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同州澄城縣戶工倉尉廳壁記[1]

縣之所重,其舉秀貢賢也。今之自外諸侯之儒者[2],曠不能升一人,況尉乎[3]?次乃戶稅而已。《史記·河渠書》曰:“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4],鑿井深者四十余丈。”即此地也。徵者俗訛為“澄”耳。其地西北山環之,縣境籠其趾[5],沙石相礴,歲雨如注,他皆淫滟不測[6],徵之土適潤,苗則大獲。天或旬而不雨,民則蒿然[7],四望失矣。是以年多薄,復絕絲麻藍果之饒[8],固無豪族富室,大抵民戶高下相差埒。然歲入官賦,未嘗期表鞭一人。因征其來由,耆老咸曰:“西四十里即畿郊也[9],至如禁司東西軍[11],禽坊龍廄[11],彩工梓匠,善聲巧手之徒,第番上下[12],互來進取,挾公為首,緣以一括十。民之晨炊夜舂,歲時不敢嘗,悉以仰奉,父伏子走,尚不能當其意,往往擊辱而去。長吏固不敢援[13],復況其養秩安祿者邪?加以御女官多[14],盤冗其間,遞相占附比,急熱如手足,自丞相、御史咸不能與之角逐,縣令固無有為也。非豪吏真工聯紐相姻戚者,率率解去[15],是以縣賦益逋。徵民幸脫此苦者,蓋以西有通澗巨壑,叉牙交吞,小山峭徑,馳鞍馬、張機罝者,不便于此,是以絕跡不到。兼之土田枯鹵,樹植不茂,無秀潤氣象,咸惡之而不家焉。民所以安活輸賦者,殆由此,儻使徵亦中其苦,則墟矣,尚安敢比之于他邑乎。”

嗟乎!國家設法禁,百官持而行之,有尺寸害民者,率有尺寸之刑。今此咸墮地不起,反使民以山之澗壑自為防限,可不悲哉!使民恃險而不恃法,則劃土者宜乎墻山河而自守矣[16],燕、趙之盜,復何可多怪乎?書其西壁,俟得言者覽焉。


[1]同州:唐代州名,州治在今陜西大荔,轄今合陽、韓城、澄城、白水等地。澄城縣:漢名徵縣。因徵與澄同聲,后人遂誤作澄。戶工倉尉廳:掌管一縣戶籍、工役、租稅等事務的官署。壁記:此指為戶工倉尉廳壁所寫的文章。

[2]外諸侯:指任職于地方的高級官員。

[3]尉:縣尉,唐時掌管一縣刑罰、軍事等事務的官員。

[4]洛水:即洛河。源出陜西洛南西北部,東入河南,到鞏縣的洛口流入黃河。商顏:原注:“商顏,山名。”在今陜西大荔北。

[5]籠其趾:籠,包括。趾,指山腳。

[6]淫滟:水滿漾溢的樣子。

[7]蒿然:消耗貌。

[8]藍果:藍草果實。藍草葉可制為染料。

[9]畿:京畿,京城所轄之地。

[11]禁司東西軍:指禁軍,皇帝的親兵。唐制,禁兵分屬南北衙,屬南衙者為諸衛兵,屬北衙者為禁軍。北衙有左右羽林軍、左右神策等四軍。

[11]禽坊龍廄:唐時豢養專供皇帝玩樂的禽馬等動物的坊舍廄場。龍,此指馬。

[12]第番:輪番。

[13]長吏:此指上文畿郊的地方長官。

[14]御女:宮內侍女。

[15]率率:相隨相繼的意思。

[16]劃土者:指占據一方的將帥或官吏。墻山河:以山壑為城墻,以河流為城塹。同塹,護城河。


此文是杜牧大和元年(827)春出游同州澄城縣,訪問其地風俗,觀察地理環境,了解民生疾苦,感而題戶工倉尉廳壁之作。

澄城縣地理環境惡劣,時常因雨水不調而或旱或澇,物產不豐,造成民生貧乏,但奇怪的是“歲入官賦,未嘗期表鞭一人”。文章先從這一令人生惑的社會現象出發,巧妙地引出當地父老的解說,即:京畿因交通方便,反使禁司、五坊小兒之徒輪番索刮斂取,因此民不聊生,而澄城縣因有“通澗巨壑,叉牙交吞”的不便,盤剝巧取者不便前來,所以能免受其苦。這一鮮明的對比本身已很能說明問題,而末段的感嘆之語,自然更有力地闡述了本文的主旨。最后作者又以小見大地得出“使民恃險而不恃法,則劃土者宜乎墻山河而自守矣,燕、趙之盜,復何可多怪乎”的精辟結論,以此來警戒當政者。從本文可見,作者年輕時憂國憂民、關注民生疾苦的精神已頗為強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杭锦后旗| 德昌县| 明光市| 安乡县| 荆门市| 南宁市| 水城县| 绵竹市| 江北区| 芒康县| 广南县| 乡城县| 揭西县| 灯塔市| 高邑县| 中宁县| 遂平县| 馆陶县| 凭祥市| 塔河县| 崇信县| 错那县| 林芝县| 盖州市| 长沙县| 新和县| 新密市| 英吉沙县| 分宜县| 左贡县| 榆社县| 闵行区| 潜江市| 治多县| 巴里| 榕江县| 克东县| 靖边县| 桓仁| 当涂县|