賤,但他們不知道勞動是光榮的,沒有勞動就沒有這個社會。勞動體現了人類的偉大和高明,有了勞動才有了人類生活的一切。人類文明來源于勞動,如果人類都不勞動的話,那么就等于說這個世界很快就會毀滅。
勞動是幸福的源泉,而懶惰、不喜歡勞動是一切壞事的根源。有時候,人們會變得懶惰,變懶的人就像生了銹的鐵一樣,慢慢地被腐蝕掉。懶惰不可小視,它甚至可以毀掉一個民族。
亞歷山大率軍打敗了波斯國,他在波斯看到這個民族的人是如何生活的。他發現波斯人不參加勞動,生活很腐化,所有的人都在想如何享樂。亞歷山大不禁感慨地說:“懶惰和貪圖享受是最大的危害,難道還有什么東西比這兩個的危害更大嗎?”辛勤勞動才是人類最高尚的行為,而懶惰甚至能使一個民族滅亡。
古羅馬皇帝塞維魯征戰一生,曾親率部隊攻占了美索不達米亞和不列顛。在他快死的時候,聽到有人報告說,駐守在格蘭片地區的陸軍部隊不守軍紀。他心里很不安,決定通過處理這件小事,來向該軍團施加壓力,警告他們時刻牢記軍紀的重要性。塞維魯國王最后給士兵們的命令是——絕不能放棄勞動,只有辛勤勞動才能讓羅馬大軍生機蓬勃。
人類社會剛剛產生的時候,最普通的農業生產活動也有某種特殊的社會意義。從事不同的農業生產活動代表著人的不同身份,古代的意大利就是如此。古羅馬著名的歷史學家普林尼在他的著作中有過這樣的記敘:各種農活代表著不同的社會地位,所以一個人做什么樣的農活,不是隨便決定的。對于凱旋的將軍,還有那些隨同將軍出征的士兵來說,如果被安排去種地,那他們會覺得那是很大的賞賜。
將軍們在農夫們的指導下參加田間勞作,當他們看到犁子耕出了一壟一壟的田地時,也會感到非常高興。不過后來奴隸被統治者們肆意地使用和虐待,于是人們就漸漸地認為勞動,尤其是繁重的體力勞動,是下等人干的活,甚至覺得這是很丟人的行為。當羅馬統治階級開始變得懶惰與奢靡后,他們離滅亡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懶惰是人類最壞的習慣
懶惰是人類最難抵制的一種壞習慣。
有一個外國人,游歷了世界各地,知道了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民族生活方式。有人問他各民族間最大的共同性,或者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這位外國朋友用蹩腳的英語說:“人類最大的特點就是懶惰而不喜歡勞動。”
上至王室貴族,下到平頭百姓,都不愿從事艱苦的勞動,都想坐享其成。人們的靈魂深處,已經有了好逸惡勞的劣根性。在懶惰的驅使下,人們當了它的奴隸,并在它的誘惑下攻擊其他民族,靠搶劫別的民族的勞動成果來達到不勞而獲的目的。
因此,我們不能好逸惡勞,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勞動。英國哲學家穆勒就是這樣認為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專制政府誕生了。
從古至今,懶惰和懈怠受到了許多人的批評。因為個人也好,整個民族也好,懶惰都會讓其走上毀滅的道路,懶惰讓人們失去了奮斗的勇氣。所以天生懶惰的人,是絕不可能在社會上成功的,只有那些辛勤勞動的人才會成功。被懶惰控制的人整天只知道閑逛,什么事也不做,對社會一點用處也沒有。他們就只會感嘆上帝對自己不公,而實際上是自己不努力。
伯頓是英國的圣公會牧師,同時也是一名學者和作家,他寫了《憂郁的剖析》一書。書中有許多伯頓獨到而又精辟的觀點,內容雖然有些深奧,但卻十分有趣。約翰遜說只有這本書能讓他每天提前兩個小時起來,然后讀這本書。這本書里有這樣的話:懶惰不僅對身體健康不好,還會讓人精神不振,最終一事無成。
伯頓說:“懶惰是萬惡之源,它會助長邪惡的滋生。在基督教七宗罪中,懶惰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惡棍們為惡的根源。人們會唾棄一條懶惰的狗,那么一個懶惰的人,就別指望別人去正眼看他了。懶惰是極為嚴重的壞習慣,再聰明的人如果有懶惰的惡習都是非常不幸的,他最終會被懶惰打倒,成為制造惡行的人。懶惰控制著他的思想,在他的心中勞動和勤勞是沒有一席之地的。此時,他們的心靈就像是垃圾場,那些邪惡的、骯臟的想法,會像各種寄生蟲和細菌一樣瘋狂地生長,讓他們的心靈和思想變得邪惡。”
接著他說:“因此,我們可以作這樣的總結: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讓懶惰控制了內心,那么他們的欲望將永遠不能得到滿足。他們不會有一個忠誠的朋友,他們不會有真正的幸福,更不會有快樂的人生。當他們的某一個愿望滿足的時候,因為他們的懶惰,他們就會有更高的欲望。他們總是感到煩悶,總是感到不能滿足,總是仇視社會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他們活在鏡花水月般的虛幻和悲傷之中,永遠看不到光明,有時候甚至有趕快離開這個世界的悲觀想法。”
《憂郁的剖析》這本書的最后一句話,也是這本書最精華之處的集中體現。伯頓在該書的最后說道:“絕不能讓自己的懶惰,以及由此而生出的消極思想占據了我的大腦,這一點我們必須牢牢記著,而且不管什么時候都要嚴格地遵循這一點。只有這樣,你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你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如果你沒有遵循這一點,你就會一蹶不振,走上邪惡的道路。切記:懶惰無論何時都是不可取的。”
有些人四處轉悠,整天無事可做,也不想做事,因為他們懶惰。不過,這并不代表這種人沒有動腦筋,有時候他們的腦子也是轉得飛快,他們在想什么?他們在想,如何得到別人的勞動成果,如何才能不勞而獲,如何才能得到不屬于自己的財物。肥沃的稻田里,如果稻苗長得不茂盛,那么里面一定是有許多雜草,被雜草充滿的田地里,怎么能長出許多的稻苗呢?那些想不勞而獲的人,腦子里就長滿了許多“邪門歪道的想法”。 在光天化日之下,懶惰這個惡魔是不敢出現的,但是在那些已經被懶惰占據了大腦的人心中,懶惰有了用武之地:“我們是惡魔,是正義之神派來的,專門折磨你們這些懶惰而又碌碌無為的人。”
那些精神麻木、不肯勞動的人沒有真正的幸福,只有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幸福。勞動的人也會感到身體的勞累,它也會讓人感到不適,但它絕對不會像懶惰一樣,使人的精神也墮落下去。
一位長者認為勞動是治療人類疾病最好的良藥。
馬歇爾?霍爾博士說:“什么都不干,整天四處晃悠是讓人感到最無聊的事。”
美因茲的一位大主教認為:“人的身體就好比是一個磨盤。磨盤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把麥子放進磨盤里,那么磨盤轉動后,就會把麥子磨成面粉。但如果我們不放麥子進去,磨盤一樣會轉,但卻什么都磨不出”。
不想工作的人會用各種借口:
“前面那條路上有野獸。”
“這山真高啊!不好上去啊!”
“別試了,我試過好多次了,沒有一次是成功的。”
對于上述類似的種種借口,塞繆爾?羅米利先生曾在給一位年輕人的信中這樣批駁:“我要非常嚴肅地說,這只是因為你的懶惰,并不是你做不到,不要找那些諸如‘自己太忙’的理由,那只是一種借口。誰都可以干好自己能干的事情。‘自己太忙’成為一些懶惰之人常用的借口,沒有做好的話,他們會說這件事他們沒有能力做。諸如這樣的借口還有——寫不出文章,有人會說:‘并不是我不愿意寫,是因為我沒有寫文章的能力。’你不想做某個工作或任務,你就說自己做不到,你的借口就是自己無法勝任這項任務。這就是某些人的做事方法和習慣,但其實這就是懶惰,如果大家都是這么想的話,那么這個世界就不會發展,只能原地踏步。”
懶惰是一種自我傷害
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做事最勤勞,也很喜歡勞動,他也總是這樣要求自己。
他在做國務卿的時候,因為很不滿意自己的字寫得不好,就請了一位善于寫字的人來教自己。之后,他就像個小學生一樣,不停地臨摹和抄寫,終于字有了很大的進步。他的身體有些肥胖,旁人都是能不動則不動的,而他卻非常喜歡動。在打網球的時候,他總是去揀那些落在地上的球。大家都很奇怪,就問他為什么這么做。他開玩笑地回答道:“因為我勤勞,而且一直都是。”
勞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看作是個人進步和國家文明進程的根基和動力。
假如一個人所有的愿望,都不需要通過努力勞動就能夠實現的話,那么這并不是他的幸運,反而是他的不幸。因為,這就意味著他的人生目標不需要奮斗就實現了,那么他的人生就沒有體會到奮斗過程的意義。從某些方面來說,這種生活是最讓人失望的生活。
賀瑞斯維拉的哥哥去世了,史齊諾拉侯爵問賀瑞斯維拉,你的哥哥是怎么死的?
他回答說:“他死于無所事事。”
“是啊,”史齊諾拉說,“這個死因足以殺死我們所有的人!”
在這個社會上,不管你的身份和地位如何,都沒有理由不參加勞動。
70歲的老人約翰?帕特森先生說:“一個沒有做過繁重體力勞動的人,簡直不配被稱為‘勞動者’這樣光榮的稱呼。那些在田間勞作的當然是勞動者,除此之外各行各業都有勞動者。我也是個勞動者,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參加勞動了。法官,這份職業絕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清閑,雖然法官們的待遇很好,但他們也必須像農人一樣努力工作。不過,農人是工作,而法官忙碌的是許多法律問題。他們必須熟識相關事實,熟悉許多法律條文,判決要公正。”
“他必須不斷地思考一些復雜的案子,這會讓他有些煩悶;每一次判決,都關系到雙方當事人性命有關的利益問題,要想解決好每一個案子上的事,就必須全面地掌握案件的材料,依法作出公正的裁斷,這樣才不會使人含冤。如果沒有做上述工作,就開始作出判決,那就可能讓人含冤而死。所以好的法官必須努力而嚴肅地工作。不管別人怎么看,那些真正了解法官的人,會深深地認識到作為一個法官身上擔子有多么的重。”
不管你是貴族還是平民,不管你是窮還是富,都要盡力為社會做貢獻,出自己該出的那一份力。哪怕你是世襲的貴族,也需要為社會做貢獻,不能理所當然地享有一切。如果像寄生蟲一樣,而且還認為靠著別人的勞動而活是很正常的,那么這樣的人就只會整天的吃喝玩樂。而這些人只能為世人所不齒。
有些人靠吃別人的勞動成果而生活了一輩子,卻沒有為別人作出一點貢獻。他們是懶惰的,應當取消這些人的特權。當然了,不是所有有特權的人都是只知道白吃白喝的,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當然會努力為社會做貢獻。只有那些無恥之徒,才會滿足于白吃白喝,而在世人的白眼中安然地度過每一天。一些貴族們的墮落了,他們享有的尊榮和自己所做的貢獻是極不相符的,因為他們的良心已經泯滅了,懶惰和腐化已經深深地侵蝕了他們。
不想付出就想成功,只有懶惰的人才會有這樣的想法。在付出艱辛的勞動后,人們才能真正地體會到自己所收獲事物的美好,也才能體會到收獲的價值,也因此才會珍惜它。同樣,當我們回憶這個過程的時候,也才會感到快樂,這是一定的。度假村是一個休閑的地方,可如果去那里的消費不是你勞動得來的,一樣也不是真正的悠閑。沒有付出自己的勞動,就享用它就是不對的。
德國文藝理論家、劇作家萊辛說:“不思進取而又無所事事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上帝的一只手中是‘真理’,另一只手中拿的是‘尋找真理’,并讓我二選一的話,我會說:‘上帝啊,我想去探索真理,這對我的人生很有意義。真理還是留著您占據掌握吧!’”
在緊張的勞動之余,稍作休息,讓自己放松一下后再工作。這樣的休息和悠閑才是值得的,如果單純為了休息而休息,或者干脆就是無所事事地待著,其結果只能是空虛和郁悶。過度的悠閑,對身體也沒有什么好處,這就像吃得過多會讓人感到難受一樣。
無論是窮還是富,只要無所事事就會變得空虛、煩悶、無聊。不管什么人,只要不勞動就不會幸福。
有一位40多歲的乞丐總覺得活著沒什么意思,于是他選擇到法國的布爾熱監獄生活了8年。他的右臂上紋了這樣一句話:“過去的日子欺騙了我,現在的生活在戲弄我,將來——我對它滿懷恐懼。”這句話準確地描述了天下所有懶惰者的心理。
1869年,斯坦利勛爵出任格拉斯哥大學校長,他在就職典禮上做了一篇很讓人感動的演講:“一個碌碌無為的人,不管有多么響亮的名聲,也不管他有多么的心善,他都不會、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為,沒有勞動的生活就不是生活。我從你做了什么當中,就能知道你大體是什么樣的人。一個有著良好品德的人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抵御各種和懶惰有關的思想侵蝕。而且,也只有熱愛勞動、盡職盡責才能擺脫自私自利帶來的許多煩惱。
有人認為‘躲進小樓成一統’,就能夠不被外界的俗事所干擾了,就能自己一個人生活了,也就會沒有煩惱和不幸了。但是,許多‘隱身于世外’的人說,即使隱居也同樣有煩惱,而且也同樣需要辛苦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